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时期刈割对苜蓿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有 一个 花 ; 留茬高 度分 别为 5 、 8和 1 2 c m。 每 小 区 面 积1 5 m ( 3 m×5 m) ; 随机 区组 设 计 , 2次 重复 ,
小 区 间隔 0 . 5 m。试 验地 四周 设 置一 个 小 区大 小 的作为保 护行 。
关键词 : 紫花苜蓿; 刈割 ; 产 量 中图分 类号 : S 5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7 ) 0 3 — 0 1 0 8 — 0 3 D O I : 1 0 . 1 1 9 4 2 / i . i s s n l 0 0 2 — 2 7 6 7 . 2 0 1 7 . 0 3 . 0 1 0 8
紫花苜蓿 ( M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 L . )是 一 种 优 质高产 , 家 畜喜食 的多年生 豆科 牧草 , 在世 界农 牧 业发展 中有 重要 地位 口 ] , 是 我 国种 植 面积最 大 、 分
布最 广的 人工 牧 草L 2 ] , 紫 花 苜蓿 属 多年 生 优 质 豆 科牧 草 , 草 质优 良 、 适 应 性强 , 是 国 内外栽 培 历 史 最长 、 种植 面 积最 大 的牧 草 品种 。刈 割收 获 是 紫 花苜 蓿生 产 的重 要环 节 , 刈 割对 牧草 产量 、 品质 和
花期 , 第 三 次 刈割 最佳 时 间 是初 蕾期 , 留茬 高度 5 . o o c m 最 为合 理 ; 干 重 优 化 组 合 为 第一 次刈 割 最 佳 时 期 是 现
蕾末期 , 第二 次刈 割 最佳 时期 是 现 蕾 末期 , 第 三 次 刈 割 最 佳 时 间是 中花 期 , 留茬 高度 5 . 0 0 c m 最 为合 理 。
桂牧1号象草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桂牧1号象草高产栽培实用技术桂牧1号杂交象草是矮象草为父本,杂交狼尾草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象草新品种。
其叶片肥大、茎叶脆嫩、抗寒性强、高产优质,适宜我省各地各类型土地种植。
一、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桂牧1号杂交象草是禾本科种间杂交的草本植物。
多年生,须根系,根系发达,伸展范围大。
茎杆直立,丛生,株高2.5-3.5m。
分蘖多,单株分蘖达50-150个,每个茎杆有27-30个节,每节有一个芽和一张叶片,叶片长100-122cm,宽4.8-6cm。
园锥花序,但在我省不能开花结籽,只能利用茎节进行无性繁殖。
桂牧1号杂交象草亲本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喜温暖湿润气候。
适应性、抗递性也特强、耐热抗旱、耐瘠、更耐肥、耐温、抗倒伏。
气温10℃以上开始生长,20-35℃时生长迅速,5℃以下生长停止。
宿根抗寒性强,在我省自然条件下越冬率80%以上。
二、繁育技术桂牧1号杂交象草靠种茎繁殖,种植前要耕翻整地。
因其高产潜力大,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每亩可施腐熟的猪牛粪2000-3000kg。
1、种茎储芷将当年生长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在初霜时刈割进行种茎储芷。
具体做法是:选好避风不积水的向阳坡地建贮芷窖,窖深50-80cm,宽250-300cm,窖长由种茎贮芷数量而定,将种茎填入窖内压平压实后,种茎厚度高于窖面30-50cm,然后覆土盖实,覆土以3-8cm厚度为宜,清理排水沟。
