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X线片教学汇总.
骨伤科影像学重点汇总

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CT MRI 超声核医学成像骨密度成像一、X线检查透视高密度黑骨组织钙化灶中密度灰软组织器官结构及血管低密度白脂肪及气体优点:简便易行,可任意转动方向,观察病变,可观察器官的运动缺点:不能保存,不利于讨论,不易于显示微小病变X线摄片:高密度白骨组织钙化灶中密度灰软组织器官结构及血管低密度黑脂肪及气体优点:留下影像学资料,用于学习讨论缺点:易掩盖病变拍片位置:正位:前后位:X线球管在患者前面,底片在患者后面后前位:X线球管在患者后面,底片在患者前面侧位:X线球管在患者一面,底片在患者另一面,与正位片结合观察斜位:侧位重叠太多或需要暴露特殊结构摄片范围:包括骨关节及邻近周围软组织,四肢长短骨至少包括邻近关节,以确定解剖位置CT:骨关节病变用平扫,肿瘤性病变用增强平扫。
常规检查骨窗1000~2000HU,窗位200~250HU软组织窗400~600HU,窗位30~60HUCT值:组织密度的量的概念,CT检查中特定的密度单位,单位为HU,是组织的吸收系数与水的相对值。
窗位图像上所包含CT值的范围的中心值骨水脂肪空气1000 0 -100 -1000白高密度骨骼组织和钙化黑低密度增大窗宽,显示范围增大,结构显示减少,灰度差别减小减小窗宽,显示范围减小,结构显示增多,灰度差别增多MRI是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常用检查法。
与构成的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T1WI:低信号长T1 水高信号短T1 脂肪T2WI:低信号短T2 脂肪高信号长T2 水韧带在T1 T2下均为黑T1越短信号越强,T1越长信号越弱。
T2越短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强骨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一)儿童管状骨主要特点:骺线未闭合,分为骨干、干骺端、骨骺、骨骺线等部分。
骨骺骺软骨二次骨化中心骨骺。
骨骺板和骨骺线骨骺板骨骺线最终消失。
骨龄:骨骺内骨化中心的出现,完全骨化及与骨干闭合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进行,由此来推测年龄为骨龄。
通常7岁以前观察腕部,7岁以后观察肘部。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培训ppt课件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1 7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2 7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3 73
74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骨坏死: 外伤后,骨坏死最容 易发生于股骨头、肩关节与肱 骨头,因为这些骨的血供不稳 定,股骨头坏死为股骨颈关节 囊内的骨折。
29
2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关节囊内脂肪液体平面,多指长 管状骨骨折,血与骨髓脂肪进入 关节腔,这两种物质构成一特异 性分层:脂-血界面,在不能显 示骨折线时,仅依这一特殊征象 也应作出骨折的诊断。
30 3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31 3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9 7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MR能显示早期坏死,其特征包 括软骨下局限性椭圆形或新月 形轮廓的低信号区,及高信号 的双线区。
80 8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1 8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2
8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 看片基本教程
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一、影像医师的二大任务:
1、诊断与评价骨折或脱位的类型。
2、观察治疗的结果并监测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
2 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二、在报告骨折时,应描述:
•
骨折的解剖部位与范围。
3 3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4
15
15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软组织肿胀
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 密度增高。
骨关节炎的X线片表现
01
02
03
04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间隙变 窄,常见于膝关节等负重关节
。
关节面硬化
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失去正 常光泽。
