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医院服务流程再造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医院核心流程再造

如何进行医院核心流程再造

如何进行医院核心流程再造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医院的管理也遇到了诸多挑战。

现有的管理模式往往存在极大的浪费,由此而带来的是医疗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医院效率的降低。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探索核心流程的再造。

下文将介绍医院核心流程再造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流程分析要进行流程再造,首先需要对当前医院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核心流程:需要确定医院最重要的业务流程,如患者的就医流程、药品管理流程、医疗设备的维修流程等。

2.制定流程图:通过制定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个环节的流向和关键点,快速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和优化点。

3.研究数据:对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数据的来源、用途等关键信息,并将其纳入流程分析的范畴。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前医院流程的情况,为后续流程再造的方案提供支持和依据。

第二步:流程再造在进行流程再造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先求简后求全:尽可能减少流程中的冗余环节,确保流程的核心逻辑能够正确、高效地执行。

2.强化预防机制:在流程中引入相应的预防机制,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

3.引入新技术:通过引入相关的新技术,加速流程执行的速度和质量。

4.注重数据的管理:对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步:流程实施实现流程再造需要以下几个要点:1.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在实施流程再造前,需要充分考虑整个流程在医院中的具体运作情况和实施的难点,制定出详细的执行计划。

2.开展培训和沟通工作:在实施流程再造时,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沟通工作,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流程再造的细节和目的。

3.引入检查机制:在流程再造后,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定期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医院核心流程再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医院管理层及员工的共同协作和支持。

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价值链分析

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价值链分析

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价值链分析医改在我国的实施已经超过10年,公立医院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对公立医院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公立医院的运营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一、医院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是一种工具,能够揭示企业在设计、生产、推销和支持产品或服务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

自从1985年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价值链理论”后,价值链的理论日益得到大众的认同和使用。

价值链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低效率活动、高效率活动,以及对企业的附加值进行分析。

1.入院诊断和治疗过程:这是公立医院核心服务,包括挂诊、挂号、门诊、住院治疗、手术等一系列过程。

医院需要提供严谨的诊疗程序、治疗方案和医生专业精湛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患者获得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选购和管理:医院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其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需要认真选择供应商、对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3.挂床和住院服务:住院期间患者需要得到细致的照顾,包括营养、安全和个人卫生等一系列服务。

医院应该提供清洁、愉悦的环境和高素质的医护人员。

4.医保支付和价值管理服务:医保支付是医院保持财政稳定的重要渠道,医院需要提供良好的报销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成本结算和分析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成本和提高利润率。

5.健康管理和宣传:医院可以通过健康宣传和科学普及、防病教育、营养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

三、公立医院价值链分析的意义和建议1.意义:分析公立医院的价值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立医院的运营状况和特点,发现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公立医院的改进和提升打下基础。

2.建议:公立医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价值链:①加大医疗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②加强供应商的管理,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③增设服务项目,提高门诊、住院等服务的品质;④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⑤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医院管理中的流程再造

医院管理中的流程再造
患者就诊体验差,导致患者流失 和口碑下降。
医疗成本增加
资源分配不均和医疗质量不均导致 医疗成本增加。
医院竞争力下降
医院运营效率低下,无法与同行业 竞争对手抗衡。
04
医院流程再造的实施
流程再造的策略制定
诊断问题
对现有流程进行全面评 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
瓶颈。
设定目标
明确流程再造的目标, 如提高效率、减少等待
改进后的流程有助于提高医院在市场上的 竞争力。
05
医院流程再造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挂号流程再造
总结词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详细描述
传统的挂号流程往往需要患者排队等待,耗费时间长。通过引入预约挂号、网 络挂号等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挂号效率。同时,优化挂号流程 可以减少患者的不满和投诉,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时间、降低成本等。
制定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 对性的流程再造方案, 包括改进措施、时间计
划等。
资源分配
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 财力等资源,确保流程
再造的顺利实施。
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
组织变革
建立跨部门的流程再造团队,明确团队成员 的职责和分工。
技术引入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病历系统、自 动化设备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流程再造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成 本,提升患者满意度。
流程再造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执行力。
流程再造需要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密 切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 。
流程再造需要全面分析医院现有流程,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针对性地进 行改进和优化。
对策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

