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练习 (2)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实验报告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我们知道,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是相同的,在0℃、101.3kP时约为22.4L;而1mol气体的质量各不相同。
要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如取氢气作试样,则要测定2.016g氢气(氢的摩尔质量为1.008g/mol)所占的体积;如取二氧化碳作试样,则是测定44.0g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
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方法化学实验室中,可以直接取一定体积(V)的某种气体,称出它的质量(m),或称取一定质量(m)的某种气体,量出它的体积(V),再根据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计算出1mol气体的体积:然而,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操作上比较繁复,我们可以设想能否用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出液体的体积,间接地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如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气体发生器,中间是储液瓶,右边是液体量瓶。
储液瓶上的刻度线标明了容积约200mL的位置,液体量瓶的容积约130mL,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的体积。
全部装置固定在专用底座上。
底座放置气体发生器、液体量瓶的位置下有螺旋,能作高低的微调。
如要测定1mol氢气的体积,则取一定质量的镁带跟稀硫酸在气体发生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把储液瓶中液体(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读出液体数据转换成氢气的体积,进行计算推算出实验温度时1mo l氢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1、记录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强。
2、装配好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
3、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20—0.140g镁带(精确至0.001g),把准确数值记录于表格。
4、将镁带用纸舟投入到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
注意:不要使镁带贴附在瓶壁上。
5、用针筒吸取10mL 2mol/L H2SO4溶液,用针头扎进橡皮塞,将硫酸注入气体发生器,注如后要迅速拔出针筒(注意要捏住针头拔出,不要使针头和针筒脱离),观察现象。
【推荐下载】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第十章知识点: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键入文字]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第十章知识点: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如何测定气体的摩尔体积,小编整理了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第十章知识点: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1.复习重点
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5.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难点聚焦
1.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体积,指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据空间的大小。
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决定因素有:(1)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
(2)物质微粒间距离的大小。
(3)物质微粒本身的大小。
在这三个因素中,我们先固定其一,比如我们取1mol
1。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化学高二上学期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沪科版习题精选六十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化学高二上学期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沪科版习题精选六十第1题【单选题】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分子的直径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气体的分子数目D、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A、NH3B、O2C、H2D、CH4【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有误×6.02×10^23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的11.2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B、摩尔(mol)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C、H2SO4的摩尔质量(M)是98D、气体摩尔体积(Vm)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g.L^-1,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 )A、2:1B、1:2C、2:3D、3:2【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B、11g CO2和5.6L N2所含分子数相同C、常温常压下,22.4L^H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D、决定气体摩尔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大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错误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④>①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本身的大小B、分子间平均距离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gB、5.4mL4℃的H2O中有1.806×10^22个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D、50mL 1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物质的量之和是0.1mol【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B、18.0 g重水(D2O)与20 g Ne所含有的电子数C、等物质的量的Al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D、100 mL 2.0 mol/L盐酸与100 mL 2.0 mol/L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C、Cl2的摩尔质量为71 gD、常温常压下,32 g 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0.2NAB、1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C、0.2mol/L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D、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在标准状况下,0.5mol N2和1mol O2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______,0.5mol CO2 的质量是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答案】:【解析】:。
10.1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练习

测定1mol 气体体积练习1、标准状况下,448ml 某气体的质量是1.28g ,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分子量是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子直径的大小B 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 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 分子数目的多少3、下列关于定量测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误差一般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B 精心设计的话可以使数据的误差等于零C 自己意识到有较大操作偏差,应重做实验D 即使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偏差。
