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V系统分控开关电缆校验说明书
联络开关说明

联络开关说明矿⽤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使⽤说明书本系列开关是⽤于煤矿移动变电站低压侧馈电开关,和煤矿井下配电系统总开关或分⽀开关。
也可作为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控制开关。
本⼚⽣产的馈电开关有采⽤单⽚计算机保护系统和电⼦式保护系统两种。
此说明书只适⽤于电⼦式保护系统。
⼀、概述KBZ- /1140?660矿⽤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是⽤于煤矿移动变电站低压侧馈电开关,和煤矿井下配电系统总开关或分⽀开关。
也可作为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控制开关。
本⼚⽣产的馈电开关有采⽤单⽚计算机保护系统和电⼦式保护系统两种。
此说明书只适⽤于电⼦式保护系统。
⼆、使⽤环境条件1、海拔⾼度不超过1000⽶;2、周围环境温度-5~40℃;3、周围空⽓相对湿度不超过95%(+25℃);4、污染等级为3级,安装类别为Ⅲ类;5、在有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空⽓中;6、在没有淋⽔的地⽅;7、⽆对⾦属和绝缘体有害的⽓体;8、安装倾斜都不⼤于15度,没有强烈震动场所。
三、基本参数额定电压1140V或660V额定电流630A、500A、400A电源频率50Hz⼯作制连续⼯作制控制操作电压~48V、~127V外型尺⼨508×780×854重量300kg极限通断能⼒12.5KA(630开关)9KA(400、500开关)电寿命3000次机械寿命10000次四、结构1、壳体⽤钢板焊接加⼯制成。
门为快动平⾯⽌⼝式,利⽤左侧凸轮⼿柄提起,转移出⽌⼝限位范围,即可将门打开,使⽤⽅便。
2、前门上装有电压表、电流表、KΩ表、信号显⽰窗、复位按扭、过流按扭、漏电按扭。
箱体右侧设有合闸按扭、分闸按扭、隔离开关⼿柄。
3、箱体上部是隔爆型接线腔,有四个主电缆引出⼝和三个控制电缆引出⼝。
与移动变电站配套运⾏时,可四路同时输出;作为配电系统总开关或分⽀开关时,其中⼀路作为电源输⼊,其余可同时输出。
4、箱体腔内上部装有真空断路器,它与主回路连接采⽤三相插接式结构,利⽤装在腔内上⽅的杠杆可⽅便的将断路器沿导轨推⼊或拉出,使其接⼊或断开电源和负载。
(整理)660V变频器培训内容用.

6.4 变频器的操作说明6.4.1操作面板外观6.4.2 操作流程6.4.2.1 按键功能说明按键符号名称功能说明PRGESC编程键一级菜单进入或退出,快捷参数删除DATAENT确定键逐级进入菜单画面、设定参数确认UP递增键数据或功能码的递增DOWN递减键数据或功能码的递减>> SHIFT 移位键在停机显示界面和运行显示界面下,可循环选择显示参数;在修改参数时,可以选择参数的修改位RUN运行键在键盘操作方式下,用于运行操作STOP RST 停止/复位键运行状态时,按此键可用于停止运行操作,受功能码P7.04的制约;故障报警状态时,可以用该键来复位故障,不受功能码P7.04限制。
按键符号名称功能说明QUICK JOG快捷多功能键 该键功能由功能码P7.03确定0:快捷菜单QUICK 功能,进入或退出快捷菜单的一级菜单。
1:正转反转切换,为正反转切换键2:寸动运行,寸动运行键,寸动运行方向由P0.13来决定 3:清除UP/DOWN 设定,清除由UP/DOWN 设定的频率值RUN+STOPRST组合 RUN 键和STOP/RST 同时被按下,变频器自由停机6.4.2.2 功能指示灯及单位指示灯说明单位指示灯说明功能指示灯说明符号特征 符号内容描述 Hz 频率单位 A 电流单位 V 电压单位 RPM 转速单位 %百分数6.4.2.3数码显示区: 5位LED 显示,可显示设定频率、输出频率等各种监视数据以及报警代码。
6.4.2.4 参数设置三级菜单分别为: 1、功能码组号(一级菜单); 2、功能码标号(二级菜单); 3、功能码设定值(三级菜单)。
说明:在三级菜单操作时,可按PRG/ESC 或DATA/ENT 返回二级菜单。
两者的区别是:按DATE/ENT 将设定参数存入控制板,然后再返回二级菜单,并自动转移到下一个功能码;按PRG/ESC 则直接返回二级菜单,不存储参数,并保持停留在当前功能码。
660V+1140V无功补偿_有源滤波装置用户手册