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计划

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计划

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计划一、背景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医疗服务流程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医疗机构需要进行流程再造。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计划,以改善当前医疗服务流程的不足之处。

二、目标1.提高患者就诊效率: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优化医生工作流程: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减少医生的不必要工作量,提升医疗质量。

3.改善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医疗机构的经营效益。

三、具体措施1.建立预约挂号系统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医疗机构的预约挂号系统。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络平台预约就诊时间,避免排队等候的时间浪费。

同时,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预约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2.实施分诊制度在医疗机构内部设立分诊区域,由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和分流。

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将其分配给不同的科室就诊,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交叉感染。

同时,分诊制度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3.优化医生工作流程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优化医生的工作流程对于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同时,对医生进行培训,提升其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增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4.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医疗服务流程。

同时,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实施计划1.制定时间表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时间表和实施计划。

确保各项措施的实施能够顺利推进,达到预期效果。

2.分阶段实施根据医疗服务流程的复杂性和改变程度,将流程再造计划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实施。

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改进,医疗成本也逐步增加。

为了控制医疗成本,医院需要采用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其中价值链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价值链分析是指将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分成若干个环节,并对这些过程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其中的成本和利润点,进而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提高效益和利润。

本文将探讨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一、医院的价值链分析医院的价值链主要包括五个环节:采购、制造、库存、销售和售后服务。

这五个环节可以细分到各个部门,例如采购可以分成医疗器械采购、药品采购、办公用品采购等。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和影响效益的环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二、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1. 采购环节采购环节是医院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医院需要采购大量的药品、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等,而这些物品的采购费用是医院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医院需要通过对各类物品进行分析,选出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物品进行采购,或者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采购成本。

2. 制造环节制造环节包括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护士的护理、各种检查和化验等。

医院需要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哪些环节的成本较高、哪些环节的效率较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如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化验费用等等。

3. 库存环节库存环节是医院成本管理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

医院需要维护一个庞大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库存,这些物品的存储成本是很高的。

通过对库存环节的分析,医院可以找出库存物品的流通速度和消耗率,并且对过剩的物品进行处理。

同时,通过对医院内部流程的规范化,减少库存物品的浪费。

4. 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指向患者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医生和护士的服务等。

通过分析这些服务的成本和利润,医院可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避免过于便宜或过于昂贵的服务造成的影响。

基于价值链(VC)发展的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实证研究

基于价值链(VC)发展的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实证研究

a rcs regn e n mogmaye t p ss( r a etrr e) du dr i ua cnm o e genv u hi】a owt s oes en ier ga n n ne re v t ne i s a n e r lr oo ym d re a ecan, s i p i ri iu l ps n cc e l l h
A s a t B sdo edvlp go a eC anE gne n , n ye uiesPoesR eg er go etoapc f bt c: ae nt ee i f l h i n i r g aa zdB s s rcs en n ei nt set o r h on V u ei l n i n h w s
王 众 Wa gZ o g 黄 艳 H a gY n; n hn ; u n a 匡建超 K a g J n h o u n i c a a
( 都 理 工 大学 信 息管 理 学 院 , 都 6 0 5 ) 成 成 10 9
(col f Ifr a o n gm n, hn d nvrt f eh o g ,h nd 10 9 C ia S ho o nom t nMa ae etC e guU iesyo c nl y C e gu6 0 5 ,hn) i i T o
维普资讯
Va eE gneigN .. 0 l n ier o82 8 u n 0
价 值 工 程 20 0 8年 第 8期
基于价值链(C 发展的 V )
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 P 实证研 究 B R)
AnE iia td nB s esP o esRen iern B R) mprc l u yo u i s r c s e gn eig( P S n frM a ua trn tr rssB sdo v lpn fVau in ( o n fcu igEnep i ae n De e价值 链 工程 发 展 为基 础 . 深 度 和 广度 两 个 层 面 对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进 行 剖 析 : 出 B R 随 着 价 值 链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从 指 P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由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政府的有力规制,公立医院在资源配置的权力、渠道和市场化竞争手段方面均受到很大限制,无法真正采取市场经济行为参与竞争,但其服务耗费的补偿却主要来自医疗市场。

