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预应力孔道灌浆记录
预应力孔道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综述.doc

预应力孔道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综述摘要:对于后张法预制梁,孔道灌浆质量的好坏是预应力钢绞线在桥梁运营期间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灌浆不密实,孔道内有空隙,钢绞线没有被完全包裹,桥梁服役期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大气中的水、空气等进入这些空隙,就会侵蚀钢绞线,尤其是在高应力状态下更容易发生锈蚀、断裂,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可靠性。
近年由于灌浆质量差而发生的桥梁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对灌浆质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灌浆饱满度探地雷达法冲击回波法超声波法衰减法射线法引言目前孔道灌浆饱满度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射线法、探地雷达法、冲击回波法、超声波法、全长衰减法、全长波速法等;从近年发表的文献看,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冲击回波法、探地雷达法和超声波法上,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鉴于此现状,有必要系统得对孔道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做深入的分析、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1 孔道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1.1 探地雷达法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是:脉冲电磁波信号遇到介电常数不同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根据有无反射信号可以判断介质分布;进一步分析反射信号的波形、振幅的变化可以推断出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等。
当孔道灌浆不密实时,不密实部分一般会由空气或水填充,它们与混凝土、钢筋的介电常数有很大差异,有很强的反射信号;有空洞存在时,雷达波衰减较慢,甚至出现振幅增大的特点;不密实处由水填充时,会有强烈的反射信号,振幅衰减很快[1]预应力孔道一般都是由预埋在梁体内的金属波纹管成型的,再加上梁体内纵横分布的钢筋,这对电磁波会产生很大干扰,虽然有学者进行过模拟(正演)[2]和实测,但用探地雷达检测孔道灌浆质量局限性还是较大,检测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1.2 冲击回波法冲击回波法原理:利用一个瞬时机械冲击产生的低频应力波,在构件内部缺陷表面、构件底部产生反射,通过频谱分析提取反射回波频率;根据冲击回波理论,回波信号的主频有下式[3]:式中为回波信号主频,为形状系数,为混凝土波速度,为混凝土板厚;由此式可确定缺陷深度。
(市政施-33)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轴号(里程)部位 水灰比
孔道 编号
压浆方向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
杜鹃二街道路工程
承包单位
共 中建八局
市政施—33
页,第
页
杜鹃二街道路工程
分包单位第一次压浆Fra bibliotek起止时间
压力(Mpa)
设计水泥浆强度等级 水泥浆设计配比编号
冒浆情况
压浆方向
设计水泥总用量(kg)
气温(℃)
第二次压浆
起止时间
压力(Mpa)
冒浆情况
水泥用量 (kg)
备注
试样留置 项目技术负责人:
有见证标养数量 质检员:
试验报告试块编号 施工员:
年月日
现浇箱梁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作业指导书10.30修改

现浇箱梁预应力管道压浆作业指导书此为多跨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长束管道压浆方案,由于管道较长,为保证浆液完全充满空隙,关闭出浆口后宜保持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预应力管道较长或输浆管较长时应增加持压压力,但不容许超过1MPa。
稳压期持压时间应不小于15min,一般预应力短束孔道可采用规范规定持压时间(3~5min)。
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编制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进场压浆材料检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准备有关施工材料、机具的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3) 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有关规范,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1.2材料准备1.2.1压浆材料本工程预应力压浆材料中采用成品压浆料,使用之前应检验合格,检验项目包括: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拌和用水;水中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及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测。
水的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2.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
采用非碱活性集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1.3压浆机具准备(1)主要机具:采用智能搅拌、压浆一体机,性能要求:搅拌转速≮1000转/min,搅拌叶片的线速度不小于10m/s,最高线速度宜控制在20m/s,临时储浆桶亦具有搅拌功能,且应设置网格尺寸不大于3mm的过滤网,储浆量(搅拌缸+储浆桶)不小于1.5倍单孔设计用浆量,具备连续拌和、压浆功能。
自动称量应精确到±1%;(2)高压水泵:水泵额定压力不小于0.05MPa(3)空压机:保证压缩空气无油排出。
(4)管道及附件:压浆施工时用的球阀、管体、胶管和接头等附件均应能承受1.5Mpa以上的压力。
压浆管的对接接头应采用专用的快换接头。
出浆口观察管采用透明管道,长度不宜小于1米(可观察到浆液液面位置)。
压浆施工时还应配备以下附件:测速漏斗 1个支架 1个电子秒表 1只0~100℃温度计 2支对讲机 2台试模(40×40×160mm) 3组1升量杯 1个烧杯 2个/次15升容量水桶 3个透明带钢丝塑料管、防水胶带、密封胶、保鲜膜、橡皮筋、排气管等若干(5)施工人员防护用品防滑鞋、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带、防护目镜等。
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

