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灶检验标准
燃气灶过程检验标准

面板/盛液盘
组装
1)面板外观应良好,不能有划痕、爆裂、污渍、丝印花、丝印模糊等不良现象;
2)丝印检验要求:
a、使用透明胶带对丝印进行拉撕检验, 确认无丝印脱落;
b、使用酒精对丝印进行擦拭检验,确认丝印无脱落;
3)承液盘组件外观应良好,不能有划痕、变形、污渍、掉密封圈等不良现象;
4)螺钉紧固后,承液盘与面板间隙≤0.6mm;
目测
目视
B
24
附件包装
附件使用正确,无错、漏放附件;
目测
目视
B
25
打带、堆码
1)纸箱使用正确,无破损;字迹印刷正确、清晰、完整;条形码、纸箱贴纸粘贴位置正确,无偏斜,纸箱贴内容印刷正确、完整;封口胶无翘起,两端长度6~10cm;
2)打包带打后应扎实,无歪斜、断裂等:
3)堆码高度按工艺要求,且整齐、美观。
3)阀体组件外观良好,各部装件齐全,参数标识正确并观察电磁阀的插接柱压焊处(端面)是否有气孔(要求:端面的焊接面光滑、饱满、无气孔);
4)螺丝需打到位,不能有滑牙、漏打等现象;
5)无漏装、错装密封圈。
目视
目测
A
7
气阀组测漏
在15Kpa压力下:闭阀≤0.5ml/min; 开阀≤0.5ml/min;
气密性测漏仪
目视/ 实操
B
21
贴调码放说明书、套胶袋
1)包装塑料袋无脏污、破损、有4个透气孔
2)不能漏放说明书或放错;
3) 说明书上条形码必须与整机条码对应(部分产品要求的)。
目测
目视
B
22
锅支架部装、纸箱部装
1)正反两面无掉瓷、漏铁,无变形、搪瓷均匀,无聚粉、色差等, 左、右锅支架组件表面必须清洁干净后再放入泡沫内;辅助锅支架电镀层表面无脱皮、发
液化气灶、天然气灶检查标准

液化气灶、天然气灶检查标准
液化气灶、天然气灶的检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灶具的整体外观,是否有破损、变形、脱漆等情况,是否安装牢固。
2. 燃烧系统检查:检查火焰的形态、大小、颜色,火焰是否稳定,是否有异常现象,如火焰黄、蓝色不均匀等。
3. 点火系统检查:检查点火是否顺畅,点火方式是否正常,点火是否方便。
4. 热效率检查:检查燃烧器的热效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5. 安全装置检查:检查燃烧器是否安装有适当的安全装置,如热电偶、防倾倒装置等,以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性。
6. 气源管道检查:检查气源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气体泄漏的情况。
7. 调节阀检查:检查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能够准确调节气体的流量。
8. 清洁检查:检查灶具的清洁情况,是否有积尘、油污等,是否需要清理。
需要注意的是,灶具的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且定期维护保养,以确保灶具使用的安全和性能。
灶具外观检验标准

广东星立方厨电集团有限公司燃气灶成品外观检验标准发布日期:2016.10.25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产品外观缺陷区域划分: (1)3.2 产品外观面质量分级说明 (1)3.3 产品外观缺陷等级划分: (2)4 技术要求 (2)4.1 检验条件与检验方法 (2)5 外观判定标准 (3)5.1 各部件间隙要求 (3)5.2 内销产品: (3)5.3 外销产品: (3)5.4 其它要求 (5)5.5 零部件外观要求: (5)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成品抽样要求编制,作为本集团所生产的燃气灶产品外观判定的依据。
本标准按GB/T 1.1的规则编制起草。
本标准由本集团质量管理部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修改记录:灶具外观检验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气灶产品的外观要求,减少生产、检验过程中对外观判定标准的争议,确保燃气灶在成品的外观符合客户(顾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所有燃气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外观欠点等级基准》《QMWC-JDK01.512-2015a 外销燃气灶具外观设计规范》《QMWC-JDK01.511-2015b 内销燃气灶具外观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产品外观缺陷区域划分:A面: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用户视觉的区域,或客户对某部位有特殊品质要求。
B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所看到的产品的侧面以及本体内部正面的重要部位的区域。