骨赘形成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影响关节活动。
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 高。
脊柱疾病的X线片表现
比较分析
综合判断
将病变部位的X线片与正常骨结构进行比较 ,分析病变的特点和程度。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得出诊断结论。
阅片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伪影干扰
X线片中可能存在伪影扰,如衣 物纽扣、纹身等,需仔细辨别, 避免误判。
避免过度解读
避免过度解读X线片,以免造成误 诊或漏诊。
X线片的基本原理基于密度差异,不同 密度的组织在X线片上呈现出不同的影 像密度和形态,通过观察这些差异, 医生可以判断病变或损伤的存在。
X线片的种类和应用
01
02
03
常规X线片
用于检查骨折、关节脱位 等骨骼系统疾病。
特殊X线片
如消化道造影、泌尿系统 造影等,用于检查消化道、 泌尿系统等空腔脏器疾病。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 片基本教程
• X线片基础知识 • 骨科X线片阅片技巧 • 常见骨科疾病X线片表现 • X线片解读与报告书写 •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实践
01
X线片基础知识
X线片的基本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能 够穿透人体组织并留下影像。X线片 通过拍摄不同角度的X线影像,记录 下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和位置信息。
收藏这9种常见髋部X线片透照法,您都了解么

收藏这9种常见髋部X线片透照法,您都了解么1髋关节前后位(髋关节正位)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足轻度内旋,[插图]趾互相靠拢,被检侧腹股沟中点下2.5cm处对应胶片中心,球管中心线垂直于腹股沟平面投照。
此位置可显示髋关节、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和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
2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患者仰卧,臀部垫高,大腿外展、内旋,暗盒竖立于台面上,平髂嵴高度,但其下端与躯干分开45°~55°,对侧髋部和膝部向前上方弯曲,患者双手抱住大腿部,使大腿与躯干垂直。
球管中心线呈水平方向对准股骨颈垂直暗盒投照。
此位置显示股骨头、股骨颈和大小转子的侧位影像。
3髋关节蛙位片患者仰卧,身体正中面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双侧髋关节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双足靠拢,两大腿外展、外旋与台面成30°,球管中心线对准两侧股骨头连线中点垂直暗盒投照。
此位置显示双髋臼正位、两侧股骨颈上部和股骨颈的侧位影像。
4髋关节后前斜位(谢氏位)患者俯卧,健侧臀部抬高35°~40°,膝、肘部弯曲以支撑身体,被检侧髋部对准台面或暗盒中线,股骨大转子对胶片中心,球管对准被检测髋关节与胶片垂直投照。
此位置可显示髋关节、髂骨和股骨上部斜位影像。
5骨盆前后位(骨盆正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下肢伸直,足稍内倾,[插图]趾互相靠拢,两处髂前上棘与台面等距,球管中心线对准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方3cm处垂直投照。
此位置可显示骨盆环的骨性标志。
6骨盆入口位患者仰卧,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下肢伸直,足稍内倾,两侧髂前上棘与台面等距。
球管中心线向身体尾端倾斜40°对准暗盒投照。
此位置可显示骨盆环的骨性标志。
7骨盆出口位患者仰卧,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两下肢伸直,足稍内倾,两侧髂前上棘与台面等距。
球管中心线向头端倾斜40°对准暗盒投照。
此位置可显示骨盆环的骨性标志。
8髋关节闭孔斜位患者仰卧位,被检侧髋抬高,使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呈45°,被检侧背部和膝部用沙袋、髋部用棉垫支撑身体,片盒水平放置,球管中心线自耻骨上支与坐骨下支间连线中点射入对准髋关节投照。
图解骨科之特殊划线及特殊测量

上肢1检查部位:腕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掌倾角、尺偏角3.操作方法:正常人桡骨远端关节面,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缘,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之间。
4.原理及代表意义:腕关节周围损伤固定后应注意恢复该角。
