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 U1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合集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海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茶叶的部分制作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叶采摘B.炭火烘焙C.手工拣剔D.铁盒分装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氧气有关的是()A.冰变成水B.霓虹灯五颜六色C.酒精燃烧D.酥脆饼干久至变软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高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A.氮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试剂B.倾倒液体C.量9.5ml液体D.液体加热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生活项目与所述的知识无关联的是()选项生活项目化学知识A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厨余垃圾发生缓慢氧化B薯条包装用氮气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受污染的空气,碳酸饮料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后"描述错误的是()A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性,后向试管中加入药品B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先将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C .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气体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D .给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9.下列反应中不是化合反应,而是氧化反应的是( )A .三氧化硫+水硫酸B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 .氢气+氧气水D .氯化铵氯化氢+氨气10.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退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③试管口没放一小团棉花:④高锰酸钾的量太多:⑤加热过程中不时移动酒精灯: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⑦停止加热后立即将试管直立起来,等冷却后洗涤。

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助三学”课堂规划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助三学”课堂规划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 三助三学 课堂规划策略于玉和1㊀方友浩2(1.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中学㊀222100ꎻ2.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㊀222000)摘㊀要:通过具体案例论述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 三助三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ꎬ旨在探索通过 自助 互助 师助 的学习方式达到 真学 深学 乐学 的目的ꎬ形成了能够指导一线教师 易理解 好运用 有效果 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关键词: 三助三学 课堂ꎻ自助-互助-师助ꎻ真学-深学-乐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33-0047-02收稿日期:2020-08-25作者简介:于玉和(1972.12-)ꎬ男ꎬ江苏省赣榆人ꎬ高级教师ꎬ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方友浩(1973.11-)ꎬ男ꎬ江苏省赣榆人ꎬ高级教师ꎬ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基金项目:1.江苏省第十三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业质量提高的实证研究»ꎬ(编号:2019jyktzd-11)ꎻ2.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依托智慧课堂平台的 三助三学 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R-73681)ꎻ3.连云港市第十三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 三助三学 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LYGJY13-ZD08).㊀㊀ 三助三学 课堂是以连云港市教研室 三学课堂(真学㊁深学㊁乐学) 的核心理念为指导ꎬ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依据ꎬ以学科教学基本范式为研究对象ꎬ以 智慧课堂 平台服务于教学为目的ꎬ改变传统的注重教学过程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为特征.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审视 三助三学 课堂ꎬ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㊁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ꎻ使学生由原来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㊁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体现.科学规划学生的学习过程ꎬ实现多元发展的目标ꎬ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达到培养物理观念㊁形成科学思维㊁学会科学探究㊁渗透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核心素养.下面通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为例具体说明 三助三学 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序和操作要领ꎬ有效发展学生认知和探究能力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ꎬ从而逐步达到 真学 深学 乐学 的目的.㊀㊀一㊁通过导学单引导学生 自助 促 真学 ꎬ实现 兴趣培养 目标的策略㊀㊀课前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将导学单传到学生客户端ꎬ学生通过 自助 完成ꎬ促进学生 真学 ꎬ导学单的作用是助 兴趣培养 .导学单设计需要教师首先要过教材关ꎬ教师要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ꎻ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体系ꎻ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是 用教材教 ꎬ不是 教教材 ꎬ应选好教法和学法ꎬ用好教学手段.教师的这一 编剧 能力ꎬ是落实 三助三学 教学模式的基础.科学家爱迪生说过: 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创造 .在进行 三助三学 课堂构建过程中ꎬ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ꎬ点燃他们兴趣的火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ꎬ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ꎬ针对三维目标和实验室的条件ꎬ创设与新课有密切联系㊁具有针对性㊁启发性㊁趣味性的情境或通过设计联系生活实验ꎬ提出探究问题.