,也要记录原始数据4、下列关于测定1mol 氢气体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装置漏气B 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层后称量C 用针筒注入硫酸后,应迅速拔出D 镁带的质量要使产生的氢气足以计量5、常温下测定1mol 氢气体积的下列操作中,使结果偏大的是( )A 镁带中混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B 装置接口处有气体泄露C 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D 硫酸注入量不足10ml6、用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测定某温度下1mol 氢气的体积,正确称取镁带质量为0.101g,注入10ml 稀硫酸使镁带全部反应,实验中测得读数为113.5ml(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产生氢气的体积是(3) 计算1mol 氢气的体积为 (精确到1位小数)(4) 若该温度下1mol 氢气的体积为24.1L ,则该次测定的相对误差为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常温下1mol 氧气 的体积,提供试剂有Mno 2 和H 2O 2 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1) 制取氧气的方程式(2) 仪器A 中预先盛放的试剂是 ,用注射器向A 中注入的试剂是(3) 仪器C 的刻度范围一般是 ,现取10ml的0.95 mol/L 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仪器C 的读数为122.0 ml 。
计算室温下1mol 氧气体积的测定值是A C。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测试沪科版(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测试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测试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测试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
(06年上海化学26)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解析】本题是一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实验考题,试题借助Fe和S反应的产物与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问题设计,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反应后的固体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B装置增重,由此推断产生了H2S气体,故M中含有FeS,又因气体通过B和C后还收集到V mL气体,依据试题信息,该气体只能是H2,故M中还含有Fe.Fe 的质量为:V/22400×56=V/400g;从整个装置的设计来分析,实验的流程是让混合气体先通过B洗气瓶除去H2S,然后再通过CuSO4溶液检验H2S是否除净,故B装置的名称是洗气瓶,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H2S→2H2O+S2-;C装置的作用是证明H2S 已被完全吸收,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将产生CuS黑色沉淀;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S,分离该固体,应采用过滤的操作,所需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的原因为:若A中留有气体,导致D中测量的气体减少,从而影响对剩余铁的计算,若测定气体的体积时水面高于量气管,会导致量气管内气体压强增大,使测量的气体体积变小,导致Fe的计算量变小。
沪科版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word同步测试

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一、填空1、气体体积测定仪由三部分组成,自左至右为、、。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注射器用到次,目的分别是。
液体量瓶瓶颈上刻度线范围是最小量度单位mL,可估计至mL。
计算公式:。
2、普通托盘天平可称准到g,中学化学实验室选用的电子天平可精确称到g。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 LB、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C、标准状况下,16g氧气的体积约是11.2 LD、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是11.2 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 L的气体中,含有6.02×1023个气体分子B、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C、高温时,某气体的体积一定比低温时气体体积大D、压强大时,某气体的体积一定比低压时气体体积大3、欲配制0.1mol/L 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可能会造成溶液实际浓度偏高的是()A、天平空盘时,指针指向“0”刻度的左边,称量达平衡时指针指在“0”刻度B、把烧碱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C、将NaOH溶解并将溶液倒入100 mL的容量瓶后,“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所使用的NaOH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4、某人配制0.1mol/L硫酸溶液,结果浓度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用水洗过B、量筒用水洗过C、烧杯用水洗过D、平视容器刻度时,液体凹面的下沿和刻度相切三、判断1、在“测定常温下1mol氢气体积”的定量实验中,下列几种情况中,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偏大、偏小、无影响)?(1)、若镁带表面的氧化镁没有擦尽(2)、若镁带中含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如果含有的杂质是Fe或者Al呢?(3)、如果反应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4)、若反应前储液瓶的导管中没有液体,反应后读数时该导管中还留有液体(5)、若以液体量瓶的读数作为氢气的体积计算(6)、用注射器注入硫酸后拔出,针头与针筒脱离,针头仍留在橡皮塞上(7)、反应完成未用注射器抽气,而直接进行计算环节四、拓展与探究1、以碳酸钙为原料,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如图)来测定1 mol CO2的体积。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学案2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学案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一,实验步骤1、记录实验室的_ _____和___________;2、连接好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做好_____ ______。
3、用__________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
称取一定质量的镁带,把准确数值(精确至__________g),记录于表格。
4、从A瓶出气口处除下胶管,托盘中移出A瓶,用小烧杯加入10ml水于A瓶中,再加入称量后的镁带,加料口赛上橡胶塞,将A瓶置于A托盘内,出气口接上胶管。
5、用从A瓶加料口处吸出空气,当B瓶中时,能够确认装置内外压强差不多一致,注射器拔出时要注意捏住针头拔出。
6、用在小烧杯中吸入10ml 3mol/LH2SO4,注射器口向下装上针头,排出余外硫酸,移到A瓶加料口上方,左手握A瓶颈右手将注射器针头迅速拔出注射器。
7、当反应终止后。
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数据。
——即为B瓶导管内没有排出的液体量。
读出液体量瓶中液体的体积。
记录于表格。
8、将C瓶中液体倒回B瓶中,补加少量品红溶液,使液面差不多复原到刻度线。
将A瓶中应液倒入废液缸,用水冲洗A瓶使之冷却,能够开始重复实验。
二、记录:温度:20 ,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实验次数镁带质量(g) 硫酸体积(mL)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mL)抽出气体的体积(ml)运算1mol氢气体积(mL)1 0.108 10 116.8 1.22 0.114 10 120.5 1.1两次实验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温度下,1mol 氢气体积的理论值:__________。
