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苯胺_二苯砜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延迟荧光分子

延迟荧光分子延迟荧光分子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量子产率。
它们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化学分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延迟荧光分子。
一、概述延迟荧光分子是一类具有长寿命的荧光探针,其寿命通常在微秒到毫秒级别,比传统荧光探针长得多。
这种长寿命使得它们可以用于更加复杂的生物体系和化学反应中。
此外,延迟荧光分子还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即每个激发态分子能够发射出更多的荧光光子,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二、分类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延迟荧光分子,其中包括: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这些材料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可以通过调整配位基团来改变其发射寿命和波长。
2. 有机小分子: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芳香环结构和延迟荧光基团,如三苯胺、三苯基胺等。
3. 聚合物:这些材料由多个单元组成,可以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来改变其荧光性质。
三、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延迟荧光分子可以用于生物体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监测。
例如,它们可以被用作肿瘤标记物或者针对特定靶点的探针,从而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
2. 化学分析领域:延迟荧光分子可以被用于检测各种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它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来实现高选择性的检测。
3. 材料科学领域:延迟荧光分子可以被应用于制备新型发光材料和器件。
例如,它们可以被用于制备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从而提高其亮度和寿命。
四、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延迟荧光分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合成有机小分子:这是制备延迟荧光分子的最常用方法。
通过在有机小分子中引入延迟荧光基团,可以得到具有长寿命和高量子产率的化合物。
2. 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控制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来调节材料的发射寿命和波长。
3. 聚合物合成: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来改变材料的荧光性质。
五、发展前景随着对延迟荧光分子性质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它们在生物医学、化学分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看好。
【CN110003208A】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5990.2(22)申请日 2019.04.16(71)申请人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光谷生物创新园C5栋305室(72)发明人 罗佳佳 严舒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代理人 林才桂 程晓(51)Int.Cl.C07D 471/14(2006.01)C09K 11/06(2006.01)H01L 51/50(2006.01)H01L 51/54(2006.01)(54)发明名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式一所示:式一R表示作为电子给体的化学基团。
本发明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具有超快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及高发光效率,为具有显著TADF 特性的绿光TADF材料,因此,当其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时,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效率,基于本发明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具有非常高的器件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10003208 A 2019.07.12C N 110003208A1.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一所示的化学结构:式一以上式一中,R表示作为电子给体的化学基团,R处于吡啶基团中的第1位、第2位或第4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给体的化学基团R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化合物1、化合物2或化合物3,所述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结构式分别如下:4.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合成路线如下所示:权 利 要 求 书1/3页2CN 110003208 A。
Tri-PXZ-TRZ热激活延迟材料

Tri-PXZ-TRZ热激活延迟材料
Tri-PXZ-TRZ
中文名称:新型三支化给体-π-受体生色团三苯并恶嗪-2,4,6-三苯基-1,3,5-三嗪
英文名称:tri-PXZ-TRZ
Tri-PXZ-TRZ的描述:
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特性的新型三支化给体-π-受体生色团三苯并恶嗪-2,4,6-三苯基-1,3,5-三嗪(tri-PXZ-TRZ)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的光物理性质。
可以提供各种基础的热延迟荧光材料TADF材料,也提供TADF材料的定制合成。
【包装规格】:5mg、10mg、50mg、100mg
【包装、贮存和使用事项】:
1、支持分装各种规格的产品,少量购买为铝箔袋或者自封袋包装
2、试剂一般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溶于水
2、本品应密封避光,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3、取用一定要干燥;避免频繁的溶解和冻干
以上资料来自齐岳生物小编axc,2022.11.14。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材料

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质和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制备方法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等。
溶液法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适当的有机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通过旋涂、浸渍等方式将溶液涂覆在基底上,最后通过烘干等处理得到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
二、性质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具有延迟发光的特性,即在受到外部刺激后,会延迟一段时间后才发出荧光。
这种延迟发光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有机材料内部存在能级结构的不同,导致电子在激发态下不同寿命的存在。