导学单设计如下:(1)大家都参加过跳绳比赛ꎬ如果按如图1的装置将一根长导线两端接灵敏电流表ꎬ两位同学像跳绳一样摇动导线ꎬ能否让电流表的指针偏转?(2)两位同学变换不同的站位ꎬ重复摇动导线ꎬ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ꎬ找出偏转角度最大的站位是什么方向?思考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什么?(3)用家中电磁炉将导线连接的小灯泡点亮ꎬ你能做到吗?说出你的操作方案并按图2的方法试一试.阅读教材第四章«电磁感应»的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教师精心设计导学单的两个实验ꎬ通过 智慧课堂 平台推送给每一位学生ꎬ要求在课前 自助 完成ꎬ激发了学生迫切想弄清产生电流的原因ꎬ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ꎬ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花ꎬ一定会阅读教材㊁查阅资料ꎬ积极主动的探究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ꎬ剖析物理原理ꎬ兴趣促进了 真学 .74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二㊁通过问题单激励学生 互助 达 深学 ꎬ实现 思维发展 目标的策略㊀㊀课中教师设计问题单ꎬ通过智慧课堂师生互动平台将问题分层次推送给各个小组ꎬ引领学习小组的生生互学ꎬ学生通过 互助 达到 深学 的目标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ꎬ要为小组互学㊁探究和演练搭建好舞台.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有层次的问题ꎬ预设的问题要具体并有内涵ꎬ问题的解决者是学生ꎬ帮助学生 思维发展 ꎬ教师恰当使用教学手段ꎬ使每一位同学均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这一 导演 能力ꎬ是落实 三助三学 教学模式的关键.当理论知识传授达成后ꎬ探究的结论已经植入学生大脑ꎬ通过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明确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ꎬ学生深信不疑.教师通过 智慧课堂 平台将 自助 导学单的问题展示ꎬ将实验现象再现ꎬ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课中教学过程设计的问题单如下:(1)用导线进行跳绳ꎬ可以让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ꎬ变换不同的站位ꎬ哪个方向的指针偏角最大?小组讨论ꎬ用新课的知识解释一下.(2)有哪组同学查阅过电磁炉工作原理的与全体同学共享一下ꎬ讨论电磁炉工作的锅体有什么要求?铜㊁铝材料制作的锅体能正常工作吗?说出你的依据.(3)导线圈的面积不变ꎬ线圈内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这和今天新课的知识矛盾吗?(4)讨论总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关键词是什么?导学单的问题是设疑激趣为前提ꎬ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ꎬ再利用问题单引导小组讨论 互助 ꎬ争论㊁释疑㊁再生疑㊁再解释成为课堂司空见惯的现象.应用新课知识解决实验中的物理问题ꎬ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㊁生产现象ꎬ又可指导生活㊁生产规律.学生体验到物理是有用的ꎬ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ꎬ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ꎬ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ꎬ实现 思维发展 的目标.㊀㊀三㊁通过预设反思单 师助 升 乐学 ꎬ实现 能力形成 目标的策略㊀㊀课后教师借助反思单ꎬ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发送给每一位学生ꎬ将学科知识引向 深水区 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情绪ꎬ达到 师助 升 乐学 目标.特别在解决疑难问题时ꎬ教师要耐得住"寂寞"ꎬ甘当 观众 .当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难问题ꎬ作为 观众 要给予鼓励和掌声.教师这一解决问题中的 观众 能力ꎬ是落实 三助三学 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学生以实验为依据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 能力形成 的目标ꎬ通过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及小组的合作㊁交流ꎬ尊重实验事实ꎬ运用已有知识和聪明智慧推理出物理结论ꎬ并去指导实践ꎬ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ꎬ最后形成最接近本质的物理理论.成功的愉悦情操成就 乐学 ꎬ这是一个体现创造能力的过程ꎬ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ꎬ也是 三助三学 课堂教学的最终落点.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课中也得到体现:师生从琐碎的实验现象中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ꎬ总结归纳ꎬ得出研究结论: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ꎬ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教师的反思单这样设计(教师将图3装置添加到 智慧课堂 平台的物理实验素材库ꎬ上课时可方便提取ꎬ应用时推送给全体学生).磁通量可以形象的描述为通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ꎬ请从磁感线条数方面分析下面实验现象原理并作出解释.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ꎬ你能用这个规律解释观察的现象吗?装置如图3所示ꎬ(1)让插有软铁芯的螺线管A的轴线与线圈C的平面共面ꎬ闭合电键.(2)让插有软铁芯的螺线管A的轴线与线圈C的平面垂直ꎬ闭合电键.现象及结论:在操作(1)中ꎬ螺线管A中磁场发生变化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ꎬ说明线圈C中没有感应电流ꎻ在操作(2)中ꎬ螺线管A中磁场发生变化ꎬ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ꎬ说明线圈C中有感应电流.其中ꎬ操作(1)(2)的不同点在于螺线管A通电前后穿过闭合线圈C的磁通量(或磁感线条数)是否发生变化.讨论: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有感应电流产生ꎬ大家能否从能量守恒观点出发解释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一是外力移动磁铁和导体做了功ꎬ消耗了机械能ꎬ转化为电能ꎻ二是电能产生的磁场能转化.)通过反思单的实验提升ꎬ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单单是磁感应强度或面积的变化.使学生的的认识得到了升华.至此ꎬ 三助三学 课堂教学目标达成ꎬ 师助 升 乐学 ꎬ实现 能力形成 的过程让物理课堂妙处生花.三助三学 课堂科学规划了学生的学程ꎬ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ꎬ构建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能够指导一线教师 易理解 好运用 有效果 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与操作要领ꎬ为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平台.㊀㊀参考文献:[1]阎金铎ꎬ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3:5.[2]张伟ꎬ郭玉英ꎬ刘炳升. 非常规 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ꎬ2005ꎬ9(26):47-49.[3]于玉和.例谈 实验探究式生态课堂 的建构[J].中学物理ꎬ2013(12):4-5.[责任编辑:李㊀璟]84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曙文论文:陪孩子们一起踏上情感的旅途