(按11100T V T V ρρ=运算,PV=nRT )实验误差:=⨯-%100理论值理论值实验值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误差及其分析缘故分析摸索: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哪些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引起误差?如何阻碍? 1.没有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2.镁带表面氧化镁没有擦除或没有除尽——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3.硫酸的量不足,镁带没有完全反应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4.称量好镁带后用砂纸擦表面的氧化膜V(排)偏低——气体摩尔体积偏低; 5.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V(排)偏高——气体摩尔体积偏高。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练习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1.气体体积要紧决定于( ) A .气体分子数B .气体分子的直径和分子数C .气体分子的直径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气体分子数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2.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小的是( ) A .HCl B .H 2S C .NH 3 D .O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 mol 水的体积约是22.4LB .1 molO 2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C .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 .标准状况下,28g 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 4.某温度下,用无水碳酸钠(质量为m g )跟足量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V L ),来测定此温度下1 mol 二氧化碳的体积。
下列运算式正确的是( )A .106⨯m V B .44⨯m VC .106⨯V mD .44⨯Vm5.测定1mol 气体体积时,可能造成误差的缘故有专门多。
下列缘故中,确信可不能造成误差的是( )A .装置连接完毕后,未检验气密性直截了当实验B .储液瓶中玻璃导管内开始反应是无水,反应终止后充满水C .镁条与硫酸反应完毕后,赶忙测定体积D .镁条放入气体发生器时,发生器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干燥,直截了当加入硫酸 6.下列测定常温下1 mol 氢气体积的操作中,使结果偏大的是( ) A .镁带未擦去表面氧化物 B .装置气密性不行 C .镁带不纯,含少量铝D .加入硫酸后,针筒拔出时不慎将针头留在橡皮塞上 7.已知CO 2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g/L ,运算25℃、101kPa 下,1 molCO 2的体积是( ) A .22.45L B .24.50L C .20.08L D .33.60L8.某气体MO 2在20℃、101kPa 下,与同体积H 2的质量比是32︰1,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12B .14C .32D .649.两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 ,另一只盛有N 2和O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气装置
常温下1mol 气体体积的测定
1、以碳酸钙为原料,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如图)来测定1 mol CO 2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 的 名称是_____,
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2)B 瓶中的液体最好选用___(填编号) a. 品红溶液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用稀硫酸酸化的品红溶液
(3)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用____次注射器,其中最后一次是反应结束后在A 瓶的加料口处抽气,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时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条件下1mol CO 2的体积为_______ L (精确到0.1)
(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编号) a. 碳酸钙中含有碳酸镁杂质 b. 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 c. 液体量瓶读数时俯视 d. 反应完成后未进行抽气,就读数
2、在常温常压下,可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气体体积 (1)写出装置名称:A 。
C 装置的作用是 。
(2)若称取0.113 g 镁带跟10.00 mL 稀硫酸(足量)完全反应制取氢气,并测定1 mol 氢气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
反应结束时C 中的液面刻度为128.00 mL ,则得此条件下1 mol 氢气的体积为 L (精确到0.001)。
(3)上述测出1 mol 氢气的体积比该温度和压强下的理论值偏高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和装置都无问题) (选填编号,下同)。
A .未冷却到室温
B .反应速率太快
C .未进行抽气操作
D .装置气密性不好
(4)若利用上述装置测定CO 2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 B 中所盛放的液体应为 A .饱和Na 2CO 3溶液
B .饱和NaHCO 3溶液
C .水
D .澄清石灰水
② 仪器A 中盛放的试剂应为____
A .大理石,浓盐酸
B .纯碳酸钠,稀硫酸
C .纯碳酸钙,稀硫酸
D .纯碳酸钠,稀盐酸
(5) 用以上装置测出的气体摩尔体积均比理论值大,你认为减小实验误差可行的措施是
____
A .把A 装置浸入盛水(常温)的水槽中
B .减小酸的浓度
C .把A 装置浸入盛冰水的水槽中
D .增大酸的浓度
3、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一条条件下1mol 气体的体积,图中仪器C 称为液体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 刻度线。
将一定质量的镁带和过量的衡硫酸在仪器A 瓶中完全反应,产生的H 2将B 瓶中的液体压入液体量瓶中,根据液体的体积可以转换成H 2的体积。
实验步骤(1)装配好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作气密性检查。
(2)用砂皮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称取0.100g~0.110g 的镁带,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3)取下A 瓶加料口的橡皮塞,用小烧杯加入20ml 水,再把已称量的镁带加到A 瓶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
(4)用注射器从A 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 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
(5)用注射器吸取10mL 3mol/L 硫酸,用针头扎进A 瓶加料口橡皮塞,将破酸注入A 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针头。
(6)当镁带完全反应后,读取C 瓶中液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7)用注射器从A 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 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记录抽出气体的体积,把数据记录于表格。
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实验,避免偶然误差。
根据上述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压强:101kPa 。
该条件下1mol 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24.5L
(1)连接装置及气密性检查:当A 瓶加料口塞上橡胶塞, 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合格。
(2)B 中所装液体一般是 (填“水”或“品红”)。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数据如下:温度:25℃(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①上表中X= 。
②计算1mol 氢气体积两次实验的平均值= L 。
③计算实验误差:(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100%= ④引起该误关的可能原因 (填字母)
A .镁带中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B .没有除去镁带表面的氧化镁
C .镁带中含有杂质铝
D .所用稀硫酸不足量
(4)许多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偏高(记录数据时已恢复至室温)。
为此,某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方案提出了两条修正建议①A 、B 瓶的气体中含有水汽,增加的气体体积中所含的水汽,不该计入氢气的体积。
②B 瓶中导管(图中阴影部分V B )内液柱部分在反应后为空气所占据,不该计入氢气的体积。
你认为他们的意见合理的是 (合理
则填序号,否则填“无”)如有合理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数据给出修正的1mol氢气体积的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