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课件

6和7的加减法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6
6
24 51
6 33
6 42
7 25
7 34
7 61
二、探究新知
5+1=6 1+5=6
要你求们“是一怎共样有计几算个的圆??” 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
6 51
二、探究新知
6-1=5 6-5=1
可以用哪组组成来 帮助计算?
6 15
二、探究新知
摆一摆,填一填。
6
4
6
2
一算共一根有算据6朵一这花共幅,有图去几我掉朵们右 左花可边。以的列24出朵四,个算式, 左右可边以两有还怎个几有样加朵 几列法? 朵式算可 ??式以 可,怎 以两样 怎个列 样减式 列? 式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摆一摆,填一填。
根你据们我是们怎摆样的计小算棒的? 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2022/5/52022/5/5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52022/5/52022/5/55/5/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有4个三角形,有3个正方形。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4页练习九,第5题~第9题。
•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5/52022/5/5May 5, 2022 •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预习课件

第三步 精读教材
5+1=6
都是求“一共有几个 圆?”可以列两个加 法算式。
1+5=6
如果是去掉右 边的5个圆呢?
一共有6个圆,去掉左边的 一个,右边还剩下几个圆?
6-5 =1
6-1=5
摆一摆,填一填。
6
4
6
2
一的可算可一边可共以4以一朵共 的 以有 怎怎算,2有 怎6样朵样一朵 右6样列根 出 算,朵共列边花列式据 四 式左花有式还,式?这 个 ,边,几?有去?幅 算 两有去朵掉几图 式 个几掉花朵左我 , 减朵右。?边们 两 法?可 个 算以 加 式列法。
谢
谢观
赏
第五步 小试牛刀
1.做一做。(选题源于教材P42做一做)
7
4
7
பைடு நூலகம்
3
看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2.看图列式计算。
46 426
24 642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一年级数学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5-0=5 50
3-1=2
6-4=2
31
64
六、课堂小结
6和7的加减法
5+1=6 一图四式 1+5=6
6-1=5 6-5=1
备选练习
一、看图列式计算。【选自《创优作业100分》P24】
6
6
37
47
4
2
43
34
四、在○里填上“+”或“-”。【选自《创优作业100分》P24】
6 + 1=7 3 + 4=7 3 + 3=6
5 - 2=3 3 - 3=0 6 - 4=2
6 - 1=5 0 + 7=7
R·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减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已经会算2、3、4、 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 减法了。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6和7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构建加法模型
左边有5个圆,右边有1 个圆,一共有几个圆?
左边有1个圆,右边有5 个圆,一共有几个圆?
5+1=6
1+5=6
三、自主探究,构建减法模型
3 5
2 4
6 31
5+1=6 1+5=6
3+3=6
2. 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7?【课本44页“练习九”第5题】
2+4=6 4+2=6
3 5
2 4
6 31
6+1=7 1+6=7
4+3=7 3+4=7
2+5=7 5+2=7
3. 拿出两张数字卡片,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课本44页“练习九”第9题】
你你们能是列怎出样四计道算算的式?并 说出算式的意思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作品编号:578912354698310.2567学校:星宿市龟卜镇殷商小学*教师:大鹏金翅鸟*班级:螭吻玖班*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42,完成教科书P42“做一做”和P44“练习九”第5、9题。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关于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已经会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构建加法模型1.创设情境,双向观察。
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一边站5人,一边站1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5+1=6和1+5=6两道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自由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
从左往右看,同学们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同学们的排列是1和5。
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这是一个现实情境,是一个易于学生双向观察的立体空间,也是本课学生所要学习的“一图二式”的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阐述算理,对比概括。
师:这两个算式结果为什么都等于6?你能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理由吗?学生自主动手摆圆片,同桌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展示学生摆的圆片,引导学生理解5和1组成6,所以5+1=6;1和5组成6,所以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6~7分与合》课件

