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物理错题集光学例题10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运动时间长B.光电效应实验时,用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2.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目前世界各国正大力发展 5G网络.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在3.0 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4G及以下网络(通信频率在0.3GHz~3.0GHz间的特高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 bps(bps为bits per second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秒),是4G网络的50-100倍.关于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B.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C.衍射的本领更强D.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3.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4.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5.如图所示为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图样,现让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或平行玻璃砖,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可能正确的是()A.B.C.D.6.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答案(3)一、选择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A .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 .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 .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 .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2.5G 是“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简称。

目前通州区是北京市5G 覆盖率最高的区县,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手机信号不好或不稳定的情况,5G 能有效解决信号问题。

由于先前的34G G 、等已经将大部分通讯频段占用,留给5G 的频段已经很小了。

5G 采用了比4G 更高的频段,5G 网络运用的是毫米波,将网络通讯速度提高百倍以上,但毫米波也有明显缺陷,穿透能力弱,目前解决的办法是缩减基站体积,在城市各个角落建立类似于路灯的微型基站。

综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5G 信号不适合长距离传输B .手机信号不好或不稳定的情况有可能因为多普勒效应或地面楼房钢筋结构对信号一定量的屏蔽C .5G 信号比4G 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随着基站数量增多并且越来越密集,可以把基站的功率设计小一些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1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P为凹处,Q为凸处B.图2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C.图3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D.图4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4.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6.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

2011高考物理错题集光学例题14

2011高考物理错题集光学例题14

2011高考物理错题集:光学例题14
例14 如图13-18所示,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有点光源S。

若使透镜以垂直于主光轴并过光心的直线为轴转过37°角。

求此点光源到它的像之间的距离(sin37°=0.6,cos37°=0.8)。

【错解】
透镜转动后,发光点到透镜距离:
u=f·cosθ=8(cm)
由透镜成像公式:

所以像物间距离
对透镜成像公式中的物理量,物距u、像距v、焦距f,这些概念理解不够。

u,v,f 应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分析解答】
在透镜成像公式中,u,v,f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透镜转过后,所得的像距是相对于新的透镜位置的垂直距离。

由透镜成像规律知该像仍在原主光轴MN上。

如图13-19所示,离光心的距离:
所以像物问距离:
L=v′-u=40(cm)
【评析】
从本题的正误比较中,我们发现基本概念必须准确。

我们还发现主轴的作用。

物距、像距都可以先把物点、像点投影到主轴上,投影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物距、像距。

如果在转动透镜的同时也转动主轴,并将发光点投影到新的主轴上,如图所示M′N′。

新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可用几何关系求出新的物距。

完成了对新的物理情境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2.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n b,.则()A.λa<λb,n a>n b B.λa>λb,n a<n bC.λa<λb,n a <n b D.λa>λb,n a >n b3.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4.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总是与光速相等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无线电波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8.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9.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分别记为Δx1和Δx2,已知Δx1>Δx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太阳光是复色光,七种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波长 最短,折射率最大,所以红光通过三棱镜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屏上从上到下,分别 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而在红光的外侧区域 ab 有红外线,其热效应显著,红外 线照射的区域温度上升最快,A 正确.
A.a 的上表面、b 的下表面 B.a 的上表面、b 的上表面 C.a 的下表面、b 的上表面 D.a 的下表面、b 的下表面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B.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 射线、γ 射线 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 D.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 23.关于紫外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射紫外线可增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C.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可用来防伪 D.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因为其有热效应
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B.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 C.衍射的本领更强 D.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3.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4.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和雨后天空的彩虹,这分别是光的( ) A.干涉、折射 B.反射、折射 C.干涉、反射 D.干涉、偏振 5.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 A 错误;用三棱镜观察白光 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发生折射而形成色散现象,故 B 错误;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 利用了光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故 C 错误;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 象,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光的干涉;光的色散;全反射 【名师点睛】人类对于光学的研究及应用非常广泛,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不同现象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平时要注意观察积累生活中的光现象.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 、b 、c 三束单色光.比较a 、b 、c 三束光,可知A .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c 光的波长最大B .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 光的速度最大C .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D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最小2.5G 是“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简称。