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还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发光稳定性和光电性能。
三、应用领域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在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光电子器件方面,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可用于制备高效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荧光显示器件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可以用作生物标记物、荧光成像探针等,用于生物诊断和治疗研究。
四、未来展望随着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研究深入,其在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
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分子结构、控制材料的能级结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推动其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篇示例: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是一种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发光材料,其具有延迟特性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光学特性、合成方法、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备受关注。
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光电性能的调控和提高上。
研究人员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有机分子,调控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实现更高的荧光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高效溶液法制备延迟荧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高效溶液法制备延迟荧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谢莉莎;王会;孟令强;陈必强;王鹰【摘要】本文以2-[对-N,N-二苯基氨基-苯基]-S-二氧硫杂蒽酮(TXO-TPA)为发光材料,4,4 ',4”-三(9-咔唑基)三苯胺(TCTA)为主体材料,通过溶液法与真空蒸镀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高效延迟荧光型电致发光器件.为了考察不同电子传输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TmPyPB、TPBI、BCP、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器件,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具有合适的HOMO/LUMO能级、高的电子迁移率以及高的三重态能级,利于电子的传输和激子的阻挡,以其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显示出最佳的性能,器件的开启电压低至3.6V,电流效率达到16.2 cd/A,最大的EQE达到5.97%.【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8页(P292-299)【关键词】溶液法;延迟荧光器件;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二极管【作者】谢莉莎;王会;孟令强;陈必强;王鹰【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自1987年Tang[1]报道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以来,OLED以其柔性、超薄、自主发光、视角宽、能耗低以及可大面积加工等优点,作为新型的显示照明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早期的荧光发光器件中[2],由于受电子自旋统计规律的限制,理论上仅有25%的单重态激子可以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而发光,而其中75%的三重态激子则由于T1→S0的自旋禁阻而无法得到利用,导致荧光OLED器件的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最高仅为25%。
【CN109651406A】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专利】

应用潜力和应用范围。
其中 ,x表示0~4的整
CN 109651406 A
数,y和z各自独立地表示0~6的整数,且x+y+z= 6 ;A表示吸电子基团 ,D1和D2各自独立地表示给 电子基团或氢原子。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吸电 子基团 A ,给电 子基团 D1 和D2以 及它 们的 取代位 置 ,x 、y 和z数值来构建有机化合物 ,使该化合物 的三线态-单线态能极差小于0 .3eV,从而提高该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量子效率和寿命。本发明的材 料成本低 ,合成过程 相对简单 ,因 而具有巨 大的
8
CN 109651406 A
说 明 书
1/27 页
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包含该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发光材料以 及包含该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驱动、全固化、宽视角、组成和工 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 ,OLED不需要背光源。因此,OLED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0003] 众所周知,在电场激发下,激子一般由25%单重态和75%三重态激子构成。然而, 三重态激子的 寿命较长 ,易通过非 辐射的 方式耗散。因此 ,如何 利 用三重态激子来发光是 OLED领域的关键问题。基于铱、铂等磷光材料的第二代OLED,通过重原子效应产生强烈的自 旋轨道耦合(SOC)作用,增强了单重态到三重态系间窜越(ISC) ,使器件的内部量子效率 (IQE)达到100%。但因材料需采用稀有金属,成本较高,给磷光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全面商业 化增加了难度。 [000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日本九州大学Adachi教授提出了不依赖于铱、铂等贵 金属,其IQE也能达到100%的第三代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设计理论(Nature ,2012 ,492 , 234-238) 。这种所谓的 第三代有机电 致发光材料 ,一般具有小的 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 (Δ EST) ,三线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变成单线态激子发光 ,这可以同时利用电 激发下形成的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器件的内部量子效率可达100%,因此被视为未来 广泛应 用的 有机发光材料之一。