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社第二单元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总结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总结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她给人类提供()和(),使人类在这里()。

2、环境恶化、()和()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3、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

4、世界上除了地震和洪水灾害之外,还有()、()、()和()等自然灾害。

5、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6、水是(),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成年女性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就会导致死亡。

7、森林被誉为“( )"8、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把石油称为“()”。

9、()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10、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再生式密闭的生态系统——“()”,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11、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地方出现了()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的速度缩减1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

13、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14、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 )15、由于()、(),(),(),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16、大量的垃圾正在越来越严重地()着环境,()着我们的生活。

17、随着()和(),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

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立方米,正以每年()的速度递增。

18、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排名在世界第()位之后。

19、我国是电池()和()大国,电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高达()只,占世界总量的()。

21、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22、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地震。

六年级品社下册二单元

六年级品社下册二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1、(地球)是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共同家园她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环境价值),森林每年吸收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出大量的(氧气),森林还有(滋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3、水不但是(生命)之源,而且是一种有限资源。

4、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是(火星),(火星)的平均气温是零下60¢,(月球)的表面平均气温是零下23¢。

(地球)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

5、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废渣)被称为“三废”。

6、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粮食短缺)(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困难)(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7、人与自然界地关系是(和谐共存的)。

8、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回收)(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指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叫做“中水”。

9、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其实,这些垃圾正在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0、废纸、牛奶袋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电池属于(有毒)垃圾。

11、目前,全世界对待垃圾采取的最积极、追科学的方法有(减少数量)(再次使用)(回收利用)。

12、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认识它的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3、我们知道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地震)(雪灾)(洪灾)(风灾)等。

14、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破坏了大片良田和很多工厂。

15、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它是人类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16、今天的人们可以利用(气象卫星)更准确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天气和灾情预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

(30 分)(每空 1 分)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和()等。

2.地球出现了()、()和()等问题。

3.我国把()列为基本国策。

4.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起施行。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山()、水()。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和病虫害等。

7.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中不合理的()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8.具备()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9.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及()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立了牢固的()工程。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是约束人们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1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的抗灾精神。

二、选择。

(20 分)(每题 2 分)1.下列避险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B.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山谷扎营;C.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有条件,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D.同学溺水时,奋不顾身跳下河去营救。

2.没有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是()。

A.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造成洪涝灾害;B.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会造成土地沙漠化;C.乱砍滥伐,开垦荒地;D.保护耕地,退耕还林。

3.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其中,哪一个节日不是环境保护的。

()A.2 月 2 日B.4 月 22 日C.6 月 5 日D.7 月 1 日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年纪很小,那是大人们的事;B.我们可以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C.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可以给家里节省不少水;D.我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当自然灾害发生时, 我们应该()。

A.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B.众志成城, 抗险救灾C.伫立观望, 见机行事D.远远逃离, 绝不插手2.台风来临时躲在()比较安全。

A.树下B.广告牌下C.电线杆下D.地下室3.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B.造纸厂的废水排到河水中C.植物蒸发的水蒸气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小学生应做些()。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B.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C.我们年纪小, 保护地球与我无关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A.5月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6.我国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B.扶贫C.环境保护D.发展经济7.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A.将垃圾分类B.使用塑料袋购物C.随意破坏森林资源D.使用一次性筷子8.下列不属于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和合理用水B.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C.砍伐森木D.海水淡化9.茫茫宇宙中, 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是()。

A.地球B.火星C.月亮10.汶川地震时, 唐山13名志愿者来到灾区, 用了()方法不断寻找幸存者。

A.双手刨B.搜犬嗅C.机器探D.废墟喊二.填空题(共10题, 共68分)1.人类居住的地球, 约71%的面积被()覆盖。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的, 但却是人类()的地方。

2.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 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法律也是约束()、减少()的重要手段。

4.生物赖以生存的()、()、()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而面临枯竭;()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和()等问题。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1、()是宇宙的奇迹,()的摇篮,()共同的家园。