2、育苗每当立春后,气温5℃以上条件下,即可开窖起用种茎育苗,将种茎切割3-5节为一段,苗床畦宽100-120cm,种茎并列植入苗床,种茎间行距8-10cm,然后覆细土3-5cm厚度。
苗床要求施足腐熟的猪牛粪,畦面土块整碎,开好排水沟。
3、移栽当苗床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幼苗3-5cm,即可起苗进行大田种植,行距60-80cm,株距30-40cm。
最好是起垄种植,每垄畦宽100-120cm,畦沟宽30-40cm,每亩需种苗800-1000株。
4、田间管理在宿蔸齐苗或移栽苗成活后,结合中耕除杂,每亩施尿素4-5kg催苗。
刈割后施氮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摘
要: 试验 采用 完全 随机 区组设 计 , 据施 氮量 不 同分 为 7个 处理 ( 照组不施 氮肥 ) 。施肥 组 比对照组产 鲜革 量 根 对 组
提高。以施尿素 30g m 及施碳铵 8 1 k/m 较佳 , 0k/h 2 2 . gh 2 4 产鲜草分别提 高8 5 1. %, . %、3 4 粗蛋白质和可溶性 2 4
V n Set 测 定 o a os法
1. .5磷 测 蛋 白后 的消化液 , 5 用钡钼 酸比色法测 定牧草 中的磷 。 1 . 6数据处理 数 据采 用 S S 61 A . 2软件进 行统计
B( l施碳铵 41  ̄,2、2施碳铵 8lk/ 2、 1. k l ) ( 3 n B 2  ̄h ) m 以 u en 法进行 多重 比较 。 B( 3 施碳铵 13. gh ,O 对照组 ) 2 1 5k/m)N ( 6 。每个处 分析 , D na s 理三个重复 , 2 个小 区, 共 1 每个小区栽 2 蔸桂牧 2 结果 与 分 析 0
k, g速效氮 3. gk 速效钾 2. gk。 0 m /g 0 0 m / g 2 1 试验材料 桂牧一号杂交 象草 ( . 2 种苗 由湖南 省草 业 研究 中心 提供 )尿 素 ( 含量 为 4 %) 、 氮 6 、 碳铵 ( 氮含量为 l. 。 6 %) 8 1 _ 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 区组设计 , 试 验共设 7个处理 , 分别为 : 1 施尿素 10g1 A( 5k/m ) 1
杂交象 草大面积 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牧一号杂交象草于 20 0 5年 4 2 月 7日移栽 。 每穴 栽移苗 2株 , 正常管理 中耕 、 按 除杂 、 抗旱 , 象草
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对大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50
草 原 与 草 业 Grassland AndPrataculture 第 30 卷 2018 年 第 2 期
余叶片的光和速率会提高,出现补偿性光合作用; 但王静等 在 〔6〕 对 芨 芨 草 (Achnathrumsplendens) 的研究 中 发 现, 刈 割 降 低 了 芨 芨 草 的 光 合 速 率. 适宜的刈割 (留 茬 高 度 和 刈 割 时 间) 不 仅 能 收 获 高产量的牧 草, 还 能 使 其 保 持 优 良 的 品 质 . 〔7〕 朱 钰等 研 〔8〕 究发 现, 高 留 茬 不 仅 降 低 所 收 获 的 牧 草 产量,还降低牧草营养价值,而低留茬虽然当次 收获的牧草产量较多,但低留茬移除了牧草大部 分的叶片,降低了牧草的再生能力,影响次年的 产量和品质. 孙 林 等 研 〔9〕 究 发 现, 随 刈 割 时 间 的 延后,牧草产量上升,但营养品质下降.