然而 ,在这一领域中 ,器件的 工作寿命 ,特别是蓝光器件的 工作寿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基于苯氢的延迟荧光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科研开发2018·01148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基于苯氢的延迟荧光材料及其性能研究*邓文婷 范涛 王小库 陈金连 万勃 马维从(西安医学院 药学院 陕西 710021)摘要: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可以通过热活化将三重激发态反向跃迁至单重激发态而发光,制得的器件内量子效率达到10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热激活延迟荧光;苯氢;咔唑;荧光中图分类号:O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Delayed Fluorescent Materials and Their Properties Based on Benzene HydrogenDeng Wenting, Fan Tao, Wang Xiaoku, Chen Jinlian, Wan Bo, Ma Weicong(Pharmacy Academy of Xi’an Medical College, Shaanxi , 710021)Abstract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material can emit light by reversely converting the triplet excited state to the singletexcited state through thermal activation, and the quantum efficiency in the prepared device reaches 100 %, thus having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Benzene Hydrogen ; carbazole ;fluorescence本课题是基于苯氢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研究,合成了四种基于苯氢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分别是2,4,5,6-四咔唑-1,3-间苯二氢(4CzIPN)、2,3,5,6-四咔唑-1,4-对苯二氢(4CzTPN)、2,4,5,6-四(3-溴咔唑)-1,3-间苯二氢(4BrCzIPN)、2,3,5,6-四(3-溴咔唑)-1,4-对苯二氢(4BrCzTPN)。
《基于三苯胺和蒽的高效荧光材料的激发态性质及光电特性研究》范文

《基于三苯胺和蒽的高效荧光材料的激发态性质及光电特性研究》篇一一、引言荧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技术以及光电领域中。
其中,以三苯胺(TPA)和蒽为结构基础的高效荧光材料因具有丰富的光物理特性和电化学特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通过研究三苯胺和蒽构成的复合材料的激发态性质以及光电特性,为新型高效荧光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三苯胺和蒽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三苯胺(TP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荧光染料,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而蒽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荧光基团,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能够产生较强的荧光。
将三苯胺与蒽结合,可以形成具有优异光学特性的复合材料。
三、激发态性质研究1. 激发态的生成当三苯胺和蒽的复合材料受到光的照射时,其电子将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由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电子的自旋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属于单重态跃迁。
这种跃迁过程将导致电子从基态跃迁至单重激发态(S1),并进一步跃迁至更高能级的激发态(如S2、T1等)。
2. 激发态的能级分布与电子转移三苯胺和蒽复合材料中各分子的能级结构及相互作用,对材料的激发态性质有重要影响。
电子在各能级之间的转移和弛豫过程,决定了材料的光学性质和发光效率。
研究表明,适当的能级匹配可以加速电子在分子间的转移速度,提高荧光效率。
四、光电特性研究1. 吸收光谱与发光光谱通过对三苯胺和蒽的复合材料进行吸收光谱与发光光谱的研究,可以发现材料的光学响应与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光谱特征表明了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能力以及发光性能的优劣。
2. 光电导性三苯胺和蒽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导性,这与其共轭体系的电子传输能力密切相关。
在光照条件下,材料中的光生载流子(如电子-空穴对)的生成与传输效率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光电性能。
研究表明,合理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载流子的生成效率和传输速率。
3. 稳定性和寿命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是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通过研究三苯胺和蒽的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可以为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浓度为10–5 mol L–1; 将材料1–3分别溶解在二氯甲烷 ¢ 溶液中(10 g L–1), 然后旋涂在硅片上, 50 °C烘干, 制
August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Chim. Sin. 2015, 31 (8), 1621–1628
1621
[Article]
doi: 10.3866/PKU.WHXB201506121
基于三苯胺/二苯砜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关键词: 三苯胺; 二苯砜; 双极; 分子内电荷转移; 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 热激活延迟荧光 中图分类号: O644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Based on Triphenylamine/Diphenyl Sulfone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1H-NMR和13C-NMR由Bruker ARX-300型核磁
共振仪测定, 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 质谱(MS)由 BIFLEXIII型MALDI-TOF质谱仪测定; 元素分析 (EA)由Elementat Vario EL型CHN元素分析仪测定; 紫外-可见(UV-Vis)光谱采用美国安捷伦公司出品 的Agilent 8453型UV-Vis吸收光谱仪测定, 仪器分辨 率为0.1 nm, 扫描波长范围200–450 nm; 荧光发射光 谱、荧光量子效率(积分球)、荧光寿命和时间分辨 的荧光发射光谱均采用Jobin Yvon公司的Fluoromax3荧光光谱仪测定, 扫描波长范围350–650 nm, 样品
一般来说, 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小(ΔEST)的有 机分子才能作为TADF材料, 因为有机分子的ΔEST越 小, 越有利于分子的反向隙间窜越(ISC), ISC所需要
的能量可以由分子自身内能提供.6 为了获得高效的 TADF材料, 一般的方法是设计具有分子内电荷转 移(ICT)效应的双极分子. 在一个ICT分子中, 最高占 有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 (LUMO)分别位于电子给体基团(D)和电子受体基 团(A)上. 这样, 材料分子的HOMO和LUMO容易实 现分离, 从而导致较小的ΔEST.7 另外, 作为优良的 TADF材料, 还需要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Φf).7
在本文中, 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材料3的光物 理、电化学等性质, 发现材料3具有良好的TADF性
图1 材料1–3的合成路线 Fig.1 Synthetic routes for materials 1–3
No.8
黄 斌等: 基于三苯胺/二苯砜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1623