目前通州区是北京市5G 覆盖率最高的区县,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手机信号不好或不稳定的情况,5G 能有效解决信号问题。

由于先前的34G G 、等已经将大部分通讯频段占用,留给5G 的频段已经很小了。

5G 采用了比4G 更高的频段,5G 网络运用的是毫米波,将网络通讯速度提高百倍以上,但毫米波也有明显缺陷,穿透能力弱,目前解决的办法是缩减基站体积,在城市各个角落建立类似于路灯的微型基站。

综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5G 信号不适合长距离传输B .手机信号不好或不稳定的情况有可能因为多普勒效应或地面楼房钢筋结构对信号一定量的屏蔽C .5G 信号比4G 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 .随着基站数量增多并且越来越密集,可以把基站的功率设计小一些3.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 ′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 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d ,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 .d ′<d ,该液体的折射率为C.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5.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和雨后天空的彩虹,这分别是光的()A.干涉、折射 B.反射、折射 C.干涉、反射 D.干涉、偏振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横波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7.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B .逐渐增大入射角,b 光首先发生全反射C .在玻璃中,a 光的速度大于b 光的速度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2.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 .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 .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B .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C .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D .泊松亮斑的形成4.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 ,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 =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3,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点的距离为( )A .3RB .2RC . 2RD .R5.题图是一个14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53,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6.如图所示,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与N平行,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①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即发生反射。

②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光学(详解_精校)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光学(详解_精校)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精校)光学1.(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的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1.A 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由于光的折射,通过透明的介质观察景物时总是存在一定的视角,其边缘光学是全反射的临界光学;可见光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在单一均匀介质中光才能沿直线传播。

所以只有A正确。

2.(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版理综卷)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2.B 解析:由光路图显然可看出a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a光的折射率最大,选项中应该以“红橙黄绿蓝靛紫”反过来的顺序进行排列,B对。

3.(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

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C 解析:根据视深公式h h n'=说明频率最小的光,水对它的折射率最小,在水下的像最深,所以b 的折射率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传播速度最大,③错误,④正确;照亮水面的圆面积的半径R 与临界角C 满足tan R C h =,又1sin C n =,c 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 的大,则c 的临界角大,水对c 的折射率小,所以a 的折射率最大,a 的频率最大,a 的传播速度最小,①错误,②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物理错题集:光学例题10
例10 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的X轴重合,X轴上有一光点位于透镜的左侧,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光点经透镜所成的像点将
A.一直向右运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先向左运动,接着向右运动。

D.先向右运动,接着向左运动。

【错解】
由于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使物距增大,由于凸透镜是确定的,故焦距一定,而物距增大,像距必然减小,透镜向右移,可等效为镜不动而物向左移,物像应同方向移动,所以像也应向左移,所以选B。

【错解原因】
物像同方向移动的规律仅适用于镜不动而物移动或像移动的问题。

此题是物不动而镜移动。

再用常规解题就会出现问题。

【分析解答]
用物体间距变化的规律去分析,该题马上由难转易,根据题设条件,在透镜向右移动2f距离的过程中,物点到透镜的距离由大于f而小于2f增大到 2f,再增大到大于2f,则物像间距应先减小后增大,由于物点静止不动,像点应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得正确答案C。

【评析】
此题告诉我们,不管适用条件照搬以前做过的题的解法,“以不变应万变”是要误事的。

要全面分析问题,应用物像间的变化规律去分析在透镜成实像的情况下,当物距u由∞→2f的过程中,由于m<1,像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的速度,物像间距变小;当物距u由2f →f过程中,由于m>1,像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物像间距变大;在u=2f时,v=2f,物像间距具有最小值4f。

掌握上述规律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更方便地求解一些光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