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系鉴定试验

合集下载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种子吸水性研究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种子吸水性研究

2023年第11期研究论文113基金项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CARS-04-CES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C10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LZGC025)通信作者:徐冉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种子吸水性研究王彩洁1 王凤月2 李 伟1 张礼凤1 张彦威1 刘 薇1 王玉斌1 戴海英1 徐 冉1(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2山东省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巨野274900)摘要:大豆种子吸水性影响种子发芽,对单粒精量播种技术较为重要。

对黄淮海地区10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吸水性试验,结果显示10个品种吸水率差异极显著,齐黄34吸水率最大,吸水最快;郑1307吸水率最小,吸水最慢;吸水率与百粒重、种子宽度、厚度显著相关,与种皮纤维素、木质素和钙含量不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粒种子吸水多,吸水快,小粒种子吸水慢,吸水较少,与种皮成分无关。

关键词:大豆;吸水率;吸水速率;种皮成分;种子形状Study on Seed Water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SoybeanCultivars in Huang-Huai-Hai RegionWANG Caijie 1,WANG Fengyue 2,LI Wei 1,ZHANG Lifeng 1,ZHANG Yanwei 1,LIU Wei 1,WANG Yubin 1,DAI Haiying ,XU Ran 1(1Crop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2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Juye County ,Juye 274900,Shandong )种子的萌发始于种子的吸胀吸水,较快的吸水速率有利于种子迅速吸水膨胀。

黄淮海地区大豆播种季节经常遭遇干旱,土壤墒情差,需要品种能较快的吸水、发芽、出苗。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卜新华;侯定臣;赵铁锁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0(028)002
【摘要】对12个夏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作966产量居第1位,平均为3 702 kg/hm2,比对照早熟18增产9.9%;太96-38居第2位,平均产量3 427.5 kg/hm2,比对照增产1.7%.但产量居前3位的品种均比对照晚熟,生育日数超过100 d,不适宜在太原地区种植,在临汾、运城无霜期较长的地区可以作夏播品种应用.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卜新华;侯定臣;赵铁锁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农技中心,山西,太原,030032;太原市小店区农技中心,山西,太原,030032;太原市种子公司,山西,太原,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2.2
【相关文献】
1.适合豫东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再评价和筛选比较试验初报 [J], 欧阳红建;闫向前
2.西藏阿里地区耐冷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 徐文勇
3.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J], 朱红彩;黄金华;王玲燕;窦士树;马海涛;李军利;张素平;郑秋道;范永胜
4.盐城地区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 郭树庆;李斌;李亚芳
5.海门地区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 王映春;高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
第 30 卷 2011 年
第4 期 8月
大 豆 科 学 SOYBEAN SCIENCE
Vol. 30 Aug.
No. 4 2011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成雪峰
( 菏泽学院 资源与环境系过审定的 212 份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进行了分析 。 结果表明: 2000 年以后育成品
Glycine max ( L. ) Merr]产量 黄淮海地区大豆[ 高且品质优良, 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 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是其鲜明特色, 在市场上 倍受青睐。 多 年 来, 该区大豆经历了 5 次品种更 替, 先后选育出了 200 多个夏大豆品种, 为推动该 区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豆 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品种改良, 而农艺性状的 品质等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因此分析 优劣与产量、 大豆产量、 品质和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对大豆高产 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大 [12 ] 张礼凤等 对 50 多 豆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方面, 年来山东省育成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以 及黄淮海大豆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其变化规律进行
了研究; 王文斌等 对辽宁省大豆品种研究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产量分别比 70 年代和 80 年代 育 成 的 品 种 提 高 6. 9% 和 4. 3% ; 郑 洪 兵 等 和金剑等 研究表明由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 增加东北大豆平均每年增产 1. 12% 1. 27% ; 李卫 [6 ] 东等 通过对河南省 1981 年至 1996 年育成的 26 份大豆品种的比较, 发现新品种产量较老品种提高 29. 9% 32. 0% 。一些研究表明由于遗传改良大豆 [710 ] ; 由于单株荚数和生物 每年增产 0. 5% 0. 1% 产量提高、 抗倒伏能力增强、 收获指数增加、 叶面积 根系增重和表面积增加、 和叶片功能持续期增加、 [1116 ] 株型改良等 原因, 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 新育 [4 , 1719 ] ; 但有关黄淮海地 成大豆品种产量大幅增加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摘要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鉴定了中黄45等14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产能力,确定了中黄45、冀09B2、中黄46、鲁97013-1等4个品系其适应性、丰产稳定性及抗逆性等均达到试验要求,建议进行生产试验鉴定或审定。

