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文阅读之文言句读巧用方法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2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

江苏省海安县202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习目标】1. 归纳文言文句读停顿的方法,并能用方法划出句子的准确停顿。
2. 知晓文言文内容概括提炼的注意点,并能在实际解题时运用。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献寿。
率⑤④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1)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2)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五学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五学习目标:1.复习《陈涉世家》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过程:一、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习题。
1. 解释加点的字词。
陈涉少.时辍.耕之垄上苟.富贵,无相忘若.为佣耕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度.已失期法.皆斩扶苏以数谏故.今或.闻无罪楚人怜.之为天下唱.吴广以为然.足下..事皆成念.鬼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置人所罾.鱼腹中固.已怪之矣夜篝.火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忿恚..尉尉果笞.广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借.第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至陈与皆来会计..事骑.千余披坚.执锐.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皆刑.其长吏从.民欲也2.辨析词义。
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道.不通伐无道.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数.日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佣者笑而应.曰杀之以应.陈涉宜多应.者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或以为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举.大计亦死死即举.大名耳管夷吾举.于士陈胜王.功宜为王.车六七百乘.公与之乘.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二世杀之.扶苏以.数谏故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固以.怪之矣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若为.佣耕为.屯长项燕为.楚将为.天下唱士卒多为.用者为.坛而盟功宜为.王笑而.应曰夺而.杀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为坛而.盟二、再次朗读课文及记忆文中重要词语的词义。
三、课堂迁移训练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二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口技》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善.口技:会.宾客:施.八尺屏障:但.闻:少顷..:犬吠.:惊觉.:欠伸..:呓语..:既而..:当是.时:叱:一时..:众妙毕.备:未几..:意.少舒..:俄而..:力拉..崩倒:百千齐作.: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辨析词义。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众妙毕.备布衣毕.升吾与汝毕.力平险宾客意.少舒醉翁之意.不在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有仙则名.3.划分句子的停顿。
不能名.其一处也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皆指.目陈胜高可二黍许.曳屋许许..声众宾团坐.满坐.寂然1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
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座。
安置已,叱犬疾奔。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
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
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注释:泺口:地名竹簏: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
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荷.竹簏高尺余.叱.犬疾奔安置已.2.下列选项中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一项是()A. 牵巨犬二B. 又以小锦鞯被犬身C. 跪拜起立,灵变无讹D. 跨犬从之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4.本文采用了手法,描写的重点是木雕的和。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古文阅读之文言句读巧用方法学案无答案

专题四古文阅读之文言句读巧用方法一学习目标1.了解句读概念,把握句读的方法2.掌握文言正确流畅的翻译技巧句读一、知识梳理句读的概念二、方法点拨考题再现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1.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014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2.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015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3.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2016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4.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017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句内停顿一、语法结构:典型例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佳木秀而繁阴•方七百里•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一犬坐于前•永之人争奔走焉二、句首副词典型例题2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盖一癞蛤蟆也•夫环而攻之而不胜•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至于负者歌于途•苟富贵句首连词典型例题3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若止印三二本•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虽人有百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则何时而乐耶句首总结词典型例题4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故自号曰醉翁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句首表方位、时间性词典型例题5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俄而百千人大呼•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古二今一典型例题6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其实味不同四、“而”"则"字表示句中停顿的典型例题7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巩固练习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城非不高也•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人之述备矣•屠自后断其股句间停顿一、方法点拨方法一:通文意,分层次典型例题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齐师败绩..下视其辙.既克.再.而衰彼竭.我盈.肉食者鄙.谓.其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期年..之后朝服.衣冠.宫妇左右..2.辨析词义。
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客从.外来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虽.欲言,无可进者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与之.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又何间焉.惧有伏焉.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登轼而.望之而.形貌昳丽3.划分停顿(划一处)。
可以一战战于长勺下视其辙惧有伏焉朝服衣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三)学生读课文和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伐崇为民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注释:崇:又称有崇氏,相传在唐虞之时,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
崇侯虎:崇侯即崇国国君,虎为名。
父兄:古代君主对同姓臣子的敬称。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四教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四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课文《出师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三、复习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之殊.遇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作奸犯科.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悉以咨.之裨补..阙漏行阵..和睦亲.贤臣远.小人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愿.陛下亲之信之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后值.倾覆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以彰.其咎.咨诹善.道临表涕.零2.辨析词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宜开张圣听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悉以.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临.表涕零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深追先帝遗.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深入不毛.兵甲已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不求闻.达于诸侯3.划分停顿。
今天下三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盖追先帝之殊遇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三、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江苏省海安县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六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六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赵普》、《两小儿辩日》、《木兰诗》、《爱莲说》四篇课文。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明日..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复奏如初.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木兰当.户织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出门看火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辨析词义。
及.为相及.次日临政读之.竟日家人发箧视之.跪而拾之.以归太祖常劝以.读书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遂以.名楼以.实奇俱以.假山显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及为.相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常奏荐某人为.某官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未有其.比普明日复奏其.人卒用其.人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花之.隐逸者也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乃去.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文言文阅读复习:巧用技法,明辨句读

