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美术2017
2017新二年级上二类字描红字帖(可随意更换字帖内容)2

疼 疼 疼 疼 疼 疼 料 料 料 料 料 料 敬 敬 敬 敬 敬 敬 泼 泼 泼 泼 泼 泼 民 民 民 民 民 民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敲 敲 敲 敲 敲 敲 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驶 驶 驶 驶 驶 驶 容 容 容 容 容 容 踩 踩 踩 踩 踩 踩 铺 铺 铺 铺 铺 铺 盛 盛 盛 盛 盛 盛 碗 碗 碗 碗 碗 碗 祝 祝 祝 祝 祝 祝
第 23 页
嗓 嗓 嗓 嗓 嗓 嗓 派 派 派 派 派 派 违 违 违 违 违 违 抗 抗 抗 抗 抗 抗 爪 爪 爪 爪 爪 爪 趟 趟 趟 趟 趟 趟 神 神 神 神 神 神 猪 猪 猪 猪 猪 猪 纳 纳 纳 纳 纳 纳 呀 呀 呀 呀 呀 呀 受 受 受 受 受 受 骗 骗 骗 骗 骗 骗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捡 捡 捡 捡 捡 捡 酪 酪 酪 酪 酪 酪
第 26 页
式 式 式 式 式 式 致 致 致 致 致 致 郑 郑 郑 郑 郑 郑 宣 宣 宣 宣 宣 宣 厅 厅 厅 厅 厅 厅 厨 厨 厨 厨 厨 厨 箱 箱 箱 箱 箱 箱 厦 厦 厦 厦 厦 厦 穴 穴 穴 穴 穴 穴 窑 窑 窑 窑 窑 窑 帘 帘 帘 帘 帘 帘 宿 宿 宿 宿 宿 宿 寺 寺 寺 寺 寺 寺 危 危 危 危 危 危 辰 辰 辰 辰 辰 辰
第 8 页
挥 挥 挥 挥 挥 挥 纷 纷 纷 纷 纷 纷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秒 秒 秒 秒 秒 秒 瓶 瓶 瓶 瓶 瓶 瓶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盛 盛 盛 盛 盛 盛 丑 丑 丑 丑 丑 丑 兴 兴 兴 兴 兴 兴 奋 奋 奋 奋 奋 奋 干 干 干 干 干 干 标 标 标 标 标 标 补 补 补 补 补 补 认 认 认 认 认 认 封 封 封 封 封 封
第 11 页
钢 钢 钢 钢 钢 钢 琴 琴 琴 琴 琴 琴 泥 泥 泥 泥 泥 泥 滚 滚 滚 滚 滚 滚 铁 铁 铁 铁 铁 铁 环 环 环 环 环 环 荡 荡 荡 荡 荡 荡 滑 滑 滑 滑 滑 滑 梯 梯 梯 梯 梯 梯 楼 楼 楼 楼 楼 楼 依 依 依 依 依 依 尽 尽 尽 尽 尽 尽 欲 欲 欲 欲 欲 欲 穷 穷 穷 穷 穷 穷 层 层 层 层 层 层
中小学所有学科电子教材下载

版本
网址
https:///s/1vdE-NfQa_dfP0hgXti4QDw
湖南美术出版社
https:///s/1Q4PgecfQduYZEC7JzX789A
https:///s/121SxAHqUeALTrTAgUscqCQ
湖南文艺出版社
/nshow/ij-47.html
/hbcloud/index
/index/file_list/index/file_class/1.html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简谱)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五线谱)
接力出版社
/ /textbook /textbook /downloads
/free/
备注
学科
学段
小学
年级
3-6年级
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EEC)
/free/
网址
备注
学科
英语 美术
学段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Home/NoticeContent?NoticeID=3c0817c4d5f841608d9652f80b56b8 5c20200203191331 /textbook/
备注
学科
学段
书法 练习指导
小学
数学 英语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年级
4年级 5年级 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1-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1-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3-6年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淘气堡|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淘气堡|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5课——《淘气堡》。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房屋的构造、色彩和形态,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知道“淘气堡”是房屋的命名方式之一2.通过绘制和构建模型完成一个“淘气堡”的设计3.初步掌握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4.增强手眼协调和想象创造能力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淘气堡”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的手绘和构建模型的能力四、教学准备1.闹钟、计时器2.一些方形卡纸3.色彩笔、彩笔4.学生的参考书、笔记本和笔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淘气堡图片和房屋命名方式,让学生了解“淘气堡”及其他建筑名称的来源和形态。
2、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淘气堡”命名的原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步:展示1、教师展示一些已经设计好的“淘气堡”模型,让学生了解房屋建成后的形态。
2、教师提示学生相关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并邀请学生跟着我一起绘制“淘气堡”模型。
第三步:实践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设计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淘气堡”模型。
2、教师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点评和分享,让学生交流彼此的设计过程和灵感。
第四步:总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知识以及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
2、教师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自己设计并构建一座建筑,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淘气堡”及其他房屋的命名方式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3.学生绘制和构建模型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七、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分享和点评,将自己的“淘气堡”模型重新设计,尽量完善。
2.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些原创建筑,准备在下节课上展示。
八、教学反思1.课前准备做的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的细节安排。
2.教师应该更具体地告诉学生关于颜色和形态表现的技巧。
二年级上册(2017部编)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课件 (共18张PPT)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和改进。
教学反思
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应该成为发展孩子口语 表达的一粒种子,一次契机。每一次口语交际课 都应该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一个小舞 台。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 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仍 需要我继续学习,不断探索。
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动物乐园(动物手指偶)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动物乐园(动物手指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指偶的概念和相关技法;
2.能够绘制出可爱的动物手指偶;
3.通过手指偶绘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动物手指偶的绘制;
2.动物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手指偶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
2.如何在小小的画布上完成手指偶的绘制。
四、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让学生看一些关于手指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偶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2.讲解(10分钟)
1.什么是手指偶?手指偶是指用手指和绢布、毛线等材料制作的小型偶人;
2.手指偶的绘制技法:先用颜色浓淡不同的水彩笔勾画出轮廓,再用颜色调配适当的水彩涂上不同色彩。
3.创作(30分钟)
1.分配材料:每人发放绢布一张、水彩笔及一把小极细剪,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不同的动物手指偶;
2.提醒学生注意动物的特征,如眼睛、耳朵、尾巴,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
3.引导学生使用手指、小极细剪等工具,逐步完成动物手指偶的绘制。
4.展示(1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动物手指偶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评估
1.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会主动巡视,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创作情况;
2.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评价自己的作品,老师也会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手指偶绘制,学生的动手能力、色彩感觉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眼睛、耳朵等,让学生更好的表达动物的特征。
最新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学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