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Mino法判断远端尺桡关节脱位:在下尺桡关节横断面上,分别沿桡骨背侧的尺侧缘及桡侧缘和掌侧的尺侧缘及桡侧缘做一连线,正常时尺骨头位于两线之间,如尺骨头脱位或半脱位则位于两连线之外或之上1.检查部位:腕部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桡骨、月骨、头状骨、第3掌骨的中心连线舟骨及月骨间夹角3.操作方法:在腕部X线侧位片上,桡骨、月骨、头状骨、第3掌骨的中心连线,正常时是在一条直线上,当月骨或月骨周围发生脱位时,此轴线会发生曲折或移位,以此判断脱位类型及脱位机制。
舟骨及月骨间夹角,在舟骨发生骨折且移位时,此角可加大。
4.原理及代表意义:判断月骨或月骨周围发生脱位,舟骨骨折等5.检查注意事项:(可添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腕部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腕高、腕高比值、桡舟角3.操作方法:腕关节正位X线片上测量腕高:在第三掌骨轴线的延长线上,测量第三掌骨基底与桡骨远端关节面间的距离。
腕高比值(stahelin法)即腕高与第三掌骨长度的比值。
在腕关节侧位X线片上测量桡舟角:以与舟骨远、近极相切的切线为舟骨的中轴线,该线与桡骨中轴线的夹角即为桡舟角。
4.原理及代表意义:判断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程度及分期。
月骨无菌性坏死Lichtman分期中,ⅢA和ⅢB期的区分,出现舟骨环形征,并出现桡舟角的加大为ⅢB期。
5.检查注意事项:(可添无)6.示意图髋部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CE角,中心边缘角3.操作方法:取股骨头中心为一点,髋臼外缘为一点,连此两点成一直线。
髋臼外缘作垂直线向下,两线成钝角于髋臼外缘称边缘中心角。
4.原理及代表意义:此角正常范围为20~46°,平均35°;15~19°为可疑;少于15°,甚至负角,表示股骨头外移,为脱位或半脱位。
骨科X线片的翻拍技术

骨科X线片的翻拍技术我院是以骨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每天为患者拍大量的X线片。
为了医疗、教学、科研出版的需要,将X线片复制成幻灯及照片这是医学摄影的一项工作,为了再现X线片的原貌,摄影技术人员要有过硬的翻拍技术并能处理不同质量的X线片,将其制作成一张完美的像片或幻灯供医生在科研、教学、出版选用。
怎样拍好X线片,是不断探讨的问题,本人在摄影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汇报给大家,请予以指正。
标签:X线片;照相机;光源1照相机拍摄X线片首先要有一架能运用自如的照相机,我们选用的是奥林巴斯单镜头反光镜式照相机,配50mm微距镜头,就骨科X线片的翻拍而言,已经完全可以胜任。
2翻拍架X线片的曝光时间比较长,这就要求有一个坚固的翻拍架,并配有反射光的灯箱,照相机固定在翻拍架上,能自由升降,利于对焦。
如没有翻拍设备用三脚架固定照相机,用X线片看片灯作光源也可拍摄。
3光源拍摄X线片用透过光光源,光源要均匀,灯箱内要涂有均匀的银粉或白色钨漆,使灯箱光线反射均匀。
灯箱如放磨沙灯泡可选择40w、6只,在灯箱的平面均匀布置,开关要能单独支配6只灯炮的亮度,这样在X线片拍摄时如密度不均匀可以用灯光进行调节,以达到曝光均匀。
灯箱表面要用乳白色有机玻璃。
我院选用30w两根日光灯管作为光源,反射光均匀。
由于荧光比白炽灯色温高、光谱比较短,拍摄黑白片增加了清晰的程度,拍摄时如遇光线不均的情况可以根据密度的大小进行遮挡拍摄,使其均匀。
4拍摄要点4.1在拍摄前应严格检查X线片的质量,看X线片上是否有损伤及其他异物(铅笔标的记号,橡皮膏等)要清除干净,还要检查X线片的密度是否均匀如密度过大,灯光无法穿透要做相应的处理,一般用赤血盐和硫代硫酸钠做等量减薄处理,另外还应注意X线片的摆放位置,如一个股骨干骨折的X线片,一般都要拍术前的原始片、骨折手术复位片及愈合片。
拍摄时X线片第一张正位在右侧另外两张的正位也应该放在右侧,要有统一性。
4.2在拍摄前应检查照相机光轴是否于X线片垂直90°。
骨科的X线片教学PPT课件

根据拍摄部位和目的的不同,骨科X线片可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四肢X线片、脊柱X线片等。
骨科X线片的重要性和应用
01 诊断骨折、脱位和骨病
通过观察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脱位或骨病,如关节炎、骨肿瘤等。
02 评估手术效果
手术后通过X线片检查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评估 手术效果。
03 监测骨生长与发育
骨折
骨折时骨皮质断裂,骨小梁紊乱或中 断,可伴随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液气胸 等并发症。
骨关节炎
脊柱侧弯
脊柱偏离中线,呈现"S"或"C"型弯曲, 可伴随椎间隙不等宽、肋骨排列不齐 等表现。
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 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等。
X线片的分析和诊断思路
分析病变部位
根据X线片上的异常影 像,确定病变发生的 部位,如脊柱、关节、 骨盆等。
骨科X线片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骨科X线片将更多地依赖人工智
能技术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02
结合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与移动医疗