张曙文论文:陪孩子们一起踏上情感的旅途

陪孩子们一起踏上情感的旅途——也谈对语文阅读文本的解读与思悟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张曙文内容摘要:文本解读,就是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姿态,在语言之途悠闲的散步,置身文本其间,我们可以品味文本语言中的韵味情调,可以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可以开启一扇扇语言、思想的窗户,可以链接到文本之外的人事景物。

然后,把感情的细胞一个又一个地注入到文本体内,赋予它生命,这个生命感化着颗颗童心,让孩子们成为有情感、有意志、有抱负的真正的人。

关键词:文本钻研阅读感悟回归评价题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我们的教学精彩之处就在于对文本的解读过程。

朱光潜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道路上的标语,它是在提示游人景色无处不在,只是你要学会欣赏。

由此,我想到了对阅读文本的解读,不也要带着这种心境吗?文本解读,就是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姿态,在语言之途悠闲的散步,置身文本其间,我们可以品味文本语言中的韵味情调,可以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可以开启一扇扇语言、思想的窗户,可以链接到文本之外的人事景物。

然后,把感情的细胞一个又一个地注入到文本体内,赋予它生命,这个生命感化着颗颗童心,让孩子们成为有情感、有意志、有抱负的真正的人。

一、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钻研教材,丰富文本内涵文本中的语言,是一扇神秘的窗户,谁能开启它、解密它,谁就能抵达文本解读的深邃彼岸。

现在课前对文本的探究,许多教师只是将相配套的语文教参“拿来主义”读一遍,圈画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精彩分析,教师不进行独立思考,认为教参就是教学的权威,最后导致课堂上生拉硬套,忽视了文本其真正的内涵。

其实,我们教师要站在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视角领略文本的无限风光。

如: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的教学片段——师:这株百合花为什么会近乎完美?生:因为它的信念始终如一。

生:是信念让它变的几乎完美,让它有了生活的目标。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1.本试题卷共4页,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4页),答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1)▲,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3)▲,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4)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5)▲,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6)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古诗词中写到“云”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两句(上下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钢铁侠Ⅲ》的精彩内容,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B.22年的足球生涯让贝克汉姆家喻户晓....,而他的退役则宣告一个足球时代的结束。

C.在花果山20峰校的引领下,我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协调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8分)文学是一个绚烂迷人的世界。

文学是一首清翠圆润的古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文学是一座诧紫嫣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fēi(▲),呼吸秋菊清香。

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dǐ(▲)砺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

专业能力大赛中学组获奖名单 (2)

专业能力大赛中学组获奖名单 (2)

