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图像投影导学法的论文

合集下载

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浅谈-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浅谈-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浅谈-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浅谈-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初中地理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图像,其中主要有景观图、各种地图以及示意图等。

一般图像具有直观并且含有大量信息的优点,因此如何教学生识别图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应该具备识图和使用图像的能力。

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提升图像教学能力,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地理学科的一门语言,还是进行地理信息表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

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图像进行地理学习。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图像教学是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几乎所有初中的地理内容都可以使用图像表达。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图像和使用图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直观的地理信息。

为此,教师要重视图像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认知图像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一、图像教学的意义图像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很长时间,这并不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只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人们发现其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图像教学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它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变为具体的图像,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能力,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1.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在学习中无法将地理知识全部掌握,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图像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变为具体的图像信息,使学生在提升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对整个地理空间概念有相应的理解。

初中地理教学与图像教学探析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与图像教学探析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与图像教学探析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与图像教学探析论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材引进了大量锻炼学生绘图能力的内容,作为一种地理语言,图像是地理教学中较为直观有效的表现方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图像教学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地理知识,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初中地理教师应提高对图像教学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图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类型1.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教材中常见的图像,也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必备的工具。

地理教师在课堂应用地图教学过程中,首先自身应充分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并对地图中所反映的内容有明确的认知,进而有效引导学生读图。

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准确在地图上定位,寻找海陆位置以及经纬度,结合地图所示,描述当地地形特点。

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领悟,结合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特点加深记忆。

2.示意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示意图同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多为成因示意图,主要内容是客观清晰地描述某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事物的成因,在教材中很少单独出现,配合统计图,更为直观。

在示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自身的了解来描述地貌特征,随即将各个要素进行分解,促使学生主动分析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而揭示当地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历程。

经过多重示意图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地理现象发展历程的领悟能力,归纳得出其中存在的事物变化规律。

3.景观图教学地理教材中的景观图教学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包括描绘图以及摄影图两种类型。

相比较而言,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加倾向于对摄影图的分析,其最大的特点是真实,但是需要学生去深入分析表达的侧重点。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一、引言二、图像教学的定义和意义图像教学是利用图片、图表、地图、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的教学方法。

图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的感知和认识,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知识通常涉及到地球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环境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通过图像教学可以使这些概念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知识中有很多现象是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才能理解的,而图像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实例和比较的图像,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图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地理教学更加活跃和生动。

三、图像教学的实施方式图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施,包括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地图、图表进行解说和展示,利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利用实物、模型等辅助工具进行实地教学等。

不同的实施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在选择实施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地图、图表进行解说和展示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图片、地图、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图片、地图、图表进行解说,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进行理解和思考。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多媒体课件中的地理图像、地理动画等展示给学生,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在进行实地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所在的实地进行探索和观察,以图像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四、图像教学的应用效果五、图像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图像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谈地理图像投影导学法

谈地理图像投影导学法

内容摘要:新编初中地理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资料,浓缩了丰富的地理信息。

如何运用这些图像资料,充分发挥图像系统的功能,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仅就图像投影导学的方法,浅谈如下:新编初中地理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资料,浓缩了丰富的地理信息。

如何运用这些图像资料,充分发挥图像系统的功能,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仅就图像投影导学的方法,浅谈如下:一、运用图像投影导学的依据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

初中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经验型的逻辑水平,他们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

初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从看图、读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

世界和祖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地理景观和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可以叙述清楚的,因而教材中大量的图像、图表成为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

可见运用图像投影导学,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二、运用图像投影导趣引入,激发动机兴趣是一种情感性质的因素,它是能力发展的最早征兆。

运用图像投影导趣引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形成,激励学习动机,从而创设“我乐学”的心理需求。

下面仅举几例:1.图像投影设疑引入。

教材中有许多图像的内涵与学生原有认识之间存在着矛盾,教学中可以运用投影片展示图像,巧妙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疑问的产生,进而激发探求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

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上课伊始,投影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你了解这座山脉吗”?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接着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中,可能吗?为什么?”促使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图象导学法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图象导学法初探

地理图象导学法初探地理图象导学法是近年来在福州市部分中学开展研究的课题之一,有一定的教学使用价值。

本文就该课题 概念、观点、教学过程及其现实意义谈谈个人的初步看法。

一、地理图象导学法的概念图象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而设计的地理图和画组成的系统,包括 教学挂图、地图册、附图、插图、填充图册、地理图片、自制教学挂图、板图、板画、幻灯、投影和录像等, 以及地理模型、地理标本和地理教学仪器(地球仪、三球仪等)等的示意图。

导学是指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探索、解决问题的教与学的过程。

地理图象导学法是指以图象系统为媒介,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象,积极思维、自觉 探索问题,从而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智力的教学模式。

二、地理图象导学法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一课时由一个或数个教学环节组成,例如“黄河的忧患、根治”一节课可以由“黄 河的忧患”和“黄河的根治”两个环节组成。

而每个教学环节又由四个教学步骤组成。

这四个教学步骤是:①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前的准备阶段,包括教师启发式的导言、展示系统图象、学生的读、 听、看等。

例如“黄河的忧患”的教学,教师可以先通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展示系统图象(中国地形 图、黄河流域水系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地上河示意图”等,让学生观察。

②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所展示的图象,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同 一个教学环节的几个问题具有相关性)。

同时,指导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上述“黄河的忧患” 四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象和利用已学的知识思考和解答。

