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语文版必修1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一)精品练习语文版必修5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一)精品练习语文版必修5单元综合检测(一)(说明:本试卷共18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写作个性化不等于私人化有些作家我们不需要看作品上的署名就能够分辨出来,有些作家的作品一旦被提起就会在阅读者脑海中形成一连串印象鲜明的画面甚至声音。
曹雪芹、蒲松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赵树理……当这些名字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他们笔下的人物、故事、生活情态甚至自然风光。
我们之所以能分得清楚这些作家之间的差异,是因为他们的个性。
作家的个性是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世界风貌和人生意味。
文学个性的形成来源于作家对于生活的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和发现。
只有他对世界不同的体验才能形成不同的情感刺激,才能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才能形成不同的只属于这个作家本人的声音色彩。
比如赵树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历几十年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至今仍有阅读时的现场感,也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写作就站在当时当地农民的立场上看待和评价变化着的事物。
他的语言是从生命深处生发出来的,因此,他的语言到今天还是最鲜活的。
和那些经典作家作品一比较就可以看出,现在的作家作品为什么没有或很难形成自己的个性?因为大家都浮在时尚和潮流的表面,做生活的享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参与者。
所以,大家所能得到的,就是完全同质化的印象、认识和体验,而不管这种印象和体验来自何种渠道何种层次。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许多人口中的文学就已经变成了“私人化写作”,变成了个人的写作,好像每个人都在创作最有个性的作品。
但在呼喊了一二十年之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作家们以年龄、趣味、社会团体等几乎看不见的界线纷纷把自己套进了小圈子里,形成了真正的同质化的创作。
私人化写作的误会就在于,它把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感知和评价,当成了个人私生活的具体记录。
【优化方案】 高中语文 阶段性综合检测 语文版必修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滂.沱(pānɡ)捧场.(chǎnɡ)花骨.朵(ɡū) 开花结.果(jiē)B.公仆.(pú) 对称.(chèn)削.铅笔(xuē) 为.虎作伥(wèi)C.揶揄.(yú) 伎俩.(liǎnɡ)山大.王(dài) 供.认不讳(ɡōnɡ)D.颔.首(hàn) 游弋.(yì)毒豇.豆(ɡānɡ) 鸡毛掸.子(dǎn)解析:选A。
B.削.铅笔(xiāo);C.供.认不讳(ɡònɡ);D.毒豇.豆(ji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唱双簧扑朔迷离勿庸赘言徇私舞弊B.度假村尚方宝剑坐镇指挥诘屈聱牙C.增殖税联袂出访备受关注披沙拣金D.通缉令甚嚣尘上贪赃枉法既往不究解析:选B。
A项,“勿庸赘言”—“毋庸赘言”;C项,“增殖税”—“增值税”;D 项,“既往不究”—“既往不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但凡是争论,争论的一方为自己声辩..,绝对无可厚非,而且应该提倡,否则,大不利于百家争鸣气氛的形成和学术的发展。
B.阳春三月,春意阑珊....。
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绽放枝头,它已然成为珞珈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C.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D.在青海玉树地震中,多少同胞失去亲友,失去家园,生活在一种极度悲痛之中。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我们却能感同身受....。
解析:选B。
A项,声辩:公开辩白;辩解。
B项,阑珊:将尽;衰落。
C项,不求甚解: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D项,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
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
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
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
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性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
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
(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材料二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优化方案】 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检测(一) 语文版必修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一) 语文版必修(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
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
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
