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 第五章3

合集下载

机电传动控制第5章

机电传动控制第5章
P2 P − ∆P η= = 1 P P 1 1
举例
例1:有一台Y型接线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参数为:功率90KW,UN=3000V, 1:有一台 型接线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参数为:功率90KW,U 有一台Y =22.9A,电源频率f=50Hz,额定转差率 =28.5%,定子每相绕组匝数 电源频率f=50Hz,额定转差率S 定子每相绕组匝数N1=320, IN=22.9A,电源频率f=50Hz,额定转差率SN=28.5%,定子每相绕组匝数N1=320, 转子每相绕组匝数N2=20,旋转磁场每极磁通0.023WB, N2=20,旋转磁场每极磁通0.023WB,求 转子每相绕组匝数N2=20,旋转磁场每极磁通0.023WB,求: 1)定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机E1;2)转子每相开路电压 定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机E1;2) 1)定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机E1;2)转子每相开路电压 ;3)额定转速时转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势 额定转速时转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势E E20;3)额定转速时转子每相绕组感应电动势E2N.
4.定子绕组线端连接方式 4.定子绕组线端连接方式
•注意 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 每相绕组承受相电压 注意: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 每相绕组承受相电压220V; 注意 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每相绕组承受相电压 三相绕组连接成三角形,每相绕组承受线电压 每相绕组承受线电压380V. 三相绕组连接成三角形 每相绕组承受线电压
I2 = E2 R2 + X 2
2 2
x2 = sx2 o
=
sE2 o R2 + (sX 20 ) 2
2
COSφ2 =
R2 R2 + (sX 20 ) 2
2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

机电传动控制冯清秀版课后习题答案(一)

机电传动控制冯清秀版课后习题答案(一)

机电传动控制冯清秀版课后习题答案(一)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传动控制已经成为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一环。

冯清秀编写的“机电传动控制”教材,是国内机电传动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作为该教材的补充材料,冯清秀版的课后习题更是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题目和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和工程师更好的理解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

以下是冯清秀版的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机电传动技术的基础1.1机电传动曾历史1.1.1“机械文化”是形成机电传动文化的主要因素。

1.1.2 机电传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木材和皮革制品时代。

1.2机电传动技术的基本特点1.2.1 传动技术分类1.2.2 传动比,机械效率,扭矩传递范围,稳定性1.3机电传动技术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关系1.3.1 它在现代工业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1.3.2 机电传动技术是高效、节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第二章:机电传动基础知识2.1传动介质与其特性2.1.1 机械传动2.1.2 油压传动2.1.3 气压传动2.2机械传动基本概念2.2.1 【答案略】2.3传动装置的选用原则2.3.1 【答案略】第三章:机电传动元件3.1传动带3.1.1 【答案略】3.2传动链3.2.1 【答案略】3.3齿轮传动3.3.1 【答案略】第四章:机电传动系统4.1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4.1.1 【答案略】4.2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4.2.1 【答案略】4.3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4.3.1 【答案略】第五章:机电传动控制5.1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概述5.1.1 【答案略】5.2电子传动控制系统5.2.1 【答案略】5.3伺服传动控制系统5.3.1 【答案略】总之,冯清秀版的课后习题答案,详细地阐述了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阐述了传动介质、机械传动、传动装置的选用原则、齿轮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概述、电子传动控制系统和伺服传动控制系统等知识点,对于机电传动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教师以及学生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宝库。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答案--最全版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答案--最全版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答案--最全版机电传动控制是一门涉及机械、电气和控制等多领域知识的重要学科,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至关重要。

而课后习题的答案则是检验学习成果、加深理解的重要工具。

以下为您提供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的课后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1、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是什么?答: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调速、反转以及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机电传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机电传动系统通常由电动机、传动机构、生产机械、控制系统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传动机构用于传递动力和改变运动形式;生产机械是工作对象;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动机的运行状态;电源则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3、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运动方程式为 T M T L =J(dω/dt) 。

