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荧光

合集下载

四、磷光

四、磷光

(6) 体系引入顺磁性分子
O2,NO等顺磁性分子类似重原子效应,增强轨道旋 轨偶合作用。
(7) 溶剂效应
极性溶剂与氮等形成氢键,三线态寿命增长。
Polymer photochemistry
(二)延迟荧光
Polymer photochemistry
延迟荧光(Delayed Fluorescence)
几种化合物的标准反应过程
Polymer photochemistry
磷光量子效率和三线态发射参数
Polymer photochemistry
Polymer photochemistry
(4) 氘代的影响:减少T-S系间窜越
(5) 低温效应
Polymer photochemistry
低温下 (如77K),与磷光过程竞争的无辐射跃 迁速度大大降低。 例如:1-氯萘 φp=10-4 (25oC) φp=0.3 (77K)
5. 磷光的影响因素
(1)π环数↑,则红移
Polymer photochemistry
(2)重原子效应:增加kISC,进而增加磷光几率
Polymer photochemistry
Polymer photochemistry
(3)芳香酮现象(羰基取代基效应)
O H3C C CH3
O C
ΦP=0.03(77K)
1.E型延迟荧光
S1与T1能量相差小:ΔEST<10kcal/mol 激发态电子组为 (n, π*) 存在较迅速的系间窜跃,激发三线态在热的作 用下再回窜至S1态,随后产生延迟荧光。
2. P型延迟荧光
Polymer photochemistry
S1与T1能量相差大: 激发态电子组为 (π, π*) 两个激发三线态相互作用,湮灭,产生一个新 的激发单线态,再出现延迟荧光。

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

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

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英文缩写TADF)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光电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TADF技术是一种基于有机分子之间的三重态激子转换为单态激子发光的新兴荧光技术。

目前,TADF技术已经在有机光电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是对其机理和性能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本文将就TADF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景和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TADF技术的基本原理TADF技术是一种基于空间电荷转移(CT)的激子转换机制,其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当有机分子中存在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时,在外加激发下,电子将从供体部分移动到受体部分,形成一个分离的电荷转移态(CT态)。

在这种CT态中,电子和空穴被空间分开,不再被束缚在同一分子内,从而减小了发光过程中的激子失活率,实现了从三重态到单态的激子转换,达到了延迟荧光效应。

TADF技术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长的发光寿命和较宽的光谱范围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激光器、生物成像等领域。

与传统的有机光电材料相比,TADF技术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低的制备成本,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TADF技术在有机光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新的TADF分子被设计和合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TADF分子的结构和材料的器件工艺,不断提高TADF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并且不断扩展TADF技术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未来,随着TADF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TADF技术将为有机光电领域带来更多的新突破。

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有机光电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长的发光寿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TADF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其在未来将会为有机光电领域带来更多的新进展和突破。

第二篇示例:空间电荷转移热活化延迟荧光(空间电荷转移活化延迟荧光)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现象,其产生机理涉及光谱学、电化学和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理详解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理详解

HOMO& LUMO重叠
能量E
S1 T1
S0
△EST f值
E(S1) E(n,*) K(n,*) J (n,*) E(T1) E(n,*) K(n,*) J (n,*)
轨道能 排斥能 交换能
E(S1 T1) 2J (n, *)
核间距R S1 和 T1 势能图
交换能 J 越大,能级差越大 J 由轨道重叠情况决定: 重叠越大,J 越大
13
TADF emitters with extremely small calculated f & △EST
Outline
Explanation of photochemical and photophysical mechanisms
Examples of TADF emitters with small f and small △EST
和电子自旋运动三个波函数的乘积。
H i f d i f d N SiS f d s i f de (4)
跃迁矩

核运动
电子轨道运动 电子自旋运动
跃迁矩为0
严格禁阻
跃迁矩越大,跃迁越容易发生。
跃迁过程服从Franck-Condon原理,分子构型未发生改变 → 始终态波函数相同
核运动
i f d N 1
doped EQE:33.3% nondoped EQE:22.0% purely organic white OLED EQE:22.8%
11
tri-spiral donor strategy long-bar shape D-δ-D-δ-D framework
12
△EST = 0.05eV
△EST = 0.08eV

可见光发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制备

可见光发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制备

可见光发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制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可见光发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制备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可见光发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制备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光物理特性的发光材料,可以在受到光激发后发射出延迟的荧光信号。

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

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

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一、概述近年来,固体荧光材料在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磷光材料因其具有长寿命、抗光照损伤等特点,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在磷光材料中,重原子参与的磷光材料由于具有较为强烈的重原子效应,其性能和应用也备受关注。

二、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的影响1. 重原子效应重原子效应是指由于原子的质量较大,其能级之间的能隙较小,从而在分子或晶体中形成激子态,增强吸收和放射跃迁的概率。