03
随着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的普及,骨科X线片将更加便捷地应用
免过度曝光。
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体位选择
根据拍摄目的选择合适的 体位,如前后位、侧位、 斜位等。
参数调整
根据患者情况和拍摄目的, 调整曝光参数,如管电压、 管电流、曝光时间等。
焦距控制
确保X线管与成像平面之 间的距离适当,以获得清 晰的图像。
图像优化
通过调整对比度和亮度, 优化图像质量,使骨骼结 构更加清晰可见。
骨科X线片PPT课件

1
作用与优点:
1、骨组织含钙多,比重大,密 度高,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天 然对比。 2、某些疾病,平片检查即可诊 断,如骨折、异物等,可了解 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发展 及愈合等情况。
2
作用与优点:
3、异物定位、厌氧菌感染等。 4、研究骨生长发育情况,如先 天遗传性疾病、某些内分泌及 代谢性疾病等。
• 骨痂形成(关节囊内骨折无外骨痂)
56
影响愈合的因素
局部:血供、复位、固定、 感染、
异物、软组织嵌入。 全身:营养、激素、药物。
57
新旧骨折在X线片上的鉴别表
新骨折
软组织
骨折线 骨痂 附近骨质
肿胀
清晰 无 正常
陈旧骨折
无 模糊 有 疏松
58
六)、火器伤骨折的特点
1、常为多发骨折 2、粉碎骨折多见 3、异物存留 4、感染或局限性骨髓炎 5、愈合慢或骨不连
31
平行型: 与骨干平行, 呈线状
32
葱皮型:
呈多层状与 骨干平行
33
花边型: 骨膜外缘
呈花边状或 锯齿状
34
放 射 型
35
三 角 型
36
2)、骨质增生、硬化
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 厚,骨髓腔变窄、消失、骨 松质失去正常骨小粱,形如 骨皮质、多为感染或肿瘤等 病变引起。
37
3)、死骨
为骨丧失新陈代谢 的能力,常为血供中断 所致:密度高,周围有 密度减低的空腔。 大块:见于化脓性感染 小块及沙粒样:见于结 核
副骨:某一块骨的多个骨 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合并 。多见于腕骨和跗骨。
12
13
二、四肢关节
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骨端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背侧半脱位
轴向压力
指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髌骨骨折
髌骨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胫腓骨骨折
Maisonneuve Fracture
腓骨中段骨折 下胫腓分离
正常踝关节
踝关节骨折
三踝骨折
踝关节脱位
正常足侧位片
正常足正位片
骨科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 ---骨折脱位
正常肩关节
锁骨骨折
常发生在中段。 多为横断或斜行骨折 内侧断端受胸锁乳突肌 的牵拉常向上后移位 外侧端受上肢的重力作 用向内、下移位 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 错位缩短畸形。
肩胛骨骨折
分型
– 肩胛骨体部骨折 常见 – 肩胛颈部骨折 – 肩胛盂骨折 – 喙突骨折 – 肩峰骨折。
跟骨骨折
Jones Fracture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易漏诊 不制动易致骨不连
跖骨骨折
正常骨盆正位片
髋关节后脱位
复位前 复位后
髋关节前脱位
先天性髋脱位
常见髋关节测定线
骨盆骨折
正常胸椎
胸椎压缩性骨折
正常腰椎
L5向前内侧错位 – 远折端向上、外错位
肱骨中段骨折
– 近折端向外、前方移位 – 远折端向上移位 – 骨折端重叠错位
正常肘关节
肘关节脱位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桡骨头骨折
前臂双骨折
前臂青枝骨折
孟氏骨折
尺骨骨折 桡骨头脱位
盖氏骨折
桡骨骨折 远侧尺桡关节分离
Colles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向掌侧成角 远折端向背侧移位
Smith骨折
正常腕关节
月骨周围脱位
舟骨骨折
最常见的腕骨骨折 易漏诊 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儿童少见
拳击手骨折
握拳撞击 通常发生在第五掌骨
Boxer's Fracture
Bennett Fracture
移位多不明显
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
前脱位
最常见95%
前内脱位
后脱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内收或外展型损伤
– 最常见 – 骨折线为横行
伸展型损伤
– 间接外力引起
– 骨折线横行,向前成角
屈曲型损伤:较少见
肱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 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
间接暴力
– 斜形、螺旋形或蝶形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