C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不能直接进入用户视觉的一般部位的区域。
D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需要通过手动才能进入用户视觉的隐秘部位的区域。
3.2 产品外观面质量分级说明3.3 产品外观缺陷等级划分:A类缺陷:致命缺陷,会对使用的客户产生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的缺陷。
B类缺陷:重要缺陷,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或导致客户无购买意愿的缺陷。
家用燃气灶具出厂检验标准

百度文库企业标准Q/LC001-2004家用燃气灶具Domestic gas app lia nces2004-10-05 发布2004-10-15 实施百度文库中山市朗臣厨卫电器有限公司发布企业标准家用燃气灶具Q/LS001-2004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单个燃烧器标准额定热流量小于 5.23KW(4500kcal/h)、使用城市燃气的家用燃气灶。
本标准所指燃气,应符合GB/T13611-92《城市燃气分类》,GB13612-92《人工煤气》的规定,对使用非标准燃气的家用燃气灶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GB191 包装储运指示标志GB 308 滚动轴承、钢球GB1497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1765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2633 日用搪瓷制品检验方法GB2658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2903 铜一一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100-3102 量和单位GB3768 噪声源声动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3772 铂铑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797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 4706.1 家电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5171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GB/T 9963 钢化玻璃GB10410.1 人工煤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0410.2 天然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0410.3 液化石油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2203 热电式燃具熄火保护装置GB12206 城市燃气热值测定方法GB12207 城市燃气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16410 家用燃气灶GB/T169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13611 城市燃气分类GB/T6411 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GB 13612 人工煤气GB16914 燃气燃烧器具的通用技术通则CJ3062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3术语3.1燃气灶具用本身带的支架支撑烹调器皿(锅等),并用火直接加热烹调器皿的燃烧器具。
家用燃气灶具出厂检验标准

a. 从燃气入口到喷嘴(堵塞喷嘴)
≤0.25
(8kPa)
(耐用性后≤0.4)
a. 从燃气入口到火孔 (明火测试)
1.5P0 点燃,不向外漏
总额定热流量精度
<±9%
每个燃烧器额定热流量精度
<±9%
总额定热流量与每个燃烧器额定热 流量总和之比
>88%
热电偶装置
离子感应装置
熄火保护装置
开阀时间
≤5S (耐用性后≤8S)
表 1 灶具前的燃气额定压力
kPa
燃 气种类
代
号
灶具前燃气额定供气压力 Pa
人工煤气
5R、6R、7R、
1000
天然气
4T、6T 10T、12T、13T
1000 2000
液化石油气
19Y、20Y、22Y
2800
注:使用非标准额定压力燃气灶应符合当地规定的燃气额定压力。
3
5.1.2 两眼和两眼以上的灶具应有一个火眼,其额定热流量不宜小于 2.91kW(2500kal/h)。 5.1.3 在高原地区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应考虑海拔高度对热流量的影响。 5.2 家用燃气灶具性能应符合表 2 规定