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激活能的降低和荧光寿命的延长上。

2. 热激活延迟荧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是指在受到短暂光激发后,荧光材料在光照停止后还能持续发光一段时间。

重原子效应能够降低材料的激活能,使得激活过程更为容易发生,并且延长了荧光寿命,从而增强了热激活延迟荧光的性能。

三、重原子对室温磷光的影响1. 重原子效应在室温下,由于分子热运动剧烈,磷光材料的磷光效率会受到影响。

重原子效应能够降低激活能,增强激子态的形成概率,从而增强材料的磷光性能。

2. 室温磷光室温磷光材料具有在室温下长时间发光的特性,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室温磷光材料的磷光效率通常较低。

重原子参与的室温磷光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重原子效应,其磷光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四、重原子参与的磷光材料在应用中的展望1. 生物医学领域磷光材料因其长寿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逐渐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重原子参与的磷光材料由于其磷光效率较高,可望成为生物标记和生物成像材料方面的研究热点。

2. 信息存储领域磷光材料具有长寿命和抗光照损伤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领域。

重原子参与的磷光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磷光效率,可望在信息存储领域展现出更好的性能。

3. 其他领域除了生物医学和信息存储领域,重原子参与的磷光材料还有望在激光、显示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五、结论重原子对热激活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荧光性能,在生物医学、信息存储和其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

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

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太阳能是非常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科学家们在不断地研究新的太阳能转化技术。

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弥补传统荧光敏化技术的不足,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原理和实现过程。

一、什么是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敏化技术,它在吸收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进入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转导材料,最终使其产生电流。

与传统荧光敏化技术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稳定性。

二、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的实现步骤是什么?1. 光吸收阶段首先,太阳能电池中的荧光敏化剂会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子。

2. 电子注入阶段接下来,这些电子会注入到电子转导材料中,产生电流。

3. 电荷分离和传输阶段为了提高电池效率,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在荧光敏化剂中添加一种热活化剂。

当电荷注入电子转导材料时,热活化剂会将其分离,并传输到另一个分子中,从而使电荷阻碍向荧光敏化剂返回的过程。

4. 电荷回收阶段最后,荧光敏化剂再次吸收太阳光照射,从而回收电荷并再次注入到电子转导材料中产生电流。

这个过程会反复进行,直到太阳光停止照射。

三、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相比于传统荧光敏化技术,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更高的效率:由于荧光敏化剂吸收光的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将电荷注入到电子转导材料中,因此可以产生更多的电流。

2. 更长的寿命:热活化剂可以防止电荷返回荧光敏化剂,从而使电荷的寿命更长。

3. 更好的稳定性: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可以使电池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从而提高了其稳定性。

综上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敏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太阳能转化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寿命和稳定性。

虽然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但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叶绿素延迟荧光的发生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叶绿素延迟荧光的发生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叶绿素延迟荧光的发生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光合作用研究成为了生物学界以及生态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草药绿色叶绿素(Chlorophyll a)被广泛用于光合作用的研究。

其在植物的光合反应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Chlorophyll a delayed fluorescence)可以被用来监测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时间和效率。

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是植物体内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荧光,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过程受植物体内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光照质量,气温以及其他外界因素是影响草药绿叶绿素延迟荧光强度最大的因素。

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在植物上的研究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利用激光探测器、谱聚焦系统和光学检测器等高科技仪器检测植物上的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能够快速准确地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该测量方法可以直接监测光合功率及其演变的过程,对了解植物光合能力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参数,定量监测植物体内光合功率和其他参数的变化,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及其负荷能力,研究有利于释放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总而言之,草药绿叶绿素的延迟荧光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标志,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中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研究生物体内光合作用情况和其他参数的变化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控制生态系统稳定及保护植物免受环境污染伤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adf机理

tadf机理

tadf机理
TADF机理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机理,是通过“忽略受禁带结构的中间态”的方式实现的。

TADF全称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是通过破坏有机分子的三重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禁阻到达发光的新型机制。

TADF机理中,分子的三重激发态(T1)能够通过弱度的无辐射降温和强度的有辐射跃迁,将能量传递到基态(S0)上。

传统的有机发光中,基态往往是一个非发光的三重态,这就导致了发光效率的低下。

而TADF机理则是通过设计分子结构,让S1态与T1态间的自旋交叉点降低到基态以下,从而在基态上形成新的中间态(TADF态)。

TADF态与T1态的能量非常接近,当受激信号到来时,电子会从TADF态快速跃迁到T1态上,从而达到发光的目的。

TADF机理的发明,解决了之前普通有机发光机理中的低效问题,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TADF机理可以用于OLED显示和照明、生物成像等领域,成为有机发光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

