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和溶液教学文稿
初中化学气体标准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气体标准溶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气体标准溶液的概念和制备方法。
2. 熟练掌握气体标准溶液实验操作技巧。
3. 能够利用气体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教学内容:
1. 气体标准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制备气体标准溶液的方法。
3. 气体定量分析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气体标准溶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气体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引出气体标准溶液的定义。
二、讲解
1. 介绍气体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饱和溶液法、定容法等。
2. 解释气体标准溶液的特点和用途。
3. 分析气体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三、操作演示
1. 展示气体标准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示范制备气体标准溶液的实例,并讲解实验过程。
四、实验操作
1.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自行制备气体标准溶液。
2. 学生进行气体定量分析实验,实践操作技巧和方法。
五、总结
1. 归纳气体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和关键点。
六、作业
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气体标准溶液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开展相关实验或研究,深化对气体标准溶液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气体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气体定量分析实验。
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气体溶解性和溶解度的理解,提升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气体和溶液教学文稿

气体和溶液【1-1】在0℃和100kPa 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96g·L -1。
试求它在85千帕和25℃时的密度。
解:根据公式p M=ρRT 得111222P T P T ρρ=, 所以21121285.0 1.96273.15===1.53100298.15P T PT ρρ⨯⨯⨯g·L -1 【1-2】 在一个250 mL 容器中装入一未知气体至压力为101.3 kPa ,此气体试样的质量为0.164 g ,实验温度为25℃,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1101.30.250=n 8.314n=0.0102mol 0.1640.0102=16.1g mol 298.15⨯⨯÷⋅,, 【1-3】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某种气体并进行分析,发现C 和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0和0.20。
并测得在0℃和101.3 kPa 下,500 mL 此气体质量为0.6695 g 。
试求该气态化合物的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
解:(1)(0.80(12.01):(0.20(1.008) = 1:3.0,最简式为CH 3(2)-1101.30.500=n 8.314n=0.0223mol 0.66950.023=30.0g mol 273.15⨯⨯÷⋅,, (3)C 2H 6【1-4】将0℃和98.0 kPa 下的2.00 mL N 2和60℃ 53.0 kPa 下的50.00 mL O 2在0℃混合于一个50.0 mL 容器中,问此混合物的总压力是多少? 解:112298.0 2.00(N ) 3.92kPa 50.0p V p V ⨯===122153.0273(O )43.5kPa 333p T p T ⨯===3.9243.547.4kPap =+=混合【1-5】现有一气体,在35℃和101.3 kPa 的水面上捕集,体积为500 mL 。
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将它压缩成250 mL ,干燥气体的最后分压是多少?解:查教科书第4页表1-1,得3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5.63 kPa , 101.3 5.630.500=n 8.314n=0.01867mol 308.15-⨯⨯(), P 0.250=0.018678.314P=191.3kPa 308.15⨯⨯,【1-6】CHCl 3在40℃时蒸气压为49.3 kPa ,于此温度和101.3 kPa 压力下,有4.00 L 空气缓缓通过CHCl 3(即每一个气泡都为CHCl 3蒸气所饱和),求:(1)空气和CHCl 3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多少?(2)被空气带走的CHCl 3质量是多少?解:(1)49.3:(101.3 - 49.3) = V:4.00, V = 3.79 (L),4.00 + 3.79 = 7.79 (L)(2)49.37.79=n 8.314n=0.1475mol 0.1475119.2=17.6g 313.15⨯⨯⨯,, 【1-7】在15℃和100 kPa 压力下,将3.45 g Zn 和过量酸作用,于水面上收集得1.20 L 氢气。
固体液体和气体说课稿

固体液体和气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内容是物理学中物质状态的重要部分,它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后续学习热力学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固体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晶体和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差异。