燃气低热值与同一燃气相对密度平方根之比。 3.11 离焰
当火孔气流速度增加到某一极限值时,火焰根部脱离火孔燃烧的现象。 3.12 回火
火焰缩入火孔内燃烧的现象。 3.13 黄焰
由于空气不足,燃气燃烧时产生的黄色火焰。 3.14 红火
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红色火焰。 3.15 爆燃
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急剧燃烧现象,燃烧噪声超过 80dB,燃烧火焰溢出燃烧室。 3.16 燃气体积流量(q v)
30000 次
500 次
燃烧器 方法 1 方法 2
炉灶检验标准

B X S浙江百晓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炉灶组检验标准为了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生产工艺及制作流程,特制定以下检验标准:一:炊用燃气大锅灶类结构要求:1、大锅灶外壳应平整、匀称、容易清洗、无明显缺陷。
2、大锅灶各部件应易于清扫和维修,手可触及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在维修、保养时必需拆卸的部件应能使用一般工具装卸。
3、大锅灶的排烟道应凸出灶体。
4、进气管应设在不易受腐蚀和过热的位置,灶体可设左右两侧均能与供气管连接,其中不使用的一端应进行密封,且只能用专用工具打开,进气管应采用硬管连接,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和GB/T7307的要求,进气接头距地面净高宜大于200mm.5、燃气管路宜选用球阀,开、关标识应明显、清晰。
有多个阀门时,应有便于识别的标识。
6、燃气喷嘴与燃烧器引射器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并易于装卸。
燃烧器结构应坚固、易于装卸、清扫和维修;燃烧器火孔应均匀,不应发生影响使用的变形,且燃烧器、点火燃烧器、火焰监控装置等部件的相互位置应准确固定,在正常使用中不应松动和脱落。
7、调风装置应坚固耐用,操作简便,易于调节,在使用中不应有自行滑动的现象。
调风旋钮或手柄应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并清晰地标出开、关位置及方向。
8、点火燃烧器的供气管内径不应小于2MM,其结构应能防止被异物堵塞。
9、点火燃烧器的位置,应易点燃主燃烧器,且不应接触主燃烧器火焰,不应使其他部件过热。
10、点火电级导线应尽量缩短,加以固定,并采取绝缘、隔热等措施。
11、鼓风式大锅灶的鼓风机应稳定牢固,工作时不应发生滑动。
12、进水接头应设置便于操作的阀门,其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和GB/T7307的要求。
进水接头宜设置水龙头和排水槽,并使之与灶体固定连接。
排水出口应设过滤装置。
13、所有大锅灶应附带与之匹配的锅。
14、所有大锅灶应设置点火燃烧器。
15、所有大锅灶应设置关火装置或火焰指示装置。
16、所有大锅灶应设置火焰监控装置。
燃气灶具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发布日期:
100%
⑤按下式计算燃气灶热流量精度
热流量的百分点=(实测总热流量/每个灶眼实测热流量之和)×100%
湿式气 体流量
计
① 按企标表 5 选好锅直径及加水量
② 点燃灶具调节到最大通气状态,并调节到燃气额定供气压力 ③ 燃烧稳定后将锅放在灶上,水初温取室温加 5℃,水终温就应取水
初温加 50℃。初温和终温前 5℃均应开始搅拌。热效率按式(3)
文件编号:WI45 共 4 页, 第5页
目测 采用 0-2 试验气,在 30、80、120Pa 压力下试验有无回火或熄火现象 O O A
采用 0-3 气,从点火操作算起,到熄火保护装置处于开阀状态时的时 OO A
间 秒表
采用 0-1 气,正常燃烧 15 分钟后,将阀门关小并即刻吹熄火焰,记录 OO A
1min
③ 按(1)和(2)式计算折算热流量
U 型压 (1)
力计 qvs=qv×
流量计
(Pamb+Pg)-( 1- 0.644/dmg)×Pv 273 101.3+Pg dmg
×
×
×
101.3
273+t 101.3
dsg
OO
B
秒表 (2)∮= qvs×Qd
④按下式计算热流量偏差
热流量偏差=(折算试验热流量-额定热流量)/标准额定絷流量×
序 号
检测项目
8
燃烧工况
编制:
**********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WI45 共 4 页, 第4页
① 燃气条件 0-2
② 按企标表 5 要求选锅
干烟气中 CO、NO 含量,燃气条件 0-2 COa=1<0.045%
灶具成品检测标准

