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管理应用工作记录本

抗菌药物管理应用工作记录本

郁南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记录本科室年份使用说明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记录本由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 年。

4、治疗用药使用附表1、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附表2 进行自查,每月抽查5 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按表格要求内容进行评定,并于次月5~10 日将记录本上报医务科审査5、如遇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1、2、3、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年月抗菌药物应用自查情况分析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科室半年总结年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科室年度总结5、附表1:6、附表2: 7、附件3:8附件4:9、附件5:4、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表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表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表10、附件6:抗菌药物应用检查反馈表11、附件7:药物应用填写情况检查反馈表12、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跟踪检查反馈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副组长职责:1、负责贯彻落实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与监测,定期对本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3、负责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学习及考核工作。

4、检查落实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执行情况,关注监控指标达标情况,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

5、上报有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6、每月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科室半年总结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科室年度总结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病历号:填表人:但有污染的伤口、伴有免疫缺陷疾病或严重合并症、手术操作可能污染(如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 受损严重,各种介入性操作等)以及老年人、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及长期进行放疗、 化疗的人。

抗菌药物使用自查自纠报告

抗菌药物使用自查自纠报告

抗菌药物使用自查自纠报告引言随着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抗菌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感染,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然而,不正确或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抗药性的增加,使细菌变得更难治疗。

因此,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

我院一直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特进行本次自查自纠工作。

本报告将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2.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规定剂量、用法、用时及疗程使用,不可随意更换或中断治疗。

3.减少过度使用和滥用: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4.减少交叉感染和传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发展。

二、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院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细菌感染。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医生开药不规范:有些医生未能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导致开药不当。

2.护士用药不当:有些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未能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准确用药。

3.患者自行用药:有些患者未经医生指导,私自购买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滥用的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医生培训:加强医生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提高其药理学和药学知识,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护士培训:加强护士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提高其用药技巧,确保准确使用抗菌药物。

3.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告诉他们不可轻易使用抗菌药物,以免滥用。

4.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结论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抗生素合理应用检查标准

抗生素合理应用检查标准
1-1-3临床科室成立合理用药评价小组,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管理、指导工作。
抽查科室;查活动记录
10
有一个科室缺评价小组扣5分;有一个科室评价小组无活动记录2分;对存在的问题整改效果不明显扣1分
1-1-4抗菌药物收入占医院药品收入的比例比去年下降10%。
查阅资料
20
下降比例不足10%扣10分,不足10%,每少1个百分点再扣1分
1-2医院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与管理措施
1-2-1实施方案有目标、有整治事项及具体的时间进度表
查阅资料
9
缺一项内容扣3分
1-2-2抗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科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医师晋升、评先、评优重要指标。实行责任追究制。
查阅资料
11
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不得分;追究制度不落实扣3分
1-3积极有效地推进专项整治活动开展
10
无备案表扣10分;未及时更新扣5分
2-3-2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考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内容、相关会议记录
5
无相关制度不得分,无相关内容扣3分,无会议记录扣2分
2-3-3建立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程序。特殊感染患者临时采购,须按临时采购程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
2-2-2是否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仿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查阅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现场考查
10
要求>60%以上品种在国家目录内,每下降5%扣2分
2-2-3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三级医院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1.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2.医院对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情况予以公示。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5名的医师,在本医院范围进行通报。

4.医院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10份处方。

5.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6.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7.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8.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①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的;②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③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④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9.药师连续3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10.医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第9条的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11.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1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后仍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②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③使用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④索取、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财物或者通过开具抗菌药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⑤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13.药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六条、三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购入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②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调剂审核处方、医嘱,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③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的;④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在药品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⑤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导检查记录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导检查记录表
合 理:有用药指征及用药权限,并填申请及专家会诊表,病程中有相关主任查房意见记录。
合 理:1、有更换药物的依据并说明。 2、有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十三)、越级使用
不合理: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合 理:不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越级使用情况
(十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
不合理:1、无用药指征。 2、无用药权限 。3、未填申请及专家会诊表。 4、病程无相关主任查房意见记录。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导检查记录表
科室:床号:病案号:
检查者:检查时间:
抗菌药物
预防□
治疗□
抗菌药物医嘱
1、应用抗菌药物:
2、起止时间:(1)年月日时分
(2)年月日时分
(3)年月日时分
诊断:
评价项目
评价
(一)、适应症
不合理:1、无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或预防用药指征。2、无手术切口预防用药指征。
合 理:1、有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2、有预防用药指征。3、符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标准。
(二)、药物选择
不合理:1、选择药物超出《原则》及相关管理规定。 2、超抗菌谱用药。 3、药物选择起点高。 4、未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5、无用药指征。
合 理:用药选择符合《原则》或相关管理规定。
(三)、单次剂量及给药途径
不合理:1、单次剂量过大或过小。2、给药途径不当。
合 理:1、单次剂量正确。2、给药途径正确。
(四)、每日给药频次
不合理:不符合药品说明书或pk/pd原则。
合 理: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药品说明书或pk/pd原则。
(五)、溶剂
不合理:1、溶剂选择错误。 2、用量错误。
合 理:选择正确。