接着阐述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对液体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重点讲解了气体的状态参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气体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它们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深层次理解还不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固体的分类,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掌握气体的状态参量,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4)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液体的表面张力。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教学难点(1)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2)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 稀溶液蒸气压下降
(1) 溶剂的蒸汽压 vapor pressure
(2) 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pressure lowering
(2) 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pressure lowering
溶液的蒸发与纯水蒸发相比,速率要慢得多,因为: 溶液表面被溶质微粒所占据,使溶液表面动能较高,足以克 服分子间引力而进入气相的溶剂分子相对含量降低,减少溶 剂分子蒸发的机会。
4. 质量分数
定义:B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质量之比, 表示相同质量单位物质的相对含量。 单位:1
表示式: ωB= mB /(mA+ mB)
表示方法:分数或者小数
举例: ω硫酸 = 98% or 0.98
5. 质量浓度
定义: B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体积之比。 符号:ρB 单位:Kg/m -3;g· -1;mg · -1;μg · -1 L L L
B组分气体分压的求解:
nB RT pB V p nRT V
pB nB xB p n
nB pB p xB p n
x B B的摩尔分数
1.4 分压定律的实 际应用 计算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分压
例题:
在25℃、99.43kPa下,以排水集气法在水面上收 集到的氢气体积为0.4006L,计算在同样温度、压力 下,用分子筛除去水分后所得干燥氢气V’ 和n。已知 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kPa 解: T =(273+25)K = 298K p=99.438kPa V=4.16L
C
水
水的 相图 是根 据实 验绘 制的:
A f
冰
P
610.62
O
D
B
273.16
q 水蒸气
气体固体和液体教学教案

气体固体和液体第一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一.气体的状态参量1.体积:气体的体积就是指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气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331 L 10m3 1 dm ==-2.温度 273.15 K T t =+,一般地表示为273K T t =+3.压强(1)定义: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2)单位:国际单位Pa ,常用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 、毫米汞柱mmHg . 21 Pa 1 N/m =.51 atm 1.01310Pa =⨯.1 mmHg 133 Pa =.1 atm 76 cmHg 760 mmHg ==.(3)理想气体压强公式2/3p n ε=.式中/n N V =,是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表示分子分布的密集程度,ε是分子的平均动能.注意:一定质量的气体,它的温度、体积和压强三个状态参量的变化是相关联的.如果这三个量都不改变,则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中;如果三个量中有两个发生改变,或者三个都发生改变,则气体状态发生了改变.二.气体的等温变化1.等温变化气体的状态由状态参量决定,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来说,当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的状态一定.否则气体的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三个状态参量中只有一个量变而其他量不变是不可能的,起码其中有两个量变或三个量都发生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发生的状态变化过程,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2.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成反比,即pV =常量,或1122p V p V =.其中11p V 、和22p V 、分别表示气体在12、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2)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气体,且这一部分气体保持温度不变.(3)适用条件: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4)数学表达式:1221p V p V =,或1122p V p V =,或pV C =(常数). 要点诠释:①此定律中的恒量C 不是一个普通恒量,它与气体所处的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恒量C 越大.① 由于经常使用1122p V p V =或1221p V p V =这两种形式,故对单位要求使用同一单 位即可.3.