WORD格式可编辑广东星立方厨电集团有限公司灶具成品检验标准发布日期:2016.10.25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分类 (1)3.1 规格与型号 (1)3.2 灶具的类型 (1)3.3 灶具的型号编制方法 (1)4 技术要求 (2)5 基本要求 (5)6 其它部件要求 (6)7 各部件间隙要求 (6)8 内部检查 (7)9 附件要求 (7)10 初期寿命试验 (7)11 安规要求 (8)12 试验方法 (8)12.1 试验室条件 (8)12.2 试验用燃气 (8)12.3 灶具试验状态 (9)12.4 气密性试验 (9)12.5 热负荷试验 (9)12.6 燃烧工况试验 (11)12.7 安全装置试验 (12)12.8 电点火装置试验 (13)12.9 使用性能试验 (13)13 检验规则 (14)13.1 出厂检验 (15)13.2型式检验 (15)13.3 单台检验判定原则 (15)1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6)14.1 标志 (16)14.2 包装 (16)14.3 运输 (17)14.4 贮存 (17)15 试验报告 (17)16 备注 (17)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成品抽样要求编制,作为本集团所生产的灶具成品检测的依据。
本标准按GB/T 1.1的规则编制起草。
本标准由本集团质量管理部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修改记录:灶具成品检验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燃气灶具产品成品检验的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城市燃气的家用燃气灶具及使用城市燃气和电能的内销家用气电两用灶具,包括:a)单个燃烧器额定热负荷≤5.23 kW 的燃气灶;b)额定热负荷符合a)规定、电的总额定输入功率≤5.00 kW 的气电两用灶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XS浙江百晓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炉灶组检验标准为了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生产工艺及制作流程,特制定以下检验标准:一:炊用燃气大锅灶类结构要求:1、大锅灶外壳应平整、匀称、容易清洗、无明显缺陷。
2、大锅灶各部件应易于清扫和维修,手可触及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在维修、保养时必需拆卸的部件应能使用一般工具装卸。
3、大锅灶的排烟道应凸出灶体。
4、进气管应设在不易受腐蚀和过热的位置,灶体可设左右两侧均能与供气管连接,其中不使用的一端应进行密封,且只能用专用工具打开,进气管应采用硬管连接,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和GB/T7307的要求,进气接头距地面净高宜大于200mm.5、燃气管路宜选用球阀,开、关标识应明显、清晰。
有多个阀门时,应有便于识别的标识。
6、燃气喷嘴与燃烧器引射器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并易于装卸。
燃烧器结构应坚固、易于装卸、清扫和维修;燃烧器火孔应均匀,不应发生影响使用的变形,且燃烧器、点火燃烧器、火焰监控装置等部件的相互位置应准确固定,在正常使用中不应松动和脱落。
7、调风装置应坚固耐用,操作简便,易于调节,在使用中不应有自行滑动的现象。
调风旋钮或手柄应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并清晰地标出开、关位置及方向。
8、点火燃烧器的供气管内径不应小于2MM,其结构应能防止被异物堵塞。
9、点火燃烧器的位置,应易点燃主燃烧器,且不应接触主燃烧器火焰,不应使其他部件过热。
10、点火电级导线应尽量缩短,加以固定,并采取绝缘、隔热等措施。
11、鼓风式大锅灶的鼓风机应稳定牢固,工作时不应发生滑动。
12、进水接头应设置便于操作的阀门,其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和GB/T7307的要求。
进水接头宜设置水龙头和排水槽,并使之与灶体固定连接。
排水出口应设过滤装置。
13、所有大锅灶应附带与之匹配的锅。
14、所有大锅灶应设置点火燃烧器。
15、所有大锅灶应设置关火装置或火焰指示装置。
16、所有大锅灶应设置火焰监控装置。
17、所有大锅灶封闭结构的炉膛和烟道应设泄压装置。
18、大锅灶的点火燃烧器供气阀门与主燃烧器供气阀门宜选用连锁式设计。
点火燃烧未点燃时,主燃烧器不应通燃气。
19、主火燃烧器的燃气通路上应至少设置两个C级阀,点火燃烧器与燃气进气管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C级阀。
20、点火器高压带电部件与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点火电极之间的距离,点火操作时不应发生漏电,手可能接触的高压带电部位应进行良好的绝缘。
