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河流教案 新人教版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三课时教案

2.3 河流(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结合实际,说出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图文材料,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和防治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长江不同河段的开发与防治。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航拍中国的黄河片段,请同学们欣赏黄河自然风光,感受黄河的壮阔与美丽,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黄河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忧患,如何了解黄河的忧患,更好的改造黄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本节课——黄河。
新课讲授: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 黄河概况活动1:通过黄河流域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状,从而对黄河的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2: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通过认真观察,同学们了解黄河基本的水系特征。
活动3: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政区图,观察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9个省级行政区,青、川、甘(陇)、宁、内蒙古、晋、陕(秦)、豫、鲁,9省区。
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
活动4:通过中国地形图,观察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关注阶梯交界处的山脉,使同学们更好理解黄河开发与治理当中的利与弊。
活动5:读读黄河水系图,找到黄河上、中、下游的节点;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为上游,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
活动6: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的主要支流,通过圈画,让同学们了解黄河更多的水系特征;图片展示汾河与渭河风光。
2.黄河的奉献活动1: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之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和生活说一说。
活动2:读黄河水系图,了解黄河在提供水源、引黄灌溉。
黄河沿岸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古至今,黄河就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初中地理中国河流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2)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分析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名称。
2. 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 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1. 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分析。
2. 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它流经哪些省份?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自主阅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并了解它们的位置。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1)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
(2)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
2. 讲解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1)长江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较小,冬季河流不结冰。
(2)黄河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较大,水量较少,汛期较短,含沙量较大,冬季河流结冰。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10页的“长江流域水文特征图”,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
2.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12页的“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图”,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2. 强调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
六、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8页的“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绘制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2.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自己保护河流资源的建议。
初中中国地理河流教案

初中中国地理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的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地图,找出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2. 提问:同学们对我国河流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我国河流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讲解内容包括:a.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主要河流的来源、流经地区和注入的海洋。
b. 各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域面积、全长、年径流量等。
c. 影响河流分布和特点的因素,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 分析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内容包括:a. 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
b. 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如季节性、年际变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长江为例,分析其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内容包括:a. 长江的来源、流经地区和注入的海洋。
b. 长江的水文特征,如流域面积、全长、年径流量等。
c. 长江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如季节性、年际变化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提醒学生关注河流资源的保护,关爱环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2. 分析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其影响因素。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根据阅读,了解京杭运河。
4.根据阅读,了解我国主要的湖泊。
教学重点1.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京杭运河的概况。
教学难点1.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掌握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1课时课时数 3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导入新课(1′)〖师〗多媒体播放我国河流与湖泊的自然景观的照片。
〖生〗欣赏,激发学习本节的兴趣,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25′)〖师〗〔提问〕1.什么是外流河与外流区?2.什么是内流河与内流区?〖生〗思考作答。
答: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2.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师〗根据所学,完成课本P46活动1、2。
〖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答:1.只有塔里木河位于内流区,其余5条河流均位于外流区。
2.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域,流域面积较大;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师〗〔归纳〕我国河流分布的特点是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的河流较少。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河流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学案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2、掌握我国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3、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主要湖泊的名称及位置;4、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5、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学习重点】: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及水文特征【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42“外流区为主”的部分内容。
1、解释:什么是流域?什么是水系?2、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
3、最终未的河流,即河流流入或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
4、阅读图2-28,结合图2-2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写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5、阅读图2-28,找到下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
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6、四大洋中,没有我国河流汇入的是;自北向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7、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内流区的河流较。
8、京杭运河经过了哪些省区?连通了哪些水系?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43 ,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是如何影响的?2、我国外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征?3、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
冬、夏两季内流河各有什么特点?内流河大部分属于河流。
学习任务三:阅读教材P44 ,了解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
读图2-28找到我国主要的湖泊,总结它们的分布地区。
【学习诊断】:1、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2、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有哪些?【学习质疑】:【拓展训练】: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讨论我国南水北调的利与弊。
【系统总结】:【限时作业】:1、我国绝大部分河流都注入()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2、下列河流无结冰期的是()A、黑龙江B、辽河C、黄河D、长江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4、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珠江B、长江C、塔里木河D、黄河5、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A、长江B、珠江C、松花江D、黄河6、下列河流中,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的一组是()A、黑龙江、松花江B、海河、黄河C、长江及其支流D、珠江及其支流7、下列河流中属于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界河的是()A、黑龙江B、雅鲁藏布江C、珠江D、额尔齐斯河8、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C、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入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9、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C、夏季气温高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1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C、淮河冬季一般不结冰D、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二)【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2、认识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3、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
《河流》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3篇