两种等温变化图象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pV=总结:pV T ∝。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和水》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空气和水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项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例如,观察空气中氧气的消耗、水的硬度检测等,鼓励学生将实验过程和结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途径,让学生亲身感受空气和水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气和水的组成、性质等概念。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和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空气和水污染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空气和水组成、性质的认识。
2.实践探究,培养能力: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作业应注重质量,要求字迹工整,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不一,有的学生善于表达、组织协调,有的学生则较为内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配置一定浓度的气体溶液教案

配置一定浓度的气体溶液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配置一定浓度的气体溶液。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研究溶液的定义、气体溶液的特点以及如何计算气体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气体溶液的特点。
2. 掌握计算气体溶液浓度的方法和公式。
3. 能够配置一定浓度的气体溶液。
4. 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溶液和气体溶液1. 通过图片或实际实验,展示不同种类的溶液,包括液体溶液和气体溶液。
2. 解释溶液的定义,即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混合物。
3. 强调气体溶液是指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混合物,并讨论气体溶液的特点,如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等。
步骤二:计算气体溶液浓度1. 解释气体溶液浓度的概念,即溶质在气体溶液中的质量或体积占比。
2.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气体溶液浓度的方法和公式,包括质量浓度的计算和体积浓度的计算。
3.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实际应用这些公式,加深他们的理解。
步骤三:配置一定浓度的气体溶液1. 给出一个具体的配置气体溶液的问题,例如:需要配置体积为500毫升、浓度为15%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
2. 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步骤和计算方法,以解决这个问题。
3.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检查他们配置的气体溶液是否符合要求。
步骤四:总结和讨论1. 总结本教案的重点内容,强调溶液的定义、气体溶液的特点以及计算气体溶液浓度的方法。
2. 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配置气体溶液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解答他们的问题。
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和反应情况。
2. 提供相关练题,考察学生对气体溶液浓度计算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配置气体溶液的准确性和实验技能。
参考资料- Zumdahl, S.S. (2013). Chemical Principles. Cengage Learning.。
气体和溶液

凝固点下降值: ΔT f = T f * - Tf
22
根据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 点升高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有下述关系成立: ΔTb = Kb · b 有下述关系成立: ΔT f = K f ·b Kb-沸点升高常数 ; (1-13) Kf -凝固点降低常数 (1-12)
同理,凝固点下降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6
pM = ρRT
补充例题:在298 K和9.93 ×104Pa压力下, 0.304L二氧化硫重0.78g,求二氧化硫的分子量。 解: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式: pV=mRT/M 代入以上数据: M = 0.78 × 10-3 ×8.314 ×298/(9.93 ×104 ×0.304 ×10-3 ) = 0.064kg/mol=64g/mol 单位:kg ×Pa·L/mol ·K ×K/ Pa·L = kg/mol
必然降低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目,单位时间内逸 出 的 水 分子数 目减少 。 因 此一 定温度下 达 到 平衡 时,溶液的蒸汽压比起纯溶剂的蒸汽压更低。这里 溶液的蒸气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A*
p
图示为溶液的蒸汽 压降低。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值Δp为
Δp = pB*-p
15
