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准备:方格板、平行四边形纸片、直尺、剪刀、三角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小明家承包的两个养殖池,通过共同探讨知道了这个虾池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条数学信息)根据小明又给我们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可能: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虾池能放养虾苗多少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并板书问题。
师:根据信息,要求这个虾池一共能养多少尾虾?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虾池的面积,也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从信息窗提供的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合作探索1.猜想师: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课件出示写有各部分名称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生可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验证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究竟哪个面积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呢?需要我们的进一步验证。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
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学习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敢于质疑的态度。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
小数与分数:小数、分数及其加减法运算。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长方体与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图形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综合与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与分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图形变换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难点:方程解法的理解与应用,图形变换的思维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直观演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软件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反馈机制: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完美教案

屏幕出示: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转化成(),然后按照( )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
四、学生归纳总结算法(5分钟)
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把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转化也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二、列出算式理解意义(4分钟)
学生列出算式:58.6×6,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今天我们学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结合具体情境说了58.6×6的意义,如果单看算式,58.6×6又表示什么?(就是6个58.6相加)。通过同学们的回答不难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展示58.6×6=58×6+0.6×6=348+3.6=351.6)把58.6拆成58和0.6,
0.6×6为什么等于3.6?(0.6是6个0.1,乘6后就有36个0.1,所以是3.6)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入地理解算理。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同样解决了问题。
4、用竖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具
准备
课件图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的情境图,出示信息窗1。
2.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3.根据信息,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应该怎样列式?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二: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题: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前置性学习研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组内交流后,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8×70= 3800×7= 3.8×7=2、你用什么方式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哪些情况?有何感想?3、我认真观察情境图后,能提出以下数学问题:二、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写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1、每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58.6万千瓦时。
求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也就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可列式为:还可列式为: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
2、如何计算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方法。
1、全班交流中,我了解到的方法:3、尝试练习:(1)计算2.36×7时,先把2.36(),转化成(),计算出()×()的积后,再将积(),就得到2.36×7的积。
(2)竖式计算3.74×3= 5.24×6=(三)巩固应用1、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试试你能正确解答出来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2、结合全班交流,我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3、根据以上学习活动,我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同步探究》第一课时。
五、总结提升:询问学生本节课有何收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整数乘分数教案2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科
学习内容
大课题
整数乘分数备课人源自主备人执教人学时
共 学时
本节
内容
第 2
课时
学
习
目
标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林家村镇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引导交流: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3.4.5.6
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8、9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2.经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浸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个性化设计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习回顾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节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预习提纲:一、复习1、3.2扩大10倍是多少?我们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2、128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多少?用式子怎样表示?二、阅读课本P2-3三、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依据课本)四、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列式)五、58.6 扩大到原来的()倍586× 6 × 6351.6 缩小到原来的()3516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吗?在假期里,小明调查了家里8月份的水电用量情况,想不想了解一下?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生2:8月份的电费是多少钱?……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一: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1、独立列式估算。
3.2×4=交流:3.2≈3,3×4=12。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 3.23 2×4×412.8 1 2 8② 3.2×10=3232× 4128128÷10=12.8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数学上册《因数和倍数》精品教案

生: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24÷1=24,1和24 是24的因数;24÷2=12,2和12是24的因数。
④运用方法, 找其他数的因数
2. 轻松游戏。
师: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 我是24,我找我的因数。 我是30,我找我的因数。我是1,我找我的倍数。
你们太聪明了!所有的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谢谢我的朋友们,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3. 知识拓展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1、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
学科组:五年级
备课人:
课题:因数与倍数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板书:有序、全面)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展示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
师: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那么要找到24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有序。)
②展示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师: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
生:我是从1开始的,1×24=24,1和24是24的因数;2×12=24,2和12是24的因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课程教材。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通过本册的研究,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包括小数、分数、几何、统计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小数: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等。
2. 分数: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3. 几何: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计算等。
4. 统计:包括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制作、数据分析等。
5. 综合与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自主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4.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课程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3. 教 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学 目 4.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
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
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 性。 教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 重 点
5
教 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学 难 点 能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长 力 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 培 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 养 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 目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能 力 培 养 评 小组合作 价 策 略 及 方 法 标
4
学素养。 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 及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 教 小数乘法 学 内 容 1. 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 五年级 上册数学第 一单元备课 小组合作
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 算。 教 学 目 标 3.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 2. 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
排转 3.小数除 法 时 4.简易方 程 时 5.多边形的面 积 6.因数与倍 数 7.统 计 4 课时 能力培养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 进一步拓宽学生解 目标 能 力 培 养 察——形象感受 决问题的渠道,提高
4 课时
11 课
9课
13 课时
5 课时
——抽象概括等过 学生的解决问题的 程,培养学生的抽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 象概括能力。 主探索能力,提高学 生的知识迁移学习 能力,渗透数学思想 方法,培养学生的数
1. 2. 3. 教 学 重 点 5. 之间的联系, 6. 7. 8. 4.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
渗透转化、对应思想,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 教学内 小数乘整数(1) 容
上册数学第
一单元信息窗
1
重点难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
6
点
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前准 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备 导学目 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 标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活动 关 注 要 点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
1
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 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 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 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7. 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 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 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 题的方法。 8.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 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 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9. 1. 2. 3. 反复。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正确确定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利用图形特征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组织及任何一种测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个
教 学
难 4. 点 5. 6.
实践的过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如何找等量关系。
本班有学生 33 人。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 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信 息窗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 学 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 情 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 分 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 析 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 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 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课 1.小数的乘 时法 安 2.平移与旋 7 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年级 上 册数学全册备课
教 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的乘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小学除法、简易方程、多边 学 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统计、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内 容 1.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 小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
标 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 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 图案。 5.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并初步 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 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6.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息。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老师也没去,但是老师从 导 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呢! 想不想 生 1:6 台发电机组每小 学 看看?(出示信息窗 1) 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目 2.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标 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解决问题一: 6 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指导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生 2: 每台发电机组 25 小 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