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在科技创新类科普中的探索研究

合集下载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短视频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生动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成为了许多科技企业和创新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选题、创意、拍摄和剪辑等方面,分享几点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题在展示创新科技的短视频中,选题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当前引人注目的科技领域或项目。

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都是当下热门的科技话题。

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科技项目,重点突出其独特之处和潜力。

例如,介绍一项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强调其能够提高生活便捷性和节能环保特点。

二、创意创意是短视频吸引观众关注的核心。

创新科技往往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原理,如何将其具象化、形象化,成为了制作者的挑战。

在创意构思方面,可以选择一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如动画、实验演示、案例对比等。

同时,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创意手法,如逆序拍摄、慢动作、跳切等,使视频更具视觉冲击力。

三、拍摄拍摄是短视频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创新科技项目的特点和亮点,突出其创新之处。

首先,要合理选择拍摄地点和背景,使其与科技项目相协调。

其次,对于无法直接拍摄的创新科技产品,可以使用宣传画面、动画或实验场景进行代替展示。

在拍摄细节方面,要求清晰、稳定、流畅,确保画面质量和观看体验。

四、剪辑剪辑是整个短视频制作过程的关键环节。

在剪辑时,需要将拍摄得到的素材进行处理和编辑,以展示创新科技的亮点和功能。

首先,要根据短视频时间的限制,精简主要内容,删减冗余的片段和画面。

其次,要将拍摄的素材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使整个视频流畅自然。

还可以适当添加过渡效果、文字说明、音乐、配音等,增强观赏性和可读性。

总结起来,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创新科技,需要从选题、创意、拍摄和剪辑等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选题,突出科技项目的亮点和潜力;在创意方面,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表现创新科技;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注重画面质量和观看体验。

短视频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探索

短视频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探索

短视频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应用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数字时代的影响。

一、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短视频起源于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迅速走红。

最初的短视频多以搞笑、娱乐为主题,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短视频的内容也逐渐多样化,涵盖了各行各业的知识和信息。

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短视频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1. 科普教育:短视频可以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成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

例如,许多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利用短视频向公众介绍前沿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推动科技创新。

2. 产业推广:短视频在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借助短视频的生动形象和强大的传播力,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广产品信息,并吸引潜在消费者的关注。

例如,有些企业利用短视频展示产品的使用方法、特点,以吸引用户购买。

3. 创意表达:短视频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表达方式,让创作者可以通过视频内容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许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原创作品,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短视频也成为了一种创意创新的媒介,激发了许多创作者的灵感和想象力。

4. 社会问题关注:短视频在社会问题的传播和倡导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许多社会公益组织和机构利用短视频向公众传递重要的社会问题信息,引发社会关注,促使社会进步。

例如,环保组织可以通过短视频展示环境问题,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三、短视频应用的挑战与展望虽然短视频应用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把控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到新闻报道和科学知识传播等方面。

其次,短视频应用对于知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像长篇文章那样详尽全面地介绍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此外,短视频产业自身也面临着版权保护、商业模式等问题。

短视频平台中的创新内容表达方式

短视频平台中的创新内容表达方式

短视频平台中的创新内容表达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并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分享和观看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吸引用户的关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短视频平台不断向前发展,探索创新的内容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的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旨在帮助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更好地进行创作。

1. 轻松幽默的短剧短剧是短视频平台上非常受欢迎的内容形式之一。

通过轻松幽默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短剧能够迅速吸引用户的关注,并在短时间内传达主题和情感。

创作者可以创造有趣的角色和情节,在短片中展现才华和创意。

同时,通过许多平台提供的特效和滤镜功能,创作者可以轻松实现短片的特效处理,增强视觉效果。

2. 创意纪录片纪录片在短视频平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短视频平台给予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度,创作短时纪录片来呈现各种独特的主题。

创作者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和创意的叙事方式,将观众带入真实的世界,展示新颖有趣的事物。

例如,可以拍摄当地文化、科技创新、环保行动等不同主题的纪录片,以鲜明的视角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

3. 故事背后的启示短视频平台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创作者能够在短片中传达深刻的信息和心灵的启示。

