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36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36-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六)一、选择题1.(2014·太原模拟)已知CH 3COOC 2H 5+H 2O ――→稀硫酸△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H 2OH ――→氧气,铜△CH 3CHO ――→氧气,催化剂△CH 3COOH某有机物甲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生成乙和丙,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丙。
下列有关甲的分子式与同分异构体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分子式 同分异构体数目A C 4H 8O 2 1BC 6H 12O 2 1 C C 8H 18O 2 3 DC 10H 20O 24答案 C解析 依题意,A 为酯类,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醇乙和羧酸丙,由乙转化成丙知,乙和丙的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即A 分子式中碳原子数必须为偶数。
又因为乙可转化成丙,说明乙、丙中除官能团外,其余部分结构相同。
A 项,只有一种结构:CH 3COOCH 2CH 3,A 项正确;B 项,乙为C 2H 5—CH 2OH ,丙为C 2H 5—COOH ,—C 2H 5只有1种结构,故B 项有1种同分异构体;C 项,乙为C 3H 7—CH 2OH ,丙为C 3H 7—COOH ,—C 3H 7只有2种结构,故C 项有2种同分异构体;D 项,乙为C 4H 9CH 2OH ,丙为C 4H 9COOH ,—C 4H 9有4种结构,即D 项有4种同分异构体,D 项正确。
2.(2014·石家庄模拟)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 反应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答案 D解析 分析该分子的结构特点:含有2个苯环,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醚键、2个酯基,所以能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氢原子与Br 2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 项正确;酚羟基、酯基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化合物可与3 mol NaOH反应,B项正确;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该分子含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项错误。
2017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课件36(第十一章_有机化学基础(选修)_烃的含氧衍生物)

• (3)醇的分类。
本ppt来自:千教网()
• 2.醇类 • (1)概念:
• 羟基与烃C基nH或2n+2苯O(n环≥1侧) 链上碳原子相连的化合 物称为醇,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毒性。
本ppt来自:千教网()
(3)化学性质。 ①羟基上氢原子的性质。 a.弱酸性: 电离方程式:___C_6_H_5_O__H____C__6H__5_O_-_+__H__+_____,俗称_石__炭___酸__,酸性 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 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_C_6_H_5_O__H_+__2_N__a_―_→__2_C__6H__5_O_N__a_+__H_2_↑_; c.与碱的反应: 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__溶__液__变__澄__清__再通入――CO→2气体 现象为:_溶__液__又__变__浑__浊___。
互影响。 • 3.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
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 使用问题。
本ppt来自:千教网()
•考点一 醇和酚
知识梳理
1.醇、酚的概念 (1)醇是羟基与_烃__基___或_苯__环__侧__链___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 元醇的分子通式为___C_n_H__2n_+_1_O__H_(_n_≥_1_)___。 (2)酚是羟基与苯环__直__接__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 (________________)。
本ppt来自:千教网()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调研】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30(含解析)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1.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若a +b =0,则a =-b ,所以a ∥b ;若a ∥b ,则a =λb ,a +b =0不一定成立,故前者是后者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设a 是任一向量,e 是单位向量,且a ∥e ,则下列表示形式中正确的是( ) A .e =a|a |B .a =|a |eC .a =-|a |eD .a =±|a |e答案 D解析 对于A ,当a =0时,a|a |没有意义,错误; 对于B ,C ,D 当a =0时,选项B ,C ,D 都对; 当a ≠0时,由a ∥e 可知,a 与e 同向或反向,选D.3.(2015·北京东城期中)已知A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向量AB →=a ,AC →=b ,则向量BD →为( ) A .a -b B .a +b C .b -2a D .-a -b答案 C4.如图所示,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BA →+CD →+EF →=( )A .0 B.BE → C.AD → D.CF →答案 D解析 由于BA →=DE →,故BA →+CD →+EF →=CD →+DE →+EF →=CF →.5.