《河流》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3篇《河流》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
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初中我国的河流教案

初中我国的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河流的基本特点,包括河流的分布、类型及水文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和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2.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1. 我国河流的分布规律及水文特征。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地图。
3.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河流的美丽景色。
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河流有哪些特点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我国河流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1. 河流的分布a. 展示我国河流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b. 讲解我国河流的分布规律,如从西向东流、南北走向等。
c. 介绍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和分布情况,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2. 河流的类型a. 讲解河流的分类,如内流河、外流河、山区河流、平原河流等。
b. 分析不同类型河流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3. 河流的水文特征a. 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汛期等。
b. 分析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如长江的水量丰富、黄河的流量季节性变化大等。
4. 保护水资源a. 讲解水资源的保护意义,如保障河流生态平衡、满足人类需求等。
b. 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从自身做起,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并标注其分布情况。
2. 分析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我国河流的认识。
2. 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关注和爱护水资源。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河流的分布、水文特征及保护情况。
2. 开展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地图、课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河流的基本特点、分布情况和水文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重难点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图片,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教学(一)众多的河湖(1)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2)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3)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
河湖有哪些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2.读图学新知引导学生读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塔里木河和弱水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没有注入海洋。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海洋?(太平洋)(3)我国某某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某某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注入什么海洋?(北冰洋、印度洋)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外(内)流湖图后思考: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内流湖是咸水湖?(学生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输出,水中盐度大大降低,因而成为淡水湖;内流湖湖水靠蒸发输出,水中盐分较高,因而成为咸水湖。
(二)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与分布1.读图学新知引导学生对照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仔细观察我国内、外流河各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哪一侧地区?(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河流教案
课题:中国的河流
课型:新授课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掌握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知道我国主要的湖泊及其分布。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搜集并运用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 训练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对立比较法、知识联系法、自主探究法
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首歌是赞美长江的。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从雪山走来,奔向大海”的大江大河。
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本节我们来学习河流湖泊的知识。
二、【定向自学、知识梳理】
【定向自学一】学生读图2-28,动手描出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并完成下表。
(教师点拨)1、内、外流河的定义2、内、外流区的定义
【定向自学二】看、读、说、忆
看:京杭运河视频
读:京杭运河图
说:京杭运河起止点____流经的六省市____沟通的五水系_____
忆:京杭运河开凿的历史地位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拨)京杭运河在南水北调中的作用。
【定向自学三】读图2-28并结合课本44页,完成下列任务:
在图上找出以下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青海湖、纳木错。
从图上观察我国湖泊主要集中在那些位置?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主要分布在_______
青海湖、纳木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温馨提示】河流的水文特征:通常从河流的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有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有气温特点决定)、流(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等方面分析河流的自然特征,即水文特征。
阅读课本P43 ,结合P28《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P31《中国年降水量图》
探究问题一: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
(学习方法指导)联系法:地理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河流的水量大小与降水
量有关,结冰期与最冷月月均温有关,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和把握知识。
探究问题二: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学习方法指导)对立比较法:把两种对立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分析它们的特点,这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
探究问题三:新疆地区一大怪,“天越旱越盼晴天”,怎么回事?(结合课本43页第三段)
【教师解析】新疆地区的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晴天气温高积雪融化的多,相应河流的水量大,所以,新疆地区“天越旱越盼晴天”。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的多,内流河水量最大;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四、【一展身手、能力提升】
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2、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外流河的是()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3、《水浒传》主题歌中“大河向东流啊…”这句话说明对河流的流向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C.我国地形多种多样 D.我国国土辽阔
4.下面的“顺口溜”,你从中读取了哪些地理信息?
我国河流的一般特征:
河流主特征,众多水量丰;水能蕴藏大,世界第一称;
水文变化南北同,枯水期为春与冬。
夏秋两季是汛期,天气多雨需防洪。
南水常流北水冻,北水浑浊南水清。
西北河流多内陆,断流季节是春冬。
四、【再回首】
1、我的收获: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下节备战】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长江、黄河的相关资料
(学习河流的一般思路、长江、黄河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