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触发电路

合集下载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适用于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适用于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适用于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于控制可控硅工作状态的电路。

它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触发和控制。

本文将对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的原理、应用和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工作状态是通过控制它的触发电流而实现的。

可控硅有多种触发方式,其中常用的有门极触发、负极触发和阻容触发。

相比较其他触发方式,阻容触发电路具有简单、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中被广泛应用。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的原理相对简单。

当一个可控硅与电源正极相连时,需要通过触发电流来使可控硅导通。

而阻容触发电路则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连接方式,来实现触发电流的控制。

阻容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下:当触发电路中的电容电压低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电路处于触发状态;当电容电压高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电路处于停止触发状态。

具体来说,阻容触发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和连接方式,使电容电压在可控硅所需触发电压附近波动。

具体设计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和电容的选择:根据可控硅的规格和参数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

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决定了电容电压波动的速度和幅度,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连接方式:电阻和电容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工作特性。

串联连接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减小电容电压波动幅度,而并联连接则有助于提高电路的触发速度。

3.触发电压的控制: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触发电压的控制。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使电容电压在可控硅所需的触发电压附近波动,从而实现可控硅的触发。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其中,常见的应用包括电力电子变换器、交流调压、直流调压、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等。

在这些应用中,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触发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状态的控制和调节。

可控硅触发电路

可控硅触发电路

可控硅触发电路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条件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和宽度为了使所有的元件在各种可能的工作条件下均能可靠的触发,可控硅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元件门极规定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GT的最大值,并且留有足够的余量。

另外,由于可控硅的触发是有一个过程的,也就是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一触即通,只有当可控硅的阳极电流即主回路电流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住电流IL以上时,管子才能导通,所以触发脉冲信号应有一定的宽度才能保证被触发的可控硅可靠导通。

例如:一般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在6卩s左右,故触发脉冲的宽度至少在6卩s以上,一般取20〜50卩s ,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电流上升较慢,触发脉冲宽度还应加大,否则脉冲终止时主回路电流还未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任电流以上,则可控硅又重新关断,所以脉冲宽度下应小于300卩s,通常取1ms ,相当广50Hz 正弦波的18。

电角度。

二、触发脉冲的型式要有助于可控硅触发电路导通时间的一致性对于可控硅串并联电路,要求并联或者串联的元件要同一时刻导通,使两个管子中流过的电流及或承受的电压及相同。

否则,由于元件特性的分散性,在并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早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在串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晚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而被损坏,所以,针对上述问题,通常采取强触发措施,使并联或者串联的可控硅尽量在同一时间内导通。

三、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要有足够的移相范围并且要与主回路电源同步为了保证可控硅变流装置能在给定的控制范围内工作,必须使触发脉冲能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移相。

同时,无论是在可控整流、有源逆变还是在交流调压的触发电路中,为了使每一周波重复在相同位置上触发可控硅,触发信号必须与电源同步,即触发信号要与主回路电源保持固定的相位关系。

否则,触发电路就不能对主回路的输出电压Ud进行准确的控制。

逆变运行时甚至会造成短路事故,而同步是由相主回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的同步变压器输出的同步信号来实现的。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一、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两个N型半导体组成,当控制端施加一个触发脉冲时,可控硅的导通状态会变化。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以通过施加极性相反的触发脉冲来关闭,因此可控硅触发电路一般采用门极触发方式。

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步骤1.确定可控硅的型号和工作电压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控硅,确定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确定触发脉冲的参数。

触发脉冲的宽度、幅值和极性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采用正脉冲触发。

3.设计驱动电路。

根据所需的触发脉冲参数设计相应的电路,包括脉冲发生器、隔离器、放大器等。

同时还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进行电路连接。

将可控硅与驱动电路进行连接,注意正确连接各个端口,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进行电路测试。

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和触发脉冲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6.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1.触发脉冲不稳定。

触发脉冲的幅值、宽度和极性等参数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而波动,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加入滤波电路来抑制干扰。

2.可控硅无法正常导通。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能受到温度、电流、电压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导通。

解决方法是加入保护电路,例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等。

3.大功率可控硅的散热问题。

大功率可控硅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合理设计散热装置。

4.电源噪声影响。

电源噪声可能会对可控硅的触发电路产生干扰,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稳定的电源,并加入滤波电路。

以上是关于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设计可控硅触发电路需要考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和常见问题等因素。

合理设计电路并进行测试和优化,可以保证可控硅的正常工作。

可控硅触发器原理

可控硅触发器原理

可控硅触发器原理
可控硅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开关,由于其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在电力电子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原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通过一个控制信号来开启和关闭一个双向导电的可控硅。