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记录C 2.5.2.6 编号: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经济,混凝土结构,建筑构造与识图,钢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抗震,装配化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CAD,天正建筑,BIM。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给排水工程五个方面,专业应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技术交底的作用与分类1什么是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案的延续和完善,也是工程质量预控的最后一道关口。
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2技术交底的作用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
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3施工技术交底的分类(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①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2)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四新”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并交底。
(3)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5.10.15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专业工长(施工员)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序号
检查项目
表5.10.15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个岛
普通清水混凝土
+30mm
饰面清水混凝土
±30mm
10
阴阳角
方
1:,
普通清水混凝土
4mm
饰面清水混凝土
3mm
IIlWι,ι,
普通清水混凝土
4mm
饰面清水混凝土
3mm
11
阳台、
雨罩位置
普通清水混凝土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曰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宽度小于0∙2mm,且长度不大Γ'100Omm
光洁度
普通清水混凝±
无明显漏浆、流淌及冲刷痕迹
饰面清水混凝±
无漏浆、流淌及冲刷痕迹,无油迹、墨迹及锈斑,无粉化物
表5.10.15
编号:
表5.10.15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2
对拉螺栓孔眼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20104□□□(4)说明主控项目6.5.1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2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2、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
检验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不小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6.5.3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小于5束。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6.5.4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45,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
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性能试验报告。
6.5.5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注:1、一组试件由6个试件组成,试件应标准养护28d;2、抗压强度为一组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北京市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管理办法

北京市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管理办法1、总则1。
1为正确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工程,加强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根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1。
2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公路的新建、改建工程及大修工程,农村公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3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是依据有关规定填写、收集、整理的工程质量文字记录及图纸、表格、声像资料等,它是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验收的必要条件.1.4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应是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应字迹清晰、工整,表格内容填写完整、签字齐全,并按要求分类编排,装订整齐。
资料放映出的抽查频率、质量指标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5本办法包括公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和涉及工程质量的相关文件的管理,其他文件材料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北京市《公路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等执行.2、管理与职责2.1一般规定2.1.1公路工程各参建单位归集填写的工程资料应符合国家、交通部及北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同时还应符合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规定.2.1.2公路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工程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2。
1。
3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形成、收集、整理,并按规定要求及时移交.2。
1.4工程资料应按管理职责要求,分别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和审核本单位工程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有关人员经过相应的培训。
2。
1。
5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确保各自文件、资料的真实、准确、齐全,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2 建设单位职责2。
2。
1负责履行工程基建手续,收集整理基建文件资料,并负责向监督站进行项目监督注册。
预应力灌浆与封锚检验批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
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如:预应力灌浆与封锚,可按楼层施工段或伸缩缝划分,基础可按照一个楼层计。
三、GB50204-2015规范摘要主控项目6.5.1 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2 现场搅拌的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 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配比性能试验报告。
6.5.3 现场留置的孔道灌浆料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组应留取6个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并应标准养护28d;2 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5.4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50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6.5.5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锚具外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