目前,利用TADF机理开发的有机发光材料正在不断涌现,且已经逐渐用于产品商业化生产中。

总体来说,TADF机理的发现,在推动有机发光领域的研究进程,对提升新型有机材料在实际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光
D-A-D型分子:PPZ–DPS, PXZ–DPS 以及 DMAC–DPS 都以二苯矾(DPS)作为施主单元,却有不同的施主单元: PPZ, phenoxazine(PXZ) 以及 9,9-dimethyl-9,10-dihydroacridine (DMAC)
传统方法计算出的六种材料的 ΔEst均小于0.1eV
延迟荧光
Delayed Fluorescence
20143 24
磷光与荧光
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电激发产生两种激子, 三线态激子和单线态激子,比例为3:1。 单线态激子跃迁产生荧光,三线态激子跃 迁产生磷光 对于大部分有机材料,三线态激子的辐射 跃迁是禁阻的,只能产生单线态激子的发 光,因而内量子效率理论上最高只能达到 25%。 而磷光材料中,由于金属原子的存在,打 破了自旋跃迁的禁阻,可以同时利用三线 态和单线态激子的发光,内量子效率理论 上可以达到100%
磷光材料OLED的内量子效率已经达到了接近 100%; 与此相对的,尽管荧光材料已经取得了很高的 稳定性,但它们的内量子效率有其极限值25%
磷光与荧光
磷光材料 1、至今已发现的高效率磷光材 料中,要用到稀有金属铱(Ir)、 铂(Pt)的复合物,材料昂贵; 2、蓝光磷光材料其发光寿命短, 几乎没有可实用的材料
蓝光材料DMAC-DPS和PPZ-4TPT掺杂进DPEPO主体 (EML)的器件结构二 其他材料掺杂进CPB(EML)的器件结构一
器件测试
图b、c: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
结构一的显示要有明显较高的电流 密度,主要是由于结构二将 DPEPO用作主体和激子阻挡层, DOEPO有一个浅LUMO能级(2eV)和深HOMO能级(6.1eV),这不利于电子和空穴的 注入。但这也同时降低了结构二的 电荷迁移率
DMAC–DPS由于深 蓝部分(400-450nm) 的发光带而有更好的 色纯度
启亮电压 高 低
驱动电压 高 低
roll-off 较严重(TTA)
可靠性
较差
DMAC–DPS的HOMO能级比 FIrpic略低(-5.9eV vs -6.1eV), 更适合空穴注入
备注Βιβλιοθήκη FIrpic在高电流密度下效率相当低
2、ITO/a-NPD (30 nm)/TCTA(20nm)/CzSi(10 nm)/EML(20nm)/DPEPO (10 nm)/TPBI (30 nm)/LiF(1 nm)/Al
a-NPD: 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0-biphenyl-4,4′-diamine, TCTA: 4,4′,4′′-tris(N-carbazolyl)triphenylamine, CzSi : 9-(4-tert-butyl phenyl)-3,6bis(triphenylsilyl)-9H-carbazole TPBI :1,3,5-tris(N-phenylbenzimidazol-2yl)benzene, respectively
蓝光TADF材料
传统的计算ΔEst的方法会低估ΔEst的值, 因为不同数量CT分子应该用含有不同百 分比的HF交换因子(HF%)来计算。
最终计算出: 三种DPS分子和 PPZ-DPO的ΔEst近 似于0.08eV; PPZ-3TPT和PPZ4TPT的ΔEst 分别为 0.30eV 和 0.43 eV (效率roll-off)
CDCB材料中的4CzIPN
通过设计分子的形态,最终CDCB已经充分减小了 HOMO和LUMO能级轨道的重叠,最终获得的ΔEst降低 至80 meV
TADF
在这之后,陆续有文献报道了PIC-TRZ、HAP-3TPA、PIC-TRZ2等荧光分子材料(如下图所示),不但进一步提高了HOMO 能级与LUMO能级的分离,减小了ΔEst,甚至实现了近似0-gap分子的设计(PIC-TRZ2),利用该材料制作的有机EL元件的 发光效率(外部量子效率)也提高到19%,均实现了与磷光材料相当的高发光效率
CDCB材料
PL特性的温度 相关性 5± 1 wt% 4CzIPN:4,49bis(carbazol9-yl)biphenyl (CBP) film
a、不同温度下PL延迟曲线 (完整光谱,激发波长337 nm) t=0处的发射为即时荧光, 为4CzIPN的荧光;后面的 延迟部分即TADF产生的延 迟荧光 b、300K温度下PL光谱分解 为即时发光与延迟发光(即 时部分与延迟部分的光谱几 乎相同) c、量子效率与温度的关系 (误差2%) 即时荧光基本不随温度改变, 延迟部分近似看成单增
THANKS~
TTA过程虽在磷光材料OLED中是不利的, 但在荧光材料中由TTA过程产生的单重态 激子能够增强其电致发光(EL)效率。基 于这种上转换机制,额外的单重态激子能 够将材料的效率提高15%~37.5%。于是, 荧光材料的量子效率理论上限提高至 40%~62.5%
