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__李清照ppt

合集下载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这三首词是作者分别在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写的作品,它们在 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一剪梅_李清照》 课件

《一剪梅_李清照》 课件
• 一剪梅,词牌名,亦 称“腊梅香”,得名 于周邦彦词中的“一 剪梅花万样娇”。乃 取前三字为调名。有 “一朵梅花百和香” 句,故又名《腊梅 香》,李清照词有 “红藕香残玉簟秋” 句,故又名《玉簟 秋》。
上阕:红藕香 残玉簟秋,轻 解罗裳,独上 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 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
•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 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 什么呢?
红藕香残
• 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 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 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 •
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 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 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是一个倒装 句,其意味是什么 ?
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 。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 》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 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 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 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 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 安居士文集》、 《易安 词》、《漱玉词》
• 这是一首闺情词。 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 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 锦帛,书《一剪 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 珍《嫏环记》)
关于词牌“一剪梅”的由来
下阕 以抒情为主 抒发了女词 人寂寞 相思之情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
“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 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课经典实用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课经典实用

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请大家把你的理解、你的情感融进 你的笔端,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 境优美的抒情散文 。(可适当添加词语)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学习目标
1. 知道诗歌的情感基调 2. 找出意象并作分析 3.赏析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却上心头”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知人论 世李清照 (1083-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
人,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 夫家庭。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 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 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 ,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漱玉集》。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本词创作背景: 与赵明诚结婚后,清照
•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
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诗人感情在短暂中•《一的剪变梅_李幻清课起照》伏ppt,课件真公开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课堂小结
• 上片主要写女 词人的独居生活, 下片由以抒情为 主,全词主要抒 写作者的寂寞相 思之情。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上阕 写女诗人的 独居生活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 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 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 考据学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 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 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 强烈的亡国之思。词风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寞相思之情
本词特点
• 叙相思之愁而不带一丝闺怨,含蓄典雅, 婉约而又真切。体现了词人前期的创作风 格
比较阅读
•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到了衬托作用。

同时,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
也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 觉、嗅觉) ,“玉簟秋”是从直观 感受(触觉)表现秋,含有“人去席 冷”之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触景生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 “独自”,独自泛舟游湖, 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愁 难排遣。
回眸乱世中的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勾勒环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叙写情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 ——怀远之思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
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 的情感是什么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 一 剪 梅 》
李 清 照
翻译
其实《一剪梅》句句皆是“精美绝伦”
1、4组:第一句 2、5组: 10、11、12组:第五句 13、 14 组:第六句
每组再自选一句进行解读赏析
诗词鉴赏方法:
品味语言, 把握意象, 想象意境, 体悟诗歌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 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相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红颜易老 之意;“玉簟秋”, 也含有青春易逝 _______,________ 人去席冷 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凉了也含有 ______之 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客观景物 “红藕香残”从______ 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 簟秋”从主观感受 _______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 在了一起。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 煜 《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虞美人》 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江城子》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运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 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 (意象花和雁)。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 上口,声韵和谐。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试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 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 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 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 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宋 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 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 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 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 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作业:课外延读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愁更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剪梅 李清照课件

一剪梅 李清照课件

赏析意境美
5、怎样理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意境美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 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 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 里吗?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 哪里看出来的? 3、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哪 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4、赏析‚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
BACK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1、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 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 人愁情的景(意象)?
花: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 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 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 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 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指词人如今孤独 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 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 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 “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 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 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 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 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下句“独”字 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罗裳”, 是丝绸制的裙子。“兰舟”,即木兰舟, 船的美称。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 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 所独有。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 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 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 得再明白也没有了。她俩是 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 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 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 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 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 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 隘心胸不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 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 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 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 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 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 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 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 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 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 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 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 里,作者对“愁”的描写, 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 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 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 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 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 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 的。
盼 望 着 良 人 与 共

一 个 满 眼 愁 思 的 女 子

一 枝 红 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杯 香 茗

• 关于《一剪梅》:
1,《一剪梅》,是词牌名。亦 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 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2,词牌格式 :双调六十字, 前后阕句句用平 韵,一韵到 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 体只须前阕的一、三 六句用韵。

《 一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背景: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 选》 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 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 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 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 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 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电 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 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 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 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 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 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 诚。“锦书”,即锦字回书,这 里指情书。作者这么写,看似乎 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 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 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 分信任。二、寓抽象的形象之中, 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为什么要写“眉头”来表达“心 头”?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表现了李 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 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 地方,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 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 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 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
补充: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 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 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 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 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 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 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 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 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 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1155), 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 世。代表作有《声声慢》 《一剪梅》、《如梦令》 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 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 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 称为“易安体”。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 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 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 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 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 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 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 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 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 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 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 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 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只要我们仔细玩 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 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 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 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 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