(2015·广东惠州二中模拟)已知点O ,A ,B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 为该平面上一点,且OP →=3OA →-OB→2,则( )A .点P 在线段AB 上B .点P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C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D .点P 不在直线AB 上 答案 B解析 OP →=3OA →-OB →2=32OA →-12OB →=OA →+12(OA →-OB →)=OA →+12BA →,即OP →-OA →=AP →=12BA →,所以点P 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故选B.6.在△ABC 中,点D 在边AB 上,CD 平分∠ACB .若CB →=a ,CA →=b ,|a |=1,|b |=2,则CD →=( ) A.13a +23b B.23a +13b C.35a +45b D.45a +35b 答案 B解析 由内角平分线定理,得|CA ||CB |=|AD ||DB |=2.∴CD →=CA →+AD →=CA →+23AB →=CA →+23(CB →-CA →)=23CB →+13CA →=23a +13b .故B 正确.7.已知向量i 与j 不共线,且AB →=i +m j ,AD →=n i +j ,若A ,B ,D 三点共线,则实数m ,n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m +n =1B .m +n =-1C .mn =1D .mn =-1答案 C解析 由A ,B ,D 共线可设AB →=λAD →,于是有i +m j =λ(n i +j )=λn i +λj .又i ,j 不共线,因此⎩⎪⎨⎪⎧λn =1,λ=m ,即有mn =1.8.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该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一动点P 满足:OP →=OA →+λ(AB →+AC →),λ∈(0,+∞),则直线AP 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答案 C解析 取BC 中点M . OP →=OA →+λ(AB →+AC →),OP →-OA →=λ(AB →+AC →),AP →=2λAD →.∴A ,P ,D 三点共线,∴AP 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C 正确.9.在四边形ABCD 中,AB →=a +2b ,BC →=-4a -b ,CD →=-5a -3b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 C .梯形 D .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 由已知AD →=AB →+BC →+CD →=-8a -2b =2(-4a -b )=2BC →. ∴AD →∥BC →.又AB →与CD →不平行,∴四边形ABCD 是梯形.10.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的充要条件是AP →=λ(AB →+AD →),则λ的取值范围是( )A .λ∈(0,1)B .λ∈(-1,0)C .λ∈(0,22) D .λ∈(-22,0) 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AP →=λAC →=λ(AB →+AD →).由AP →与AC →同向知,λ>0.又|AP →|<|AC →|, ∴|AP →||AC →|=λ<1,∴λ∈(0,1).反之亦然. 11.设A 1,A 2,A 3,A 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A 1A 3→=λA 1A 2→(λ∈R ),A 1A 4→=μA 1A 2→(μ∈R ),且1λ+1μ=2,则称A 3,A 4调和分割A 1,A 2.已知平面上的点C ,D 调和分割点A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B .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C .C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答案 D解析 若A 成立,则λ=12,而1μ=0,不可能;同理B 也不可能;若C 成立,则0<λ<1,且0<μ<1,1λ+1μ>2,与已知矛盾;若C ,D 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λ>1,且μ>1,1λ+1μ<2,与已知矛盾,故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故D 正确.12.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_.①PQ →=32a +32b ;②PT →=-32a -32b ;③PS →=32a -12b ;④PR →=32a +b .答案 ②④解析 由a +b =23PQ →,知PQ →=32a +32b ,①正确;由PT →=32a -32b ,从而②错误;PS →=PT →+b ,故PS →=32a-12b ,③正确;PR →=PT →+2b =32a +12b ,④错误.故正确的为①③. 13.如图所示,已知∠B =30°,∠AOB =90°,点C 在AB 上,OC ⊥AB ,用OA →和OB →来表示向量OC →,则OC →等于________.答案 34OA →+14OB →解析 OC →=OA →+AC →=OA →+14AB →=OA →+14(OB →-OA →)=34OA →+14OB →.14.设a 和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AB →=2a +k b ,CB →=a +b ,CD →=2a -b ,且A ,B ,D 三点共线,则实数k 的值等于________.答案 -4解析 ∵A ,B ,D 三点共线,∴AB →∥BD →.∵AB →=2a +k b ,BD →=BC →+CD →=a -2b ,∴k =-4.故填-4. 15.已知O 为△ABC 内一点,且OA →+OC →+2OB →=0,则△AOC 与△AB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如图所示,取AC 中点D .∴OA →+OC →=2OD →. ∴OD →=BO →.∴O 为BD 中点,∴面积比为高之比.16.已知向量a =2e 1-3e 2,b =2e 1+3e 2,其中e 1,e 2不共线,向量c =2e 1-9e 2.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λ,μ,使向量d =λa +μb 与c 共线?答案 当λ=-2μ时共线解析 ∵d =λ(2e 1-3e 2)+μ(2e 1+3e 2) =(2λ+2μ)e 1+(-3λ+3μ)e 2. 要使d 与c 共线,则应有实数k ,使d =k c . 即(2λ+2μ)e 1+(-3λ+3μ)e 2=2k e 1-9k e 2.即⎩⎪⎨⎪⎧2λ+2μ=2k ,-3λ+3μ=-9k ,得λ=-2μ.