7 61
7
7
2 7
34
552 7 共有6种。
43
如何快速记忆6 和7的分与合呢?
6
按顺序记。
51
6
依
依
次
42 6
次
少
多
1
33 6
1
24 6
15
7 61
7 52
7 43
7 34
7 25
7 16
一对一对地记。
6 51
6 42
6 33
6 24
6 15
7 61
7 52
7 43
7 34
7 25
7 16
6可以分成2和几?
6 2 4?
6 15
2比1大1,4比5小1。
想一想 把瓢虫放在下面树叶上,要使每片树叶瓢虫同样多, 应该怎样放。(把数量写在括号里)
(3)
( 3)
6 33
1.
1和几组成6?
1和5组成6。 2和4组成6。 3和3组成6。 4和2组成6。 5和1组成6。
选自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照样子说一说,几和几组成7。
选自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3题
1.请你凑成6。
2.请你凑成7。
3.想一想,填一填。
6 33
7 34
7 25
6 24
数一数,填一填。
6 33 121
7 25 11 4
由下往上看,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6 51
6 42
6的组成
6 33
6 24
6 15
共5种。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7的组成
7
7
7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初级阶段。
本课时主要教授6和7的加减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通过具体形象思维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6和7的加减法算式卡片、实物、图片等教学道具。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6和7的加减法。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了一些需要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6和7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呈现6和7的加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互相练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到10,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数字;2.通过加法运算,让学生能够解决涉及数字6和7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到10;2.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加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2.理解和解决加法问题中的文字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和算术题卡片;2.学生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数字6到10的认识;2.导入本课内容,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6和7之间的加法运算。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教师向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例如6+3=9;2.通过多个例题,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3.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加法问题。
第三步:操练与训练1.分发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进行练习;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相互纠正。
第四步:拓展延伸1.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2.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七、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练习题;2.家长协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6和7的加法运算,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认真复习,确保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学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学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并能够正确书写;2.知晓数字6和7的大小关系,能够对比大小;3.能够熟练进行数字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6和7的认识和书写;2.熟练进行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6和7数字6和7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量。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这两个数字。
2. 对比大小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6和7的大小关系,培养其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为后续的加减法运算做准备。
3. 加减法运算教授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这两个数字的运算规律,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以实物为例,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数字6和7的印象;2.利用游戏形式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字6和7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认识数字6和71.师生互动,让学生依次认识并书写数字6和7;2.让学生用手指比划数字6和7的大小,增强对比能力。
第二步:加法运算1.示范如何进行数字6和7的简单加法运算;2.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加法练习,检查并纠正错误。
第三步:减法运算1.教授数字6和7的简单减法运算方法;2.给予学生一些减法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数字6和7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有关数字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954555300022221782598333158
学校:战神市白虎镇禳灾村小学*
教师:战虎禳*
班级:战神参班*
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完成教科书P42“做一做”和P44“练习九”第5、9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关于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构建加法模型
1.创设情境,双向观察。
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一边站5人,一边站1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5+1=6和1+5=6两道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
从左往右看,同学们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同学们的排列是1和5。
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这是一个现实情境,是一个易于学生双向观察的立体空间,也是本课学生所要学习的“一图二式”的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阐述算理,对比概括。
师:这两个算式结果为什么都等于6?你能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理由吗?
学生自主动手摆圆片,同桌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展示学生摆的圆片,引导学生理解5和1组成6,所以5+1=6;1和5
组成6,所以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回答:相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都是1和5,得数都是6。
不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师小结:交换加法算式中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3.列举算式,回归图形。
(1)列举和是6的加法算式。
师:请大家用6个圆片分别摆一摆,还能写出哪些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写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2+4=6,4+2=6,3+3=6。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0+6=6,6+0=6,教师可以加以提示。
(2)列举和是7的加法算式。
师:请拿出7个圆片摆一摆,大家能写出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写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1+6=7,6+1=7,2+5=7,5+2=7,3+4=7,4+3=7,0+7=7,7+0=7。
师: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3+4=7,4+3=7这一组算式的意思。
指导学生明确只要用一幅图就能表示这两个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用数的组成来支撑加法算理,同时通过让学生列举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再回归到图,巩固了加法的“一图二式”。
三、自主探究,构建减法模型
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上面右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6个圆,去掉左边的1个圆,右边还剩下5个圆。
预设2:一共有6个圆,去掉右边的5个圆,左边还有1个圆。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6-1=5,6-5=1这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计算6-1和6-5时,怎样算才能算得快?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法。
例如计算6-1等于几,因为1和5组成6,所以6-1=5;也可以这样想: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还可以这样想:因为1+5=6,所以6-1=5。
对于不同的说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师小结:在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
【教学提示】
注意指导学生用摆学具的直观方式感受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后得数不变。
【教学提示】
此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表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过程。
减法算式的。
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
就得到左边的部分。
【设计意图】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一图二式”。
四、理解“一图四式”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一组图。
师:你能根据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算式的得数是怎么来
的。
四道算式分别为:4+2=6,2+4=6,6-2=4,6-4=2。
师:请大家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四道算式都可以根据2和4组成6来计算结果。
教
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幅图,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
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二组图。
师:你能列出四道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思吗?
学生拼摆学具,完成填空后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图意写出5+2=7,2+5=7,7-2=5和7-5=2,并表述每道算
式的意思,教师着重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的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三组图。
师:你能根据图列出几道算式呢?
【学情预设】根据第三组图学生只能写出3+3=6,6-3=3这两道算式。
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等于几吗?怎样算6-3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又
因为3+3=6,所以6-3=3。
师:不是说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怎么第三组图只列出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当两部分的数相同时,根据一幅图就只能列出一
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体会这一情况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一图二式”的基础上,通过拼摆学具继续进行6、7的
加减法的教学。
使学生明确:根据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即“一图四式”。
五、巩固练习
【教学提示】
教师注意指导
学生结合图意说说
每道算式的意义,
学会用三句话表
达。
1.完成教科书P42“做一做”。
师:仔细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算式后相互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5题。
师:同桌合作,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6?请说一说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2+4=6,4+2=6,3+3=6,1+5=6,5+1=6。
师: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7?请写出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1+6=7,6+1=7,2+5=7,5+2=7,3+4=7,4+3=7。
3.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9题。
师:在这些卡片中任意选择两张卡片,然后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并算出结果。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选一选,算一算。
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数,再让同桌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练习过程中,把握好由易到难的“坡度”,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要求,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 5+1=6 6-1=5 1+5=6 6-5=1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拓展,这样学生能够在扎实理解加法的“一图二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
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并巩固新知识。
对于6、7的加减法计算,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看到每道算式时基本上能很快说出结果,但要说出是怎么算的,则会感觉很困难。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清晰表达算理,如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利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等。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4第一、四题。
一、看kàn 图t ú 列liè 式shì 计j ì 算suàn。
四、在zài
○ 里l ǐ 填tián 上shàng
“+” 或huò
“-”。
参考答案
一、6 6 4 2 4+3=7 3+4=7 7-4=3 7-3=4
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