③探索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基础上,请个别学生起来解答问题或上台指着图象解答问题, 其它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和启发,以便于帮助和引 导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本文围绕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注意事项和创新思路展开讨论。

通过对图像教学的实际应用探讨,揭示了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表明,图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注意事项、创新思路、理解和记忆、学习兴趣、地理思维能力。

1. 引言1.1 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实际应用探讨的重要性图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地理场景,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图像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通过不断地探讨和实践,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2. 正文2.1 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

在使用图像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选择合适的图像。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或地图来辅助教学。

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也是很重要的,避免使用模糊或不清晰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图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中的各种细节,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地理学科是一门关注地球自然环境,人类地理活动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地理是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除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地理活动的重要性。

在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本篇文章将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1. 高效性图像可以迅速的通过视觉传递信息,令人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可以减少陈述性教学的时间,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点。

2. 生动性图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使内容更生动有趣,因为通过图像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地理知识。

3. 多样化图像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比如地图,图表,卫星影像,环境图片等,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样化。

1. 地图教学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图像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地图来介绍不同的地理概念,比如地球的自转,地球的纬度与经度,大陆及国家的位置等。

同时,在学生阅读地图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激发学生们更深入学习相关的地理问题。

例如,在教授“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时,老师可以利用气候分区地图和温带、热带、寒带的位置对此概念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热带地区气候温暖的优势和北极气候严寒的劣势,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地理活动的特点。

图表是地理教学中另一种重要的图像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图表来展示地球的不同景观和气候等自然环境,降雨分布和气温分布,以便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授“人口分布与发展”的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柱状图来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数,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人口的分布状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利用折线图来比较不同国家的GDP,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利用真实富有感受性的环境图片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各种湿地和荒漠等环境。

通过图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些环境,同时也可以理解其中隐藏的各种自然过程和地理变化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生态。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地理学科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地理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地图、图表等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图像教学方法。

一、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 图像直观易懂地理知识的学习涉及到地球的自然景观、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经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文字描述往往难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而通过图片、地图、图表等形式呈现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图像激发兴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地理知识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但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图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

3. 图像帮助记忆通过图像教学,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将所学知识记忆起来。

因为图像是直观的,一张图表或地图往往能代表大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图片的印象更加深刻地记住地理知识。

1. 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主流手段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感受到地理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视听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 制作精美的教学PPT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精美的教学PPT,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对地理知识进行展示。

PPT可以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球的自然景观、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地图进行讲解,结合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4. 利用实物展示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实物进行教学展示,比如模型地球、人口模型、气候模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地理图像投影导学法的论文
新编初中地理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资料,浓缩了丰富的地理信息。

如何运用这些图像资料,充分发挥图像系统的功能,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仅就图像投影导学的方法,浅谈如下:
一、运用图像投影导学的依据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

初中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经验型的逻辑水平,他们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

初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从看图、读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

世界和祖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地理景观和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可以叙述清楚的,因而教材中大量的图像、图表成为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

可见运用图像投影导学,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二、运用图像投影导趣引入,激发动机
兴趣是一种情感性质的因素,它是能力发展的最早征兆。

运用图像投影导趣引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形成,激励学习动机,从而创设“我乐学”的心理需求。

下面仅举几例:
1.图像投影设疑引入。

教材中有许多图像的内涵与学生原有认识之间存在着矛盾,教学中可以运用投影片展示图像,巧妙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疑问的产生,进而激发探求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

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上课伊始,投影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你了解这座山脉吗”?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接着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中,可能吗?为什么?”促使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景观图片投影导趣引入。

在地理五带的划分一节教学中,先展示投影片“热带、寒带景观”,而后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思考,两幅景观图中儿童的衣着、房屋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提问:“热带与寒带阳光照射有什么不同?住在热带的儿童为什么将罗筐顶在头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顺利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3.漫画投影激趣引入。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幅发人深思、寓意深刻的漫画,在教学导入中运用,最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森林资源”一节,上课伊始,展示投影片《小鸟的悲哀》,学生立刻被漫画中的人物和小鸟吸引,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教师及时提问:“小鸟为什么也要飞走呢?”(森林被砍光),紧接着投影展示漫画《骆驼涨价了》,提问:“骆驼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兴趣更浓,教师只需点拨引导,自然引出“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个主题。

4.彩图对比引入。

陆地自然带的教学,因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各自然带的差异。

教师可以将教材前页彩图6-11转绘成彩色投影片。

教学伊始投影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然后归纳综合导入新课。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运用图像投影导学导思,发展能力
地理图像中浓缩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说,图像是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

充分运用图像投影导学导思,不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图像导学导思,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教学中,依次演示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投影片,引导学生据图分析、思考,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归纳。

学生对纬度、海
陆和地形诸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作用,会产生全面深刻地理解。

这样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教法,发展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教材中的许多地理图表是文字表述知识的浓缩,教学应以这些图表为中心,经过引导、点拨,调动学生的思维感官,促进新知识的掌握。

如热带雨林气候的教学,可以运用投影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而后从图中所示的时间、光照、温度、水汽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加以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雨林气候成因的理解。

运用图像投影导学导思,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图像导结,强化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在图中。

运用图像导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综合,既能强化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又能培养概括、综合的能力,使技能综合化、熟练化。

图像导结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投影图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综合,又可以用漫画、示意图深化主题,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节的课堂小节;可以用投影展示《世界三个主要人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三大宗教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从而强化教学目标。

地理图像系统的功能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本文只是从图像投影导学的角度浅谈其运用和作用,其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