其中,T M 是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T L 是负载转矩,J 是转动惯量,ω 是角速度,dω/dt 是角加速度。

该方程式表明了机电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之间的平衡关系,当 T M > T L 时,系统加速;当 T M < T L 时,系统减速;当 T M = T L 时,系统以恒定速度运行。

第二章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1、为什么机电传动系统中一般需要考虑转动惯量的影响?答:转动惯量反映了物体转动时惯性的大小。

在机电传动系统中,由于电动机的转速变化会引起负载的惯性力和惯性转矩,转动惯量越大,系统的加速和减速过程就越困难,响应速度越慢。

因此,在设计和分析机电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转动惯量的影响,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多轴传动系统等效为单轴系统的原则是什么?答:多轴传动系统等效为单轴系统的原则是:系统传递的功率不变,等效前后系统的动能相等。

3、如何计算机电传动系统的动态转矩?答:动态转矩 T d = T M T L ,其中 T M 是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L 是负载转矩。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习题3.1 为什么直流电机的转子要用表面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叠压而成?答案:直流电动机工作时,(1)电枢绕组中流过交变电流,它产生的磁通当然是交变的。

这个(2)变化的磁通在铁芯中产生感应电流。

铁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3)垂直于磁通方向的平面内环流,所以叫涡流。

涡流损耗会使铁芯发热。

为了减小这种涡流损耗,电枢铁芯采用彼此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使涡流在狭长形的回路中,通过较小的截面,以(4)增大涡流通路上的电阻,从而起到(5)减小涡流的作用。

如果没有绝缘层,会使整个电枢铁芯成为一体,涡流将增大,使铁芯发热。

因此,如果没有绝缘,就起不到削减涡流的作用。

习题3.4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在稳态下运行时,电枢反电势E =E1,如负载转矩TL =常数,外加电压和电枢电路中的电阻均不变,问减弱励磁使转速上升到新的稳定值后,电枢反电势将如何变化?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E1?答案:∵当电动机再次达到稳定状态后,输出转矩仍等于负载转矩,即输出转矩T =T L =常200aae e ae m ae m e e R U n I K K R U n E K n T K I n n n K K K U T K =Φ=−ΦΦ=∴=Φ−Φ∴−∆=Φ=ΦQ Q 又当T=0a aU E I R =+数。

又根据公式(3.2), T =K t ФI a 。

∵励磁磁通Ф减小,T 、K t 不变。

∴电枢电流I a 增大。

再根据公式(3.11),U =E +I a ·R a 。

∴E=U -I a ·R a 。

又∵U 、R a 不变,I a 增大。

∴E 减小即减弱励磁到达稳定后,电动机反电势将小于E 1。

习题3.8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铭牌数据为:P N =5.5KW ,U N =110V ,I N =62A ,n N =1000r/min ,试绘出它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

(1)第一步,求出n 0 (2)第二步,求出(T N ,n N )答案:根据公式(3.15),(1-1)Ra =(0.50~0.75)(N N N I U P −1)NN I U我们取Ra =0.7(N N N I U P −1)NN I U, 计算可得,Ra =0.24 Ω 再根据公式(3.16)得,(1-2) Ke ФN =(U N -I N Ra )/n N =0.095 又根据(1-3) n 0=U N /(Ke ФN ),计算可得,n 0=1158 r/min 根据公式(3.17),(2-1) T N =9.55NNn P , 计算可得,T N =52.525 N ·M 根据上述参数,绘制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如下:3.10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如下:P N =6.5KW ,U N =220V , IN=34.4A , n N =1500r/min , R a =0.242Ω,试计算出此电动机的如下特性:①固有机械特性;②电枢附加电阻分别为3Ω和5Ω时的人为机械特性;③电枢电压为U N /2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④磁通φ=0.8φN 时的人为机械特性;并绘出上述特性的图形。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第5章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第5章