附件: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中学组获奖名单(公示)一等奖45人仲玉梅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语文杨帆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语文李浴阳连云港市东港中学东校区语文殷雄灌南县初级中学语文周志红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语文顾金光连云港市连云中学语文尹好灌云县实验中学语文吴艳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语文张玲赣榆县实验中学语文闫振仁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数学姜先亮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科室数学左猛灌云县小伊中学数学刘希武赣榆县第一中学数学朱元元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数学王静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数学朱桂凤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数学张学兵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数学王磊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数学温培培连云港市东港中学东校区英语王霞连云港市岗埠中学英语王丽爱连云港高级中学英语孙小欠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英语赵继光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英语易立连云港市新浦区教育局教研室英语窦育国赣榆县第一中学政治张文涛赣榆县柘汪中学政治武兴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政治朱孔庭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历史张齐胜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历史周进连云港市浦南中学历史李其良赣榆县第一中学地理殷汉卿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物理颜浩连云港市南城中学物理王顺利赣榆县柘汪中学化学宗国平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化学王燕连云港市西苑中学生物盛兰柱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生物孙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信息张丽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信息颜韡连云港开发区中云中学信息徐辉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劳技孙里兵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吕修艳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音乐赵海燕连云港市新浦中学美术邢良美连云港市海宁中学体育二等奖68人王静连云港市锦屏中学语文韦庆英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语文王永祝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语文王庆友灌云县穆圩中学语文张子兵灌云县小伊中学语文王立连云港市新坝中学语文季从林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语文姜涛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苗一占东海县实验中学语文吴庆业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刘蓓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刘建连云港市云台中学语文韦凡方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语文刘志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语文张俭华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语文徐勇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数学孙达灌云县沂北中学数学赵九军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科室数学戴永利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数学陈二光连云港高级中学数学李忠贵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数学纪强林连云港市云台中学数学高之凤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数学赵龙波东海县驼峰中学数学徐进勇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数学王洪根灌云县杨集中学数学张海燕灌云县东王集中学数学车树勤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数学王怀学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数学杨晓宇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英语郑静静赣榆县黑林中学英语姜慧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英语张雯媛连云港市西苑中学英语毕玉宣连云港市东港中学东校区英语王统强赣榆县柘汪中学英语郑家磊赣榆县班庄中学英语左仁勇赣榆县厉庄初级中学英语张念武赣榆县塔山中学英语孙利冰东海县教师进修学校英语马长辉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政治李凤君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政治朱礼果赣榆县第一中学政治朱文彦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政治马守信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历史刘梅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历史张安云灌云县初级中学历史曹双连云港市中云中学历史王帼兰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历史丁夏男连云港市海滨中学地理杨小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地理张伟灌云县实验中学物理吴小兵灌南县初级中学物理毕海涛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物理锁永彬灌云县圩丰中学物理赵中明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化学张东青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化学李广艳连云港市海宁中学化学王行娟赣榆县赣马一中化学柏栋阴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生物伏开周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生物周玲连云港市新浦中学生物李晋苏灌云县中等专业学校农业谢忠斌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信息陈闻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信息戈万红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信息朱孟亭连云港市连云中学心理赵文劼连云港市东港中学东校区美术魏玉柱连云港市西苑中学体育三等奖110人任敏连云港市海宁中学语文张宣成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语文杨梅赣榆县门河中学语文高千连云港高级中学语文秦峰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任艳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语文王晓青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语文徐珂灌云县杨集中学语文马晓燕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语文徐俭德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语文陈习杰灌云县陡沟中学语文钟昌馨赣榆县智贤中学语文李志红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语文曹桂平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语文张怡琦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语文曾昭辉灌云县沂北中学语文许小娥灌云县杨集中学语文左贞柏灌南县实验中学语文杨贯明灌云县杨集中学语文姜小波赣榆县石桥中学语