1 前 言
大针茅 (Stipagrandis) 为 多 年 生 密 丛 旱 生 牧草,属 禾 本 科 针 茅 属,是 大 针 茅 草 原 的 建 群 种 . 〔1〕 大针茅草 原 是 欧 亚 草 原 区 特 有 的 一 种 典 型 草原,广泛分布在内蒙古的中东部,为该地区提 供大量的饲 草 资 源 . 〔2〕 近 年 来, 由 于 草 原 的 不 合 理利用,导致超过50%的 典 型 草 原 出 现 heightandmowingdateontheforage yieldandnutritionalqualityofStipagrandis
WangDeping1,Chen Wanjie1,LiYanan1,ZhaoTianqi1,ZhangFeng1,ZhaoMengli1∗ (CollegeofGrass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刈割时间和次数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刈割时间和次数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阿布力米提·吾拉音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7期摘要刈割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管理方式和草地利用方式,刈割通过利用植物的补偿性生长( compensatory growth )和植物的均衡性生长(Balanced growth)特性来促进牧草生产产量以及牧草的品质。
现阶段来看,最为常见的刈割有以下几种:(1)刈割频次;(2)刈割时间。
本文将全面分析刈割对牧草产品和品质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相关影响等,以期能够通过合理的利用刈割来提高牧草产品产量和牧草品质。
关键词刈割时间;刈割次数;牧草产品;品质从牧草的生长期营养含量角度来看,幼嫩期的牧草体内的以下几种成分比较高:(1)粗蛋白;(2)维生素;(3)干物质;(4)矿物质[1]。
随着牧草地的生长面积逐渐增加和扩大,碳水化合物的不断生成等,牧草内的维生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等显著增加,而牧草饲用价值反而降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产量高、品质好的牧草。
如何适当的利用刈割方式来发挥出牧草草地的生态系统性能,提高牧草的整体品质,最终保证草地能够趋于稳定。
1 刈割频次对牧草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1.1刈割频次对牧草品质的影响刈割频次主要指的是在植物生长周期之内人工收割牧草的次数和频率等,合适的刈割频次能够显著提高牧草中的蛋白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终显著提高牧草的整体品质。
由于不同的牧草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显著差异性,所以不同的刈割频次对牧草产品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一年刈割3次苏丹草的粗蛋白含量是一年刈割1次的1.10倍,一年刈割3次的苏丹草的粗蛋白含量是一年刈割2次的1.06倍[2]。
一年刈割1次的燕麦巴燕3号比一年刈割2次的燕麦巴燕含量3号显著提高52.22%。
一年刈割2次的燕麦巴燕2号比一年刈割1次的燕麦巴燕含量2号其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10.76%。
杂交狼尾草在刈割第2次、第4次、第5次的镁含量平均主显著与刈割第2次的比较显著提高:17.96%、36.69%、65.01%;第2次刈割磷含量相比起第3次和第4次的磷含量显著提高9.36% 、28.22%,相比起第5次刈割而言,磷含量显著降低2.71%。
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朱珏1,张彬1,谭支良2,3,王敏2,3(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湖南长沙410125;3.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广西环江547100)摘要:刈割是一种常见的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它可以通过两方面途径来影响牧草产量及品质。
首先,刈割可以利用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促进牧草生长并提高牧草产量。
其次,刈割可以利用植物均衡性生长特性,改变牧草营养物质的沉积和分配方向,进而影响牧草品质。
常见的刈割包括刈割频次、刈割时间和刈割方式。
全面综述3种刈割对牧草产量及品质影响和相应作用机理,为适当利用刈割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刈割频次;刈割时间;刈割方式;牧草;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629(2009)022******* 刈割是一种人为干扰栽培利用技术,也是草地利用和管理的主要方式。
常见的刈割包括刈割频次、刈割时间和刈割方式。
从牧草生长期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情况来看,幼嫩期的牧草体内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高。
但随着牧草地生长、叶面积逐渐增加和碳水化合物合成能力逐渐增强,牧草体内结构性多糖(纤维素、木质素等)含量也会逐渐增多,牧草饲用价值降低。
而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获得产量高且品质好的牧草。
利用刈割技术可以通过牧草的补偿性生长作用和均衡性生长特性(f unctional equilibri2 um)[1]很好地获得产量高且品质好的牧草。
由于牧草品种的生长特性不同,同样的刈割对不同牧草品种的生物量及品质影响差异很大。
如何适当的利用刈割是充分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的再生性能、草地群落生产潜力、提高牧草品质及保证草地稳定的关键所在。
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在生产实践中适当利用刈割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1 刈割频次对牧草产量及营养的影响1.1对牧草产草量的影响 不同牧草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优质牧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优质牧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杨毅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年(卷),期】2016(032)009