可控硅触发器由三个主要元件组成:可控硅、触发电源和触发电路。

可控硅是一个四层结构的二极管,它具有正向阻止和反向导通的特性。

触发电源提供触发电流,用于使可控硅开启或关闭。

触发电路控制触发电源的输出,并根据需要将触发电流发送给可控硅。

当触发电路将触发电流发送给可控硅时,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

触发电流足够大时,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并维持在该状态,直至移除外部触发信号。

在触发电流作用下,可控硅的PN结会被击穿,形成一个低阻
抗的通路。

在这种情况下,可控硅上的电压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一旦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它将继续导电,直到电流降至其维持电流以下的值。

要关闭可控硅,必须通过一种外部方法,如减小电压、切断触发电流或应用负电压。

总而言之,可控硅触发器具有开关功能,可以通过外部触发电流控制其导通和关断状态。

这使得它在诸如电力调节、电机控制和电源变换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导通和截断。

本文将介绍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由单向可控硅、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的。

当触发电压施加在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时,单向可控硅将会导通,电流开始流动。

当触发电压消失或达到一定时间后,单向可控硅将截断电流,不再导通。

二、应用范围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较为常见的应用包括:1. 电源控制: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用作电源的开关控制,实现对电源的快速启动和停止。

2. 灯光控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断,可以实现对灯光的亮度调节和闪烁效果。

3. 电机控制: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以用于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控制。

4. 电炉控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截断时间,可以实现对电炉的温度控制。

5. 电子闹钟: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以用于电子闹钟的触发和控制,实现定时提醒功能。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应符合单向可控硅的工作要求,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可能会导致触发失败或损坏元件。

2. 控制电压的触发脉冲宽度应足够,以确保单向可控硅能够完全导通。

3. 控制电压的施加时间和间隔时间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

4.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应使用合适的散热装置,避免过热造成损坏。

5. 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电路的极性和正确的接线方式,以防止触发异常或元件损坏。

总结: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通过控制触发电压的施加和消失,实现对电流的导通和截断。

它在电源控制、灯光控制、电机控制、电炉控制、电子闹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时,需要注意控制电压的幅值、频率和脉冲宽度,并采取合适的散热装置,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好嘞,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电路,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别急,我来给你捋一捋。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搞一些电器,可能有时候会需要调节一下电流,嗯,这就是我们的主角出场的时刻了。

可控硅,顾名思义,它可是个调皮的家伙,能控制电流的流动,简直是电路界的“隐形手”。

说到两个可控硅反并联,那就有点像两个小伙伴一起玩耍,但他们有点儿不太一样。

一个负责正电流,另一个负责负电流。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阳光下晒太阳,而另一个人则在阴影里享受凉爽。

他们虽然各自忙着,但合作起来,能让整个电路运转得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

这两个可控硅之间就像是电流的调音师,让电流在你想要的范围内舞动,哎呀,真是太厉害了。

你知道吗?这两个小家伙的触发方式也很有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你给它们一点小小的信号,它们就会响应,像小狗听到主人叫一样,咕咚一下就上来了。

比如你想让电器开起来,只需给其中一个可控硅送去一个触发脉冲,它就像是按下了开关,电流立马就开始流动,像河水一样汩汩而出,别提多带劲了。

反过来,当你想要电流停下来,只需要给另一个可控硅发个信号,它就会“咔嚓”一下把电流关掉,简直是个电流的“忍者”。

再说说这电路的优势,哎,真是说也说不完。

控制精确,能调节的范围广,不管你是想要大电流还是小电流,它都能帮你搞定。

反并联的设计使得电流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不容易出现那种电压飙升的情况,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心惊胆战。

最重要的是,故障率低,平时用起来更是省心省力。

简直就像是你身边那个靠谱的朋友,永远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咱们也得提提它的应用场景。

可控硅反并联的电路可不是只在实验室里转悠,它在工业控制、家电调节等领域都大显身手。

比如说你家里的空调,调节温度的时候,里面就可能有这样的电路在默默奉献。

再比如说电动工具,它们运转得那么流畅,也多亏了这种电路的帮忙。

看吧,生活中随处可见,真是无处不在的英雄。

哎,虽然这玩意儿看上去高深莫测,其实用起来也是挺简单的。

几种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几种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几种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张浩然(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 蚌埠 233042)摘 要 对可控硅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例举了几种典型应用。

关键词 可控硅 触发电路1 引 言可控硅在自动控制,机电领域,工业电气及家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是一种有源开关元件,平时它保持在非导通状态,直到由一个较小的控制信号对其触发或称"点火"使其导通,一旦被点火就算撤离触发信号它也保持导通状态,要使其截止可在其阳极与阴极间加上反向电压或将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减少到某一个值以下。