故存在这样的实数λ,μ,只要λ=-2μ,就能使d 与c 共线. 17.如图所示,已知点G 是△ABO 的重心.(1)求GA →+GB →+GO →;(2)若PQ 过△ABO 的重心G ,且OA →=a ,OB →=b ,OP →=m a ,OQ →=n b ,求证:1m +1n=3.答案 (1)GA →+GB →+GO →=0 (2)略解析 (1)如图所示,延长OG 交AB 于M 点,则M 是AB 的中点. ∴GA →+GB →=2GM →. ∵G 是△ABO 的重心, ∴GO →=-2GM →. ∴GA →+GB →+GO →=0. (2)∵M 是AB 边的中点, ∴OM →=12(OA →+OB →)=12(a +b ).又∵G 是△ABO 的重心,∴OG →=23OM →=13(a +b ).∴PG →=OG →-OP →=13(a +b )-m a =(13-m )a +13b .而PQ →=OQ →-OP →=n b -m a , ∵P ,G ,Q 三点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PG →=λPQ →. ∴(13-m )a +13b =λn b -λm a . ∴(13-m +λm )a +(13-λn )b =0. ∵a 与b 不共线,∴⎩⎪⎨⎪⎧13-m +λm =0,13-λn =0.消去λ,得1m +1n=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0.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3.试剂存放和取用的注意事项。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
导学导练
考点一
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
1.可加热的仪器 (1)直接加热仪器:
仪器
名称 ①__
主要用途
用于少量物 质的反应器 、收集气体 等
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
(1)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 的②____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应③______________
(1)一般选择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 除去气体中的杂
吸收液 质
(2)气体的流向为:○ 40________
用于干燥或吸收
某些气体,干燥 (1)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
剂为粒状、常用 (2)一般为4○1____进气,○ 42____出气
CaCl2、碱石灰
4.其他常用仪器
仪器图形与 主要用途
名称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
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
(1)蒸发浓缩时要用⑤____
搅拌
用于溶液 (2)取放蒸发皿时要用⑥
④__
的蒸发、 浓缩、结
____________ (3)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⑦
晶
____
(4)当加热到⑧________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1)把坩埚放在三角架上的源自⑨__用于高温 固体灼烧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1节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高考调研 导学导练 题组层级快练
高考调研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 预防和处理方法。
1.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则,绿色化学实验 要求。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75(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75(含解析) 1.(xx·东北三校一联)在(x 2-1x )5的二项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为( )A .10B .-10C .5D .-5答案 D解析 展开式中的第二项为T 2=C 15(x 2)5-1(-1x )1,所以其系数为-C 15=-5.2.(xx·河北唐山一模)(3x -2x )8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 .56B .-56C .112D .-112答案 C解析 ∵T r +1=C r 8(3x )8-r (-2x )r =C r 8(-2)r x 83-43r ,∴令83-43r =0,即r =2.∴常数项为C 28(-2)2=112,选C.3.在(x2-13x)n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A .-7B .7C .-28D .28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n =8,T r +1=C r 8·(x 2)8-r ·(-13x )r =(-1)r ·C r 8·x 8-r 28-r ·1x r 3=(-1)r ·C r 8·x 8-r -r328-r ,由8-r -r3=0,得r =6.∴T 7=C 68·122=7,即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T 7=7.4.在(x +1)(2x +1)…(nx +1)(n ∈N *)的展开式中一次项系数为( )A .C 2nB .C 2n +1C .C n -1n D.12C 3n +1答案 B解析 1+2+3+…+n =n ·n +12=C 2n +1.ax)(2x-1x)5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的常数项为()5.若(x+A .-40B .-20C .20D .40答案 D 解析 令x =1,得(1+a )(2-1)5=2,∴a =1.∴(2x -1x )5的通项为T r +1=C r 5·(2x )5-r ·(-1x)r =(-1)r ·25-r ·C r 5·x 5-2r . 令5-2r =1,得r =2.令5-2r =-1,得r =3.∴展开式的常数项为(-1)2×23·C 25+(-1)3·22·C 35=80-40=40.6.(xx·人大附中期末)若(x 2-1ax )9(a ∈R )的展开式中x 9的系数是-212,则⎠⎛0a sin x d x 的值为( ) A .1-cos2B .2-cos1C .cos2-1D .1+cos2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T r +1=C r 9·(x 2)9-r ·(-1)r ·(1ax )r =(-1)r ·C r 9·x 18-3r ·1a r ,令18-3r =9,得r =3,所以-C 39·1a 3=-212,解得a =2.