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
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
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
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语文版必修1

单元评估检测(一)(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一、语基语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舷梯(xián) 半晌.(xiǎnɡ) 桅.杆(wãi)千载.难逢(zǎi)B.噩.梦(â) 枯萎.(wěi) 恐怖.(bù) 受难.(nán)C.雏.菊(chú) 窒.息(zhì) 焚.尸(fěn) 凋.残(diāo)D.签.字(qiān) 肃穆.(mù) 勋绶.(shòu) 一瘸.一拐(quã)解析:选D。
A项“晌”应读“shǎnɡ”。
B项“难”应读“nàn”。
C项“焚”应读“fã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
它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B.不管承认与否,在国家队层面已经差得难以启齿的中国足球,竟然在亚冠风生水起....,引起亚洲各个俱乐部的高度重视。
现在,中超各队都有了比试亚冠的强烈欲望。
C.被化工区改变的,不仅是杭州湾的捕鱼业,还有人们的生活,更让我们大眼瞪小眼.....的是这个昔日的渔村早已面目全非。
D.今日的繁华、整洁、有序,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故乡。
曾几何时....,因为脏乱差出了名,所以一提到故乡,就有一种耻辱感。
解析:选B。
A项“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可改为“左右逢源”。
C 项“大眼瞪小眼”,调侃时说的话,形容当时很尴尬,没法解决问题。
此处意在表述很惊讶,可改为“目瞪口呆”。
D项“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此处可改为“曾经”。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不远处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uò)百舸.(ɡě) 慰藉.(jiè) 强.人所难(qiǎnɡ)B.谤.讥(bànɡ)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C.忸怩.(nǐ) 丰腴.(yú) 戛.然而止(ɡ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ínɡ) 长篙.(hāo) 挟.持(xié) 怒发冲冠.(ɡ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 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 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优化方案】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语文版必修1

单元综合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疆埸.(yì)蹁.跹(piān)多财善贾.(ɡǔ) 龇牙咧.嘴(liě)B.胼胝.(zhī) 倥偬.(zǒnɡ)戛.然而止(ɡá) 不足齿数.(shǔ)C.脑髓.(suǐ) 应.届(yīnɡ)呱.呱坠地(ɡū) 游目骋.怀(chěnɡ)D.解剖.(pāo) 鱼鳔.(biào)人才济.济(jì) 满目疮.痍(chuānɡ)解析:选C。
A项,“蹁”读pián,B项,“戛”读jiá,D项,“剖”读pōu,“济”读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祸起萧墙予人口实美轮美奂沽名钓誉B.越俎代疱振聋发聩明枪暗剑天翻地覆C.云烟氤氲怀瑾握瑜甘拜下风掉以轻心D.烽火兵燹销声匿迹无上光荣无事生非解析:选B。
B项中“疱”应为“庖”,“剑”应为“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________,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________,与日方________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________两国关系大局的共识。
A.见解政策上形成影响B.主张前提下达成干扰C.观点基础上签署破坏D.分歧方针下制定扰乱解析:选B。
根据词义和语境分析B项最恰当。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鲇鱼”台风挟带着的惊人雨量21日重创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导致当地暴雨成灾。
台观光部门表示,由于塌方及道路损毁,25个旅游团共559名大陆旅客被困。
B.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李启铭及其父亲李刚。
面对镜头,两人都失声痛哭,李启铭表达了悔意,李刚起身长时间深深鞠躬,向受伤者及其家属表达歉意。
C.10岁的成都女孩姚启凤特别很喜爱芭蕾,但因家境贫寒,颇有天赋的她上不起培训班,父亲便每晚将一张捡来的毯子铺在成都大慈寺门前的路灯下,让女儿在上面练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疆埸.(yì)蹁.跹(piān)多财善贾.(ɡǔ) 龇牙咧.嘴(liě)B.胼胝.(zhī) 倥偬.(zǒnɡ)戛.然而止(ɡá) 不足齿数.(shǔ)C.脑髓.(suǐ) 应.届(yīnɡ)呱.呱坠地(ɡū) 游目骋.怀(chěnɡ)D.解剖.(pāo) 鱼鳔.(biào)人才济.济(jì) 满目疮.痍(chuānɡ)解析:选C。
A项,“蹁”读pián,B项,“戛”读jiá,D项,“剖”读pōu,“济”读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祸起萧墙予人口实美轮美奂沽名钓誉B.越俎代疱振聋发聩明枪暗剑天翻地覆C.云烟氤氲怀瑾握瑜甘拜下风掉以轻心D.烽火兵燹销声匿迹无上光荣无事生非解析:选B。
B项中“疱”应为“庖”,“剑”应为“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________,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________,与日方________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________两国关系大局的共识。
