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2
人教版教学课件植物激素调节二轮金品复习课件

(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应用: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枝,可促进
其生根,提高成活率。
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奈乙酸和2-4D等。
奈乙酸用于促使不易生根的植物插枝生根,防止苹 果果实提前脱落,防止棉蕾、棉铃脱落,促进瓜类单性 结实产生无子果实,促菠萝开花。 2-4D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和扦插枝 条生根等。当高浓度时,能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 双子叶植物杂草(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可做除草剂。 金榜38例1
达尔文结论:单侧光照 射胚芽鞘的尖端会产生 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 递到胚芽鞘下部伸长区, 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 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 弯曲。
3
4
一、生长互的发现过程 (二)、1910年、詹森的实验
证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 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三)、1914年、拜尔实验 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 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科学实验证明:雌蕊受粉以后,在胚珠发育成种子 的过程中,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了大量的生长素。在 这些生长素的作用下,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用两个实验进一步证明这点:
实验1:
摘除发育着的种子,结果果实发育停止。如无子 西瓜。
实验2:
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没有受粉的 花蕾,果实可以发育。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无籽 番茄。(注意人工去雄时间) 金榜40-4
第三节其它植物激素
其它植物激素及其作用1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应 用 幼芽、幼根、 ①促进茎的伸 未成熟的种子、长、引起植株 赤霉素 胚等幼嫩的组 快速生长②解 织和器官里 除休眠和促进 金榜39页例2 萌发 普遍存在。特 别是正进行细 胞分裂的器官 (如幼嫩的根 尖、萌发种子 等) ①促进细胞分 裂和组织分化 ②延缓植物叶 片的衰老 ①促进矮生性 植物茎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 其它部位休眠, 提早播种 在蔬菜贮藏中 常用来保持蔬 菜鲜绿,延长 蔬菜贮藏时间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2

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棵植物被纸盒罩住,纸盒在左侧开口,右侧照光。
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2.(2010·海南卷,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3.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4.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B.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C.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IAAD.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乙烯有关而与生长素无关6.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有人进行了CaCl 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22C .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 后 D .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 2+7.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

4.除草剂 (2,4-D) 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
子叶杂草。
原理: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
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 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 物(杂草)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 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 间的双子叶杂草。右图表示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 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 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 浓度应当是( D )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促进生长的机理: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从
而生长得快。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
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器官: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 >芽 >茎
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1)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一样; 2)三倍体育种,如无子西瓜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不一样。
3、植物移栽时,为什么要切去主根?
促进侧根萌发,使植物容易生根成活。
3.防பைடு நூலகம்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 液喷洒植物,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1、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 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处理该 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2、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 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B 受重力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C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速度快 D 受光线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慢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六 第2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A.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他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 0.35mg/L 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 0.25mg/L 左右
[名师点拨]从表格信息中不能获得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纵
向伸长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当然,也不能获得胚芽鞘弯曲与 其他激素无关的结论。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35 mg/L 时, 仍然促进胚芽鞘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 [答案]D
【典例 1】(2012 年中山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
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 [名师点拨]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 落,因此不能促进马铃薯发芽。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 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赤霉素 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输, 导致近地侧比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根 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体现了根向地性和茎背地性。 [答案]C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名称 赤霉素 细胞分 裂素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 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
幼芽和幼根
主要是根尖
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①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 老;②诱导芽的分化 ①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芽和种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
子的休眠;②促进叶片和果实
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第 2 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纲内容 植物的激素调节和应用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3.2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胚芽鞘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对于其尖端叙述错误的是( )A.能够感受光的刺激B.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横向运输C.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极性运输D.能够生长以使胚芽鞘伸长【解析】胚芽鞘的生长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
【答案】 D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