不稳定性的影响
不稳定系统可能导致控制精度 下降、系统振荡甚至失控。
稳定性改进
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或改变系 统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调节时间
系统达到设定值所需的时间。
超调量
系统达到最大偏差时的偏差量 。
稳态误差
系统达到稳态后与设定值的偏 差量。
抗干扰能力
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04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总结词
基本原则与步骤
详细描述
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原则,同时需考虑工艺要求、设备条件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设计步骤包括确定控制方案、选择合适的元件和装置、设计控制系统结构、进行系统仿真和调试等。
控制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
总结词:数学模型
可控硅整流器
可控硅整流器是一种利用PN结的开关 作用进行整流的电子器件,具有耐高 压、大电流、开关速度快等优点,常 用于交流电的控制和整流。
03
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输出环节
将系统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执 行机构,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 控制。
执行机构
根据控制量调整被控对象的参 数或状态。
交流电机
交流电机是一种将交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种 类型。异步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同步电机则具有更 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常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转速和转矩的场合。
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电力电子器件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进行电能转换和控制的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半导体 PN结的开关作用。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物料计量、横封装置、供送物流系统、数控机床
等。
机电பைடு நூலகம்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18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 一、结构和原理
无刷直流电动机(BDCM) 定子电流为方波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 定子电流为正弦波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19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 二、无刷直流电动机
之间实际步距和理想步距的最大差值。 最大累计误差:旋转一周内从任意位置
开始经过任意步之后,角位移误差的最大值。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11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五、步进电动机的应用
• 电子钟表、工业机器手、包 装机械、回转工作台、数控机床 等需要控制和定位的场合。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旋转变压器 或光电编码器
26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5.4 力矩电动机 • 一、结构(LY)
1、定子 2、电枢 3、刷架
扁平状:长度和径向之比 为0.2左右
5.19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27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 二、转矩大,转速低
• 1.转矩大的原因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29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
5.5 直线电动机