A.见解政策上形成影响B.主张前提下达成干扰C.观点基础上签署破坏D.分歧方针下制定扰乱解析:选B。
根据词义和语境分析B项最恰当。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鲇鱼”台风挟带着的惊人雨量21日重创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导致当地暴雨成灾。
台观光部门表示,由于塌方及道路损毁,25个旅游团共559名大陆旅客被困。
B.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李启铭及其父亲李刚。
面对镜头,两人都失声痛哭,李启铭表达了悔意,李刚起身长时间深深鞠躬,向受伤者及其家属表达歉意。
C.10岁的成都女孩姚启凤特别很喜爱芭蕾,但因家境贫寒,颇有天赋的她上不起培训班,父亲便每晚将一张捡来的毯子铺在成都大慈寺门前的路灯下,让女儿在上面练功。
D.教育部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
解析:选B。
A项“雨量”“重创”“地区”“导致”“暴雨成灾”等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挟带着惊人雨量的‘鲇鱼’台风”。
C项“特别很”赘余,删除“特别”或“很”。
D项成分残缺,在第一个“义务教育阶段”之前加“使”,在“的时间表”前加“的问题”。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教育部要求高考推荐生应“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表示,推荐学生重点关注三个标准:人品好;有特长;有发展后劲。
B.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仍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发展欧洲旅游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D.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奇妙显现出来:“杜仲”属于独门独科植物,早在200多万年前,只在中国版图有少量生长,被誉为“活化石植物”。
解析:选C。
A项,分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是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之间的停顿;B项,最后的问号应改为句号,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D项,“杜仲”的引号应去除。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张雨生“富二代”这个名称,公开用在媒体上,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
被囊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
有的不满地说:“什么‘富二代’?我们是‘第二代企业家’!”刚从父辈手里接过企业管理权,就要称“家”,实在太早了。
接过管理权很容易,是否能管得下去,那要经过时间检验。
更多的“富二代”,目前蒙昧未开,或属于飙车一族,或是热捧明星的粉丝,或是痴迷于声色犬马的玩儿家,他们对父辈的事业并无兴趣。
与“富二代”相对应,还有“穷二代”。
“穷二代”最有代表性的一群,是第二代打工族。
中国农民工已达1.6亿,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
“穷二代”没在乡下种过地,没有父辈那双长满厚茧的手,他们所追之梦,是有朝一日成为城里人。
要在城里扎根,又谈何容易。
扎根的标志,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吧。
一个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子弟,看到京城房价一个劲地飙升,靠打工挣钱买房,得积攒一百年。
“富二代”的富,“穷二代”的穷,与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无关。
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量。
我想点明的是,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政府应该不应该启动遗产税?启动遗产税,得有一个征收基数,发达国家的征收基数近百万美元。
这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十多年间,中国出现了富裕阶层。
“百富榜”董事长胡润说,2004年,资产达到10亿元的巨富,只找到100个,2009年,找到的在榜人数,就有1000个。
中国富豪财富积累的时间也超短。
胡润说,把1个亿变成10个亿,国外需要10年,中国只需要3年。
我国制定了《物权法》,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财产分配,只有30%进入劳动分配。
这个比例实在太小。
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富二代”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
面对这种状况,启动遗产税,进行必要的调节,应该是适时的。
差距在同一代人中扩展,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差距进一步扩展,传承到第二代,带来的社会问题就更多。
“富二代”的所作所为,有的极为荒唐,造成社会不满,也就更为激烈。
“富二代”形成了他们的圈子和阶层。
如此挥霍,如此张狂,让买套住房得奋斗一百年的“穷二代”,能不产生“仇富心态”?可以说,不能自律自尊的“富二代”,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面对此情此景,政府难道不应该负起责任,有所作为?(选自2010年第6期《杂文选刊》,有删改) 6.作者认为“政府应该启动遗产税”,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中国有了富裕阶层,也就有了可征收遗产税的对象。
B.“富二代”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而且不能自律自尊,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C.在我国财产分配中,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富二代”就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
