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英文名简称
艾滋病预防知识点

1.艾滋病的定义: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爱滋病-----艾滋病是1981年6月5日首先在美国同性恋者中发现,1983年由法国科学家分离出病原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年在非洲发现异性间传播并发现HIV-2,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HIV侵入人体后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2.病原学特征: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这种病毒通过逆转录酶,将其RNA转录为DNA。
对热敏感,在56℃时30分钟可被杀死。
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如乙醇、漂白粉、0.2%~0.5%次氯酸钠、甲醛溶液等,均对其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3.预防治疗措施:我国近年来尽管已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HAART的鸡尾酒疗法,因人体差异,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已成为全球传染病的头号杀手,一旦发病,都需要坚持吃药,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能够维持生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死亡。
4.眼睛溅入AIDS病人体液,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必须迅速,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10分钟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传播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
(3)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约1/3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6.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7.艾滋病窗口期:从机体感染HIV到产生相应抗体的这段时间叫窗口期,一般平均为1~3个月,95%以上HIV-1感染者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感染后3个月以内,个别情况到6个月可检测。
预防艾滋病参考资料

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它的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它的缩写,中文把AIDS按读音简称为艾滋病。
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隐秘、发病缓慢、病死率极高的特点,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
在传播艾滋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中,吸毒和性乱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AIDS有3个含义:1.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性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感染这种病毒引起的。
2.这种病毒侵犯人体后专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3.在病人的临床征象方面包括全身消耗(例如体重明显减轻、消瘦)、各种机会感染(例如细菌、病毒的感染,可发生严重的肺炎)和癌症等3大类病状,所以称为综合征。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两大子系统组成。
这两类免疫细胞除了各有自己的免疫功能外,T细胞中的T4(CD4)细胞还有辅助B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作用。
HIV侵入到人体后,利用它身体表面特有的武器专门攻击T细胞系统,并且主要摧毁免疫细胞CD4;这样一来,不但T细胞的免疫作用遭到破坏,而且是B细胞的免疫作用也受到防碍。
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这个独特作用,迄今是其他细菌和病毒所没有的。
随着HIV在感染者体内持续复制,体内HIV越来越多,免疫系统的破坏水准就越来越严重,病人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
HIV病毒纵切面显微镜下的HIV病毒艾滋病的发病经过是这样的:从HIV感染到人体发病,一般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急性感染期:多在HIV浸入机体后2-6周。
有流行性感冒样或感冒样症状,有的病人有皮疹、腹泻等。
一般持续3-14天,症状消退,进入无症状期。
少数病人可持续低热、消瘦、淋巴结肿大。
CD4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一般抗-HIV抗体阴性。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半年-15年,平均10年。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HIV的数量、传染途径、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性等因素相关。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一、艾滋病的发现、症状和病因1.艾滋病全称: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是(Acquired Immunodifficiency Syndrome,简称为AIDS),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流行于70年代,但在80年代才开始出现。
1981年7月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例。
该病人在一家医院作美容手术,割除了脸上的紫色肉瘤,手术顺利,但手术后3个月,该病人极度衰弱,在极度消瘦痛苦中死去;此时,他的两名同性伙伴也出现相同的紫色肉瘤并渐次衰弱,出现多种感染,最后衰竭消瘦而死,这是发现最早的艾滋病病人,这一发现使全人类都感到了恐慌。
2.病因:从首次发现艾滋病人到分离出病原体,科学家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几经易名,因该病毒感染人体的免疫细胞,将艾滋病致病病毒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展示HIV病毒的挂图)3.艾滋病的症状:艾滋病的症状根据病程而异:HIV感染(潜伏期):无任何症状,但血检中有HIV。
症艾滋病前期:持续性淋巴肿大,发热,体重减轻,腹泻状及粘膜、皮肤病变。
发作期:容易感染继发性肿瘤,极度消瘦,衰竭,头痛,记忆力差,痴呆,心肾损害等。
艾滋病与性病健康教育知识要点与练习题