无功补偿_有源滤波装置用户使用手册目录第一篇装置的技术说明 (4)1 概述 (4)2 技术条件 (4)2.1 环境条件 (4)2.2 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4)3 基本原理 (4)4 系统结构 (4)5 装置运行方式 (5)5.1 补偿功能 (5)5.2 工作模式 (6)第二篇用户安装使用 (7)6 开箱检查 (7)7 工程安装与配线 (7)7.1 注意事项 (7)7.2 符合EMC 的安装指导 (7)7.3 系统接线 (8)8 操作指南 (9)8.1 上控制电前工作 (9)8.2 上控制电后工作 (10)8.3 用户和厂家参数设置检查 (10)9 运行及维护 (15)9.1 装置投入运行过程 (15)9.2 装置退出运行过程 (16)9.3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6)9.4 装置的维护 (16)9.5 常见故障及对策 (16)10 运输、贮存 (18)第一篇装置的技术说明1 概述1140_660V 无功补偿是以IGBT 为核心的无功补偿(SVG,StaticVar Generator)。
SVG是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的主要装置之一,它能够快速地补偿负荷所产生的无功电流,在补偿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抑制负荷侧产生的三相不平衡电流,保障电力系统稳定、高效和优质的运行。
2技术条件2.1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装置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1. 工作环境温度:户内型+5℃~+40℃, 贮存环境温度-10℃~+40℃, 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2. 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 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度且表面无凝露;3.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相对于海拔高度为2km 及以下);4. 使用场所不得有火灾、爆炸、腐蚀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和超出本说明书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碰撞。
2.2 装置主要技术参数1. 额定工作电压:1140,660V;2. 额定有效值电流:视装置具体型号;3. 额定峰值电流:视装置具体型号;4. 效率:≥98%;5. 环境温度:-25℃~40℃;6. 人机界面:采用中文显示操作界面。
变频器说明书

U1
1
上海煤科实业有限公司
12
按钮
/
SB1-SB3
3
13
转换开关
LW12-16F/4.5447.2
SW1
1
上海核工双虹电器控制
有限公司
14
转换开关
LW12-16D/4.0518.2
SW2
1
上海核工双虹电器控制
有限公司
15
二极管
FR107
D1-D8
8
深圳市德昌电子有限公司
九、变频器保护功能及故障分析与处理
三、硬件说明
1.外壳结构
a..变频器的隔爆箱外形为直式长方体,上面是接线腔,下面是箱体。箱体内装有变频器功率器件、功率驱动板等器件。接线腔内有12个主接线柱分为两组,A、B、C进线及U1、V1、W1、U2、V2、W2、U3、V3、W3出线,另外还有6个七芯接线柱用来外接传感器信号和远控及工作状态信号,其中4个为本安接线端子。变频控制箱的后侧装散热组件。
2.变频器有两种控制方式:V/f控制和矢量控制
V/f控制方式多用在水泵、风机等不需要很大的起动转矩的场合。
矢量控制多用在提升机、皮带等重载起动,需要很大的起动转矩的场合。
3.保护
下述各种保护,其中任意一种保护动作都可使变频器关断输出,从而保护变频器和电机。
1.过压、欠压
2.过流
3.短路
4.缺相
5.接地
4.端子和导板的连接,请使用接触性好的压接端子。为了防止触电、火灾等灾害事故和降低噪音,必须连接接地端子。接地电缆面积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
5.接线完毕,请再次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有无漏接,端子和导线间是否短路或接地。
6.安装时的所有系统连线必须采用对称性屏蔽电缆,电缆的两端要可靠接地,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必须分开至少10cm以上,若必须交叉,则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需垂直布置
660说明书目录