通过一个简单而有深度的故事,创作者可以引发用户的思考和共鸣。

这样的创作方式常常打动人心,让人们从中获得新的思考和体验,同时也提升了创作者在平台上的影响力。

4. 互动与参与短视频平台还提供了一种互动和参与的方式,使观众能够参与到短片的创作和分享中。

创作者可以通过发起挑战、提问观众、征集创意等方式,让观众们参与到创作中来。

这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同时也促进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平台社区的凝聚力。

5. 科技融合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探索科技与内容的融合创新。

比如,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究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应运而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与传播知识的方式。

其中,短视频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传播形式,其快速、直观和有趣的特点,使其成为科普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旨在提高科普知识的传播效果,推动科学普及。

首先,科普类短视频应准确抓住受众需求,找准传播定位。

在科普知识的广泛范围内,选择热门与关注度高的主题,能够引发广大受众的兴趣。

例如关于健康、环保、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知识,能够与受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起共鸣。

此外,科普类短视频还应关注受众特点,根据受众的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以确保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所传递的知识。

其次,科普类短视频在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易懂性。

科学性是科普类短视频的核心要素,需要确保所呈现的知识准确、权威和全面。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科普类短视频应采用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枯燥的讲解方式。

音乐、动画、配音等元素的运用能够增加观众的视听效果,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传递的知识。

此外,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也需要注重宣传与推广。

在新媒体时代,优质内容可能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方式吸引观众。

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知名科学网站等途径发布短视频,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应扩大影响力。

同时,与有影响力的科学机构、科普团队等合作推广,借助他们的资源和声誉提升科普类短视频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此外,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还应充分利用用户互动和参与。

通过设置问题、调查、抽奖等方式,引导观众参与讨论与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兴趣。

同时,科普类短视频也可以考虑制作系列视频,与观众保持更紧密的连接,建立起稳定的受众群体。

最后,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还应注重数据分析与反馈。

通过对短视频的观看量、点赞率、评论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观众的兴趣、需求和反馈,进而优化科普类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策略。

科普微视频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探析

科普微视频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探析

科普微视频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微视频因其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特点,成为了现代人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微视频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真实性、内容制作水平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信息真实性问题在当前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大量的科普微视频被制作和传播,其中既有有权威发布的真实科普知识,也有一些虚假、偏颇的信息。

这就造成了观众在获取科普知识的过程中面临真伪不明的困惑。

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制作了大量虚假的视频内容,以获取不法利益。

对策建议:1. 加强平台审核: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于微视频的内容审核力度,严格审查发布的微视频内容,过滤虚假、误导性信息。

2. 提升作者信誉:对于频繁发布虚假信息的账号,平台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提升发布者的责任意识和信誉。

3. 增强观众科学素养:教育观众明辨真伪,提升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二、内容制作水平问题制作科普微视频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当前一些科普微视频的制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制作的视频内容不够专业、不够全面。

对策建议:1. 加强专业培训:平台可以开设专门的科普微视频制作培训课程,提升制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2. 引进专业团队:平台可以邀请专业的科普机构或团队参与视频制作,确保视频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提供制作资源和辅助工具:平台可以提供制作者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素材资源,减轻制作者的制作压力,提升视频质量。

三、传播渠道问题虽然微视频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各地,但是传播渠道的选择和使用却并不总是合理。

一些科普微视频的传播渠道狭窄,缺乏针对性,影响了科普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对策建议:1. 多渠道传播:将微视频发布到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微博、抖音、YouTube等,并进行定向推广,提升视频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科普短视频创作策略探析

科普短视频创作策略探析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科普短视频已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2021年6月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开发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1]。

基于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本文以“科普短视频”为关键词,查阅整理了中国知网2012—2021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献,研究发现相关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围绕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的相关研究,如瞿桃对抖音科普短视频的科普教育过程进行了研究[2];二是开展个案研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创作背景、理念及传播策略,如李雅筝等以飞碟说团队创作的《雅安地震特辑》为例,对基于时事热点内容创作的科普微视频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其网络传播效果进行分析[3];三是分析科普短视频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主要涉及科普平台建设及运维、科普场景植入、科普动画开发等方面,如凌心玥等探讨如何通过MG 动画制作来进行科普和宣传[4];四是科普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如郝倩倩归纳出科普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的两种传播形基金项目: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创科普精品创作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委托项目“科普短视频和内容产品研究”项目。