艾滋病与性病健康教育知识要点1.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acquired获得“I” immune有免疫力免疫“D” deficiency缺陷“S” syndrome综合征2.艾滋病(AIDS)定义:是一种由艾滋病毒(HIV)引发的致命性传染病。
病毒能侵占免疫系统中CD4 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令患者无法抵抗各种感染和癌症的侵袭,艾滋病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同时乘机侵袭的感染3.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4.艾滋病毒的形态与特性HIV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00—120nm,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外膜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基因组复杂,基因变化多样,变异能力强,人类所特有来源不明5.艾滋病毒的抵抗力对温度的抵抗力:室温液体环境下可存活15天以上,干燥环境下几小时内死亡,56℃经半小时就可灭活,100 ℃ 20分钟就可灭活。
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耐碱不耐酸,70%的酒精溶液或0.5%次氯酸钠1分钟就可杀死HIV,漂白粉、新鲜2% 茂二醛溶液、1:1000甲醛溶液、2%氯胺等皆能杀灭HIV酒精溶液只需5分钟,油盐酱醋和胃液也可杀灭病毒注:紫外线不能杀死艾滋病病毒,对于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6.艾滋病与艾滋病毒的区别艾滋病 AIDS艾滋病毒 HIV由艾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艾滋病7.HIV病毒的生命周期附着—逆转录—整合—复制—翻译—组装—释放8.艾滋病的发病机理HIV侵入人体--→攻击T淋巴细胞(主要)--→细胞免疫缺陷--→机体免疫功能衰竭--→引起寄生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死亡大部分艾滋病的感染者不是死于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而是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等。
9.艾滋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大部分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尿液、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
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全

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全什么是艾滋病(AIDS)?答:艾滋病是AIDS的音译,AIDS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1)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亦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吸毒、围产期等途径传染。
(2)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3)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病。
艾滋病是哪年发现的?艾滋病是1981年发现,1982年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引起“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毒在1983年被发现。
现在广泛使用的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199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统一命名的专用名词。
什么是HIV?HIV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缩写。
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面是HIV的照片(左)和模型(右)。
妇女如何作好自我保护?①主动认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了解预防方法。
②洁身自好,与唯一的固定性伴有性关系。
③劝说自己的配偶或性伴了解认识艾滋病,以保护他们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
④清楚了解性伴的生活背景和习惯,如有怀疑,应拒绝与他发生性接触或坚持使用避孕套。
艾滋病(AIDS)

·
38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目标
病毒学目标: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 载量,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的时间 越长越好 免疫学目标: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 或维持免疫功能 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 量
·
39
鸡尾酒疗法
即两种或多种抗HIV-1药物的联合应 用,也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40
·
41
·
12
无症状带病毒期
许多HIV-1感染者没有症状,如同健康者
当他们被发现HIV-1抗体阳性时,已进入 无症状带病毒期
这一时期HIV每日产生和被清除的数量估 计在10亿以上(10.3*109/day)
病毒不断的感染和杀伤T淋巴细胞,成为 传播HIV-1感染的最大来源
部分病人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PGL)
·
34
·
35
治疗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
36
逆转录酶抑制剂
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 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HIV-1进入淋巴细胞开始复制时需要 一种逆转录酶,核苷类药物就是阻 断逆转录酶的活力,即阻断HIV-1的 早期阶段的生命周期,以降低病毒 的复制率
·
37
蛋白酶抑制剂
HIV-1在淋巴细胞内经逆转录酶作用 后,进入细胞的染色体,形成前病 毒,然后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一步 完善病毒结构,蛋白酶抑制剂就是 阻断HIV-1在生长复制过程中所必需 的蛋白质,从而完全阻遏病毒的复 制
·
13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PGL)
又称为AIDS相关病变,表现为不明原因 的淋巴结肿大
PGL诊断标准 :
除腹股沟部位外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淋 巴结肿大
淋巴结直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 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除外其他病因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③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预防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
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①防止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②禁止滥用注射药物,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
③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应尽量减少输血,或采用血液成分和衍制
品,以代替全血和血浆。
④供血者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供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根据其英文单词的
第一个字母简写为AIDs,简称为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HIV主要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
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方式。
精或作器官、组织移植。
⑤不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公用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⑥女性艾滋病病人应避免妊娠。
⑦对病人废弃的物品需要做消毒处理。
⑧医务人员和检查人员,应避免被病人用过的针头或机械刺伤;避免
英语中hiv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英语中hiv是什么意思的缩写英语缩写中的hiv的意思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1. 爱滋病毒:(法新社华盛顿 10日电) 前美国总统柯林顿(BillClinton)与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今天呼吁美国国会议员增加对外援助,协助世界最贫穷国家对抗爱滋病毒(HIV)/爱滋病(AIDS)和疟疾.2. 爱滋病病毒:艾滋病(爱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hiv的双语例句1. To inhibit neurotropic virus as HIV-1 migrating through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compose the blood-brain barrier.抑制HIV -1透过组成血脑屏障大脑的微脉管上皮细胞迁移的向神经病毒。
2. As a inhibitor for neurotropic viru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invades the brain and causes severe neuronal, astrocyte, and myelin damage in AIDS patients.作为向神经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1类型(HIV -1)侵入大脑,并且在爱滋病病患里引起严厉的神经元、脑和骨髓的星细胞和髓磷脂损害的抑制剂。
3. Within 3 years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first AIDS cases in 1981, the etiologic agent of the syndrome was discovered and causality proven.通过对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近3年的研究认识,综合症的病原学特征基本被弄清楚并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