目录前言 (1)1、仪器各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3)1.1 各部件名称 (3)1.2 显示屏 (5)1.3 操作键 (5)1.4 功能键(软键) (6)1.5星键(★键)模式 (8)1.6 自动关机 (11)2、初始设置 (12)2.1 仪器常数设置 (12)2.2 日期和时间的调整 (12)2.3 液晶对比度的调整 (14)2.4 棱镜常数的设置 (14)2.5 大气改正的设置 (15)2.5.1 大气改正的计算 (15)2.5.2 直接设置大气改正值的方法 (16)2.6 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 (17)3、测量前的准备 (19)3.1 仪器开箱和存放 (19)3.2 安置仪器 (19)3.3 打开电源开关 (21)3.4 电池电量图标 (21)3.5 反射棱镜 (22)3.6 基座的装卸 (23)3.7 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24)3.8 主菜单 (24)3.9 垂直角和水平角的倾斜改正 (26)3.10仪器系统误差的补偿 (27)3.11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 (27)4、测量模式 (29)4.1 角度测量 (29)4.1.1 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测量 (29)4.1.2 水平角测量模式(右角/左角)的转换 (30)4.1.3 水平度盘读数的设置 (31)4.1.4 垂直百分度模式 (32)4.2 距离测量 (32)4.2.1 大气改正的设置 (32)4.2.2 棱镜常数的设置 (33)4.2.3 距离测量(连续测量) (33)4.2.4 距离测量(单次/N次测量) (34)4.2.5 精测/跟踪模式 (35)4.2.6 放样 (36)4.3 坐标测量 (37)4.3.1 设置测站点坐标 (37)4.3.2 设置仪器高/棱镜高 (39)4.3.3 坐标测量的操作 (39)4.4 数据输出 (41)4.5 通过软键输出数据(记录) (42)5、程序模式(应用测量程序部分) (44)5.1 设置水平方向定向角 (44)5.2 导线测量(保存坐标) (46)5.3 悬高测量 (48)5.4 对边测量 (51)5.5 角度复测 (54)5.6 放样 (56)5.6.1 选项 (57)5.6.2 坐标数据 (68)5.6.3 查询数据 (69)5.6.4 确定新点 (71)5.6.5 格网因子 (77)5.6.6 设置方向角和放样坐标点 (79)5.6.7 定向功能 (84)5.7 线高测量 (85)5.8 偏心测量模式 (88)5.8.1 角度偏心测量模式 (88)5.8.2 距离偏心测量模式 (90)5.8.3 平面偏心测量模式 (93)5.8.4 圆柱偏心测量模式 (95)6、存储管理模式 (98)6.1 查阅内存状态 (98)6.2 文件的保护 (99)6.3 文件的更名 (100)6.4 文件的删除 (101)6.5 内存的格式化 (101)7、数据通信模式 (102)7.1 通信参数的设置 (102)7.2 数据文件的输入 (103)7.3 数据文件的输出 (104)8、参数设置模式 (105)8.1 参数设置项目 (105)8.1.1 测量与显示参数 (105)8.1.2 数据通讯参数 (106)8.2 参数设置的方法 (107)8.2.1 测量与显示参数 (107)8.2.2 数据通信参数 (108)8.2.3 密码的设置 (108)标准测量程序部分9、标准测量程序的特点 (111)10、概述 (114)10.1专用键 (114)10.2 菜单选择 (114)10.3 键盘输入 (114)10.4 系统选项屏幕 (115)10.5 水平角输入 (115)11、启动标准测量软件 (116)12、设置菜单 (117)12.1 作业 (117)12.2 系统选择 (120)12.3 作业选择 (121)12.4 格网因子 (121)12.5 温度、气压输入 (122)13、记录菜单 (123)13.1 设置测站点 (123)13.1.1 后方交会 (124)13.1.2 测量测站点高程 (128)13.2 设置后视点 (129)13.3 后视测量 (131)13.4 前视测量 (131)13.5 侧视测量 (133)13.5.1 偏心([F3]键) (133)13.5.2 平面([F4]键) (137)13.5.3 点线(用于点到直线的测量)([F5]键) (139)13.6 横断面测量 (141)14、编辑菜单 (143)14.1 原始数据 (143)14.2 坐标点数据 (144)14.3 固定点读数 (145)14.4 编码数据 (145)14.5 填/挖数据 (148)15、传输菜单 (149)15.1 发送数据(将文件传输到计算机) (149)15.1.1 发送原始数据 (150)15.1.2 发送坐标 (151)15.1.3 发送填挖数据 (151)15.1.4 发送横断面数据 (151)15.2 接收数据(从计算机装入文件) (151)15.2.1 装入放样坐标(坐标数据) (152)15.2.2 装入固定点文件 (153)15.2.3 装入编码库文件 (153)15.2.4 装入水平定线数据 (153)15.2.5 装入垂直定线数据 (153)15.2.6 装入横断面设计数据文件 (154)15.3 通讯参数 (154)16、程序菜单 (155)16.1 放样菜单 (155)16.1.1/2 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 (156)16.1.3 点放样 (157)16.1.4 串放样 (160)16.1.5 定线放样 (161)16.1.6 横断面放样 (165)16.1.6-1 斜坡放样 (166)16.2 道路设计 (168)16.2.1 定义水平定线(最多100个数据) (168)16.2.2 编辑水平定线 (172)16.2.3 定义垂直定线(最多100个数据) (173)16.2.4 编辑垂直定线........................................................ .. (174)16.3 导线平差 (175)16.4 坐标解析计算 (179)16.4.1 前方交会计算 (179)16.4.2 4点前方交会 (180)16.4.3 坐标反算 (182)16.4.4 面积计算 (183)16.4.4-1 用具体的点号计算面积 (183)16.4.4-2 用编码计算面积 (185)16.4.5 极坐标计算 (186)16.4.6 对边测量计算 (187)16.5 龙门板标定 (188)16.5.1 方法一:测量龙门板两端 (191)16.5.2 方法二:测量龙门板一端 (193)16.6 钢尺联测 (195)17、检验与校正 (199)17.1 管水准器 (199)17.2 圆水准器 (199)17.3 望远镜分划板 (200)17.4 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 (200)17.5 竖盘指标零点自动补偿 (201)17.6 竖盘指标差( i 角)和竖盘指标零点设置 (201)17.7 光学对中器 (203)17.8 仪器常数(K) (203)17.9 视准轴与发射电光轴的平行度 (205)17.10 基座脚螺旋 (205)17.11 反射镜有关组合件 (205)18、技术指标 (207)19、附件 (209)【附录A】 (210)1、原始数据格式 (210)2、坐标数据格式 (210)3、横断面数据格式 (211)4、点编码格式 (211)5、水平定线 (212)6、垂直定线 (213)【附录B】计算道路定线元素 (213)1、道路定线元素 (213)2、计算道路定线元素 (215)【附录C】 (220)1、NTS系列全站仪的数据输出格式 (220)2、控制指令及其格式 (221)3、南方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实时通讯过程 (222)3.1 单次测量模式和重复测量模式下启动并接收测量数据的过程 (222)3.2 改变测量模式的通讯过程 (223)。
矿用防爆QBZ-80、120、200型1140(660V)开关原理教材 ppt课件

无法停 止
1、中 间继电 器卡死 或熔焊
1、 排除故 障或更 换继电 器
阻 容保护 器 电 阻烧毁
1、电 源三相 严重不 平衡 2、电 容击穿 3、电 容容量 电阻阻 值降低
1、 调 整 负 荷 , 使 三 相 尽 量 平 衡 2、 更 换 被 击 穿 电 容 3、 更 换 电 容 式 电 阻
原因1修触点或更换接钮2检查hk是否合上rd是否烧断或接触不好kl绕组是否烧断3更换损坏的二极管4更换线圈或接触器5找出并排除负载漏电处6排除故障或更换继电器处理方法起动后无法维持无法停止阻容保护器电阻烧毁三相严重不同步过载时保护器不动作rd熔断1电源电压低于75额定电压2反力弹簧调节过紧3辅助触点接触不良1换大截面电缆减少线路压降2放松反力弹簧但要保持一定的分闸速度3调整辅助触点使其接触良好1kl高压线圈短路或引线短路1保护器整定电流太大2保护器动作不可靠1接触器动导杆锁紧螺母松动2三相触头磨损程度不同1电源三相严重不平衡2电容击穿3电容容量电阻阻值降低1中间继电器卡死或熔焊1查出短路处排除故障更换rd1按电机容量的额定电流值调整保护器的合适整定电流2更换保护器1按说明书调整三相触头开距并拧紧锁螺母2调整或更换1调整负荷使三相尽量平衡2更换被击穿电容3更换电容式电阻1排除故障或更换继电器
ppt课件
4
技术数据
1 起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起动器型号
Q B Z - 80
Q BZ- 12 0
QBZ-200
额 定电压 (V) 1140、660、380 1 140、66 0、380 1140、660、380
额 定电流 (A)
80
12 0
1140∕660V低压隔爆开关定期检查检修标准作业流程

3)隔离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机械闭锁杆闭锁到位;
4)打开门盖方式:
a)逆时针旋下转盖;
b)逆时针或向上转动快开门操作手把,打开门盖。
矿井维修电工
6
验电、放电
1)用验电器逐相对接线柱、储能元件验电;
2)放电绳一端接地,另一端对接线柱、储能元件逐相进行放电。
1)验电器与电压等级相符且完好;
矿井维修电工
14
清理作业现场
1)清点工具;
2)清扫现场卫生。
1)工具齐全;
2)作业环境整洁、无杂物。
矿井维修电工
4)继电器触头接触良好,线头紧固,保险管完好;