2019年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2019年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使用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个体化用药: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感染性疾病应根据药敏结合临床分析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结合临床诊断、感染部位,尽量选用有效、价廉、毒性小的药物,能用窄谱抗菌药物控制的感染,尽量不用广谱,以减少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有样必采:在使用或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前应正确采集标本,做病原学及药敏试验,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或更换原来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分线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疗效和不良反应分为一、二、三线,并实施分线分级管理。

4.审批制度:使用三线抗菌药物或二联抗菌药物必须有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无药敏试验的必须有科主任及医务科审批。

5.记录用药:所有使用、更换抗菌药物必须有病程记录,记录容包括所用药物的通用名称、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次数、疗程等,必须有合理的病情分析。

6.疗程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一般感染的不超过5天,超过5天的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并在病程录上具体分析记录7.换药有理: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联合有据: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适应症:对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或难治性感染,以及既需要长期用药而又使病人免于产生细菌耐药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产生,可采用联合用药。

9.拒绝滥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疾病,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10.预防用药: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原则和用药方案,不得无针对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手段。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限于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

11.越级用药:以下紧急或危重情况,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1)感染病情严重者,包括:①败血症、脓毒血症(Sepsis)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处方点评-精选文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处方点评-精选文档

15.5.4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C】1.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
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
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有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
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的制度与
程序。

【B】符合“C”,并对抗菌药物购用有专项监督。 【A】符合“B”,并根据监督结果,分析、改进工 作,无违规购用。
各类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管理。
2.对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常规监控 和有效管理,并有月报告制度。

【B】符合“C”,并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A】符合“B”,并“围术期预防感染”规范,符合指导
原则等要求。
15.5 医师、药师、护理人员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 制。(★重点)
2.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4次/年。 3.有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监测与评价制 度。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B】符合“C”,并 1.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 。 2.参加地区或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 耐药监测网。 3.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 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15.5.2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 情况。

【C】1.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 理制度”,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程序,实行责任制管理。 2.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能够提 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处方点评发表时间:2018-01-04T14:11:29.4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作者:侍秀娟1 薛丽2 [导读] 因此在后期药品检查活动中,建议持续展开处方点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水平。

(1新疆昌吉市建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械科新疆昌吉 831100)(2新疆昌吉市大西渠镇卫生院药械科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环节加强专业检查工作、处方点评工作的必要性。

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本社区服务中心开具的处方单共100张,检查其抗菌药物具体应用状况;并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展开处方点评工作,再次抽选100张处方进行检查,观察两个时间节点卫生服务中心内抗菌药品应用状况。

结果:展开处方点评工作前,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率18%(18/100),其中不合理率11.11%(2/18),而展开处方点评工作后,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率12%(12/100),其中不合理率8.33%(1/12)(P<0.05)。

结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临床应用水平已有明显改进,需持续展开处方点评工作。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点评工作;抗菌药物;应用检查;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55-02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表现出应用频率高的特征,一旦用药类型、用药剂量、用药方法或者配伍方法存在不合理问题,就可能对用药质量带来影响,除了会加大耐药风险外,还可能影响患者顺利康复,所以要重视对处方展开专业点评工作。

为了解处方点评工作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水平,在抽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的200张处方进行检查的同时,了解处方点评工作前/后抗菌药品具体应用状况,旨在改进其应用流程,同时提升其应用价值。

1.临床信息与研究方法1.1 临床信息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处方单共100张,检查其中抗菌药物具体应用状况,再于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开具的处方单共100张,且于该时间段内展开处方点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内分泌科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患者姓名:李焕住院号:307140 诊断:慢性脑膜炎急性发作
存在问题:
应用头孢他啶抗感染,入院无发热、血项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未复查相关感染指标。

——责任医生:白宝玲
检查人:责任主治医生:金连勇呼吸内科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一)患者姓名:姜淑芬住院号:306390 诊断:慢支
存在问题:
头孢替安,无痰细菌培养——责任医生:李留凤
检查人:责任主治医生:吴林伟呼吸内科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二)患者姓名:彭淑芳住院号:307016
存在问题:
头孢地嗪,无痰细菌培养——责任医生:刘俏
检查人:责任主治医生:吴林伟外一科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患者姓名:郑敬东住院号:306964 诊断:左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泌尿感染、左肾周脓肿
存在问题:
1.多长送尿液一般细菌培养
2.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已对厌氧菌有效,同时联用奥硝唑,联合用药欠
妥。

——责任医生:高顺利
检查人:责任主治医生:李宁宁骨科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
患者姓名:关泽林住院号:306130 诊断:内踝骨折
存在问题:头孢唑啉术前30min 医嘱执行时间是4月19日13:14而手-治疗单的开始时间是15:00 用药时机未在术前30min一1h内。

分析原因:因我院无手麻科术前使用的抗菌药物需在病房内完成,在手术室来接病人前半小时开始滴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术工作人员姐病人未能按时,导致手术时间后延。

整改措施:要求手术中工作人员按时接患者开始手术。

——责任医生:崔振铎
检查人:药事办:宋学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