21、鼓风式大锅灶的电源开关应采用防漏电保护开关,安装部位防护等级为IPX4.22、大锅灶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24.材料要求:1、大锅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下的温度与荷载。
2、金属部件(耐腐蚀性的材料除外)应电镀、喷漆或其他合适的防腐表面处理。
3、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部件及有可能接触的部件,应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制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接触燃气的密封材料与所用燃气的特性应相适应。
性能要求:如下表项目性能气密性燃气系统漏气量不应超过0.14L/h 热负荷准确度≦±10%燃烧工况火焰传递<4s,点燃主火应无爆燃火焰状态清晰、均匀、无黄焰、无黑烟燃烧器稳定性无熄火、无回火、离焰火孔数不超过总火孔数10%燃烧噪声三级≦85 dB(A)二级≦75 dB(A)一级≦65 dB(A)熄火噪声≦85 dB(A)干烟气中CO(a=1) ≦0.10%常明点火燃烧器火焰稳定性不应产生回火、熄火、离焰,在主火燃烧器点燃和熄灭时,不应产生熄火现象。
常明火点火燃烧器供气关至最小时,能保持点燃状态,主火燃烧器应能被点燃,不发生爆燃火焰监热电偶开阀持续时间45s以内闭阀延迟时间60s以内控装置方式其他方式开阀点燃点火燃烧器且无爆燃,如不能点燃点火燃烧器,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闭阀时间5s内关闭点火燃烧器阀门点火率连续启动10次,应全部点燃主燃烧器,且不应爆燃表面温升易接触部位(旋钮等)金属及其相同材料不大于室温加35K陶瓷及其相同材料不大于室温加45K灶具壳体部位金属及其类似材料不大于室温加80K陶瓷及其类似材料不大于室温加95K 阀门外壳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50K 燃气接头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20K 电点火器及导线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50K安装灶具地面面板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65K热效率不低于45%升温速度≧3.0℃/min电标识和说明标识和说明应有:气性能1)大锅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频率;2)大锅灶的接地端子标识防触电保护大锅灶为Ⅰ类器具时,防触电保护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变压器和导线应有附加绝缘2)风机外壳应有接地装置3)电源插头接地端子对大锅灶外壳接地电阻小于0.1Ω电气性能电气强度电源插头L端(或N端)与外壳之间1250V电压下,基本绝缘应无击穿电源插头L端(或N端)与插头外表面之间3000V电压下,加强绝缘应无击穿电源插头L端(或N端)与变压器外露硅钢片之间1750V电压下,附加绝缘应无击穿内部布线内部布线应满足下列要求:1)黄绿线只能作为接地线使用2)不应与尖锐边缘接触3)使用50N的拉力,不应松动脱落或损坏电源连接电源连接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源线截面积应大于0.75mm²2)电源线应采用Y型或Z型连接方式3)带有附加绝缘的电源线应采用橡胶或PVC电缆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5N拉力拉扯试验,不应松脱和损坏螺钉和连接 1)不应使用锌或铅等软材料制造的螺钉2)带电部位的螺钉,应有装置确保不松动爬电距离带电部位与可能接触的金属部位之间,爬电距离应大于4MM 保温和隔热材料阻燃性能应不燃或在1min内自动熄灭耐用性能试验耐腐蚀性能表面应无腐蚀、镀层和漆膜应无气泡、脱落和生锈现象密封填料、橡胶耐燃气性能密封填料用垫圈、垫片等,试验后的质量变化率应小于20%,而且不应有影响使用的软化及脆化现象。
对橡胶制品,正戊烷试验后其渗透量应小于0.005g/h耐久性能试验燃气阀门(含电磁阀)12000次,符合气密性要求且功能正常点火装置12000次,点火功能正常火焰监控装置7000次,符合性能要求出厂要求:1、铭牌:每台大锅灶应有铭牌,铭牌应粘贴在大锅灶醒目的位置上,并应包含下列信息:1)制造商的名称2)大锅灶生产编号或日期3)大锅灶的名称及型号4)燃气种类、代号及压力范围,单位为Pa 5)额定热输入,单位为KW6)大锅灶防护等级(大锅灶的外壳防护代码为IP24)7)对于有用电要求的大锅灶,要标有电源性质,直流或交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8)燃烧噪声等级2、包装标识:包装箱上应包括大锅灶的名称、型号、质量、外形尺寸、适用燃气种类、使用地区、燃气供应压力、制造商名称、地址、产品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产品认证)标识。