中作06-875等7个品系建议继续进行第2年区域试验,晋大78等3个品系建议推出试验。

关键词夏大豆;区试;黄淮海;山东德州;2011年大豆区域试验主要是通过试验鉴定新育成与引进的大豆新品种系在某一地区的适应性、丰产稳定性、抗逆性等性状的表现,从而确定其适应种植的地区及推广种植的价值。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试验点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鉴定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参试大豆品种(系)共15个,分别是冀豆12(CK)、冀09B2、冀09B5、中作J8023、中作07-22、中作056171、中作06-875、中黄45、中黄46、鲁97013-1、邯6192、晋大78、晋遗55、晋豆40和K06-47。

试验安排在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土壤为壤土,试验地块3年内未种植过大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前茬作物是小麦。

1.2 试验方法试验按照国家区域试验方案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共设1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冀豆12作对照(CK)。

3次重复,行长6 m,行距0.5 m,6行区,成熟时收获中间4行计产,在其中选择有代表性单株10株进行考种[1-4]。

2 结果与分析2.1 农艺性状从表1可以看出,生育期最短的是冀09B5,为100 d,比对照冀豆12早2 d,最长的是晋豆40与K06-47,生育期为108 d,比冀豆12(CK)晚6 d。

百粒重方面差异也较大,中黄46的百粒重达25.38 g,最小的是中作J8023,百粒重为15.90 g。

2.2 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14个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变化范围较大,由1 642.50~2 865.30 kg/hm2,其中,中黄45较翼豆12(CK)增产最多,达28.07%,其与冀09B2、中黄46、鲁97013-1等4个品种比翼豆12(CK)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建议进行生产试验或审定。

2000年以来黄淮海地区国审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

2000年以来黄淮海地区国审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呈负相关;单株总角果数与株高、有效分枝数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1]贾红杰,陈 丁,陈星余,等.磷肥对开县油菜生产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8):27-29.[2]孙海栓,吕乐福,刘春生,等.不同形态磷肥的径流流失特征及其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4):90-93.[3]陈红琳,陈尚洪,王昌桃,等.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及机播油菜生长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2):264-268.[4]杨 丽,程勤海,陈轶平,等.秸秆还田对籽用油菜产量及其土壤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1763-1765.[5]王 飞,张 清,刘树春.磷肥对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4,8(27):42-43.[6]胡戎朔.不同施磷量对双低春油菜籽粒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17(22):34-35.[7]李瑞斌,罗来锦,王 平.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不同品种腐熟剂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08.[8]吕 黎,王 蕾,罗志威,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秸秆腐熟及油菜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7):69-72.[9]李 慧,马常宝,鲁剑巍,等.中国不同区域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9):1837-1847.[10]张 慧,廖敦秀,马连杰,等.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6,10(31):6-9.张连秋,任艳云,朱 哲.2000年以来黄淮海地区国审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4):113-11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4.0192000年以来黄淮海地区国审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张连秋,任艳云,朱 哲(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宁272031) 摘要:对2000年以来黄淮海地区通过国家审定的120个夏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与耐逆境胁迫的关系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与耐逆境胁迫的关系
中 图分 类 号 :5 5.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7 9 ( 0 8 0 —0 l 10 0 1 2 0 ) 1 l4—0 5
Ge e i r a i n o o a t t S e l t g n e r n tc Va i to f Ro t Tr is a e d i S a e a d Th i ng Rea i ns p wih S r s l r n e n S y e n l to hi t t e s To e a c s i o b a
ln t n otvlmeo ceso sf m d l- o e h n in l y t ae tr yd v lp d m r ucl e gha d ro ou fac sin o MideL w rC a gj gVa e swi ltrmau t e e e oeq iky r - a l h i o
t a h s o Hu n — u i h iVa l y t a le t rt h o r l t n e we n t e e r o r i n o e p a t h n t o e f m a g h a — a l e s wi e ri r mau y. e c r e a i s b t e h s o t ta t a d wh l l n r h i r o s
的 遗 传 特 点 、 地 上 部 性 状 的 相 关 以及 与 逆 境 胁 迫 的 关 系 。 大 豆 苗 期 一 级 侧 根 数 、 根 长 、 干 质 量 、 根 长 和 根 体 与 主 根 总 积 等 性 状 , 品种 间 、 苗 龄 间 均存 在 显 著 遗 传 变 异 ; 系 性 状 与 整 株 干 质 量 呈 高 度 相 关 ; 十 质 量 、 总 长 和 根 体 积 在 各 根 根 根

