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共19页文档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共22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பைடு நூலகம்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 的一小步
素养目标
1. 了解获奖感言的体裁特点,体会其准确严谨、朴素自然、平实易懂的语言特色。 2. 把握文章以小标题结构文章的好处,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 过程。 3. 体会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好奇心、求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了 造福社会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念与毅力。
5. 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 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 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 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①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 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 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 的机会。 ④ 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② 对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豪情。 研究工作经历了种种困难:太多的中草药需要挑选,青蒿提取的实验结果难以重复,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难以解决,青蒿素药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青蒿素的普及和传播困难重 重……这些都不曾使作者沮丧和退却,反映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正因为经历了这么 多的困难,作者才充满了成功的自豪之情,不管是文章开头写童年时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人 称颂,还是文末写到的梦想,都是这种自豪之情的直接体现。 ③ 对团队的感激之情。 文章写青蒿素的科研工作时,时时处处不忘提到团队的作用,受命伊始有团队,临 床试验有团队,普及传播有团队,研制衍生物有团队。不仅不忘自己领导的团队,第三部 分中,还写了“523 项目”的大团队,文章还多处提及高校院所的作用。这体现了实事求 是的精神、心底无私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伙伴的感激之情。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19张+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③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 在《之江新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 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 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 的一小步
屠呦呦
提
建
理
析
明
要
结
关
手
价
素
构
系
法
值
:
:
:
:
:
关
理
重
表
主
键
清
要
达
旨
词
结
问
效
精
句
构
题
果
神
五 读 之
提 要 素 :
常见的关键词句:
关 概念、小标题、
一
键 过渡句、抒情句、
词 句
总结句、议论句、
反复出现的句子
等。
五
读 之
建 结
二
构
:
理
清
结
构
绘制文章结构
五
读 之 三
⑦生物力药理学用于防病治病。
五
读 之
析 手
四
法
:
表
达
效
果
五
读 之 五
பைடு நூலகம்明 价 值
:
主
旨
精
神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 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 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 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 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②对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豪情。 研究工作经历了种种困难:太多的中草药需要挑选,青蒿 提取的实验结果难以重复,青蒿素的提取方法难以解决,青蒿素 药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青蒿素的普及和传播困难重重……这些 都不曾使作者沮丧和退却,反映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正 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作者才充满了成功的自豪之情,不管 是文章开头写童年时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人称颂,还是文末写到的 梦想,都是这种自豪之情的直接体现。 ③对团队的感激之情。 文章写青蒿素的科研工作时,时时处处不忘提到团队的作 用,受命伊始有团队,临床试验有团队,普及传播有团队,研制 衍生物有团队。不仅不忘自己领导的团队,第三部分中,还写了 “523 项目”的大团队,文章还多处提及高校院所的作用。这体
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 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5.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 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 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 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谢谢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 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 科学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 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 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 的最高奖项。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 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89岁的屠呦呦又获 得人生中最重的一个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共 和国勋章”。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 土科学家,也是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位女性 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今天,就 让我们走近屠呦呦,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了解青蒿素的 发现过程。
学习目标
1.梳理文本主要内容,了解中医药学的贡献, 明确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2.体会屠呦呦的科学精神和高贵品质。 3.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屠呦呦,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 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毕业后曾接受中 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 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 中心主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 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 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提取青蒿素、研制青蒿胶囊 青蒿素引起世界关注 青蒿素衍生物的研发
总结中医药的贡献
屠呦呦瑞典领诺贝尔奖演讲(节选)
屠呦呦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 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 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 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 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 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 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 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 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 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 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930 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 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 学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 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 年,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 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 年,屠呦 呦获得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 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深入探究
1.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① 对工作的热情。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写到毕业、工作、脱产学习,“对中草药从好 奇转化为热衷”。从此,在青蒿素研究的每一个阶段,作者都踏踏实实, 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默默做着烦琐的工作,甚至亲身做志愿者,试验药物疗 法。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对科研的奉献,是科学创新的前 提。
题目解说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 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 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 了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
写作背景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 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 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 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 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说课稿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说课稿一、引言青蒿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对人类征服疟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青蒿素的发现、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是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
他们通过对传统中药青蒿的筛选,发现其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疟原虫的生长。
这一发现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青蒿素的作用机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谢过程来达到抗疟的效果。
具体来说,青蒿素能够干扰疟原虫体内的铁离子代谢,导致疟原虫无法正常利用铁离子进行生存和繁殖。
此外,青蒿素还能够损害疟原虫的细胞膜,使其发生破裂而死亡。
四、青蒿素的临床应用青蒿素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青蒿素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
在疟疾治疗中,青蒿素通常与其他抗疟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青蒿素还被发现对其他疾病,如肺癌、风湿病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开辟了新的临床应用领域。
五、青蒿素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青蒿素的产量较低,无法满足全球范围内对抗疟疾的需求。
其次,长期使用青蒿素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合理地使用和管理药物。
此外,青蒿素还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六、青蒿素的未来发展为了克服青蒿素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抗疟药物。
他们通过合成新的青蒿素类似物、研发青蒿素的新剂型等方式来改进药物的性能。
同时,加强对抗疟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也是保护青蒿素疗效的重要措施。
七、结语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征服疟疾的重要一步。
它不仅帮助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摆脱了疟疾的困扰,也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青蒿素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科学家们需要继续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赏析文本的说明方法
(1)作比较。作者以青蒿素的发现和人们熟知的奎宁的发现 作比较,通过这个比较,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奎宁的发现一样, 都得益于中医药学,突出了中医对人类的贡献,并引出下文对中 医作用的介绍和国际合作的呼吁。 归纳写作特点,结合本文内容举例说明: (1)主旨明确,立意高远; (2)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首尾呼应; (3)语言严谨、朴实、准确,充满理性的力量。
屠呦呦生平及主要成就。
屠呦呦(1930-),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 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 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1969年参 加“523任务”,在青蒿有效粗提物以及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 做了重要工作。2011年因青蒿素的研究工作获拉斯克临床医 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但每 一次瘟疫的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中, 中医依然逆行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疗专家驰援外 国时,还带去了中药莲花清瘟和金花清感。中医是中国的国 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 尽力传承它,比如,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 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 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 去学习她的文章,感受这种“一生只为一事来”的科学精神 与情怀。
福祉zhǐ
活血化瘀yū 沧海一粟sù 相悖bèi
解释词语 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福祉:福气;幸福。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鉴赏标题:如何理解“青蒿素:人类征 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 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这一疗法极大地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 人的生命。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只是解 决了众多疾病之一,所以是“一小步”。“一小 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