所以⎠⎛0a sin x d x =(-cos x )| 20=-cos2+cos0=1-cos2. 7.(xx·安徽合肥二检)(x 2-x +1)10展开式中x 3项的系数为( )A .-210B .210C .30D .-30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x 2-x +1)10=[x (x -1)+1]10=C 010[x (x -1)]0·110+C 110[x (x -1)]1·19+C 210[x (x -1)]2·18+C 310[x (x -1)]3·17+…+C 1010[x (x -1)]10·10 =C 010+C 110x (x -1)+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1010x 10(x -1)10,x 3出现在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210x 2(x 2-2x +1)+C 310x 3(x 3-3x 2+3x -1)中,所以x 3前的系数为C 210(-2)+C 310(-1)=-90-120=-210,故选A. 8.(xx·天津河西二模)已知(1+x )10=a 0+a 1(1-x )+a 2(1-x )2+…+a 10(1-x )10,则a 8=( )A .-180B .180C .45D .-45答案 B解析 因为(1+x )10=a 0+a 1(1-x )+a 2(1-x )2+…+a 10(1-x )10,所以[2-(1-x )]10=a 0+a 1(1-x )+a 2(1-x )2+…+a 10(1-x )10,所以a 8=C 81022(-1)8=180. 9.(xx·山东潍坊一模)设k =⎠⎛0π(sin x -cos x )d x ,若(1-kx )8=a 0+a 1x +a 2x 2+…+a 8x 8,则a 1+a 2+a 3+…+a 8=( )A .-1B .0C .1D .256 答案 B解析 ∵k =⎠⎛0π(sin x -cos x )d x =(-cos x -sin x )|π0=2, ∴(1-2x )8=a 0+a 1x +a 2x 2+…+a 8x 8.令x =0,得a 0=1;令x =1,得a 0+a 1+a 2+a 3+…+a 8=1.∴a 1+a 2+a 3+…+a 8=0.10.(xx·浙江理)在(1+x )6(1+y )4的展开式中,记x m y n 项的系数为f (m ,n ),则f (3,0)+f (2,1)+f (1,2)+f (0,3)=( )A .45B .60C .120D .210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f (3,0)=C 36C 04,f (2,1)=C 26C 14,f (1,2)=C 16C 24,f (0,3)=C 06C 34,因此f (3,0)+f (2,1)+f (1,2)+f (0,3)=120,选C.11.(xx·四川绵阳二诊)若(x -a x 2)6展开式的常数项是60,则常数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4解析 (x -a x 2)6展开式的常数项是C 26x 4(-a x 2)2=15a =60,∴a =4. 12.(xx·上海十三校二联)-1+3C 111-9C 211+27C 311-…-310C 1011+311除以5的余数是________.答案 3解析 -1+3C 111-9C 211+27C 311-…-310C 1011+311=(-1+3)11=211=2 048=2 045+3,它除以5余数为3.13.若(x -a 2x)8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 120,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________. 答案 1解析 (x -a 2x)8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8x 8-r (-a 2)r x -r =C r 8(-a 2)r x 8-2r ,令8-2r =0,解得r =4,所以C 48(-a 2)4=1 120,所以a 2=2,故(x -a 2x )8=(x -2x )8.令x =1,得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1. 14.设(x -1)21=a 0+a 1x +a 2x 2+…+a 21x 21,则a 10+a 11=________.答案 0解析 T r +1=C r 21x 21-r (-1)r ,∴a 10=C 1121(-1)11,a 11=C 1021(-1)10,∴a 10+a 11=0. 15.(xx·高考调研原创题)若(cos φ+x )5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2,则sin(2φ+π2)=________.答案 -35解析 由二项式定理,得x 3的系数为C 35cos 2φ=2,得cos 2φ=15.故sin(2φ+π2)=cos2φ=2cos 2φ-1=-35. 16.(xx·扬州中学月考)设函数f (x ,n )=(1+x )n (n ∈N *).(1)求f (x,6)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2)若f (i ,n )=32i(i 为虚数单位),求C 1n -C 3n +C 5n -C 7n +C 9n .答案 (1)20x 3 (2)32解析 (1)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4项T 4=C 36x 3=20x 3.(2)由已知(1+i)n =32i ,两边取模,得(2)n =32,所以n =10.所以C 1n -C 3n +C 5n -C 7n +C 9n =C 110-C 310+C 510-C 710+C 910.而(1+i)10=C 010+C 110i +C 210i 2+…+C 910i 9+C 1010i10=(C 010-C 210+C 410-C 610+C 810-C 1010)+(C 110-C 310+C 510-C 710+C 910)i =32i ,所以C 110-C 310+C 510-C 710+C 910=32.17.设f (x )=(1+x )m +(1+x )n 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19(m ,n ∈N *).(1)求f (x )展开式中x 2的系数的最小值;(2)对f (x )展开式中x 2的系数取最小值时m ,n ,求f (x )展开式中x 7的系数.答案 (1)81 (2)156解析 (1)由题意知C 1m +C 1n =19,∴m +n =19,∴m =19-n .x 2的系数为C 2m +C 2n =C 219-n +C 2n=12(19-n )(18-n )+12n (n -1) =n 2-19n +171=(n -192)2+3234, ∵n ∈N *,∴n =9或n =10时,x 2的系数取最小值(12)2+3234=81. (2)由(1)得当n =9,m =10时,f (x )=(1+x )10+(1+x )9;当n =10,m =9时,f (x )同上.故f (x )=(1+x )9(x +2)其中(1+x )9展开式中T r +1=C r 9x r ,所以f (x )展开式中x 7的系数为C 69+2C 79=156..。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含Na+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错误;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B错误;C. BaCl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白色沉淀,与NaHCO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C正确;D. 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D正确;故选C。