简答 填空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 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 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 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 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 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 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前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填空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 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 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 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 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 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 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 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 选择、 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上报2年级学生成绩登统表

97 96 95 99 97 92 95 95 97 93 94 97 95 96 87 90 96 92 98 89 93 92 92 86 87 85 88 85
93 94 93 88 90 93 91.5 89 86 89 88 86 85.5 85 91 87 81 86 79 89 85.5 85 78 82 80 79.5 78 84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学生姓名
宋奕铭 李艺秋 李明榆 唐鑫盟 文孜宇 徐嘉薪 齐昊宇 何宜萱 李佳洋 马明萱 文梓同 徐若璇 徐皓珈 张紫妍 张梓牧 李咏泰 张宇凡 宋孟祎 边儒雪 齐明赫 赵晓萱 齐明煜 宋俊豪 董文乾 李佳航 文梓涵 文佳硕 何盈美滋
学生考号
0901020101 0901020102 0901020103 0901020104 0901020105 0901020106 0901020107 0901020108 0901020109 0901020110 0901020111 0901020112 0901020113 0901020114 0901020115 0901020116 0901020117 0901020118 0901020119 0901020120 0901020121 0901020122 0901020123 0901020124 0901020125 0901020126 0901020127 0901020128
第22课 熊猫的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22课熊猫的家(教案)教案适用学段:美术二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一幅以熊猫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2. 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2. 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大熊猫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教师总结并补充。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培养环保意识。
三、示范讲解(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一幅以熊猫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教师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四、学生创作(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了解,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大熊猫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分析其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三、学生创作(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观察,进行绘画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教案课题:1、会变的线条[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线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 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线条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情景导入: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课题:2、雄伟的塔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2)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关于塔建筑的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
(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课题:3、捏泥巴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各种活动,运用揉,搓,捏,粘接等多种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基本形态,捏制动物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培养立体造型能力教学流程1、设置情境,作品欣赏。
提问:你们玩儿地泥巴吗?你用泥巴做过什么物品?(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说出用泥巴做过什么物品,使学生感悟美术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培养立体造型表现能力,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把能力的培养放到学习捏制的活动中。
)2、造型表现方法指导。
⑴提问:看了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引出课题:这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的,今天我们就来用捏泥的形式来表现动物。
教师出示用泥巴捏的动物,板书:捏泥动物。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提问:你知道小兔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吗?(通过观赏小兔图片和读儿歌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感触体验,逐渐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参与经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⑶探讨捏制的基本方法。
①动手玩玩泥巴,看谁的方法多,先试一试再小组讨论。
②班级交流。
展示方法:揉、捏、压、粘、刻等方法。
(体验、探究泥巴的性能与泥塑的方法。
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⑷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捏制的步骤。
①构思你要做的是什么动物。
②用揉、捏、压的方法做动物的头部和身体。
(师演示)③用粘、刻的方法在动物的身上表现它的细部特征,使动物更加生动。
(师演示)(学生通过记忆、想象,培养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能力的培养放到学习捏制的活动中。
)⑸小组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
①每6人为一组,商量如何分工制作。
②学生动手制作。
③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3、个人作品展示。
“小小动物园”作品互评⑴展示个人作品⑵个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体会。
⑶可以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
⑷评价:评出每个作品的长处。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4、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课题:4、小扇子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2)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课题:5、漂亮的小闹钟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3.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的重难点: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
课题:6、下雨了教材分析:《下雨了》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学期的一课。
按照新课程标准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一课的内容,具体的讲:就是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等方式大胆地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
欣赏美术作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
由于二年级孩子的学情,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画出五颜六色的雨伞,略微了解雨中人的动态和形象。
教学目标: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
2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下雨的录像:大雨、暴雨、小雨、雷阵雨……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下雨时的过程情景。
2、提问:雨是怎样形成的?下雨时自然界有什么变化?(讨论发言:地面的水蒸汽上升遇冷空气形成。
乌云、闪电、雷声、雨滴……)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2、播放课件: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
(说一说下雨时所见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动态和雨具的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学生作品。
同学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人与环境的表现方法。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