文刘振明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语文潘井亚灌南县第二中学语文金再梅灌云县下车中学语文葛苏杭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语文乔本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语文韦彦余赣榆县海头初级中学语文朱春水东海县张湾中学数学刘大伟东海县温泉中学数学徐静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数学翟洪亮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数学陶中亚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数学朱青东海县培仁学校数学仲伟芳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数学张敏敏连云港市海滨中学数学张建桥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数学陈波东海县石湖中学数学骆丙胜灌云县南岗中学数学尚海燕东海县石榴初级中学数学张庆华赣榆县沙河中学数学徐强赣榆县第一中学数学钱兰兰东海县石湖中学数学孙国飞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数学李志清赣榆县柘汪中学数学曹莉娜灌云县实验中学数学朱维翠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数学周静灌云县中等专业学校英语陆立琼连云港市新坝中学英语刘霞东海县城头中学英语杨泗翠赣榆县沙河第三中学英语于兰兰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英语龚艳艳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英语史刘林连云港市岗埠中学英语陆海生东海县驼峰中学英语陈光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英语刘正秀灌云县陡沟中学英语郑亚娟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英语董淑娟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英语邱燕玲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英语王付平东海县外国语学校英语李梦燕连云港市云台中学英语蒲长娥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英语刘春艳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英语尚庆记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政治蒋红娟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政治潘海东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政治王勇赣榆县宋庄中学政治殷斌宇灌南县实验中学政治李彩虹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政治陈学忠灌云县第一中学政治高峰连云港市浦南中学历史王绪红灌云县杨集中学历史骆增翼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历史秦晓鸥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历史徐艳连云港市锦屏中学历史朱新芹灌云县实验中学历史刘潇潇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历史贾青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历史周婷婷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历史夏正德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地理董洪军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地理时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地理陈亮灌云县圩丰中学物理张韶朗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物理吴兰红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物理邹海云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物理孙杰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物理李爱明连云港市锦屏中学物理任小强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物理肖文坤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化学李士健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化学李保卫东海县李埝中学化学陈雷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化学郑磊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化学李春林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化学杨占林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化学魏加宝东海县平明中学生物李达金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生物徐琼灌云县穆圩中学生物李士富连云港市板桥中学生物邹银凤灌云县穆圩中学生物徐正銮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信息李静灌云县初级中学信息刘胜利连云港高级中学信息杨丽丽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信息刘娟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信息王小民东海县张湾中学心理穆丽连云港市朐山中学心理徐梅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音乐周维娜连云港市海庆中学美术叶丽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体育。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铝的密度为2.7kg/m3C.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5N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3.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B.甲的密度为0.5 103kg/m3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4.下列微观粒子中,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原子、原子核、质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6.“静电章鱼”实验如图所示,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而且不会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C.塑料丝间以及塑料丝和塑料管间都是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而且不掉落D.塑料丝没有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不会下落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②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③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安装滚动的轮子B.轮胎上制有花纹C.车轴加润滑油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9.“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对于这个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二、填空题11.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2.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3.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如图给出的四展品中,用来计时的是()A.B.C.D.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的操作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轮胎上制有花纹B.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刹车时用力捏闸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5.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