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答案】 C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防止落花落果、疏花疏果方面也具有两重性B.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C.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的含量增高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作用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解析】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答案】 D4.下图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影响的曲线,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影响A.若B点对应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B.若B点对应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BC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远地侧为AB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为D点以下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解析】若B点对应为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由于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同一枝条的侧芽为CD之间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专题2 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

第四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刺激尖端,引起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向光侧生长素减少,背光侧生长素增多,导致两侧生长速度不同,进而向光弯曲生长。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4、生长素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些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生长素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离心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
上图中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a为单侧光下引起的横向运输。
(3)非极性运输: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运输。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一般情况下,即在较低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较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3、敏感程度:不同细胞:幼嫩细胞>衰老细胞;不同器官:根>芽>茎;不同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顶芽 > 侧芽4、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①顶端优势现象和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②顶端优势现象是由于侧芽生长素多,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素少,促进生长。
解除方法:去掉顶芽5、生长素类似物:由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三、其他植物激素1、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1.植物激素的种类:植物体内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腺苷酸、脱落酸、一氧化氮以及其他次要类激素如乙烯、茉莉酸和脱落酸等。
2.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合成的激素通过细胞壁或细胞间隙的转运来达到作用部位。
3.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过植物体内的受体蛋白来实现。
激素结合到受体上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器官生长;赤霉素则在光和重力的作用下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胁迫响应等。
5.植物的营养调节:植物激素也能够调节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分配。
例如,赤霉素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乙烯则可以促使果实的成熟和落叶等。
6.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植物在面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和病虫害等)时,会通过激素的调节来增强逆境抵抗能力。
例如,乙烯能够促使植物产生抗逆酶和抗氧化物质,在逆境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7.植物生殖的调控:植物激素在控制植物生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影响花序的形成和开花时间的调控等。
植物激素还能够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8.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例如,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的重要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生化学和生态学等知识来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是生物界中独特的存在,与动物相比,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主动迁徙,也无法依靠神经系统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
然而,植物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调节机制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植物激素的基本概念植物激素又被称为植物生长素,是一种由植物自身合成并以极低浓度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进行传递,并在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中起到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
每一种激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和效应,通过相互作用和调节,维持植物体内的平衡状态。
二、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1.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促进细胞伸长的激素,它可以刺激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茎、叶等有机体的生长。
此外,赤霉素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花果的成熟。
2.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壁的酶活性,使细胞壁松弛,从而促进细胞伸长。
此外,生长素还参与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成和分化。
3.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一种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分裂的周期和速率,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分裂素还参与调节植物的维生素合成和光合作用。
4. 乙烯:乙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植物激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的成熟和衰老过程,同时也参与植物的抗逆性反应。
通过调节乙烯的合成和分解,植物可以对不利环境产生的压力做出相应的反应。
5. 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促进叶片脱落的激素,它可以调节植物叶片的老化和离体,从而完成植物体对叶片的病损、营养不良等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控的过程。
三、激素调节机制的具体过程植物的激素调节机制包括激素的合成、传输和作用三个基本过程。
1. 合成: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体内的器官和组织中,比如叶片、茎尖、根系等。
激素的合成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植物通过合成激素来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 传输:激素的传输是指激素从合成部位向作用部位进行传递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2)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要求同学们设计了向性运动的实验,哪组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向性运动的实验结果?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简介植物向水性、向重力性实验过程及结果)。
提问:引起这些向性运动的内因究竟是什么?
达尔文等科学家研究认为,对植物的调节靠的是激素。
(出示向光性明显的花)我们以向光性为例,亲自通过实验来验证:激素真的存在吗?在植物的什么部位?是怎样引起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
要做实验,首先得选实验材料。
(出示同期培养的花生、大豆、玉米、小麦幼苗,请学生观察、分析、推想,选什么实验材料最合适。
)
(教师课前辅助实验小组同学完成了7个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
)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请某一小组同学展示实验方案。
包括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
)
讲述:实验小组同学的想法和你们提出的相同,只不过他们亲自提前做了这个实验,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录像介绍植物幼苗向光性实验过程及结果。
)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结果,推出结论: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
)
讲述:从录像中看到:幼苗一出土,受到单侧光照射,就会表现出向光性,可见,引起向光性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
那么,单侧光这个外因又是通过什么内因在起作用?如果假设内因是植物激素,同学们可能会问:激素在幼苗的哪一部分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玉米幼苗的结构。
(学生分组解剖玉米幼苗,观察胚芽鞘和胚芽。
)
(教师引导学生推测:由于单侧光会先照到胚芽鞘,激素可能会在胚芽鞘。
)
提问:用什么实验证明:向光性与外面的胚芽鞘确实有重要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言,提出的办法是:剥去鞘后看看胚芽对单侧光照射是否有反应。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出对照组。
)
(出示实验结果。
)
(学生说出观察结果,推导出结论:玉米幼苗向光性与胚芽鞘有关。
)
提问:上面这个实验剥去的是近乎全部胚芽鞘,范围太大了,能否进一步探讨:激素是在胚芽鞘的尖端,还是在尖端的下部?