【摘要】优质牧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是广西畜牧研究所用矮象草为父本,杂交狼尾草为母本进行培育的新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病害少,生长速度快,利用率高,饲喂效果好,多次刈割,多年利用的特点。
天柱县于2012年开始引种试种,通过12个不同海拔、不同土壤试种点的分析对比,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现将其栽培种植与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219)
【作者】杨毅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农业局,贵州黔东南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杂交象草桂牧一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利用 [J], 杨雅婷;李科云;李雄
2.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间套种和田大叶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J], 再乃提古丽·阿木提;阿尔孜古力·艾乃都力
3.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间套种黑麦草高产栽培利用技术 [J], 李科云;孙鏖;李雄
4.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栽培利用 [J], 李科云;孙鏖
5.桂牧一号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技术 [J], 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刈割频率对牧草影响的研究现状

进行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弄清病毒宿主范 围和致
病机 理 , 研究 开 发 快速 诊 断 技 术 , 制备 有 效 预 防控
制疾 病 的疫 苗等 。
主 要参考 文献
[] 1 曹贞贞 , 张 存 , 瑜 , 鸭出血 性卵 巢炎 的初 步研 黄 等. 究 [ ] 中国兽 医杂志 , 1 ,6 1 )3—6 J. 2 0 4 (2 : . 0 [ ] uJu , uX,t . ukegdo n rm asdb 2 S , s H e a D c g rps do ecue y 1 y B Dvrs anw T m uurl e l i ms[ ] LS Y i , e e b s. a dFa v u et vi J .P o
的分离与鉴 定 [ ] 江苏农 业学报 ,0 1 2 ( ) 3 4— J. 2 1 ,7 2 :5 [O 林 1] 健, 韩春华 , 陈华林 , . 出血 性卵 巢炎 实验感 等 鸭
[9 万春和 , 1] 施少 华 , 光华 , 鸭 黄病 毒油 乳剂 灭活 疫 傅 等. 苗研制及 免 疫效 果 测定 [ ] 养 禽 与禽 病 防 治 ,0 1 J. 21,
l pm da di te a a p f a o sa J .Vrl . o - ei e o r l m l ct nasy[ ] i t s hm i i i oJ
2 1 , ( )5 3 0 1 8 1 :5 .
特性研究 [J . ] 中国家禽 ,0 13 ( 1 :2—1 . 2 1 ,3 2 ) 1 4 [] 9 黄欣梅 , 李
鸭坦布苏病毒 [ ]动 物传染 病学 报 ,01 1 ( )3 J. 2 1 , 3 :4 9
—
3. 7
[ 5 . a , . a , . hu e a.E t l h gaT q n 1 ]L Y n P Y n JZ o , t 1 s bi i aMa - a s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60 d刈割桂牧一号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叶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鲜草、干草、粗蛋白和粗纤维总产量以60 d刈割最高,分别为5 526.6 kg/667m2、1 005.9 kg/667m2、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干草中粗蛋白含量为40 d刈割>50 d刈割>60 d刈割,粗纤维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农艺性状;产草量;草品质
中图分类号:s5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84-03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hybrid pennisetum urpureum guimu-1)是美国矮象草与狼尾草有性杂交后经过多年无性繁殖选育而成的一种新型牧草,茎秆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鱼等动物的良好饲料。
通过多年的区域栽培试验和研究,该草种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广的主要优质草种[1]。
第二茬草是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全年最关键的一茬草,第二茬草生长的好坏对桂牧一号全年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刈割时间对提高桂牧一号的利用价值和维持其植株的生产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通过探讨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第二茬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收割第二茬草,提高桂牧一号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以下简称桂牧一号),购自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研究中心。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地带,年均气温17.0~18.5 ℃,年均降水量1 400~1 600 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低温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
冬季天气严寒,冰冻霜冻现象较严重。
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 ph 5.0~6.5。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共分3个处理,分别是第一次刈割后40、50和60 d刈割第二茬(依次为试验ⅰ、ⅱ、ⅲ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9个小区。
