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孙传芳 吴佩孚 张作霖
北 伐 战 争
(左上)逮捕共产党人 (上图)张作霖在天津 屠杀共产党人 (左下)政变后的屠杀 现场
方法训练: 1: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 2:从失败原因推导教训。
归纳整理: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北洋军阀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3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 春天。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 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 1200万人。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 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 斗争频繁发生。

材料4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 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 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 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 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 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
6月3日——7月初 上海 工人阶级
口号 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释放,罢免,拒签
(初步胜利)
结果
被捕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利用表格从运动的性质、特点、 作用、影响四个方面来阐述。 对比辛亥革命,重点引导学生从 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 终前途、群众基础等方面分析 “新”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让 学生观看《我的1919》中国优秀外交家顾维钧3 分钟发言片段。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级?班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地位本节课的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国共的十年对峙。

本课内容从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三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因此,本节内容在本单元中甚至这本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史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意义;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北伐战争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的历史结论,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苦苦追求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四风雷爆发的背景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及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所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巩固体验
2、国民大革命兴起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实现 D、北伐战争开始 3、中共成立后,首先开展的中心工作是: A.制订革命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健全组织 D.领导农民运动
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国内背景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导 火 线:
(二) 五四运动的过程
穿越时空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1919年5月4 日,请以参加运动的北大学生的身份给 大家介绍五四运动的情况。
(二) 五四运动程
一、教材简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定位 四、教法简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属于近代
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一部分。本课主要讲述 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四个知识要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工人阶级和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告别屈辱的希望和曙 光,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即将结束。 本课在第四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孙 传 芳
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布局上,板书将分为四个部分:定义、背景、过程和意义。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标题和关键词,以便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结构。内容上,我将提炼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核心要点,并配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风格上,我将采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使板书既美观又实用。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提高课堂参与度。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提前准备并多次修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需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音频或展示图片等,再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互动方式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讨论等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等,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问题驱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问题。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分享观点、互相学习。
4.互动交流:邀请历史专家或革命后代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第一手资料,增强对革命历史的认同感。
5.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有幸来到充满神奇力量的革命圣地——延安,心情十分激动!踏上革命老区这片热土,时刻都感受到这里厚重的革命气息。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游船辗转上井岗山,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延安。

一路走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望过去,我们追寻中国革命的遗迹,重温建党初期的历程。

通过本课来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源头,我本节课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析教材、明学情、定目标、讲策略、说过程。

一、析教材本课属于政治模块“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单元下的一个学习要点,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

本课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它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重要起点。

本课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明学情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具备强烈的探究欲,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较初中明显增强,且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

本课内容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认识较肤浅,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定目标根据新课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过程中的大事件并形成时间轴,构建时空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精选史料、创设情境,通过丰富而详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丰富学生认知,掌握三个子目基本史实,理解其发生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领会“五四精神”,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民族觉醒,万众一心,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子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它上承辛亥革命,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历史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材的特点线索清晰,但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老师也难以讲出新意.我做了以下准备:1、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2、大量史料的运用.3、老师做一节课的总策划师,把舞台交给学生.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

(3)运用:探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共三大通过的国共合作的决议,学会同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3)通过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2)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珍惜现有的幸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二)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有以下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根据考纲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1)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2)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1

【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1

国 民 党 一 大 会 址
不 可 使 一 人 漏 网
宁 可 枉 杀 一 千
四· 一二政变工人被关押 七· 一五政变前的汪精卫 四· 一二政变共产党人被枪毙
C
B
C
D
D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外 争 主 权 , 内 除 国 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
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其中发 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 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原因和影响)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
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以旨 ……审查学生举 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指什么?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 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
江 安 南京 安 苏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广州 广州
国民政府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二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表现、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3)能力:通过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学会比较历史事件一同的方法;通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学会总结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