她给()提供了生存的()和(),使()在这里生息繁衍。

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和()2、人们形象地把煤炭称为(),把()称为“工业的血液”。

3、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着大量的(),有制造出大量的(),因此地球被誉为()。

森林又像一个巨大的(),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在经过()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还有涵养(),保持()的作用。

4、水是()。

5、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站体重的(),成年女性为()。

血浆含水(),肌肉含水(),骨骼含水()。

6、人体内水分减少()时,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减少()就会()死亡。

7、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超过了()亿。

8、全球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涉及()亿人口、()多个国家。

9、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10、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

11、2月2日()4月22日为()6月5日()6月17日为()12、由于滥伐()、滥垦()、水土()日益严重,()不断扩大,地球上的路色越来越少。

13、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以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及其他主要江河为主题。

14、保护母亲河行动的主要内容:保护(),开展(),创建()。

15、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排在世界()位之后。

16、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达到一定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叫做中水。

17、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的年生产量和消费量高达()亿只,占世界总量的()。

18、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千克,节省木材()千克。

19、每回收一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吨原料。

20、每回收一吨废钢铁可了;炼好钢()吨。

21、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中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二单元复习资料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二单元复习资料

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

(缺衣少食)、(贫穷落后)、(饱受欺凌),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建设祖国),(伟大奇迹)。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22%)的人口,这是新中国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化肥)、(彩电)、(钢铁)等许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济的腾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

(简称手、收、自、缝)7、20世纪90年代的四大件是(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话)。

(简称“3电1洗”)8、俗话说(人活70古来稀)。

1949年以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

而到2001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1.8)岁,进入了世界“长寿国家”的行列。

,在明媚的春光下,人们编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还是经济特区的代表。

(海南)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珠海)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滨海城市,还是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1984年邓小平视察特区后,党和政府做出了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了(30万亿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三)。

(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改革开发辉煌成果的缩影。

(2003年6月24日),第一度“三峡电”诞生。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是激活了我国东西南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2000年——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2001年6月——青藏铁路开工2002年7月——西气东输正式启动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大全一套附答案【易错题】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大全一套附答案【易错题】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大全一.填空题(共50题,共230分)1.一旦遇到灾害发生,应()、随机应变,一切以()为重。

2.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

3.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4.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山更()、水更()。

5.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6.如果人类不能(),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7.世界各国通过()、()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9.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

10.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因过度()而面临()。

1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12.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

大力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3.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14.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5.人与自然是生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16.除了()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也会诱发或加重()。

17.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滑坡、()、病虫害等。

18.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

19.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和()。

20.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资源和()。

21.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神秘的()、壮美的山脉峰峦、寂寥的()、坦荡的冲积平原、幽深的()、汹涌的海洋瀑布等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1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1

一、填空题1、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水)是生命之源,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0%)。

其中血浆含水(91%-92%),肌肉含水(76%),骨骼含水(23%)。

当人体内水分减少(10%)时,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若减少20%时,就会导致死亡。

3、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环境)价值。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4、人们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5、在宇宙中,(月球)、(水星)、(金星)、(火星)等是地球的近邻。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火星)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

6、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70亿)。

目前世界人口还在(持续增长)。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速度缩减。

8、全球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36亿)公顷,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3%)。

9、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每(15)年用水总量就翻一番。

全世界(43)个国家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生存。

10、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10)位之后。

11、我国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达到(130万)立方米。

12、面对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灾难,当身处绝境时,被困者坚强的(意志品质)、对生命的(坚守)和(信念),以及相互间的(鼓励)和(帮助),都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希望)。

13、(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它是人类运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14、2008年5月12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品社第二单元复习题一、你能填对吗?1、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水是(生命之源),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20%),就会导致死亡。

3、森林被誉为“(地球的肺)”,它每年吞噬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出大量的(氧气)。

4、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5、(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火星)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