异步、直流和步进三种
• 一、结构
定子 动子
5.20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30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
5.21
机电传动控制培训课件-第5章 控制电机培训
31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第一章:机电传动控制概述1.1 机电传动控制的概念解释机电传动控制的定义强调机电传动控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1.2 机电传动系统的组成介绍机电传动系统的常见组成部分,如电动机、传动装置、负载等解释各个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不同类型,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比较各种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第二章:电动机及其控制2.1 电动机的分类和特性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如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分析各种电动机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特性2.2 电动机的控制方法介绍电动机的常见控制方法,如开关控制、变频调速等分析各种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3 电动机的选择和安装讲解电动机的选择依据,如负载类型、功率需求等介绍电动机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第三章:传动装置及其控制3.1 传动装置的分类和特性介绍常见的传动装置,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分析各种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等特性3.2 传动装置的控制方法介绍传动装置的常见控制方法,如机械调速、电子调速等分析各种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3.3 传动装置的选择和安装讲解传动装置的选择依据,如负载类型、传动比需求等介绍传动装置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4.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如、生产线等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4.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如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方面的作用4.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如医疗设备、建筑自动化等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维护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注意事项强调定期维护对于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介绍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如观察法、参数测量法等分析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5.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处理和预防措施讲解故障处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介绍预防措施,如使用高质量的元件、避免过载等第六章:传感器与信号处理6.1 传感器的类型与作用介绍各种常用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分析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6.2 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讲解传感器的选用依据,如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介绍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6.3 信号处理与分析解释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信号处理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如滤波、放大等第七章:PLC控制系统7.1 PLC的基本原理与组成介绍PLC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强调PLC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7.2 PLC编程与控制讲解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和方法,如梯形图、指令表等分析PLC控制在机电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案例7.3 PLC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介绍PLC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注意事项讲解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第八章:变频器与电机调速8.1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与类型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如电压型、电流型等强调变频器在电机调速中的应用优势8.2 变频器控制与应用讲解变频器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分析变频器在电机调速中的应用案例8.3 变频器的选用与安装介绍变频器的选用依据,如电机功率、调速范围等讲解变频器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九章:伺服控制系统9.1 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介绍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如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器等强调伺服控制系统在精确控制中的应用优势9.2 伺服控制系统的选用与调试讲解伺服控制系统的选用依据,如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介绍伺服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9.3 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伺服控制系统在典型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如数控机床、等第十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0.1 节能技术的应用介绍节能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如电机变频调速、高效传动装置等分析节能技术在降低能耗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10.2 环保技术的应用介绍环保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如废弃物回收、低噪音传动装置等强调环保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义10.3 节能与环保的法规和标准讲解与节能和环保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节能产品认证、环保法规等强调企业和个人在遵循法规和标准方面的责任第十一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安全与保护11.1 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强调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实施安全防护措施的必要性讨论因缺乏安全防护导致的潜在风险和事故11.2 安全防护技术与设备介绍常见的安全防护技术,如紧急停止按钮、安全门等分析安全防护设备在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方面的作用11.3 安全标准与合规性讲解与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强调遵守安全标准和合规性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案例分析与实践12.1 机电传动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机电传动控制案例,如自动化装配线、升降机等讨论案例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12.2 实践操作与技能培训强调实际操作在理解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实践操作活动和技能培训方法12.3 项目设计与实施讲解机电传动控制系统项目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和风险控制第十三章:发展趋势与创新13.1 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网络化等分析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潜力13.2 