王芳【学习目标】1、通过文言断句练习,初步探讨并总结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备考复习效率。
【学习过程】一、导入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个“间”字,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
”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银压惊。
二、考点聚焦句读含义:中国古代没有标点,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关注高考新题型:文言文断句题:加强诵读和断句训练,培养文言文语感全国卷-新课标Ⅰ卷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断句能力,分值3分。
【基本题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客观题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主观题三、考纲要求1、考纲点击《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第三个内容是:断句和翻译。
2、命题规律(1)用/给一段文言文断句(2)从四个断句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选项。
四、方法指津(一)考场妙招:1、关注语句层次,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语段或要断句子的上下文,了解文意。
通读语段或语句上下文,看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有几个层次,这样才能准确断句。
2、先易后难,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再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3、第三步:借助“特征”,寻找方法。
4、断句后检查验证断句的正确性。
一要检查语意是否通畅,二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古文阅读之文言句读巧用方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句读概念,把握句读的方法
2.掌握文言正确流畅的翻译技巧
句读
一、【知识梳理】
句读的概念
二、【方法点拨】
【考题再现】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1.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020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
2.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020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
3.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2020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
4.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020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
句内停顿
一、语法结构:
【典型例题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
•佳木秀而繁阴
•方七百里
•问今是何世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一犬坐于前
•永之人争奔走焉
二、句首----副词
【典型例题2】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盖一癞蛤蟆也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至于负者歌于途
•苟富贵
句首----连词
【典型例题3】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若止印三二本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虽人有百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然则何时而乐耶
句首---总结词
【典型例题4】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故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句首-----表方位、时间性词
【典型例题5】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俄而百千人大呼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古二今一
【典型例题6】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可以一战
•其实味不同
四、“而”"则"字表示句中停顿的
【典型例题7】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巩固练习】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城非不高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人之述备矣
•屠自后断其股
句间停顿
一、【方法点拨】
方法一:通文意,分层次
【典型例题8】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方法二:对话、引文定句读
【典型例题9】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选自(《鸿门宴》)
方法三:找虚词,定句读。
方法四: 依修辞,定句断
⑴找顶真,定句读
【典型例题10】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⑵据排偶,定句读
【典型例题1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⑶察反复,定句读
【典型例题12】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方法五: 依总分,定句读
【典型例题13】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方法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典型例题14】
请用探究下面句子的相似点
1.如太行王屋何
2.不亦说乎?
3.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得无异乎
二、【巩固练习】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答案
句内停顿
【典型例题1】
•佳木/秀而繁阴
•方/七百里
•问/今是何世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其一/犬坐/于前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典型例题2】
•盖/一癞蛤蟆也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典型例题3】
•若/止印三二本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虽/人有百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典型例题4】
•故/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典型例题5】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俄而/百千人/大呼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典型例题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可/以一战
•其/实味不同
【典型例题7】
•敏 / 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 而白章。
•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巩固练习】
•城/非不高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人之述/备矣
•屠 / 自后 / 断其股
句间停顿
【典型例题8】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典型例题9】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典型例题10】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典型例题1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典型例题12】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典型例题13】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 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典型例题14】
都是固定句式
1.“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2.“不亦……乎”(不亦说乎?)
3.“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得无……乎”(得无异乎?)
【巩固练习】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