【高考调研】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分类高考

2.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答案 D 解析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混合可形成混合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Hale Waihona Puke 混合物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通常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 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 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SO4、Ba(NO3)2、BaCl2最多有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B.CuSO4溶液、Fe、NaOH溶液相互间可发生两种不同 类型的反应
C.Fe2O3、CaO、CO2都是碱性氧化物 D.液态氧、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纯净物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分类的理解。选项A,可根据 三种盐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钡盐、硝酸盐、硫酸盐、 盐酸盐、可溶性盐等。选项B,Fe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 应,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选项C,CO2 是酸性氧化物。选项D,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 物。
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①________法和②________法。由于物质 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在不同的 分类标准下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
2.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专项突破新高考新题型专练题组(三)

题组(三)1.[有机物命名]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NaBr+H2OB CA.A为B.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C.C的分子式为C11H12O2D.用系统命名法命名B为1-溴-2-丙酮2.[2020山东烟台模拟]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代表Fe,白球代表M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Mg2FeB.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C.晶格能:氧化镁>氧化钙D.该晶胞的质量是416g(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A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以氯化氢为原料制备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比于贵金属催化剂,使用碳基电极材料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B.阴极反应式为2HCl+2e-Cl2+2H+C.上述过程的总反应式为4HCl+O22Cl2+2H2OD.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11.2 L4.绿矾(FeSO4·7H2O)具有燥湿化痰、止血补血、解毒敛疮的功效。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Fe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铜屑且在Ⅰ、Ⅱ之间应该增加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以干燥SO2B.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使SO2充分反应C.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且防倒吸D.将装置Ⅱ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绿矾5.[2020安徽五校第二次联考]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不稳衡量,如[Ag(NH3)2]+的K不稳=c(Ag+)·c2(NH3)。
一定温度c{[Ag(NH3)2]+}下,向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发生反应Ag++2NH3[Ag(NH3)2]+,溶液中pNH3与δ(X)的关系如{X代表Ag+或[Ag(NH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六)一、选择题1.(2014·太原模拟)已知CH 3COOC 2H 5+H 2O ――→稀硫酸△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H 2OH ――→氧气,铜△CH 3CHO ――→氧气,催化剂△CH 3COOH某有机物甲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生成乙和丙,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丙。