创新设计与研发强调创新在推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发展中的重要性介绍创新设计的方法和研发流程13.3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讲解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保护方法讨论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途径和挑战第十四章:经济效益与投资分析14.1 经济效益评估介绍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投资的经济效益14.2 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讲解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投资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14.3 财务分析与投资回报介绍财务分析的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净现值分析等讨论投资回报的计算和评估方法第十五章:综合测试与评价15.1 测试方法与设备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综合测试的方法和设备强调测试在确保系统性能和可靠性中的重要性15.2 性能评价与优化讲解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讨论系统性能优化的策略和技术15.3 持续改进与寿命周期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在提高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性能和寿命中的作用介绍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和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传动控制的相关概念、系统组成、控制方法、应用领域、维护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第一章:机电传动控制概述1.1 机电传动控制的概念1.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3 机电传动控制的特点与应用第二章: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2.1 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2.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2.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三章:机电传动控制器的设计3.1 机电传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3.2 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第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4.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方法4.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方法4.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的结果分析第五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故障诊断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5.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动机控制系统6.1 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特性6.2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6.3 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第七章:步进电机控制系统7.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7.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7.3 步进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伺服电机控制系统8.1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8.2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8.3 伺服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九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保护与安全9.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保护措施9.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9.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保护与安全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十章: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0.2 网络化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0.3 绿色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1.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类型11.2 常用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11.3 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集成与优化第十二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2.1 节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2.2 环保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12.3 节能与环保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13.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3.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法与策略13.3 提高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可靠性与维护的实际案例第十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4.1 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14.2 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14.3 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综合训练与实践1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15.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与调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传动控制的相关知识,包括概述、基本原理、控制器设计、系统仿真与实验、优化与故障诊断、电动机控制系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保护与安全、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节能与环保、可靠性与维护、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综合训练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异步电动机对电网电压的波动非常敏感,运行时, 由于异步电动机对电网电压的波动非常敏感,运行时,如电压 降低太多,会大大降低它的过载能力与启动转矩, 降低太多,会大大降低它的过载能力与启动转矩,甚至使电动机发 生带不动负载或者根本不能启动的现象. 生带不动负载或者根本不能启动的现象. 例如, 例如,电动机运行在额定负载 TN 下,即使 λm=2 ,若电网电 则由于这时. 压下降到 70%UN ,则由于这时.
式中, 1和 X1( X 1 = 2π f 1 LL1 )为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磁感抗. 为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磁感抗. 式中, 为定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磁感抗 R 由于R 较小,其上电压降与电动势E 比较起来,常可忽略, 由于 1和X1较小,其上电压降与电动势 1比较起来,常可忽略, 于是
U1 = E
cos 2 = 1
cos 2 = 0
cos 2 < 1