以下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6.下列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7.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8.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是一种不存在的光B.验钞机运用了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C.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用紫外线来实现遥控的D.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工作的9.从古到今,人们在对宇宙探索的历程中,形成了多种宇宙观。

模拟试卷3

模拟试卷3

60º(第7题图) 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第三次中考模拟试卷数 学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计算(-3)2的结果是 【 ▲ 】A .-6B .6C .-9D .92.2010年某市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投资建设,预计某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 到51 800 000 000元人民币. 将51 8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 A .5.18×1010 B .51.8×109 C .0.518×1011 D .518×108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 A .x 2·x =x 3 B .x +x =x 2 C .(x 2)3=x 5D .x 6÷x 3=x 24.若关于x 的方程223x x m x+=--的解为4x =,则m = 【 ▲ 】 A .3 B .4 C .5 D .65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中位数是5吨 B .众数是5吨 C .极差是3吨D .平均数是5.3吨 6. 关于反比例函数xy 4-=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必经过点(1,1) B .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一、三象限C .两个分支关于x 轴成轴对称D.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7.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的角,照射在地面上的一只皮球上,皮球在地面上的投影长是,则皮球的直径是【 ▲ 】 A .B .15C .10D .8.一个平面封闭图形内(含边界)任意两点距离的最大值称为该图形的“直径”,封闭图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称为图形的“周率”,下面四个平面图形(依次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的周率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 1、a 2、a 3、a 4,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 A .a 2 > a 4 > a 1 B .a 4 > a 3 > a 2 C .a 1 > a 2 > a3D .a 2 > a 3 > a 4二、填空题(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使二次根式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10.分解因式:x 3y -9xy =__________ ▲_________.(第8题图)11. 如图,直线l ∥m ,将含有45°角的三角形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m 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__.(第11题图)12.我们知道,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类似地,我们把弧长等于半径的扇形称为“等边扇形”,则半径为2的“等边扇形”的面积为 ▲ .13. 将抛物线y =5x 2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14. 某机械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圆O 的半径R = 6cm ,点A 在圆O 上运动.某一时刻,连杆P A 交圆O 于点B ,现测得P A = 18cm ,PB = 8cm .(1)点O 到AB 的距离为_ ▲_________(2)连接OP ,sin P 的值为__ ____ ▲____.15.一张矩形纸片经过折叠得到一个三角形(如图)16. 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P 0是BC 边的中点,一束光线自P 0发出射到AC 上的点P 1后,依次反射到AB 、BC 上的点P 2和P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1 < BP 3 <32,则P 1C 长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102分)17.(本题满分6分)计算:12)21(30tan 3)21(01+-+---18.(本题满分8分)化简代数式 1-x -1x ÷x 2-1x 2+2x ,并求出当x 为何值时,该代数式的值为2.19.(本题满分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1338312x x x x -+⎧+⎪⎨⎪--<-⎩≥①②20.(本题满分12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 、B 、C 、D 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第15题图) P(第14题图)03(第16题图)A BC北 M N(第24题图)(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 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 、B 、C 、D 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 粽的概率.21.(本题满分10分)由于受“瘦肉精”事件的影响,3月初某地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调,下调后每斤猪肉价格是原价格的23,原来用60元买到的猪肉下调后可多买2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海苍梧校区8A Unit1 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1. What honest girl! And she is prettiest in the class.A.a; aB. an; theC. a; theD. the; the2. May dances . She is ______ at dancing than anyone else in her class.A. good; bestB. good; betterC. well; betterD. well; best3.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 is one of in the world.A. the most popular magazineB. more popular magazineC. most popular magazinesD. the most popular magazines4. Which is , fish chicken?A. cheaper; andB. the cheapest; andC. cheaper; orD. the cheapest; or5. Max is as as his best friend.A. more hard-workingB. hard workC. most hard-workingD. hard-working6. There ____ a writing competition this Sunday.A. will haveB. is going to haveC. is going to beD. was going to be7. He told me a story and made me . This made me .A. to cry, sadB. cry, sadlyC. cry, sadD. cried, sadly8. Lucy is a beautiful girl big eyes and black hair.A. inB.onC. atD.with9. Sun Nan is a singer. He has a good . A. sound B. voice C. noise D. shout10. China chooses Hangzhou ____ the host (主办) city of G20 summit (峰会), many volunteers take partthe summit.A. for, toB. as, inC. as, toD. for, in11. —she to share her toys with friends? —Yes, of course.A. Is, willingB. Does, willingC. Are, willD. Do, will12. Steve is taller than in his class.A. any studentB. the studentsC. any other studentD. other student13. —Is Jack than Li Lei? —Yes, but Li Lei is in his class.A. taller; the heaviestB. tall; heavyC. taller; heavierD. the tallest; the heaviest14. There are only two best books left on the table. We need books for the whole class.A. some muchB. someC. some moreD. much more15. —What’s your best friend like? —.A. He is fine. Thank youB. He is a doctorC. He likes watching TVD. He is helpful and kind二、完形填空(15小题,每小题1分)One Sunday afternoon, my younger brother and I were left alone at home. I did my homework 1 my younger brother was watching TV. Suddenly, the doorbell rang. My brother thought it was our parents, so