实用文档其他之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系鉴定

实用文档其他之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系鉴定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系鉴定摘要[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

[方法]采用同一播期,间比排列设计,每5个或7个品种首尾设对照,对22个已筛选夏大豆品种再次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中作04-19产量居第1位,平均为2 815.5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7.50%;荷99-8产量居第2位,平均为2 704.5 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2.86%;中作06-06产量居第3位,平均为2 667.0 kg/hm2,比相邻对照冀豆12增产11.30%,前3位和对照熟期相近,生育期日数均在107 d 及以下。

[结论]中作04-19、荷99-8、中作06-06适宜在沧州地区作夏播种。

关键词夏大豆;品种;生育期;丰产性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3-031-03大豆是起源于中国的最为古老的栽培作物,是几千年来传统的主食作物。

目前,大豆在全国的种植面积约有700万hm2,年产量约为 1 300万 t,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在注重现代生活品质、讲究膳食营养全面平衡的杂粮热升温、自然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形势下,大豆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及农民增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适宜当地的大豆品种[2],为鉴定评价黄淮海7省市育成大豆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筛选适合黄淮海各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笔者于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地区对7省市22个品种展开比较试验,旨在为黄淮海地区大豆产业合理布局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系及来源见表1。

1.2试验地概况试验田选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号地,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水浇地;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及时处理麦茬后深耕。

