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_李清照..课件

合集下载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这三首词是作者分别在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写的作品,它们在 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一剪梅_李清照》 课件

《一剪梅_李清照》 课件
• 一剪梅,词牌名,亦 称“腊梅香”,得名 于周邦彦词中的“一 剪梅花万样娇”。乃 取前三字为调名。有 “一朵梅花百和香” 句,故又名《腊梅 香》,李清照词有 “红藕香残玉簟秋” 句,故又名《玉簟 秋》。
上阕:红藕香 残玉簟秋,轻 解罗裳,独上 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 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
•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 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 什么呢?
红藕香残
• 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 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 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 •
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 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 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是一个倒装 句,其意味是什么 ?
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 。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 》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 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 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 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 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 安居士文集》、 《易安 词》、《漱玉词》
• 这是一首闺情词。 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 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 锦帛,书《一剪 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 珍《嫏环记》)
关于词牌“一剪梅”的由来
下阕 以抒情为主 抒发了女词 人寂寞 相思之情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
“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 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课件
• 李清照
•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易安
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知人论世析作品
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 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 “婉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花漂水流
——喻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凄凉 伤感 无奈) 移情于物 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 2、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 3、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 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 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 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
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
,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
诗歌赏析理论总结 1、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
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 的情感是什么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 一 剪 梅 》
李 清 照
翻译
其实《一剪梅》句句皆是“精美绝伦”
1、4组:第一句 2、5组: 10、11、12组:第五句 13、 14 组:第六句
每组再自选一句进行解读赏析
诗词鉴赏方法:
品味语言, 把握意象, 想象意境, 体悟诗歌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 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相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红颜易老 之意;“玉簟秋”, 也含有青春易逝 _______,________ 人去席冷 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凉了也含有 ______之 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客观景物 “红藕香残”从______ 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 簟秋”从主观感受 _______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 在了一起。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 煜 《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虞美人》 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江城子》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运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 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 (意象花和雁)。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 上口,声韵和谐。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公开课 诗歌赏析《一剪梅》李清照25页PPT

公开课 诗歌赏析《一剪梅》李清照25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公开课 诗歌赏析《一剪梅》李清照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一剪梅 李清照ppt

一剪梅  李清照ppt

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精选纯完整洁pp心t课件灵。
5
背景: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 选》
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 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
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
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 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
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电
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
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
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罗裳”,
是丝绸制的裙子。“兰舟”,即木兰舟,
船的美称。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
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
所独有。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
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
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
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
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
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
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
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
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
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
罗裳,独上兰舟”精。选完整ppt课件
6
• 关于《一剪梅》:
1,《一剪梅》,是词牌名。亦 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 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2,词牌格式 :双调六十字, 前后阕句句用平 韵,一韵到 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 体只须前阕的一、三 六句用韵。
精选完整ppt课件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试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 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 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 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 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宋 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 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 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 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 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作业:课外延读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愁更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 苑 千 载 , 群 芳 竞 秀 , 盛 开 一 枝 女 儿 花
大 河 百 代 , 众 浪 齐 奔 , 淘 去 万 个 英 雄 汉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 安居士文集》、 《易安 词》、《漱玉词》
播放
朗诵练习
一剪梅
李清照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词中中写了哪些意象? 营造了什么样意境?
意象
• • • • • • • • • 荷花 玉簟 兰舟 锦书 雁字 月光 西楼 花 流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结
• 上片主要写女 词人的独居生活, 下片由以抒情为 主,全词主要抒 写作者的寂寞相 思之情。
试一试
• 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全词所透露出的情景
• 红色的荷花渐渐凋谢,素白的竹席凉意袭 人,独居的少妇驾舟出游。她在美丽的湖 面上,却无心赏景,只是遥望远空,期待 鸿雁飞过……。直到月上西楼,天边终于 出现了一队征鸿,但是否为她带回了锦书?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