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名家解读

敬业与乐业名家解读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一篇著名的演讲稿,主旨是强调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在演讲中,梁启超从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1. 职业道德:梁启超强调,无论是做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敬业,即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2. 职业情感:梁启超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厚的感情,喜欢自己的工作,乐在其中。
这样,人们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3. 职业选择:梁启超主张,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而不是盲目追求名利。
他认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才能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对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选择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对于我们理解职业的重要性,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敬业与乐业的例子

敬业与乐业的例子敬业与乐业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态度。
敬业是指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专注投入,乐业则是指对工作的热爱和快乐心态。
下面列举了10个敬业与乐业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1.医生的敬业与乐业:作为医生,他们要对病人生命负责,对每一个病人都要认真仔细地诊断和治疗,不计较时间和辛劳。
他们热爱医学事业,乐于帮助他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知识,为病人恢复健康带来希望和快乐。
2.教师的敬业与乐业:教师是培养未来的希望,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他们认真备课,精心讲解,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3.科研人员的敬业与乐业:科研人员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对科学事业充满热爱和追求。
他们投身于实验室,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待科研工作认真负责,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探索。
科研人员的乐业在于他们的发现和突破能够为人类带来福祉和进步。
4.企业家的敬业与乐业:企业家是创业者和组织者,他们对事业充满激情和热爱。
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中。
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成功的事业,并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5.农民的敬业与乐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对土地和农作物充满敬畏和热爱。
他们努力耕种,勤劳劳作,对农田保持细心呵护,以期获得丰收和农产品的高质量。
农民的乐业在于他们的劳动成果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粮食和生活所需。
6.艺术家的敬业与乐业:艺术家追求艺术的完美和表达的独特。
他们对艺术充满热爱和执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和练习。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情感和思想,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发。
7.运动员的敬业与乐业:运动员对体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追求。
他们坚持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竞技水平,为代表国家参加国内外比赛。
运动员的乐业在于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能够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激情,同时也为国家争得荣誉和成就。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集合》,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概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本文字面上意思,熟悉课文内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学习并能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2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教学难点:1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大屏幕: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

《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敬业与乐业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
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
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麽可敬呢?为什麽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於各种职业,没有甚麽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於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廔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

敬业与乐业主要内容
(最新版)
目录
1.敬业与乐业的定义
2.敬业的重要性
3.乐业的重要性
4.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
5.结论
正文
敬业与乐业是两种重要的职业态度。
敬业是指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乐业是指对工作的热爱和享受。
这两种态度相辅相成,是一个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
首先,敬业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敬业的员工,会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他不会抱怨工作的辛苦和困难,而是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敬业的员工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因为他们的工作质量高,工作效率也高。
其次,乐业也同样重要。
一个乐业的员工,会对工作充满热情,他会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他不会把工作当作负担,而是会主动寻找工作的乐趣。
乐业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他们的工作态度积极,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活力。
那么,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呢?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然后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与乐业。
总的来说,敬业与乐业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态度。
敬业与乐业6篇

敬业与乐业6篇他是一个敬业者,亦是一个乐业者。
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快乐而且不知疲倦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了那个路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路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行人,便可远远地听到那种响亮而又富有节奏感的哨声,时而高亢嘹亮,就象一位想要唤醒正在睡梦中的人们的一位司钟人;时而低沉婉转,象一位和蔼的老师,在亲切地给路人讲解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哨声有时会显得短促激昂,象一位严厉的将军,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
这样的哨声,每天都在白天响起,傍晚停止,春天会响起,但是夏、秋、冬日也不会停歇。
他总是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去吹响手上的哨子,并且还时不时地奋力挥舞着早已酸痛的双臂,口中大声呼喊,应和着自己的动作。
一天下来,他的嗓子也有些沙哑了,那张不再年轻的脸庞上也多了几分疲倦和劳累,但他一直地坚持地指挥着这个繁忙的路口。
听说为此,他还获得了本市“五一劳模”的称号呢!他不仅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决不擅自离岗,他还经常快乐地替别人管理这个令其他人头疼的路口。
每天中午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他在炎炎烈日之下“排兵布阵”,每一辆车都很听他的指挥。
他的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滴,大沿帽下面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丝也不放松,聚精会神地指挥着交通。
脸上依旧挂着和蔼的淡淡的微笑。
突然,一辆车在绿灯刚刚变过时,想强行越过,差点撞着斑马线上的行人。
他赶忙追上前去,在做了一个“靠边停下”的手势后,他举手敬礼,一边笑着问怎么回事,一边给他讲解交通规则,最后还不忘给司机留下一份礼物第二篇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读后感600字【篇一:敬业与乐业读后感】我们大家都是学生,现在我们的职责是学习,努力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首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身份学生,那么,既然是学生,就应该做事,做学生应该做的事,不能挂着学生的名义,表面上是在学,其实根本没有在想,在思,书拿倒了,脑子里仅是电脑游戏,既然是学生,就应该先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只学习的学生还不是好学生。
《敬业与乐业》教案15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15篇《敬业与乐业》教案1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__。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__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__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__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
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__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__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__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__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1.梳理__思路,理清__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__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__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举例论证例子