黄淮海地区大豆耐早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黄淮海地区大豆耐早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pa t eg tlae u e ,r o w ih n r tm a dla eg tOn s t ea t ceso s R n ) a e — ln ih ,ev sn mb r d r t eg t dd s n efw ih . emoto rn c sin ( a k 1 w si n h y o a y e l a d
I h rt n e o o a t l t d t o g tTo e a c n S y e n n e ia c fRo tTr is Rea e o Dr u h l r n e i o b a
( lc ema L) r .i a g u ia A e Gyi x( Mer )nHu n h ah i ra n
ln t ,n otvlme p r ln r eg t ai) rse t ey w ihcudb sda o idc t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u h lr e gh a d ro ou ( e a t y w i ss ,ep ci l , hc o l eue sr t n iao fdo gtt e— p d hb v o s o
摘要 : 8 从 3份黄 淮 海 地 区 代表 性 材 料 中按 根 系类 型选 取 2 8份 , 苗 期 以株 高 、 龄 、 干 质 量 和 茎 叶 干 质 量 隶 属 在 叶 根 函数 的 平均 值 为 指标 进 行 2年 耐 旱 性 重 复 鉴 定 , 中筛 选 出晋 豆 1 耐 旱 型 材 料 。 比 根 干 质量 、 从 4强 比总 根 长 、 比根 体 积 与 耐 旱 隶属 函数 值 均 呈 极 显 著 正 相 关 , 作 为 耐 旱性 的 根 系性 状 指 标 。 利 用 科 丰 1 X南 农 13 . 生 的 RL群 体 可 号 18 2衍 I 为 材 料 , 耐 旱 相 关 根 系 性 状 采 用 主 基 因 +多 基 因混 合 遗 传 模 型 分 离 分 析 法 进 行 遗 传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两 亲 本 间 对 该 比根 干 质 量 、 比总 根 长 、 根 体 积 的 遗 传 均 为 两 对 主 基 因 加 多 基 因 模 型 , 两 者 主 基 因 间 有 连 锁 ( 组 率 4 3 % , 比 后 重 .0 19 % )主 基 因 遗传 率 为 6 .6 ~9 .1 , 基 因 遗 传 率 为 29 % ~2 . % ; 旱相 关 根 系性 状 各 主要 由 1 主基 .3 ; 22 % 18 % 多 .9 47 5 耐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k0949- 3- 4- 1, was 2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op 22 lines were more than 5% ,
No. 1. 2017
研究与探讨 ʏ
目前,大豆在全国的种植面积约有 700 万 hm2,
[1]
植的高产、抗逆、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系, 2016 年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 对 7 省市 59 个品系展开比较试验,旨在为黄淮海 1
Wang Chuanzhi
Abstract: The object was to screen out high- yield and appropriate mature period soybean new line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large-area cultivation in Huang-huai-hai Region. In the experiment, 67 soybean lines (59 new lines, plus the control of Zhonghuang 13)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accounting for 37.29% of the tested lines. It could be seen that the varieties from Henan and Shandong Provinces also had high yield and adaptability in Anhui Province, whi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wide variety. Key words: Huang-huai-hai region; soybean line; adaptability experiment
收稿日期:2017-01-26 第一作者:王传之,博士,农艺师,从事大豆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 jfwcz@ *基金项目: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金资助项目 (CARS04) 3
the order of "1" (the first and the eleventh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p 13 lines, such as Zhou
地区大豆品系合理布局和品种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品系及供种单位见表 1。
表 1 参试品系及供种单位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 品种 (系) 名称 中黄 13 供种单位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洛阳农林科学院 洛阳农林科学院 洛阳农林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 Fu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yang Comprehensive Test Station of National Soybe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Anhui branch of ational Soybean Improvement Center , Fuyang 236065, China )
ʏ 研究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47(2017)01-0003-08
黄 淮 海 地 区大豆品系鉴定试验 *
王传之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 ,安徽 阜阳 236065) 236065 )
摘要: 摘要 :大豆品系试验结果表明 大豆品系试验结果表明, ,品系周 zk zk0949 0949-3-4-1 等 13 个品系超过对照 20 20% %,有 22 个品系 筛选出一部分丰产性好, 筛选出一部分丰产性好 ,适应性好的新品系 适应性好的新品系。 。 关键词: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黄淮海地区; ;大豆品系 大豆品系; ;鉴定试验
中黄 307-1 11LD-61 汾豆 103 汾豆 104 郑 15234 郑 15339 中作 09-02 中作 11-39 中作 11-15 洛 1330 洛 1328 皖豆 903 皖豆 22265 济 J14168 中黄 13 漯 5901 漯 5907 阜 0966 阜 1611 皖宿 1601 皖宿 1603 皖宿 1608 阜 1612 皖豆 904 洛 1315 中黄 13 郑 15283
超过对照 5%。可见 可见, ,河南 河南、 、山东等地来源的品种在安徽也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山东等地来源的品种在安徽也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鉴定初步
Identification of Adaptability of Soybean Lines in Huang-huai-hai Region
1.1
年产量约为 1 300 万 t,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较多, 产量也较大 。因此,有必要加快黄淮海地区大豆生 产发展,特别是高产优质广适性大豆品种的选育与 推广。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2-3],为鉴定评 价黄淮海 7 省市育成大豆新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 和抗逆性,筛选适合黄淮海各地区大面积推广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