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灾害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灾害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自然灾害和事故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在面对灾害事故时,自救和互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灾害事故中的自救和互救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自救是灾害事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身陷灾害事故中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并评估自身的情况。
对于火灾,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吸入烟雾,低姿势逃生,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对于地震,我们应该迅速寻找安全的避难处,避免站在玻璃、大型家具或悬挂物下方,以防被物体砸伤。
对于洪水,我们应该远离水域,迅速寻找高处避难,切勿擅自涉水。
对于其他类型的灾害如台风、暴雨等,我们要避免在户外或危险区域逗留,尽快回到安全地带。
然而,自救并不意味着只关心自身安全,互救在灾害事故中同样至关重要。
互救强调的是团结合作,彼此之间的帮助和支持。
当灾害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相互搀扶、互相照应。
在火灾中,如果有人受困,我们可以利用湿毛巾为其遮住口鼻,帮助其逃生。
在地震中,如果我们发现有人被困,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队伍,通过合力将其解救出来。
在洪水中,如果有人被卷走,我们可以利用救生工具或绳索将其拉回安全地带。
在其他灾害中,我们可以相互提供庇护,共享资源,并协助其他人员尽快获得救援。
互救的实施需要阳光心态和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判断。
我们不能因恐惧而失去冷静,过于自私地只关注个人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也是推动互救的重要力量。
政府在灾害发生时,应加强宣传,普及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救援设施和资源,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自救和互救是灾害事故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于每个人而言,了解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和原则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自救和互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中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救和互救意识,培养人们的团队意识和紧急应对能力,以应对灾害事故带来的挑战。
最新 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在影剧院避震,应就地躲避在排椅下。
室外避震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答案:D2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B.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固处C.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D.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解析: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答案:B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
据此完成第3~5题。
3下列避震的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跑向开间较小的卫生间B.蜷曲身体,蹲在墙角处C.迅速冲到窗户边,跳楼逃生D.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抓牢扶手或躲在座位附近4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C.当人被埋在废墟下,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5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3题,地震时跳楼不是上策,绝大多数跳楼者非伤即亡。
第4题,当人被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第5题,地震发生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有:(1)先救近,后救远;(2)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3)先救“生”,后救“人”。
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准备应急物资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 药品、照明工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制定撤离计划
根据台风的路径和影响范围,制定 家庭或工作场所的撤离计划,包括 撤离路线和集合地点。
台风中的自救方法
寻找坚固的庇护所
尽快前往预先设定的坚固庇护所,如地下室或建 筑物的底层。
避免使用电器
在台风期间,避免使用任何电器设备,以免触电。
在晃动中尽量保持头部稳定,避免头 部受伤。
地震中的互救原则
先救易
优先救助容易获救的人员,如儿 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
科学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方法 和技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团结协作
在地震救援中,要团结协作,共 同应对灾难,提高救援效率。
03 洪水自救与互救
洪水的预警与应对
01
02
03
04
备不时之需。
洪水中的自救方法
寻找高地
尽快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 避免洪水淹没。
抓住漂浮物
在水中寻找漂浮的木材、泡沫 等物品,作为临时救生工具。
保持冷静
在水中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 措,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呼救
如果被洪水冲走,要大声呼救 ,并尽量寻找救援人员或信号
。
洪水中的互救原则
互助合作
在洪水灾害中,人们应该团结合作,互相帮 助,共同应对灾害。
保持联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 联系,告知他们自己的安全状况。
台风中的互救原则
互助合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台风灾害中,人们应该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灾害。
先救易后救难
优先救助容易救助的人和地点,集中力量解决紧急情况。
原创2: 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思考:
洪水前期准备除了图中的几方面, 还可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如色彩鲜艳的衣服、一只金属哨子等)
(二)洪水应急 措施: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
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
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3 自然灾害中的 自救与互救
教学目标
❖ 1.在原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地震和洪水灾害中 的逃生常识。
❖2.了解风灾自救的重点及遭遇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大 雾和沙暴天气应该注意的问题。
❖3.结合自己家乡所在地或出行地的情况,说明自救和 互救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思考并讨论
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使你在家里、或在车上、在学校、在商店、 在公共场所、在剧院、在体育馆,你应该怎么办?