四.机械特性 在异步电动机中, 为了符合习惯画法, 在异步电动机中,转速 n=(1-S)n0,为了符合习惯画法,可 将曲线换成转速与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 将曲线换成转速与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即称为异步电动机的 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 1.固有机械特性 . 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用规定的接线方式, 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用规定的接线方式, 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 定子和转子电路中不串联任何电阻或电抗时的机械特性称为固 定子和转子电路中不串联任何电阻或电抗时的机械特性称为固 自然)机械特性. 有(自然)机械特性.
在 n=0 ,即 S=1 时,转子感抗为 X 20 = 2πf1 LL2 为转子最大感抗 X 2 = SX 20
转子每相电路的电流为
I2 = E2
2 2 R2 + X 2
=
SE 20
2 R2 + ( SX 20 )2
可见转子电流I2也与转差率 有关.当S增大,即转速 降低时, 有关. 增大, 降低时, 可见转子电流 也与转差率S有关 增大 即转速n降低时 转子与旋转磁场间的相对转速增加, 转子与旋转磁场间的相对转速增加,转子导体被磁力线切割的速度 提高,于是E 增加, 也增加. 提高,于是 2增加,I2也增加. 转子电路的功率因数
改变电源电压时的人为特性如图所示: 改变电源电压时的人为特性如图所示:
如当定子绕组外加电压为U 如当定子绕组外加电压为 N,0.8UN,0.5UN时,转子输出最 大转矩分别为T 可见, 大转矩分别为 a=Tmax, Ta=0.64Tmax和Ta=0.25Tmax .可见,电压 愈低,人为特性曲线愈往左移. 愈低,人为特性曲线愈往左移.
式中: 式中
n0 nN SN = n0
P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nN——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一般 nN = (0.94 ~ 0.985)n0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SN——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一般 S N = 0.06 ~ 0.015 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 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 TN——电动机的额定转矩. 电动机的额定转矩. 电动机的额定转矩
λst = 1.0 ~ 1.2
(4)T = Tmax , n = nm , S = Sm
电动机的临界工作点. 电动机的临界工作点. 欲求转矩的最大值, 欲求转矩的最大值,可令
dT dn =0
得临界转差率 再将S 代入转矩公式中, 再将 m代入转矩公式中,即可得
Tmax = K U2 2 X 20
Sm = R2 / X 20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 .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同变压器类似,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同变压器类似,定子绕组相当 于变压器的原绕组,转子绕组(一般是短接的)相当于副绕组. 于变压器的原绕组,转子绕组(一般是短接的)相当于副绕组. 定子绕组接上三相电源电 压(相电压为u1)时,则有三 相电压为 相电流通过(相电流为i1), 相电流通过(相电流为 定子三相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定子三相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其磁力线通过定子和转子铁心 而闭合, 而闭合,这磁场不仅在转子每 相绕组中要感应出电动势e 相绕组中要感应出电动势 2, 而且在定子每相绕组中也要感 应出电动势e 应出电动势 1
p( n0 n ) n0 n pn0 f2 = = = Sf1 60 n0 60
在 n=0 ,即S=1时,转子电动势为 时 E 20 = 4.44 f1 N 2Φ E 2 = SE 20 可见转子电动势E 与转差率S有关 有关. 可见转子电动势 2与转差率 有关. 为转子最大电动势
和定子电流一样,转子电流也要产生漏磁通, 和定子电流一样,转子电流也要产生漏磁通,从而在转子每相 绕组中还要产生漏磁电动势. 绕组中还要产生漏磁电动势. di eL2 = LL2 2 dt 因此,对于转子每相电路, 因此,对于转子每相电路,有
di 2 e2 = i2 R2 + ( eL2 ) = i2 R2 + LL2 dt 如用复数表示, 如用复数表示,则为 E2 = I 2 R2 + ( E L2 ) = I 2 R2 + jI 2 X 2
式中, 式中,R2和X2——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磁感抗 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和漏磁感抗
X 2 = 2πf 2 LL2 = 2πSf1 LL2
设定子和转子每相绕组的匝数分别为N1和 , 设定子和转子每相绕组的匝数分别为 和 N2,如图所示电路 图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相电路图. 图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相电路图.
旋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沿定子与转子间空气隙的分布是近于按 正弦规律分布的,因此,当其旋转时, 正弦规律分布的,因此,当其旋转时,通过定子每相绕相的磁通也 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N2 K = Kt 4.44 f1 N 12
式中,K——与电动机结构参数,电源频率有关的一个常数; 式中, 与电动机结构参数,电源频率有关的一个常数; 与电动机结构参数 U1 ,U——定子绕组电压,电源相电压; 定子绕组电压, 定子绕组电压 电源相电压; R2——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 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 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 X20 ——电动机不动(S=1)时转子每相绕组的感抗. 电动机不动( 电动机不动 )时转子每相绕组的感抗.
(1)T = 0 , n = n0 , S = 0
电动机处于理想空载工作点, 电动机处于理想空载工作点 ,此时电动机的转速为理想空载 转速. 转速.
(2)T = TN , n = nN , S = S N
电动机额定工作点. 电动机额定工作点.此时额定转 矩和额定转差率为
PN TN = 9.55 nN
由克希荷夫电压定律 加在定子每相绕组上的电压也分成三个分量,即 加在定子每相绕组上的电压也分成三个分量, di1 u1 = i1 R1 + ( e L1 ) + ( e1 ) = i1 R1 + LL1 + ( e1 ) dt 如用复数表示, 如用复数表示,则为
U1 = I1 R1 + ( E L1 ) + ( E1 ) = I1 R1 + jI1 X 1 + ( E1 )
U 1 ≈ E1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路 旋转磁场在转子每相绕组中感应出的电动势为 dφ e2 = N 2 dt 其有效值为
E 2 = 4.44 f 2 N 2Φ = 4.44 SfN 2Φ
式中, 为转子电动势e 或转子电流i 的频率. 式中,f2为转子电动势 2或转子电流 2的频率 因为旋转磁场和转子间的相对转速为 n0-n
由于X 由于 20>R2,得Tmax>Tst
通常把在固有机械特性上最大电磁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λm = Tmax / TN
称为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系数. 称为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系数.它表征了电动机能够承受冲 击负载的能力大小,是电动机的又一个重要运行参数. 击负载的能力大小,是电动机的又一个重要运行参数.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线绕式异步电动机 什么是闷车? 什么是闷车?
λm = 1.8 ~ 2.2
λ m = 2 .5 ~ 2 .8
2.人为机械特性 . 由上述分析可知: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电动机的参数有关, 由上述分析可知: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电动机的参数有关, 也与外加电源电压,电源频率有关, 也与外加电源电压,电源频率有关,将关系式中的参数人为地加以 改变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改变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2 R2
因 I 2 = R 2 + ( SX )2 cos 2 = R 2 + X 2 = R 2 + (SX )2 2 2 2 20 2 20
U 1 φ= 4.44 f N 1 1
SR2U 2 SR2U 12 ……转矩特性 所以 T = K 转矩特性 =K 2 2 R2 + ( SX 20 )2 R2 + ( SX 20 )2
T = K t ΦI 2 cos 2
I2
cos 2
T
I2
cos 2
0
S
0
S
根据
T=K
SR2U 2
2 R2 + (SX 20 ) 2
n0 n S= n0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从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 从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其 上有四个特殊点可以决定特性曲 线的基本形状和异步电动机的运 行性能,这四个特殊点是: 行性能,这四个特殊点是:
60 f n0 = p n0 nm R2 = Sm = X 20 n0 U2 Tmax = K 2 X 20 R2U 2 Tst = K 2 2 R2 + X 20 λ = Tmax T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