时势要求公立医院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点,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寻找新的经营管理手段,加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提高公益服务水平,谋求公立医院综合效益。

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用来研究公立医院的各项成本价值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动态管理,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此,我们选择了将医院价值链分析理论与成本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专题,采用问卷调查、人员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辖区公立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调查。

为保证问卷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设计问卷前先与区属公立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医院医疗成本管理基本现状,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反复推敲最后定稿。

本次共向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72份,其中有效问卷70份,问卷有效率97.2%。

共向患者发放100份问卷,回收问卷56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问卷有效率100%。

此外,团队成员结合问卷分析结果,邀请了政府与医院负责人召开了价值链成本管理汇报研讨会,以进一步论证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二、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内容及目的1、患者价值链活动状况。

患者通过预约接送、入院医疗服务及离院服务这三项服务与医院发生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这些活动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出来,满意度最终会形成患者对医院的感知价值。

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患者价值链上成本控制关键点。

2、供应商价值链及其与医院的联结情况。

医院采购包括药品、仪器设备、医用卫生耗材及后勤物资采购。

本次调查仅针对药品采购调查,了解供应商的产能、价格、盈利能力、产品与服务质量;评估供应商价值链与医院价值链的联系的合理性;寻求战略改进行动,达成供应商价值链与医院价值链的合理对接。

价值医疗的概念,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价值医疗的概念,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价值医疗的概念,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价值医疗的概念:
价值医疗是指通过提供具有较高质量和效益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实现健康结果,同时对医疗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管理的理念。

价值医疗的实践:
1.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应以患者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关怀。

2. 注重协同合作:医疗团队应跨专业、跨机构合作,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

3. 提高治疗效果:强调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通过采用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来提高治疗结果的一致性和预测性。

4. 管理医疗资源:合理管理医疗资源,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费用,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价值医疗的实现路径:
1. 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准确性和连续性,实现医患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2. 推广临床指南和路径:制定和推广临床指南和路径,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3. 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 加强医患沟通与共同决策: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共同决策,提高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和满意度。

5. 发展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机制,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6. 推动医保制度改革:优化医保制度,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实现路径,价值医疗的概念可以得以充分落地并在医疗领域取得实际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价值链的医院服务流程再造平煤集团公司总医院任文杰地址:平顶山市矿工中路南 1 号院邮编:467000内容提要】医疗服务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诊疗服务、技术创新、门急诊、出入院、后勤保障、药械供应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的市场背景下,医院管理变革的方向是真正按照“链”的特征改进服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为顾客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做强、做大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医疗服务问题探源入手,在分析了价值链整合的现状后,得出了医疗服务中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整合再造的接口和关键点,利用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从而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创造出新的价值。

关键词】价值链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引言*医疗服务是一个整体的产品概念,医疗服务从后台、前台一直延伸到顾客,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服务的整体效果。

医疗机构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即医医疗服务而言,核心利益是疾病诊治能力,这是患者就医的根本所在,是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内容。

一项好的医疗服务必须是能够治病救人的,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将“产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不断满疗服务。

我们可以把医疗服务看成一种服务性产品”。

对足顾客的核心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延伸服务,让顾客感觉到所得大于期望,只有这样,顾客才能得到满足。