能. 在材料3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三苯胺在二苯砜上 的取代位置, 得到另外两种TADF材料1和2 (如图 1所示), 并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电化学、 延迟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1引言
根据自旋统计估算, 在电激发条件下, 空穴和 电子结合形成25%的单线态激子和75%的三线态激 子. 对传统荧光染料而言, 由于它只能利用单线态 激子, 因而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的最 大内量子效率仅为25%; 而基于贵金属配合物的磷 光染料通过利用重原子效应, 提高了分子自旋-轨道 耦合, 能充分利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 制得的有机 电致磷光器件(PHOLEDs)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 效率.1,2 近年来, 人们都致力于开发高效PHOLEDs. 然而, 由于磷光染料大多含贵金属如Ir、Pt或Os等, 成本较高. 开发它们的替代物引起人们的越来越多 的关注.3–6 其中, 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热激活延迟荧光 (TADF)材料有望替代贵金属配合物, 制作低成本、 高效的OLEDs.7–11 但是该类材料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如寿命较长, 在高电流密度时容易发生三线态-三线 态湮灭, 导致器件效率滚降.10
黄 斌1,2
代 钰2 班鑫鑫1
蒋 伟1,*
张兆杭1
孙开涌1
林保平1
孙岳明1,*
(1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 211189; 2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系, 南京 210088)
摘要: 通过Suzuki反应合成了三种基于三苯胺/二苯砜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 采用紫外-可见 (UV-Vis)吸收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CV)测试、理论计算、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系统地研究了三种材料的光物理、电化学、延迟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材料1–3均为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 (ICT)的双极性分子. 三种材料在薄膜中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分别为0.46、0.39和0.29 eV. 荧光量子效率和 荧光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 三种材料均能发射延迟荧光, 其中材料3具有最佳的延迟荧光性能. 材料1–3的最高 占有分子轨道(HOMO)能级分别为–4.91、–4.89和–4.89 eV. 结合UV-Vis吸收光谱中得到的能隙(Eg)值, 我们 得到材料1–3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 分别为–1.74、–1.89和–1.94 eV. 热分析的结果表明, 材料 1–3具有其较高的热分解温度(Td, 失重5%时的温度), 分别为436、387和310 °C.
近年来, 研究发现砜基能增强荧光, 含砜基的 材料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12 一些含砜基的材料作 为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或荧光材料用于制作 高效OLEDs.13–16 如Zhang等13报道了一种基于三苯胺 和二苯砜的双极材料(材料3, 如图1所示), 该材料在 溶液中的ΔEST为0.48 eV, 作为主体材料用于荧光-磷 光掺杂的白光OLEDs, 器件的起亮电压仅为2.4 V, 外量子效率高达20.2%. 最近, 研究发现一些含砜基 的双极材料, 具有较小的ΔEST, 具有良好的TADF性 能, 用于制作不含贵金属的高效OLEDs.17–19
HUANG Bin1,2 DAI Yu2 BAN Xin-Xin1 JIANG Wei1,* ZHANG Zhao-Hang1 SUN Kai-Yong1 LIN Bao-Ping1 SUN Yue-Ming1,*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P. R. China; 2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hengxian Colleg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88, P. R. China)
©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பைடு நூலகம்
1622
Acta Phys. -Chim. Sin. 2015
Vol.31
Key Words: Triphenylamine; Diphenyl sulfone; Bipolar;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Energy gap between singlet and triplet;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Abstract: A series of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 materials (1–3) based on triphenylamine/diphenyl sulfone were synthesized by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The optical, electrochemical, delayed fluorescen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s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cyclic voltammetry (CV),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e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aterials 1–3 are bipolar compounds based o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and they have small energy gaps between the singlet and triplet (ΔEST) of 0.46, 0.39, and 0.29 eV,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t quantum yields and fluorescent lifetime indicate that these materials can emit delayed fluorescence, and material 3 ha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as a TADF emitter among materials 1–3.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energy levels of materials 1–3 were estimated to be –4.91, –4.89, and –4.89 eV, respectively. From the HOMO energy levels and the optical bandgap (Eg) values,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energy levels were estimated to be –1.74, –1.89, and –1.94 eV for materials 1–3, respectivel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at materials 1–3 have hi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Td), corresponding to 5% weight loss at 436, 387, and 310 °C, resp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