*通信作者:陈玲,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

*****************.cn。

[摘 要]当前,科普短视频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和重要方向。

文章从三个维度分析科普短视频的创作策略:选题方面,可以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部署、关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参考年度科普创作选题指南、借鉴其他大型科普活动及优秀科普出版物、结合时事新闻及社会热点以及生活日常,挖掘适宜的创作主题;标题制作方面,关注言语类型,灵活使用多种句式及比喻、仿拟、对比等辞格;内容呈现方面,发挥技术优势,最大化提升作品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增强作品吸引力,提高作品传播效果。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

如何在短视频中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短视频作为当今流行的媒体形式,成为许多人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的重要方式。

利用短视频平台,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科技知识和创新理念。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短视频中有效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1. 确定创意和主题在开始制作短视频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创意和主题。

科技和创新是广泛而丰富的领域,可以涉及到科学发现、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主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和创作。

2. 简洁明了的叙述短视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叙述方式应该简洁明了,突出主要观点。

在科技和创新内容的表达中,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概念,而是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观众瞬间带入内容的核心。

3. 用图像和动画强调关键点短视频中的视觉呈现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之一。

科技和创新内容往往需要通过图像和动画来展示。

通过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科技和创新的内容,引起观众的兴趣。

4. 合理选用背景音乐和配乐背景音乐和配乐在短视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观众的感受和记忆点。

选择适合内容氛围的配乐,能够增添情感色彩和氛围,让短视频更加生动有趣。

5.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科技和创新内容通常较为干燥和抽象,但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抽象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人真事或者编排一个具有情节性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6. 利用引言或案例在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时,可以利用引言或者案例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通过列举前人的智慧或者成功案例,能够更好地证明科技和创新内容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7. 总结和启发在短视频制作的最后,可以对展示的科技和创新内容进行总结和启发。

总结可以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提炼出重点,而启发则是让观众思考和进一步挖掘这些内容,并鼓励他们参与到科技和创新中来。

总而言之,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在短视频中成功展示科技和创新内容。

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

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

引言信息创造价值。

在信息创造的诸多价值中,传播知识尤其是向大众传播知识具有最深远的意义,因其关乎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与文明传承。

公众知识素养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

2018年9月,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首次在北京举行,大会聚焦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将科学知识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进行讨论。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二者都是集中体现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都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早在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

几年间,媒体环境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讯分发领域,短视频平台兴起。

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内涵越来越丰富,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利用好平台的影响力,助力知识的传播。

传统的知识传播环境下,我们建立学校、课堂让知识薪火相传。

在短视频时代,知识不再只是象牙塔里的大部头,还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提升着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质量。

知识在“回归”,回归为一个个易于动手的实验、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讲述者。

移动网络与短视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播从未如此生动、高效与普惠。

在当下这个时代,多样的媒介工具应当被充分利用,以实现知识的普惠。

短视频平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助力者——传播知识,记录美好生活。

01 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知识的大众传播历程●文字时代:精英化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短视频时代:大众化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短视频知识传播的现状●知识的“热”传播●丰富的知识地图短视频知识传播的特征●知识传播的即时化●知识呈现的人格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复杂知识的通俗化短视频知识传播的价值●点亮兴趣 / Spark●拓展边界 / Expand●焕新观念 / Erase●动手参与 / Do-it附录04 08 19 32 390102030405目录Contents知识的普惠02 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报告提要1. 从文字到短视频,知识的大众传播历经了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视频在科技创新类科普中的探索研究
作者:赵高林
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2期
本论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一分钟科普创新京津冀》系列微视频摄制与推广,项目编号:19K50308D。

摘要:短视频具有鲜活的传播形式,降低了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门槛,打破了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壁垒,以短视频社交平台为纽带进行分享和共享。

科技创新类科普可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强大的传播力量,让科普深入到人们的生活。

本文也在积极探索研究短视频与多种新媒体、先进技术结合的科普方法,让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能够广泛的深入人心,寓教于乐。