医院要留住病人,必须让病人满意,只有使病人感受到与自己期望值相匹配或超过期望值的服务,病人才会满意。

医疗消费是一个服务过程,同时,让患者满意也是一个全员营销过程,在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起患者不满意。

1.医疗服务中常见问题的诊断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的健康期望值也日渐升高。

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医疗系统的建设也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医院系统的功能日益增强。

然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院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其表现为:1.1部门主义严重。

各部门按专业职能划分,每个部门各管一段,但其结果是:各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工作,“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医院员工并不关心提供的服务是否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各部门都从本部门的实际利益出发,存在本位主义和相互推诿现象这些都是不可增值的服务的现象。

1.2职能划分过细。

在医院管理中最容易引起摩擦,导致推诿扯皮的现象。

如病人在门诊就诊时的瓶颈在挂号、划价、交费、取药4个环节上,病人要排4次队,辗转几个窗口,这就是职能划分过细缘故。

1.3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顾客潜在需求。

服务价值链告诉我们,医院的两个效益是由顾客的忠诚度决定的。

顾客的忠诚度是靠顾客满意度取得的,医院提供的服务价值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医院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服务价值,由于个人服务能力、服务技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医院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处于波动状态,顾客的潜在需求不能得满足。

1.4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需进一步转变。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过去在旧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只关心病人的治疗,关心其局部病变而不关心人的整体,不能从生理心理---- 社会医学的结合上关心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及劳动能力的恢复。

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演进,并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升华仍需一个过程1.5对市场分析的忽视。

有效的市场分析,是制订科学的计划和政策的依据。

而市场信息不全,不准确,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管理不集中等,造成医疗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决策部门,致使决策层不能及时、准确、全面的进行科学决策,贻误时机。

2.问题探源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医院管理基础的“情境”发生了变化,即医院生存与发展3C (顾客、竞争和变化)因素发生了变化:①顾客:医疗市场的主动权已转入顾客手中,医疗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怎样使顾客满意,成为医院的奋斗目标和一切工作的归宿。

②竞争:以往那种以医疗技术为中心就能在竞争中稳操胜券的简单竞争方式已被多层面的竞争方式--TQCS(T :及时便捷的诊疗服务;Q : 质量;C:成本;S:售前咨询服务及售后服务、升值服务所取代。

谁能提供一流的技术和服务,谁就能赢得竞争。

③ 变化:在顾客和竞争两股力量演变的背后,其实就是变化的影子。

3C因素的变化,促使医院必须深度关注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需要,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顾客导向服务体系。

由此,医院必须从重视内部转变到重视环境;从重视专才转变到重视团队合作。

面对医疗市场的变化医院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使业务流程的管理更加顺畅,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病人就诊成本,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率这个主题上。

病人服务流程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如何使病人更容易的找到负责的部门、窗口和医护人员并得到快速满意服务的答案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优秀的医院通常在管理业务流程方面有非常强的能力,并至少在一个业务流程的管理上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3.医疗服务流程的整合重组 3.1 组织机构的重组在新流程实施之前,对组织进行分析和变革,重构与之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机构,才能实现对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主要包括分析组织的人力资源、技术结构,设计新的组织形式,定义新的岗位角色,指导和培训员工,提供必要的外部或内部转岗服务,建设新的技术应用平台等步骤。

一方面我们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对传统的组织模式进行职能性重构,使职能型结构转变为网络型结构,垂直业务结构转变为水平业务流程,形成首尾相接、完整连贯的业务流程,加快内部事务的流转速度和执行力度;其次,以病人为中心,重建面向患者的流程。

在门诊建立了“病人接待中心在住院处建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成立了临床检验中心改变服务模式,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提高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三是对长期缺乏市场的科室进行重组,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扩编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科室,对创伤骨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床位进行扩编,实现运营咼效率。