敬业与乐业举例论证例子敬业与乐业是指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程度。
敬业是指对工作充满敬意、尽职尽责、勤勉工作的态度;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过程、对工作充满热情。
下面我将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个方面举例论证。
一、敬业的例子:1.医生:医生是一个典型的敬业职业。
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疾病和病情,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尽力救治患者。
他们不畏艰辛,准时上班,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医疗工作。
2.教师:教师也是一个敬业的代表。
他们用心教学,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认真负责的。
他们不仅仅教书,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3.警察:警察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守护者。
他们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为社会大众服务。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工程师: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
他们在工作中严谨认真,时刻保持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敬畏之心。
5.农民:农民是敬业的代表之一。
他们辛勤劳作,不怕辛苦,为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付出了大量的汗水。
他们对待土地和农作物一丝不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乐业的例子:1.艺术家:艺术家追求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力,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
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舞蹈,艺术家们都能够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厨师:厨师是烹饪美食的行家,他们在烹饪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料理的乐趣。
他们对食材的挑选、搭配和烹饪技巧都非常讲究,每一道菜都是他们的心血结晶。
3.摄影师:摄影师通过镜头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美丽瞬间,他们能够在拍摄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他们善于捕捉瞬间的美,通过摄影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4.运动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找到乐趣。
他们享受运动的过程,追求自己的极限,不断挑战自我。
无论是足球、篮球还是田径,运动员们都能够通过运动来释放自己的激情和能量。
5.作家: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 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 人。
2005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坚守在贵州深山,
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
李春燕,27岁,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 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 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 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 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 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 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 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 怎样的医生? 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 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 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内容论证方面: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演讲语言方面: 口语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两个例子
有些同学总以为学习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请 根据本文的观点写一段劝告他的话。
我们现在刻苦学习是为了将来工作和生活打基 础的。因为只有现在刻苦学习,才能为将来的 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是一个逐步 积累进步的过程,我们要善于从学习中体验学 习的乐趣,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本来也许是枯 燥乏味的学习活动会渐渐变得趣味无穷。
引用孔子的话, 举两种人的事例 (第2、3段)
要第 一 层 : 论 述 “ 有 业 ” 的 必
“饱食终日,无 所用心”之人 “群居终日,言 不及义,好行小 慧”之人
反 面 举 例 论 证
强 调 “ 有 业 ” 的 必 要 性 人强 之调 本“ 有 业 ” 是 做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 (第4段) 讲道理,得出“百行业 为先,万恶懒为首”的 结论(第5段)
告诫青年学生们:人生在世,做任何事 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回避的事,与其 “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从中寻 找出乐趣。
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注意力,更有 力的论证乐业的重要性,在对比中加深影 响。
齐读第9段,思考回答: 作者是怎样结束他的演讲的? 把敬业和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 乐趣,并提出希望。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 两种论证的方法。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旁骛 ( wù)
承蜩 (tiá o) 骈进 ( piá n)
佝偻 (gōu lóu )
亵渎 ( xièdú) 强聒 (qiǎng guō)
亵渎: 轻慢,不尊重。 骈进: 并进,一同前进。 断章取义: 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 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旁骛,不专心。骛,追求。
一:在工作、学习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孔子
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 的害处。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 《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 说明做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
无业游民,日子难过
正面说理论证
2、两种人生 表现
反面举例论证 厌恶本业,逃脱不得
的“ 强 境乐 调 界业 要 和” “ 价才 乐 值是 业 。人 ” 生的 更原 高因 :
从四个方 3、怎样“乐业” 面阐述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论证了“凡职业都 是有趣味的”的道 理。
阅读第8段,思考回答:
作者在本段开头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 的叹息声中谈起,有什么用意?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过分啰 嗦 言行相顾: 说的和做的相互照应。
析题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发愤忘食”)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以忘忧”)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 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正面举例论证
正反(有业、无业) 道理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这一层为下文论述作铺垫。
第二部分
第二层:论述“敬业”的重要 性 敬业:凡做 一件事,便 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 集中到这事 上头,一点 不旁骛,便 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 是神圣的,凡 职业没有不可 敬的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
敬 业 与 乐 业
提出 (1)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 问题 心—敬业与乐业(提
出中心论点)
总
分
论述有业、敬业、 分析 (2—8) 问题 乐业的重要性
解决 总结全文,勉励人 ( 9 ) 问题 敬业乐业
引 用 论 证
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 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 举例论证(正面举“当大总统”、“当车 夫”的事例)
第二部分
庄子名言 曾文正名言 孔子名言 引 用 论 证 强调论证了“敬 业主义,于人生 最为必要,又于 人生最为有利。”
木匠
政治家
挑粪工
军人
正 面 举 例 论 证 从反面说理
总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 出的?
探究课文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 注意找出主要段落的中心句。
引用儒家经典《礼记》、 道家经典《老子》中格 言
第一部分
心引 论出 点中
“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 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引用格言引出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据;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第二部分
本段作者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两处设问有 何好处?(1.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 呢?2.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引发人们的思考,更加有力证明敬业 对于人生的必要性和人生的有利性。 在结构上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
1、阐述人生 苦乐缘由
第三层: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在于主观的心, 不在客观的事
最星 人 能。 生 体在 是 现你 短 你有 暂 人限 的 生的 , 价生 如 值命 同 的里 一 职, 颗 业你 闪 是最 烁 向即 往逝 的的 、流
……
你会选择什么职业?
为
官员 演员 医生 教师
什 么 ?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军人
心心 中里 的, 那该 盏点 灯燃 。的 是 我 们
真 正 的 光 明 在 我 们 的
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 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 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有业 — 敬业 — 乐业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 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 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
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 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 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 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 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 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 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 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 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 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 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 业道德启蒙教育。中国的传统文 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 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 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 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 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 头地为人生价值取向。因此有很 强的针对性。 这是一篇演说词,可看作议论文 体。
第三部分
敬业即是责任心
得出结论
乐业即是趣味
课文小结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 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 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 问题。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 值的事情). 作者认为,“人 类合理的生活” 应该是这样的: 其次,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 地把它做好。 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 “乐以忘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