点拨:(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 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 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 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 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注意保护 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 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
2.模拟一次以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救援演习。
[提示]:活动2可按以下设计步骤进行 (1)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立一种常发灾害为主题的救 援演习。 (2)先请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讲解某些救助知识和技能( 如怎样抢救休克人员、怎样做人工呼吸、怎样止血、怎样简 单包扎、怎样搬运骨折伤员等),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3)将学生分配好角色,分别扮演灾中逃生者、受伤者、 指挥者等;财物可用桌椅代替。在规定的时间内演习完毕。 (4)总结救援演习的成败之处,并写出报告。]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一系列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本文将介绍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自救在地震发生后,自救是首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尋找安全地点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尽可能迅速地寻找安全地点。
疏散到震后没有危险的开阔地区或避难所,远离高楼建筑、大型家具、易倒物品等潜在的危险物体。
3. 保护头部无论在地震发生时是处于户外还是室内,我们都应该保护好头部。
躲避坠落物品,利用双手或者其他物件保护头部。
4. 不盲目逃生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您身处室内,应该选择一个安全的位置,保护好自己。
若在室外,避免靠近高楼、树木等有可能倒塌的地方。
5.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出现故障。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靠近紧急出口,尽快逃离危险区域。
6. 注意火灾地震可能引发火灾,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关掉燃气和电器设备,确保安全。
互救除了自救外,互救也是地震后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检查伤亡地震后,我们应尽可能检查周围的人员是否受伤,帮助他们脱离危险区域。
2. 使用求救器具如果您被困在废墟之下,请尽量使用响声或其他方法发出求救信号,以便被救援人员发现。
3. 组织小组互相救助如果有多人被困在同一处,我们可以组成小组,互相帮助,共同寻找出路。
4. 提供帮助地震发生后,如果您自身安全,可以提供帮助给他人。
例如,帮助他们疏散到安全地点,提供紧急救助等。
5. 不随意传播谣言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尽量不传播谣言,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
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地震情况。
结论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
自救时应寻找安全地点、保护头部,避免盲目逃生和使用电梯,同时注意火灾的可能。
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一)

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一)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1. 简介灾害自救与互救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人和社区组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伤害和恢复正常生活的行为。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个人和社区的抵御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 灾害自救措施预防措施•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灾害应对知识•定期检查家庭安全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加强建筑物结构安全性,防止倒塌和火灾等事故自我保护措施•在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行动•迅速躲避到安全地点,避免危险区域•使用遮蔽物或避难所保护自己•遵循当地政府发布的安全指引和紧急撤离计划•准备足够的食品、水和急救用品•保持通讯工具的充电和备用电池•存放一定量的现金和重要文件的复印件•购买应对灾害的必备物品,如手电筒、防护口罩等3. 灾害互救实践灾后自救与互助组织•在灾害后,当地居民可以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展开搜救和救援行动•互助组织可以提供食物、水和临时住所等基本需求,帮助灾民度过难关社区救助中心•社区可以设立救助中心,为灾民提供紧急救助和庇护所•救助中心可以提供医疗救援、心理疏导和基本生活用品等支持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作用•媒体可以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自救与互助措施•社交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相互传递信息和资源,组织互助行动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是保护个人和社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预先做好自救准备,加强灾害应对能力,并与社区和社会资源密切合作,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恢复正常生活。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5. 建议与措施加强灾害教育与宣传•在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场所开展灾害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灾害自救与互救的认识和意识。
建立灾害自救与互救机制•在政府和社区层面建立灾害应对机制,制定详细的预案和行动指南,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行动。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升公众自救能力,鼓励参加培训和演练,加强个人和家庭的应急准备。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自然灾害是我们所无法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是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的技能。
本文将就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进行详细探讨。
一、自救技能1.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很多人会情绪慌乱,无法冷静处理应对事宜。
在地震时,我们应该抱头蹲下,并在身旁寻找掩护之物,如桌子、柜子、墙角等。
若身旁没有掩护物时,我们可以用手遮住头部,以保护脑部和面部。
地震时我们需要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严禁使用电梯或跑到露天场地中间,因为电梯可能停在任意楼层,场地中间可能会有落入深坑的危险。
在疏散过程中,应该注意躲避玻璃、墙角和装饰品等可能落下的破片,以及与疏散方向相反的危险区域,如楼梯间、电源设备等区域。
2.洪水灾害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会给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洪水来临之前,我们应该及时收拾室内杂物,并将易受水浸的物品提高至较高的位置。
如果遇到被淹没的情况,应该将电器等设备关闭,并尽快撤离房屋,转移到高处以免被淹没。
对于在洪水中遇到水流过大,无法移动时,我们应该保持镇静,不要过于慌乱,尽可能借助周围的物品抓住固定的物品,等待救援。