四是在精减的组织内部,对多元化团队的管理保持开放型的沟通,以“共情”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和理解他人的观点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这样的团队才能保持新鲜的思维和活跃的工作气氛,将来源于组织内部的团队情感支持散发给顾客,使受众感受良好的服务氛围。

流程再造前,医院为传统的事业本部制结构,机关设有医务、护理、计划、财务、劳动人事、工资、组织、科研、质管、等20余个职能处室,100余名员工,存在功能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

2002年,医院对组织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成立了8部1室,人员精简为57人。

经过对原有的职能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来的职能型的结构转变成了流程型结构,垂直业务结构转变成水平业务流程,形成首尾相接的完整连贯的新的业务流程。

流程再造前的机关组「织结构图(直线职能型)流程再造后的机关组织结构图(流程导向型)3.2业务流程的重组 3.2.1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BPR)最早由美国MIT 教授MichaelHamme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

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显著改善。

322 BPR的观念重建。

业务流程重组不单纯是患者就医形式的改变,还包括服务观念、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转变,因此,BPR的观念重建是实施BPR的基础。

医院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BPR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学习和理解BPR的理论,切实转变观念,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学习等多种手段,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BPR的宽松环境;明确医院的工作目标,分析现有医院业务流程,根据“以病人为导向”的原则,结合医院的远景目标制定新的流程。

流程重组所牵涉的各相关科室主任既是学科带头人,又是行政负责人,科室管理、学科建设、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

所以,相关科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全力支持和配合流程重组工作。

价值管理体系图3.2.3BPR的流程重建。

认真分析顾客集中反映的问题和确实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原有流程进行系统性 重新整合, 提出流程重组的系列干预措施。

从 2000 年开始, 在全院范围内推行了“入院有人帮,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 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的“帮、办、陪、送、访” 的全程优质服务工程。

临床、门诊等科室围绕病人就诊的 “疗 效高、服务好、时间短、费用低”的四大要求,认真落实各 项诊疗规定及制度。

后勤、医技科室面向临床,实行下采、检、下取、下送、下修、下收等服务。

机关职能科室定期 深入病房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优化了对全程优质服务中涉 及的 20 余个流程进行了规范,如:门诊取消挂号,将划价、 交费、取药 3 个环节整合, 3 个窗口进行合并,减少患者在 排队上浪费的时间;建立电子排队管理及门诊医生工作站,开设方便门诊, 建立专家候诊室, 开展综合预约 (集中预约) , 提供各种便民服务等; 门诊测血压一项要求测量人员手、 心并用,在测血压的同时不能兼顾其他事项,影响了病人通过速度;在急诊护士站配备电子血压仪,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科服务在门急诊 - 病房医院流程中前移; 辅助检查科室布局相 对集中、门诊抽血室负责门诊患者所需实验检查标本的统 收集,一次性集中采血,负责检验报告的分发、与临床的联 系、沟通和结果反馈,从而减少候诊和候检的时间,减少流耳、 的准确性,加速分诊;调整专科服务模式,设立有关专科 的“门急诊 - 病房” 条龙服务模式, 充分发挥专科优势, 使专程循环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3.2.4 信息化手段的保证。

信息是业务流程的命脉,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是衡量业务流程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因 此,我院引进了 HIS 、LIS 为主体的软件系统,系统自动化 程度高,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 量。

条码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捷、准确的流程服 务。

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增强了对基础数据的多维分析能 力,为医学科研、教学、统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网络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医院服务品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 效益和管理效益。

3.3 员工激励机制的重建3.3.1 优化薪酬分配。

价值分配方式牵动着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流程再造前,员工工作 行为是围绕着医院管理标准完成医院下达的目标任务,目标完成了,动力也就随之结束了。

流程再造后,我们通过建立 了 EAO 全员绩效评价体系, 推行首席医师负责制, 带薪酬”分配办法,提高了技术、管理、资本在分配中的比重,使医院员工的工作中心都凝聚在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技 动力和活力。

3.3.2 创造学习和晋级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