3、警示牌:大锅灶上应有醒目的专用警示牌,且应牢固、耐用、长期保留,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不应使用规定外的其他燃气2)通风要求和安装环境3)使用交流电的大锅灶应安全接地4)大锅灶正常使用时,如遇意外熄火,5min内不应重新点燃4、误使用风险警示:在说明书中应对可预期误使用风险提出警示,并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装不当会引起对人的危害2)只有制造商授权的代理商或技术人员才可以维修、更换零部件3)应使用原装配件,以免降低产品的安全性4)不应拆动大锅灶上的任何密封件5)大锅灶清洁时不要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6)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应使用大锅灶7)维修和检查人员在产品维修后应在产品上进行标示维修和检查的结果 8)房间的配电系统应有接地线5、技术及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1)说明书应包含警示牌及误使用风险警示的所有内容2)说明书应包含铭牌上除生产编号和日期外的所有内容3)大锅灶及其包装上符号的含义4)如果有助于大锅灶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指定参考的标准或特定的法规 5)对于需要拆除的主要零件及部件,应配有插图6)应对维修和维护时间间隔提出建议7)检查铭牌上有关数据,检查供气条件是否满足大锅灶要求8)指出大锅灶的安装、气种转换和调节应由制造商认可的专业人员进行 9)对大锅灶的启动和停机操作做出说明10)用户应遵守警告事项11)阐述大锅灶的正常使用、清洁及日常维护所需进行的操作12)强调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二:中餐燃气炒菜灶结构要求:1、炒菜灶与外部设施的分界为:与外部燃气管路连接的第一个螺纹端面、与外部水管连接的第一个螺纹端面、一级烟道端面(无一级烟道的炒菜灶除外).2、炒菜灶灶体外形结构尺寸宜为:1)灶体高度(地面至锅支架上平面距离)750mm~850mm;2) 灶体前沿至主火燃烧器中心的距离小于等于450mm;3)灶面宽度小于等于1200mm;3、炒菜灶结构应安全、坚固、耐用,并保证炒菜灶在正常运输、安装、操作时不应有损坏或变形。
4、炒菜灶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时应稳定,不应移动、倾斜、翻倒。
5、灶菜灶可运动零部件动作应准确、灵活,所有部件应易于清扫和维修,不应有滞留食物的凹陷或死角,可触及的部件表面应光滑。
6、需要拆卸维护、保养的部件应能使用普通工具装卸,需拆下维护的部件应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正确、容易、安全地装回。
7、炒菜灶部件间采用螺钉、螺母、铆钉等方式的连接应牢固,使用中不应松动。
8、炒菜灶电气部件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24.9、燃气进气管应设在不易受腐蚀和过热的位置,并固定在灶体上,灶体左右两侧均应能与外部供气管连接,其中不使用的一端应进行密封,且只能用专用工具打工。
燃气管路中不应使用熔点低于450℃的焊接连接方式。
10、炒菜灶进气管与外部燃气供气管应采用硬管连接,且应采用管螺纹连接方式,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和GB/T7307的规定,且进气管连接处距地面净高宜大于200mm.11、炒菜灶用燃烧器应设置常明火。
12、炒菜灶用燃烧器宜设置熄火保护装置。
设有熄火保护装置时,常明火供气阀门与主火燃烧器供气阀门应为连锁式设计,在常明火未点燃时,主火燃烧器不应通燃气,在常明火熄灭时,应同步关闭常明火和主火燃烧器供气阀门。
13、常明火的点火方式应为人工点火装置点火或电点火器点火,常明火供气管内径不应小于2mm,其结构应能防止被异物堵塞。
14、常明火所处的位置应易于点燃主火燃烧器,且不应使其他部件过热。
15、在通往燃烧器的任一燃气管路上,应设置不少于两道可关闭的C级阀门,两道阀门的功能应互为独立。
装有燃气自动阀的炒菜灶,应在自动阀之前安装手动式快速切断阀。
燃气开关阀门宜采用旋塞或球阀,且应带限位结构,开、关标识应明显、清晰。
有多个阀门时,应有便于识别的标识。
16、炒菜灶内部燃气管路上不应设置用于调节额定热负荷的阀门。
17、电点火装置的两个点火电极之间的间距、电级与常明火点火燃烧器之间、常明火点火燃烧器与主火燃烧器火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准确固定,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应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