如果周围没有固定的物品,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游泳并寻找安全的场所。
3.火灾灾害火灾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自然灾害,如何自救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技能。
在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决策正确。
如果身处室内,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门、窗关闭,使用湿毛巾掩盖口鼻,并沿着避火通道逃离火灾区域。
逃离时,应该选择转角处、安全出口,并尽量保持站立。
如果无法逃离,应该寻找安全的地方藏身,并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二、互救技能1.相互帮助在任何自然灾害中,相互帮助都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利用周围的资源来帮助我们在自然灾害中生存下来。
在地震灾害中,如果没有地震中心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先保护自己,并帮助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小孩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还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在火灾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本文将探讨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策略,以提高公众对火灾安全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1. 自救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自救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个人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培养和提高自救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加强火灾安全知识的学习。
了解火灾的成因、蔓延规律、常见的预防措施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火灾带来的危险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2)定期进行火灾演练。
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火灾现场的紧迫感和恐怖感,提高应对火灾的反应速度和冷静应对能力。
(3)熟悉逃生通道和灭火器材的位置。
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熟悉逃生通道和灭火器材的位置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找到最短、最安全的逃生路径,同时也增加了灭火的机会。
2. 自救措施的应用与实施当火灾事故发生时,要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救措施:(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形势。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惊慌失措。
迅速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逃生路径是否安全,决定是否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还是自己采取逃生行动。
(2)尽量避免吸入浓烟。
在火灾中,浓烟是最危险的,可以导致窒息、中毒甚至死亡。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贴着地面逃生,减少吸入浓烟的风险。
(3)找到安全的出口逃生。
火灾发生时,按照预先了解的逃生通道迅速撤离,不要慌乱地冲向人群,防止发生踩踏等次生事故。
3. 互救的重要性与方法互救是指在火灾事故中,人们相互帮助和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互救不仅可以提高火灾事故的应对效率,还可以减少伤亡和损失。
以下是一些互救的重要性和方法:(1)组织合理分工,迅速展开互救行动。
在火灾事故中,分工合理、有序组织的互救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混乱和人员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 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 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 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 弯曲、汇合处。
②抢救溺水人员
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Go)
阅读
风灾
大雾 沙尘暴
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 的低洼处。
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 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的电击。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一)防洪准备
二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三准备逃生物资。
(二)洪水应急(Go) (三)洪水中的救助(Go)
洪 水 中 的 救 助 Nhomakorabea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震前——防震准备 (二)震中——避震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一)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 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 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 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 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 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一)防洪准备
二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三准备逃生物资。
(二)洪水应急(Go) (三)洪水中的救助(Go)
洪水应急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 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
②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 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 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 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重要的一点。
阅读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 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 止意外伤亡。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Go)
(二)震中——避震
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室内避震 “伏而待定”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 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学习目标
1.在原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地震和 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2.了解风灾自救的重点及遭遇滑坡、泥石流 灾害及大雾和沙暴天气应该注意的问题。 3.结合自己家乡所在地或出行地的情况,说 明自救和互救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Go)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Go)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