he opened the 2 quickly.A tall man stood outside and 3 politely if our parents were at home. Without thinking, my brother said, "No." When I wanted to close the door, he suddenly came into our house and didn’t 4 . He took out a 5 and ordered (命令) me to tie up my brother's 6 with a rope (绳索). I tied up his hands in a special way so my brother could untie (松开) himself 7 . The man then tied my hands up and locked 8 of us in the kitchen.Soon, he went upstairs. I taught my brother to 9 his rope with his hands. He then untied 10 . I rushed to the telephone to call the police, 11 the line was cut off. The doors were all locked from outside. It was lucky that the man forgot to 12 the kitchen door. We got out of the house through the window and went to the nearest pay phone to call the police.Soon the police came and 13 was caught. By the time, my parents had come home. We told them the 14 story. My parents were glad that we were not hurt. They told me that I should stop my brother from 15 the door to the stranger. I learned a lesson on safety.1. A. when B. before C. after D. while2. A. cupboard B. door C. doorbell D. window3. A. guessed B. asked C. argued D. cried4. A. leave B. come C. knock D. close5. A. candy B. gift C. knife D. phone6. A. feet B. legs C. hands D. arms7. A. hardly B. easily C. suddenly D. difficultly8. A. all B. each C. neither D. both9. A. make B. untie C. tie D. use10. A. me B. myself C. him D. himself11. A. but B. and C. or D. as12. A. break B. lock (锁) C. move D. see13. A. my father B. my mother C. my brother D. the man14. A. happy B. whole C. usual D. same15. A. turning B. sending C. opening D. closing四、阅读理解(15小题,每小题2分)(A)Mr. King is a tall and strong man. He teaches P.E. in a middle school. He has a long beard (胡子) and takes good care of it.It was Sunday yesterday. There was a big football match of the year on the playground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Mr. King likes the game very much and of course he was going to watch it. With his friends' help he got a ticket a few days ago. After breakfast he hurried to the bus stop, but a lot of people were waiting there. A bus came. There were lots of people on it and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m to put their feet. He had to grip (抓住) the back of the chair. At the next stop a boy got on the bus. He was short and couldn't grip anything. Suddenly, the bus stopped and the boy is likely to fall off. He looked around and saw Mr. King's beard and gripped it. The man found it at once and c alled out, “Go off (松开) my beard, boy!”“Are you going to get off, sir?” asked the boy.1. Mr. King is a _______. A. player B. runner C. teacher D. driver2. Mr. King was going to watch the match because ___.A. he teaches P.E. in a middle schoolB. he likes football very muchC. he got a ticketD. he didn't go to work yesterday3. It was difficult for Mr. King to stand because ________.A. he had drunk too muchB. the bus was too smallC. he got on the bus too lateD. it was very crowded (拥挤的) on the bus4. The boy gripped Mr. King's beard because ___.A. he was afraid to fall againB. he wanted to make the man angryC. he hoped the man to find a seat for himD. he wanted the man to get off soon5. Mr. King Was afraid _______, so he shouted at him.A. the boy would fall offB. the boy would hurt his beardC. the boy could be hurt againD. the boy would borrow his ticket(B)What is a library for? Most libraries have books and other things to read. Many of them have thingsto listen to. Some libraries even have computers. Very few people would think of a library as a place tolive in.One library in New York City turned into (变成) a home for 250 people for a few days. These were all people near the library. They slept on the floor. Why did the people move into the library? The people moved into the library because the city wanted to close it to save money. They didn't want to lose it. So they moved in. They knew that the library couldn't be closed if they were living inside it. At last the city agreed to keep the library open, and the people all went home.6.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______A. In New York City.B. In a school in New York City.C. In the streets in New York City.D. In most libraries in New York City.7. The library had hundreds of ______.A. workers in itB. policemen in itC. people living in itD. computers in it8. The people in the story ______.A. were all the workers in the libraryB. were all people near the libraryC. didn't read any booksD. wanted to buy some computers9. Why did 250 people move into the library? Because ______.A. these people wanted to save moneyB. these people needed places to live inC. the library was very quietD. they loved the library and they didn't want to lose it10.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A. the library was kept open at lastB. the library was closed because no one read in itC. the library became a home of these peopleD. the city saved a lot of money四、词汇(10分)A. 根据汉语提示和上下文写出合适的单词1. 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幽默的). She often tells us funny jokes.2. It is not (礼貌的) to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of food.3. He (信任) people who helps her.4. When we are in Grade Nine, we will have all kinds of (竞赛) every month.5. The players’ living environment in Rio Olympic (里约奥约会) was much (糟糕的) than that in Beijing.B. 根据上下文和首字母提示,写出合适的单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