小区面积为9 m2,小区间以50 cm 的走道分隔。
1.4 饲草的栽培与管理
试验用地按每公顷施湿牛粪150 t作基肥,深耕20~25 cm。
2011年5月10日移栽桂牧一号,每穴栽移苗2株,按正常管理中耕、除杂、抗旱。
7月10日第一次刈割后浇施1次20 g/l的尿素。
1.5 测定项目
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叶比,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测量后取平均值;产量为每小区的鲜草重;每小区取样200~300 g,在105 ℃下烘8 h至恒重,测定其干物质含量[2];按文献[3]中的
方法测定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株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牧草恢复生长的速度及牧草产草量。
从表1可知,试验ⅲ组的平均株高达267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p<0.05)。
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株高相差21 cm,而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之间的株高则相差69 cm,这主要是随着刈隔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牧草生长速度越来越快。
叶长和叶宽是衡量叶片光合能力的指标,二者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ⅲ组的平均叶长和叶宽分别达125 cm和5.6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试验ⅰ组的叶长和叶宽最小,分别为111 cm和4.1 cm。
分蘖数反映在相应环境下牧草繁殖生长情况,试验ⅲ组分蘖数最高,为47个(见表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
这主要是因为试验ⅲ组间隔时间最长,地上部分积累的光合产物多,导致地下部分贮藏的营养物质增多,所以分蘖能力强。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茎叶比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逐渐提高,试验ⅰ、ⅱ、ⅲ组的茎叶比分别为1.19、1.27、1.59,这对牧草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茎叶比越低,牧草的品质就越好[3,4]。
2.2 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ⅲ组的鲜草产量最高,为5 526.6 kg/667m2,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提高了60.4%和30.0%;试验ⅲ组的干
草产量为1 005.9 kg/667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2.3 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品质的影响
由图1可知,桂牧一号干物质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粗蛋白含量则下降,试验ⅰ组的干物质为16.3%,粗蛋白为14.1%,粗纤维为24.6%;试验ⅱ组的干物质为17.1%,粗蛋白为13.5%,粗纤维为27.2%;试验ⅲ组的干物质为18.2%,粗蛋白为12.8%,粗纤维为29.7%,而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总产量以试验ⅲ组的最高,分别为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
3 小结与讨论
1)不同刈割时间对桂牧一号产草量影响显著,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以试验ⅲ组最高,试验ⅰ组最低,试验ⅱ组介于中间。
这主要是因为第二茬草生长处在高温多雨季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牧草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快,鲜草产量越来越高,而在相应含水量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干草产量也就越来越高。
2)茎叶比是衡量饲草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越小,适口性越好[5,6],结果表明,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桂牧一号的茎叶比逐渐提高。
3)株高和分蘖数的生长动态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草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桂牧一号株高和分蘖数分别为267 cm和47个,均高于其他处理,进而影响第二茬和第三茬产草量。
叶长和叶宽与株高成正比,随着株高的生长,叶长和叶宽逐渐增加。
4)桂牧一号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粗蛋白
含量则下降,而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总产量以试验ⅲ组的为最高,分别为128.8 kg/667m2和298.8 kg/667m2。
参考文献:
[1] 杨雅婷,李科云,李雄.杂交象草桂牧一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利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9(1):134-136.
[2] 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3] 虞道耿,刘国道,白昌军,等.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7(7):564-567.
[4] 杨恒山,王国君,陈皆辉,等.杂交狼尾草“牧特利”生物学特性及刈割次数对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4,12(4):318-321.
[5] 杨恒山,曹敏建,范富. 刈剖次数对健宝(jumbo)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3,25(3):28-31.
[6] 杜高唐. 苏丹草刈割周期对产草量的影响[j].山东畜牧兽医,201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