6、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再生式密闭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号)”,但是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7、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地方出现了(人口过多)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的速度缩减。

1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6.6%)。

9、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10、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11、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匮乏)。

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12、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第(110)位之后。

13、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只,占世界总量的(1/3)。

14、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15、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1976)年(7)月(25)日,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多人。

16、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水,有(3000)多人被夺走生命,几百万人痛失家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17、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

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认识它的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8、很多时候,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草率行为)。

因此,(学会自救)是减少伤亡的必要条件。

19、当你被困,等待救援的时候,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还需要有(坚强的信念)。

20、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它们(不加处理)地被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就会造成污染。

21、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科学)了。

22、(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23、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4)。

二、请你选一选。

1、在我们人体的水分中,血浆含水量为()。

A、91%~92%B、76%C、60%D、23%2、人类曾设想在()建立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A、月球B、火星C、金星D、木星3、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亿。

A、40B、50C、60D、704、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这一比例还在扩大。

A、7.3%B、17.3%C、27.3%D、37.3%5、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A、1201年,地中海东部大地震B、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C、1976年,危地马拉大地震D、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B、我国的森林面积广大,木材丰富,可以任意砍伐C、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我们要鼓励大家使用它D、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7、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B、造纸厂把废水排到河水中C、人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三、快速连线。

3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水日7月1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人口日6月5日世界湿地日3月23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月2日世界气象日四、小小评判员。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必节约用水。

2、一粒钮扣大小的电池污染的水量,比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还多。

3、明明说:我爸我妈挣钱多,他们总是给我买新文具,有的作业本我还没有用完就扔掉了。

4、保护生存环境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5、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人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五、交流园。

1、为什么说森林有重要的环境价值?2、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3、地球上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4、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途径有哪些?5、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6、“红十字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7、说说你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认识。

8、你家中的废水有没有被再利用?是怎样利用的?9、怎样可以减少垃圾?10、2008年世界各环境日的主题。

(共7个)六年级下册品社第三单元复习题一、你能填对吗?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持续了(6)年之久,先后有(60)个国家(20)亿人口卷入战争。

4、伊拉克战争引发了油井大火,石油燃烧的废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将(长久难难愈)。

6、(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

7、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8、(1945)年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成为联合国的诞生日。

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9、安理会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10、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

11、(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

参加的人口超过(2000)多人。

13、(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14、二战中的联军(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15、(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

由此,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16、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

17、不管哪里发生的事,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关注)和(参与)。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了。

往往一个国家的产品,会在其他国家(加工制造),然后再(远销全球)。

19、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

20、(2003)年春,SARS(非典)肆虐中国;(2003)年(12)月(24)日,美国发现疯牛病。

21、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的健康),各国科学家能力合作,联手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2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这届奥运会的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3、从(2002)年起,国际和平日为每年的(9月21日)。

24、中国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于(2003年4月)走进了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非洲)。

25、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

26、(1990)年,中国冰川学家(秦大河)参加了国际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活动。

二、小小评判员。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离我们很远。

()2、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消除的。

()3、谁破坏和平,我们就攻打谁。

()4、把高科技用于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5、伊拉克战争引发的油井燃烧仅仅给海湾地区造成了污染。

()6、战争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伤亡,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7、世界人民呼唤和平,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8、维护世界和平是军人和国家干部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10、2003年12月24日,英国出现疯牛病。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

()三、交流园。

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2、为什么说在战争中,儿童是最无辜的受害者?3、说说联合国会徽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4、联合国的圆桌会议形式表明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什么态度?5、我国政府赠送给日本的“和平少女纪念像”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我国人民的什么愿望?6、我们国家现在是和平时期,为什么还要加强国防?人民解放军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这说明了什么?8、疯牛病有哪些危害?为什么美国的一例疯牛病会在世界各国掀起风波?9、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合作解决?10、你知道哪里还有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吗?你能帮助他们吗?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帮助他们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