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蒸气压。显然,浓度越 大 ,溶液的 蒸 气压 越 低。 蒸 气压 与 溶液的 浓 度的 关 系 遵循拉乌 尔定律。 表 述 为:在 一 定温度下, 难挥 发非电 解 质稀溶液的 蒸汽 压等于 纯 溶 剂 的 蒸汽 压乘 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即: p = pB* xB (1-9) p: 为溶液的蒸汽压 pB*:为纯溶剂的蒸汽压 xB:为纯溶剂的摩尔分数 ∵ xA + xB = 1 ∴ p = pB*(1-x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Δp为 Δp = pB*-p = pB*-pB*(1-xA) Δp = pB*xA (1-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和溶液【1-1】在0℃和100kPa 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96g·L -1。
试求它在85千帕和25℃时的密度。
解:根据公式p M=ρRT 得111222P T P T ρρ=, 所以21121285.0 1.96273.15===1.53100298.15P T PT ρρ⨯⨯⨯g·L -1 【1-2】 在一个250 mL 容器中装入一未知气体至压力为101.3 kPa ,此气体试样的质量为0.164 g ,实验温度为25℃,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1101.30.250=n 8.314n=0.0102mol 0.1640.0102=16.1g mol 298.15⨯⨯÷⋅,, 【1-3】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某种气体并进行分析,发现C 和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0和0.20。
并测得在0℃和101.3 kPa 下,500 mL 此气体质量为0.6695 g 。
试求该气态化合物的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
解:(1)(0.80(12.01):(0.20(1.008) = 1:3.0,最简式为CH 3(2)-1101.30.500=n 8.314n=0.0223mol 0.66950.023=30.0g mol 273.15⨯⨯÷⋅,, (3)C 2H 6【1-4】将0℃和98.0 kPa 下的2.00 mL N 2和60℃ 53.0 kPa 下的50.00 mL O 2在0℃混合于一个50.0 mL 容器中,问此混合物的总压力是多少? 解:112298.0 2.00(N ) 3.92kPa 50.0p V p V ⨯===122153.0273(O )43.5kPa 333p T p T ⨯===3.9243.547.4kPap =+=混合【1-5】现有一气体,在35℃和101.3 kPa 的水面上捕集,体积为500 mL 。
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将它压缩成250 mL ,干燥气体的最后分压是多少?解:查教科书第4页表1-1,得3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5.63 kPa , 101.3 5.630.500=n 8.314n=0.01867mol 308.15-⨯⨯(), P 0.250=0.018678.314P=191.3kPa 308.15⨯⨯,【1-6】CHCl 3在40℃时蒸气压为49.3 kPa ,于此温度和101.3 kPa 压力下,有4.00 L 空气缓缓通过CHCl 3(即每一个气泡都为CHCl 3蒸气所饱和),求:(1)空气和CHCl 3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多少?(2)被空气带走的CHCl 3质量是多少?解:(1)49.3:(101.3 - 49.3) = V:4.00, V = 3.79 (L),4.00 + 3.79 = 7.79 (L)(2)49.37.79=n 8.314n=0.1475mol 0.1475119.2=17.6g 313.15⨯⨯⨯,, 【1-7】在15℃和100 kPa 压力下,将3.45 g Zn 和过量酸作用,于水面上收集得1.20 L 氢气。
求Zn 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假定这些杂质和酸不起作用)。
解:查教科书第4页表1-1,得3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71 kPa ,100 1.71 1.20=n 8.314n=0.0492mol 0.049265.39=3.22g 288.15-⨯⨯⨯(),, (3.45 - 3.22)÷3.45 = 0.067【1-8】定性地画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下列情况下的有关图形:(1)在等温下,pV 随V 变化;(2)在等容下,p 随T 变化;(3)在等压下,T 随V 变化;(4)在等温下,p 随V 变化;(5)在等温下,p 随1V变化; (6)pV/T 随p 变化。
解:(1) pV=nRT=c ;(3)T=pnRV=cV ;(4) pV=nRT=c【1-9】在57℃,让空气通过水,用排水取气法在100kPa 下,把气体收集在一个带活塞的瓶中。
此时,湿空气体积为1.00 L 。
已知在57℃,p (H 2O)=17 kPa ;在10℃,p (H 2O)=1.2 kPa ,问:(1)温度不变,若压力降为50kPa ,该气体体积为多少?(2)温度不变,若压力增为200kPa ,该气体体积为多少?(3)压力不变,若温度升高到100℃,该气体体积为多少?(4)压力不变,若温度降为10℃,该气体体积为多少?解:(1)53311242 1.0010Pa 1.00dm 2.00dm 2L 5.0010PapV V p ⨯⨯====⨯ (2)57℃,p (H 2O )=17kPa ,P 2(空气)V 2=P 1(空气)V 1,332(10017)kPa 1.00dm 0.45dm 0.45L (20017)kPaV -⨯===- (3)331122 1.00dm 373K 1.13dm 1.13L 330KV T V T ⨯⨯==== (4)332211221()()(10017)kPa 1.00dm 283K ,0.72dm 0.72L (100 1.2)kPa 330Kp V p V V T T -⨯⨯====-⨯空气空气 【1-10】已知在标准状态下1体积的水可吸收560体积的氨气,此氨水的密度为0.90 g/mL ,求此氨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水(A )的体积为1L ,则被吸收的氨气(B )的体积为560L ,那么: 氨气的物质的量:mol 25mol L 4.22L 5601B =⋅=-n 氨气的质量: g 425m ol g 17m ol 251B =⋅⨯=-m氨溶液的质量: g 1425425g g 1000B A =+=+m氨溶液的体积: 1.58L m L 3.1583m Lg 90.0g 14251B A B A ≈=⋅==-++ρm V 氨的质量分数: 298.0g1425g 425B A B B ===+m m x 氨的量的浓度: 1B A B B L mol 8.1558L .1mol 25-+⋅===V n c 【1-11】经化学分析测得尼古丁中碳、氢、氮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7403, 0.0870,0.1727。