下列有关甲的分子式与同分异构体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分子式 同分异构体数目A C 4H 8O 2 1BC 6H 12O 2 1 C C 8H 18O 2 3 DC 10H 20O 24答案 C解析 依题意,A 为酯类,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醇乙和羧酸丙,由乙转化成丙知,乙和丙的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即A 分子式中碳原子数必须为偶数。
又因为乙可转化成丙,说明乙、丙中除官能团外,其余部分结构相同。
A 项,只有一种结构:CH 3COOCH 2CH 3,A 项正确;B 项,乙为C 2H 5—CH 2OH ,丙为C 2H 5—COOH ,—C 2H 5只有1种结构,故B 项有1种同分异构体;C 项,乙为C 3H 7—CH 2OH ,丙为C 3H 7—COOH ,—C 3H 7只有2种结构,故C 项有2种同分异构体;D 项,乙为C 4H 9CH 2OH ,丙为C 4H 9COOH ,—C 4H 9有4种结构,即D 项有4种同分异构体,D 项正确。
2.(2014·石家庄模拟)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 反应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答案 D解析 分析该分子的结构特点:含有2个苯环,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酚羟基、醚键、2个酯基,所以能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氢原子与Br 2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 项正确;酚羟基、酯基与NaOH 溶液反应,1 mol 该化合物可与3 mol NaOH 反应,B 项正确;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C 项正确;该分子含酚羟基,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D 项错误。
3.(2014·沈阳模拟)已知苯环上的羟基具有酸性。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NaOH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等B.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相等C.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D.M、N分子中都含有苯环答案 C解析M中的羟基不能与NaOH反应而N中的能,A项错;两种分子中的碳、氧原子数目相同而氢原子数目不同,B项错;有机物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项正确;M中不含苯环而N 中含苯环,故D项错。
4.(2014·重庆模拟)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D解析茉莉醛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所以能与H2、Br2、HBr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由于存在苯环结构和烷烃基,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5.(2014·昆明模拟)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B.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C.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D.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答案 D解析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该醇是一元醇,则b+60=a+18,即a=b+42,因此假设不成立;如果该醇为二元醇,则b+60×2=a+18×2,即a=b+84,假设成立。
乙二醇分子没有甲基,故该醇分子中不一定具有甲基,A项错误;在1,2-丙二醇中含有甲基,故B项错误;如果是乙二醇,则只有2个碳原子,C项错误;该醇是二元醇,故分子中具有2个醇羟基,D项正确。
6.(2014·合肥模拟)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麻醉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20OB.该分子不可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C.该物质的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5个特征峰,峰值强度比大概为1∶1∶2∶2∶12D.该物质结构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答案 C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应为C12H18O,A项不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项不正确;此物质是一个左右对称结构,有5种H,分别是—OH上1个,苯环—OH对位上1个,苯环—OH间位上2个,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4个甲基共12个,C项正确;四个甲基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同时处在苯环所在的平面上,D项不正确。
7.(2013·重庆)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X(C24H40O5)H2NCH2CH2CH2NHCH2CH2CH2CH2NH2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 3 mol H2OB.1 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 mol X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答案 B解析X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1 mol X发生消去反应最多能生成3 mol H2O,A项正确;—NH2、—NH—与—COOH发生脱水反应,1 mol Y最多消耗3 mol X,B项错误;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HBr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C项正确;Y与癸烷都是链状结构,呈锯齿状,Y的极性较强,D 项正确。