关键词:短视频;科技创新;科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071-01
Abstract:Short video has a fresh form of communication, which reduces the threshol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breaks the barri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hort video social platform is used for sharing and sha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ful communication power of short video platforms such as Douyin and Kuaishou to m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eeply into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is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and study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short videos with various new media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so as to make short science video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dely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and make education lively.
Key words:Short vide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popular science
短视频注重言简意赅,一般十几秒、几十秒或者几分钟呈现一个短视频,告知一个知识点,循序渐进。

短视频利用这种特性填补了现代人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满足人们对于科普的需求。

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视频也一改“严肃认真”的形象,以多样化的视频语言和画面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科学之魅,广大民众可以通过充满鲜活和趣味的科普短视频来认识不一样的科学世界。

目前,5G、4K、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刷屏热词,但是大众对于这些科技知识背后的内涵缺少了解。

通过短视频实拍创作的形式科普信息技术新领域、新知识,可以使观众在零碎的时间里快速学习和了解,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用短短的幾十秒或几分钟左右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科技知识。

同时,选择我们身边的新技术场景进行拍摄制作,
使镜头更加真实、亲切,有参与感,使受众更加乐于接受。

科技创新类科普具有极强的可视性,画面感强,也具有可演示性,根据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和特色,可拍摄科技创新、技术实景、实操来制作成短视频,配上适合的配音文字和配乐。

我们要积极策划和摄制有传播力的短视频,使用短视频结合现代新兴技术,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1; 优先策划刷屏热词的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
选择当前代表先进技术的刷屏热词作为科技创新类的短视频主题,例如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等,这类主题自身就携带流量,很多观众带着求知欲望去观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在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策划上,尽量增加具有前沿的先进知识或技术内容,做成观众想看的、喜欢看的科普短视频。

观众从被动变成主动,主动多搜索更多的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用碎片化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识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2; 用微纪录片形式制作科技创新类短视频
近几年,纪录片成为了人们热衷的影片,它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真实的展现事物本质。

微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时长短,“小而美”的优势,一次只讲一个主题。

科技创新类科普可以采用微纪录片的形式创作,例如,“有机发光显示器”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讲述产品的生产原理、技术的特性和优势等,采用纪录片语言进行描述,更加真实的展示产品和技术本身。

“5G技术”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通过镜头展示几秒钟下载一部电影的速度、对比4G更快的反应速度等进行真实、直观的纪录,增加观众的信服度。

“360°全息投影”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通过镜头纪录真实的演示,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可以尽情观看3D幻影立体显示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强烈的纵深感。

还有更多的科技创新类主题都可以通过真实的拍摄纪录,展示科技创新本身的特性。

3; 采用趣味性的科普方式制作科技创新类短视频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观看轻松娱乐的内容,喜欢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知识的分享,在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个性需求,全面提高传播效果。

例如,抖音里有一些短视频采用Rap的形式解说,观赏性强,非常具有新意。

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做到有趣有料,确保短视频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广度。

在新媒体时代,还可以邀请科学家、学者、明星、或主播等参与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摄制,设置科技创新类科普知识答题的环节,借助受众群体喜欢玩或关注的游戏等,使科技创新知识与娱乐因素结合,寓教于乐的使大众受到良好的科学普及效果,达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4; 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与多媒体融合推广
在运用短视频进行科技创新类科普时,可以整合抖音、快手、火山、梨视频等多家短视频平台,可以联合优酷视频、土豆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进行网络推广,还可以采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的渠道整合宣传,根据不同宣传平台的特点,予以适当调整,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新兴的信息技术,让短视频具有先进化,这种方法更加适合科技创新类短视频的应用。

在当今的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下,以短视频捆绑VR构建三维虚拟场景,让观众看完短视频后,在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具有交互性的科普知识。

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科普主题,可让观众融入到一个三维建模的科普虚拟场景当中,再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整体变得更加有可视性和趣味性。

总之,当前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提供了全民参与的浏览形式,尤其是5G的商用,为短视频等平台提供了更为顺畅的流量传播保障。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更优秀的技术手段运用到科普推广,满足现代人们多样化的科普需求。

参考文献:
[1]曾静平,卫玎.5G 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J].未来传播,2019.
[2]冯白云.科普类抖音账号的运营策略——以“科普中国”为例 [J].青年记者,2019.
作者简介:赵高林,男,1985年生,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工作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制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