同学们可大胆假设,设计出证明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假设。
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
)
讲述:下面请实验小组同学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同学可用自己的设计方案与他们比较,看看你提出的假设是否可行。
(实验小组同学出示实验结果。
)
(学生观察后推导出结论: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讲述:根据我们上体育课列队转弯跑步的经验可以推测:胚芽鞘弯向光源,是两侧生长速度不同。
看来,激素影响的是生长速度。
既然影响生长,可不可叫生长素,本节我们研究
的课题就是生长素的发现。
提问:那么,生长素主要影响的是胚芽鞘哪一部分的生长速度?如何利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能够让大家看清楚胚芽鞘某个部位明显生长了?
(学生讨论,建议在胚芽鞘上涂色、画线…)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选用最佳方案,即画竖线。
指出画竖线不仅方便可行,又可以反映
细胞微量的变化。
)
(利用录像展示画竖线实验及其结果。
)
(学生说出观察结果,推导出结论:玉米幼苗胚芽鞘尖端的下部明显生长。
)讲述:通过实验结果看到尖端没有生长,实线很清楚,引导学生想方法测出胚芽鞘尖端的长度。
)通过切尖实验知道,激素有可能在尖端,而划线实验又看出明显生长的部位在尖
端以下,这时同学们会提出什么疑问?
(回答:尖端的生长素怎么影响到了下部生长?会不会是从尖端运下来的?)真能运下来吗?要有一种实验材料能把尖端的生长素提出来就好了。
这种物质就是海藻
的提取物——琼脂。
(通过录像演示同学在实验室配制琼脂平板的过程。
)
请同学们考虑:怎么才能让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到凝固的琼脂块中呢?
(学生讨论后提议:将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上。
)
这样做真能转移成功吗?既使成功,转移过来的生长素能不能替代真正的尖端发挥作用?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将关键步骤画成简图。
(学生讨论。
画图,然后,请同学将简图在实物投影仪上打出,讲解提出的假设。
实验
设计及预期结果等。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方案的利弊,强调注意可行性,以及对照原则。
)
(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录像介绍具体操作过程。
其他同学通过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转移成
功。
)
(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出生长素转移的具体过程。
引导学生推导出:玉米幼苗胚芽鞘尖
端产生了生长素,生长素是向下运输的。
)
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两边生长速度不同,从而推知鞘两边生长素浓度不同。
那么,是生长素多,细胞长得快,还是生长素少,细胞长得快?如何证明你的推论呢?如果还用接触了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做实验,怎么摆放琼脂块,才会使胚芽鞘两边生长素的量不同?
(学生提议:可偏放琼脂块。
)
(教师利用录像演示偏放琼脂块的实验及其结果。
并利用计算机演示生长素具体运输过
程。
)
(学生观察。
分析后解释胚芽鞘弯向放琼脂块对侧生长的原因,即生长素浓度不同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
并试着解释自然情况下,单侧光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
(教师用计算机演示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判断刚才解释是否正确。
并归
纳板书。
)
提问:那单侧光必须照到胚芽鞘的什么部位,即尖端还是尖端的下部,才会引起生长素
分布不均呢?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讨论后提出假设。
实验设计和预期结果。
)
(教师展示实验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玉米幼苗的感光部位是胚
芽鞘尖端。
)
小结:植物表现出的向光性确实是受生长素调节作用的结果。
经科学家郭葛测定,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蚓跺乙酸。
可见,蚓跺乙酸可以使细胞生长,特别是细胞纵向伸长的生长。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7个实验,其中4个是达尔文。
温特。
郭葛等科学家在探索生长素的过程中做过的经典实验,其他3个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说明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就能有所创新。
经过了亲身体验后,请同学们谈谈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应包括哪些
内容?
(学生按程序归纳出实验方案内容,教师整理后板书)
提问:是否生长素越多,细胞纵向伸长越快?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课下试着写一份实验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