8.(2013·江苏)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 .可用FeCl 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 .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D .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答案 B解析 贝诺酯分子中含有酯基、酰胺键两种含氧官能团,A 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不含酚羟基,而对乙酰氨基酚含有酚羟基,故可利用FeCl 3溶液鉴别二者,B 项正确;乙酰水杨酸含有羧基,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但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C 项错误;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酰胺键和酯基都能断裂,产物为、CH 3COONa 和,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9.(2014·广东)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1)下列化合物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遇FeCl 3溶液可能显紫色 B .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 .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 .1 mol 化合物Ⅰ最多能与2 mol NaOH 反应(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①+2ROH +2CO +O 2――→一定条件+2H 2O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 化合物Ⅱ能与________mol H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Ⅳ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Ⅲ能与Na 反应产生H 2,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1种);由Ⅳ生成Ⅱ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
(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 (2)C9H10 4(3)(或) 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4)CH2===CH—COOCH2CH3催化剂CH2===CH2+H2O――→CH3CH2OH,加热、加压一定条件2CH2===CH2+2CO+2CH3CH2OH+O2――→2CH2===CH—COOCH2CH3+2H2O解析要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首先要明确官能团;要分析有机反应,首先要明确官能团的变化情况,所以解有机化学题目,官能团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通过所给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一个Ⅰ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两个酚羟基、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酯基。
A项,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所以正确。
B项,因为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错误。
C项,因为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因此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所以正确。
D项,两个酚羟基可以与两分子的氢氧化钠反应,一个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可以与一分子的氢氧化钠反应,因此1 mol化合物Ⅰ最多能与3 mol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错误。
(2)通过观察可知,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C9H10;因为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 mol 该物质能和4 mol氢气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该小题首先确定消去反应,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醇和卤代烃,其中醇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Ⅲ应该为醇,结构简式可以为或;化合物Ⅳ则为卤代烃,而卤代烃要发生消去反应,其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4)根据聚合物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单体为CH2===CH—COOCH2CH3;根据反应①分析该反应机理,主要是通过CO将双键碳和醇两部分连接起来,双键碳上的氢原子和醇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氧原子生成水。
根据题催化剂给条件可写出反应方程式:CH2===CH2+H2O――→CH3CH2OH,加热、加压一定条件2CH2===CH2+2CO+2CH3CH2OH+O2――→2CH2===CH—COOCH2CH3+2H2O。
10.(2014·福州模拟)丁子香酚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丁子香酚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对甲基苯甲酸乙酯(F)是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
某校兴趣小组提出可以利用中学所学的简单有机物合成F,其方案如下,其中A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1)写出丁子香酚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