D.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解析:选B。
B项中“‘富二代’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有误,以偏概全。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富二代”是个贬义词,因为他们将来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
B.“穷二代”指的是第二代打工族,其中的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
C.“穷二代”中的第二代打工族因为缺少钱财,他们在城里扎根的梦想很难实现。
D.“穷二代”与“富二代”的主要差距是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极少,因而创造力不足。
解析:选C。
A“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在原文中没有根据;B“第二代打工族”只是“穷二代”的代表群体,不是等同关系;“其中的60%是‘80后’‘90后’”,属于张冠李戴;D强加因果。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A.作者不赞同把“富二代”理解成“第二代企业家”,因为二者的实质不一样。
B.“政府启动遗产税”不是作者的独创,发达国家早已实行。
C.征收遗产税能调节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缓解人们的焦虑感。
D.中国现在可以启动遗产税,借此消除因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而形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解析:选D。
D项后半句的说法太绝对。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也。
夔幼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
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然遂为术所留。
久之,术与桥蕤俱攻围蕲阳,蕲阳为太祖①固守。
术以夔彼郡人,欲胁令说蕲阳。
遂遁匿灊山②。
建安二年,夔将还乡里,度术必急追,乃间行得免,明年到本郡。
顷之,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时有传袁术军乱者,太祖问夔曰:“君以为信不?”夔对曰:“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
夫失道之主,亲戚叛之,而况于左右乎!以夔观之,其乱必矣。
”迁长广太守。
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为寇害。
夔曰:“承等非生而乐乱也。
今兵迫之急,彼恐夷灭,必并力战。
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悔,可不烦兵而定。
”乃遣郡丞黄珍往,为陈成败,承等皆请服。
牟平贼从钱,众亦数千,夔率郡兵与张辽共讨定之。
东牟人王营,众三千余家,胁昌阳县为乱。
夔遣吏王钦等,授以计略,使离散之。
是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
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乃上言曰:“所领六县,疆域初定,加以饥馑,若一切齐以科禁,恐或有不从教者。
有不从教者不得不诛,则非观民设教随时之意也。
愚以为此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
”太祖从其言。
入为丞相东曹掾。
夔言于太祖曰:“夔闻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使长幼顺序无相逾越。
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
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争竞之源,如是则天下幸甚。
”太祖称善。
魏国既建,拜尚书仆射。
文帝践阼,封成阳亭侯,邑三百户。
疾病屡乞逊位文帝挽再三。
薨,谥曰靖侯。
子曾嗣,咸熙中为司徒。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二》,有删改) 【注】①太祖:魏太祖曹操。
②灊山:灊,灊山,古地名,在今安徽霍山东北。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胁令说.蕲阳说:游说B.乃间.行得免间:赶时间C.不可卒.绳以法卒:通“猝”,仓猝D.若一切齐.以科禁齐:同等解析:选B。
间:抄小路。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夔彼郡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B.蕲阳为.太祖固守吾属今为.之虏矣C.乃.间行得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其.民间小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解析:选B。
A.因为/认为;C.于是/却;D.这里/还是。
11.下列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B.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C.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D.疾病/屡乞逊位/文帝挽再三解析:选D。
A.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B.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C.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夔为人很有气节,他曾拒绝袁术的征召,后来袁术又企图利用他攻克蕲阳,他就趁机逃到了灊山。
B.何夔治理郡县很有办法,可谓足智多谋,有时以柔克刚,有时武装攻克,有时使用离间计,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