今将1.21 g 尼古丁溶于24.5 g 水中,测得溶液的凝固点为 -0.568(C 。
求尼古丁的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
解:5.24/21.11086.1)568.0(03M ⨯⨯=--,求得:162=M 0.7400.0870.1727(C):(H):(N)::0.06167:0.087:0.012335:7:112114n n n === 尼古丁的最简式:N H C 75,式量:811471512=+⨯+⨯='M ,281/162/=='M M ,所以尼古丁的分子式为21410N H C ;结构式如上所示。
【1-12】为了防止水在仪器内冻结,在里面加入甘油,如需使其冰点下降至-2.00℃,则在每100克水中应加入多少克甘油(甘油的分子式为C 3H 8O 3)?解:设100g 水中加入的甘油质量为m g ,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92=M 。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凝固点下降:b K T ⋅=∆f ,则有:10092/1086.1)2(03m ⨯⨯=--,求得g 89.9=m 【1-13】在下列溶液中:(a )0.10mol/L 乙醇,(b )0.05mol/L CaCl 2,(c )0.06mol/L KBr ,(d )0.06mol/LNa 2SO 4(1)何者沸点最高?(2)何者凝固点最低?(3)何者蒸气压最高?解:根据电解质理论,溶解中电离出的离子越多,其蒸气压下降越多,相应的沸点上升最高,凝固点下降最多。
因此分别计算四种溶液中微粒的数量:(a )0.1 mol 乙醇 (b )1mol 氯化钙可以电离出2mol 氯离子和一摩尔氯离子,共:0.05×3=0.15mol (c )0.12mol (d )0.18mol 。
因此沸点最高和凝固点最低的是(d ),蒸气压最高的是(a ),因为乙醇沸点只有76℃,更容易蒸发,溶液上将含有更多的蒸气。
【1-14】医学临床上用葡萄糖等渗液的冰点为-0.543(C ,试求此葡萄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和血浆的渗透压(血液体的温度为37℃)。
解:根据凝固点下降求等渗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K T ⋅=∆f11f kg mol 292.0molkg K 86.1K 543.0--⋅=⋅⋅=∆=K T b 设等渗液体积是1.00L ,稀溶液的1L mol 292.0-⋅=≈b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mol g 180-⋅=M葡萄糖的质量:g 56.52m olg 180L 00.1L m ol 292.011=⋅⨯⨯⋅=⨯⨯=--M V c m B 等渗液的总质量:1052.56g g 56.52g 1000B A =+=+m 葡萄糖的质量分数:0499.01052.56g52.56g B A B ===+m m x B 血浆的渗透压:kPa 753K 310)K m ol L kPa (315.8L m ol 292.0111=⨯⋅⋅⋅⨯⋅==∏---cRT【1-15】下面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一些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ol/kg ):Cl -Na + Mg 2+ SO 42- Ca 2+ K + HCO 3- 0.566 0.486 0.055 0.029 0.011 0.011 0.002今在25℃欲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试求所需的最小压力。
解:海水是各种离子的稀溶液,其b c ≈,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总溶质微粒的数量为: 1L mol 16.1002.0011.0011.0029.0055.0486.0566.0-⋅=++++++=c在25℃欲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所需压力为:kPa 2874K 298)K m ol L kPa (315.8L m ol 16.1111=⨯⋅⋅⋅⨯⋅==∏---cRT【1-16】20℃时将0.515g 血红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0mL 溶液,测得此溶液的渗透压为375Pa ,求:(1)溶液的浓度c ;(2)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3)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和凝固点降低值;(4)用(3)的计算结果来说明能否用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方法来测定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1)溶液的浓度:1411L mol 1054.1293KK mol L 8.315kPa 0.375kPa ----⋅⨯=⨯⋅⋅⋅=∏=RT c (2)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M :由于VM m c /=,故 14314mol g 1069.6L 100.50L mol 1054.1g 515.0----⋅⨯=⨯⨯⋅⨯==cV m M (3)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T ∆:K 1088.71054.1512.054b --⨯=⨯⨯=⋅=∆b K T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 ∆:K 1086.21054.186.144f --⨯=⨯⨯=⋅=∆b K T(4)从理论上来说,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定律,是可以通过T ∆来测定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但从(3)的结果可知,血红素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和凝固点下降值T ∆都非常小,测得其准确值很困难,相对误差很大, 实际上是不能用于测定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