2 基本原理可控硅是三端器件,它有J1、J2、J3三个P N 结构成,如图1所示。

可以把它中间的P N 结分成两部分,构成一个P NP 型三极管和一个NP N 型三极管的复合管,如图2所示。

当可控硅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为使可控硅导通,必须使承受反向电压的P N 结J2失去阻挡作用。

图2中每个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同时就是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因此,两个互相复合的晶体管电路,当有足够的栅极电流I g 流入时,就会形成强烈的正反馈,造成两晶体管饱和导通。

设P NP 管和NP N 管的集电极电流相应为I c1和I c2;发射极电流相应为I a 和I k ;电流放大系数相应为a1=I c1/I a 和a2=I c2/I k ,设流过J2结的反相漏电电流为I c0,可控硅的阳极电流等于两管的集电极电流和漏电流的总和:I a =I c1+I c2+I c0或I a =a1I a +a2I k +I c0若栅极电流为I g ,则可控硅阴极电流为I k =I a +I g 。

从而可以得出可控硅阳极电流为:I =(I c0+I g a2)/(1-(a1+a2))(1)硅P NP 管和硅NP N 管相应的电流放大系数a1和a2随其发射极电流的改变而急剧变化如图3示。

图1 可控硅原理图图2 可控硅原理图当可控硅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而栅极未受电压的情况下,式(1)中,I g =0,(a1+a2)很小,阳极电流I a ≈I c0可控硅处于正向阻断状态。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仔细一琢磨,其实也没啥了不起。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忙活,突然电饭锅开始嗡嗡作响,那就是电流在工作的结果。

而双向可控硅,简单来说,就是个能控制电流流向的小家伙,它就像你家里的调音师,专门来调节电的节奏,让一切听起来更和谐。

咱们得明白,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作用就像是给它上个“发令枪”。

它需要一个信号,才能开始工作。

就像咱们平时喊“开始”一样。

这个信号可以来自各种地方,比如一个简单的开关、一个温度传感器,甚至是一个遥控器。

只要一声令下,双向可控硅就能迅速响应,电流就能顺畅地通过。

真是让人感叹,科技就是这么神奇!说到触发电路,它的构造其实不复杂,很多元件就像拼图一样,缺一不可。

你看,它需要一个信号源、一个限流电阻,还有个三端子元件,嘿,就是我们的双向可控硅。

简单点说,信号源发出个小信号,电流通过限流电阻,轻轻松松就能让双向可控硅进入“工作状态”。

这就像一场比赛,裁判发令,选手们就开始拼搏。

在这个过程中,限流电阻起着保护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玩火,没个安全措施,那可是要出事的。

限流电阻就像是那个时刻提醒你“别玩火”的老妈,帮你控制电流,防止过大,确保一切平安无事。

哎,有时候真的觉得,电路和生活就像是一对儿欢喜冤家,互相依赖又互相牵绊。

我们再说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它的结构像个大门,有个小小的触发端。

只要一按这个端口,它就会打开,让电流流过。

可有趣的是,只要电流通过了这个“门”,即使不再有信号,它也能继续保持打开状态。

这就像是在约会,给你留个门,让你进来,然后你就能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双向可控硅可不是一直开着的,电流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它就会自动关门,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就像是派对结束,大家渐渐散去,留下一个空旷的场地。

这种特性使得双向可控硅在各种电路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名称: YC可控硅移相
触发板_5175
YC移相式可控硅触发板
简介:
YC移相式可控硅触发板可用于对两只反并联的单向可控硅模块进行移相式调压控制。

利用该触发板可构成单相(开环)交流调压电路。

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双12V(AC,50Hz);输入电流:≤15mA;
2、主回路工作电压:220V或380V(AC,50Hz);
3、输入、输出间绝缘电压:≥2500V;
4、触发电流:100mA;
5、触发脉冲宽度:180°-α;
6、触发脉冲上升时间:≤150nS;
7、触发脉冲下降时间:≤1μS;
8、控制线性误差:≤2%;
9、直流控制电压(Vc)输入范围:0~5V;控制电流:≤1mA;
10、手动控制电位器:10KΩ;
11、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0℃~+45℃;
环境湿度:≤80%。

工作原理:
YC移相式触发板的同步信号VTB,取自于与主回路电源同步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无相位要求)。

当移相控制电压Vc由0~
5V变化时,移相触发板输出的触发脉冲Vo的起始点后移,使可控硅的触发角α从0°~180°变化,导通角从180°~0°变化,从而实现了对负载进行交流调压的目的。

注意事项:
1、板内给定电位器的值用专用测试设备已经调整好,不需
要再调节,否则会使控制板不能正常工作;
2、在系统通电前,应将手动调节电位器调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