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精品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人教新课标版一、复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关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并能求平均速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重点:构建知识体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关于长度测量的估读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单位:长度测量工具:时间测量单位:工具:定义:机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械选择:运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动运动快慢的描述:公式:运动的快慢速度单位:运动的种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二)典型示例,抽取规律考点一:物体长度的测量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考点二: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变式练习】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方法归纳: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考点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例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

你从该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1)。

(2)。

(3)。

例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方法归纳:如何求平均速度?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有:我还有这些疑惑:五、达标检测: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A、mB、cmC、nmD、mm 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2、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 cm。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一章机械运动科学之旅有趣有用的物理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7种颜色?4.冰棍为什么会冒气?冒出的气是向上还是向下?5.保险丝的应用6.汽车观后镜的设计怎样学习物理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难点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田径运动会,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

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都要用到那些工具?这些工具又如何使用呢?二、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单位换算方法: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结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

如: cm cm 571025.110125125nm --⨯=⨯=换算过程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例 1.以下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算式 (1)15.2m=5.2m ⨯100cm=520cm(2)6.5⨯106um=6.5⨯106⨯106-=6.5m (二)长度的测量1.正确使用刻度尺(1)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

(2)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4) 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2.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1)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二、知识梳理自主探究1、测量(measure)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这个____________就称为单位。

2、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符号为。

常用单位还有(h )、分钟()、1min= s、1h= s= min、常用的测量工具有、钟表。

3、长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符号为。

常用单位还有(km)、(dm)、、、、。

1km= m;1dm= m;1cm= m;1mm= m;1um= m;1nm= m、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更精确的工具有和。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⑴使用前要首先观察它的和。

⑵放:a、刻度尺被测物体、b、零刻度(或某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刻度尺要沿被测长度放置。

⑶读:视线要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1)定义:叫误差;(2)如何减小误差:A、选择工具,B、改进测量方法,C。

多次测量取、(3)误差与错误:是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而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三、合作交流解惑答疑1、一张纸的厚度约0、07mm,合_____m。

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平均直径100nm,合 m。

某校一节课45min=_____h=_____s。

中学生10次脉搏的时间大约为0、2_____。

2、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____,课桌的长度是60、0 ______,课本的长度是255、0______;地球的半径是6、4103______、3、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 mm,已知课本共200页(100张),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mm、4、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克服困难,树立自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力的概念、简单机械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思维和实验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机械运动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运动状态的描述、运动规律的推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4.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运动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机械运动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假设、验证、归纳等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题1:假设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已知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在5秒内的位移和末速度。
3.拓展提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更具挑战性的题目,提升物理思维能力。
-拓展题1: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分析物体在不同斜率下的加速度变化。
-拓展题2:探讨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尝试推导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
a.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
b.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引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

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测量等。

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

有关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1.对于本章中出现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要掌握这些知识难度不大。

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对于速度,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熟悉,这里进一步学习,学习难度不大。

但学生对速度单位“km/h”和“m/s”之间大小的比较和互换有一定的难度;对计算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公式和代入单位还不熟悉,常常会忘记,应多加练习。

3.学生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知识拓展不开,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物。

对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不是很理解。

应多举例说明。

1.对于测量工具、机械运动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疏理知识,落实双基】一、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_,1km=______m,10dm=_______m,20cm=___________m,300mm=_________m,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可刻度尺的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没有零刻线,最好选取________刻度线作为起始位置。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三、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就认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机械运动中,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说它是静止的.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_;(2)五、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

根据定义可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需要考虑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因素。

2、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 ________ 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速度= ,用符号表示是;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_______km/h=1m/s.5、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物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物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物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选教学设计】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目标】
1、会依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采用适合的工具丈量长度和时间,知道丈量有偏差,偏差和错误
是有区其他。

2、知道参照物的观点,运动是宇宙中的广泛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适合的参照物来描绘运
动,能用实例解说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经过实验丈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能用均匀速度描绘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经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经过这段行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
均匀速度。

【复习要点和难点】
要点:长度的丈量,丈量时要指引学习选择适合的工具,而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丈量.
难点:均匀速度的丈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现本章思想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建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全部的器械
能够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能够进行长度、时间的丈量,还以进行均匀速度的丈量。

引出复习内容。


计企图:让学生从身旁熟习的事物——长度、时间下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丈量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学习目标: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5.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
难点:特殊测量方法、误差
三、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
(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1.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举例说明)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①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换算。

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②单位及换算
1Km= m 1m= dm 1m= cm
1m= mm 1m= um 1m= nm
(3)实验探究: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结合图 1.1--1)
(4)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和长度。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长度
(5)特殊测量方法
①测硬币直径
②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