5)综合保护器完好,整定值符合要求,不得甩保护;
6)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第四章第八节
矿井维修电工
9
清理腔室内部卫生
1)检查腔室内工具;
2)清理腔室内卫生;
3)清洗油污部位。
1)腔室内无遗留工具;
2)腔室内无铜丝、杂物;
3)腔室内无油污。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二章第三节
矿井维修电工
送电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13
低压隔爆开关送电
1)核实停电线路上无其他检修人员作业;
2)合隔离开关;
3)按合闸按钮,合断路器;
4)送电完毕向调度汇报。
1)无人作业时,方可送电;
2)隔离开关处于合闸位置,电源指示灯亮;
3)合闸指示灯亮;
4)检修人员汇报调度已经送电。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第四章第一节
矿井维修电工
8-3
检查控制回路、保护装置与接地
1)检查控制变压器、接触器;
关于规范660伏供电系统中使用小截面电缆的通知

关于规范660伏供电系统中使用小截面电缆的通知集团公司直管矿井及区域公司由于小截面电缆比较轻便,安装、拆除比较方便,在煤矿井下660伏供电系统中使用较多,根据电缆的长期额定载流量,负载功率较小时可以选用小截面电缆。
但是《煤矿安全规程》四百五十三条、四百五十六条均规定必须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并且小截面电缆单位长度电抗值较大,末端两相短路电流小,影响短路保护的灵敏性。
下面就从电缆的热稳定性及短路保护的灵敏性两个方面讨论小截面电缆在660伏供电系统的使用条件,各单位要根据计算结果规范使用小截面电缆。
一、电缆的热稳定性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馈电开关立即跳闸,从发生短路到开关跳闸,时间虽然很短,总有一定时间间隔,由于电缆的散热条件差,短暂时间的短路电流通过,可能使电缆芯线的温度超过其绝缘的短时最高允许温度,使绝缘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寿命,故电缆应按照短路电流校验热稳定性。
校验热稳定性公式如下:=, mm2 《供电技术》162页式中—三相最大稳态短路电流,A;t1—短路电流作用时间,根据开关动作时间取0.1s;C—热稳定系数,查表得橡套电缆短时最高允许温度在150℃时的热稳定系数为120。
1、4mm2电缆的热稳定性计算利用上式计算4mm2电缆的热稳定性===1518 A计算的热稳定短路电流为三相短路电流,由于在进行短路保护计算时均按照两相短路电流考虑,需将4mm2电缆的三相最大稳态短路电流换算到两相短路电流为:=×1518=1315 A可知4 mm2电缆的两相短路电流不能超过1315A。
经过短路电流计算可知:315kVA变压器二次侧出口两相短路电流为5699A,远大于4 mm2电缆热稳定性电流,如果使用4 mm2电缆,必须在接入4 mm2电缆始端和变压器二次侧总开关之间有不小于相当于520米标准截面电缆的阻抗值;4 mm2电缆用于500kVA变压器二次侧,500kVA变压器二次侧出口两相短路电流为9065A,远大于4 mm2电缆热稳定性电流,必须在接入4 mm2电缆始端和变压器二次侧总开关之间有不小于相当于560米标准截面电缆的阻抗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0V 系统分控开关电缆校验说明书
############################################################################### 计算公式及参数: 长时负荷电流计算公式:)
cos 3Pe Iw X ϕ⨯⨯⨯⨯=∑e s U K K ()((A); 电压损失计算公式:)(00ϕtg X R U L
P K U e
e x ⨯+⨯⨯=∆∑(V ); ∑e P :电缆负荷功率(KW);e U :工作电压; L :电缆长度;
0R :每公里电阻;0X :每公里电抗;
S K :同时系数;x K :需用系数;ϕcos : 功率因数;
############################################################################### 电缆:660V 系统分控开关电缆
1、电缆基本参数
编号:660V 系统分控开关电缆;型号:MY-3X70;额定载流量:215(A ); 工作电压e U :660(V );电缆负荷功率∑e P :56(KW ); 电流估算系数:1.15 ;同时系数:1;
2、长时负荷电流计算与校验
Iw = 56×1.15×1 = 64.4<215(A );
该计算公式来源于《煤矿电工手册下》第370页,根据计算选择电缆为:MY-3X70,长度为:5 m 。
校验结果: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