TADF
能获得高效TADF的条件是三线态(T1)和单线态(S1)的 能量差ΔEst在0.1eV以下(一般荧光材料的ΔEst在1eV 以上),并且分子形状不容易改变。 而要降低ΔEst,则需尽量减少分子电子轨道中的 HOMO和LUMO电子云的重叠。而这一点,可以通过改 变分子设计来控制。 OPERA研究组制备了具备天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和橙色等 发光色的多种CDCB。 还制作了采用这些CDCB的有机EL面板。黄色发光材料在光激发时 的发光效率只有26± 1%,但绿色和黄绿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为 74~94%,天蓝色和橙色发光材料约为47%。
磷光和荧光材料各有其优缺点, 近年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新 的光发射机制:
延迟荧光。
有些荧光材料被发现拥有超过 其理论极限25%甚至是接近磷 光材料的100%的量子效率
延迟荧光
延迟荧光源于通过上转换从第一 激发三重态(T1)重新生成的S1 态的辐射跃迁。 上转换的转换机制有两种: 1、三重态-三重态淬灭(TTA) 过程 2、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过程 TADF过程如图中黑体箭头所示。热量能提高从T1到S1的反向ISC过 程,因此促进了延迟荧光的增强。因此,当TADF材料应用于OLED, 加热器件来增强反向ISC,使荧光材料的量子效率极限提至100%。 九州大学的OPERA实验室Adachi等人在最近的几篇文章中系统的 研究分析了高效TADF材料的制备原则并报道了具有高效TADF的发 光材料,其中CDCB系列材料的量子效率达到83 ±2% ,蓝光材料 的效率也提高至47%,与磷光材料相当
图d:电流密度与EQE关系
PXZ-DPS和DMAC-DPS显示出最 高的量子效率17.5%和19.5%。
PPZ–3TPT 和 PPZ–4TPT表现出明 显的效率roll-off
对比磷光
磷光发射材料:bis[(4,6-difluorophenyl) pyridinato-N,C2](picolinato) iridium(FIrpic) 荧光TADF材料:DMAC–DPS 结构选择:结构二 CIE坐标 FIrpic DMAC–DPS (0.16, 0.34) (0.16, 0.20)
CDCB材料OLED的性能
蓝光TADF材料
Zhang Q, Li B, Huang S, et al. Efficient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employ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J]. Nature Photonics, 2014.
CDCB材料
器件结构
multiple layers of indium tin oxide (ITO100nm), 4,4-bis[N-(1-naphthyl)-N-phenylamino]-biphenyl (a-NPD, 35 nm),5± 1 wt% 4CzIPN or 5± 1 wt% 4CzTPN-Ph:CBP (15 nm), TPBi(65nm), LiF (0.8nm), Al (70 nm) ITO (100 nm), a-NPD(40nm), 1,3-bis(9carbazolyl)benzene (mCP, 10 nm), 5± 1wt% 2CzPN:PPT (20 nm), PPT (40 nm), LiF and Al.
蓝光TADF材料
D-A型分子:PPZ–DPO, PPZ–3TPT 以及 PPZ–4TPT 都以PPZ(5-phenyl-5,10-dihydrophenazine)作为施主单元, 但有不同的受主单元:2,5-diphenyl-1,3,4-oxadiazole (DPO) 以 及 3,4,5-triphenyl-1,2,4-triazole (TPT)
PPZ-4TPT和DMAC-DPS的能级图
蓝光TADF材料
室温,甲苯溶液中几种TADF材料的吸收光谱 以及 掺杂在10 wt%-doped m-bis(N-carbazolyl)benzene (mCP) 薄膜上的TADF材料的磷光、荧光光谱
蓝光TADF材料
瞬态光谱
器件测试
两种器件结构: 1、ITO/a-NPD(40 nm)/CBP(EML) (20 nm)/TPBI (60 nm)/LiF(1 nm)/Al
蓝光TADF材料
最近的TADF材料以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T)为特征,因为施 主受主分子间的位阻而拥有相当小的弛豫能,这促进了三线态激子 的禁阻,使高效蓝光OLED成为可能
但报道过的基于TADF的蓝光OLED在高电流密度下会有显著的效率 roll-off。这主要是由于S1和T1态间相对较大的能级差ΔEst以及激 发态寿命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