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固相接枝PP的研究

合集下载

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概述

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概述

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概述固相接枝法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制备改性聚烯烃的方法。

它是将PP粉末直接与适量的单体、引发剂以及其他适当的助剂接触直接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聚烯烃的软化温度一下(100℃~130℃),常压反应。

与其他接枝方法相比,固相接枝法有许多显著优点:反应时间短,成本低,PP降解少,接枝效率高,接枝率高,不使用溶剂或使用少量有机溶剂作为表面活性剂,溶剂被PP表面吸收,后处理简单,没有环境污染,结合了溶液法和熔融法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点,高效节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 PP固相接枝机理PP接枝机理实质上是自由基反应,有引发剂分解或其他形式产生的自由基取代PP上的α氢,生成PP大分子自由基,再与接枝单体反应生成PP接枝物,同时,初级自由基也直接引发单体聚合,单体的低聚物自由基再与PP大分子链自由基发生耦合终止,接枝到PP分子上的可以是单个分子,也可以是低聚物。

接枝体系通常由PP 树脂、接枝单体、引发剂及其他助剂构成。

与熔融接枝相比,固相接枝机理研究起步比较晚,但两者的机理有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为熔融接枝处于高温状态,PP这类聚烯烃容易发生β大分子剪切,大分子链降解严重。

而固相接枝温度通常在100℃~120℃,特别是多单体固相接枝,由于给电子体和受电子体形成了电子转移络合物以稳定自由基,能够有效地减少β大分子剪切。

PP固相接枝具体反应过程为:接枝单接枝单体和引发剂经过搅拌扩散到聚丙烯的表面和微孔隙内被聚丙烯颗粒的非晶相区域所吸附,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单体在PP非晶相区的孔隙的扩散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引发剂受热,分解产生了初级自由基。

在初级自由基的作用下,单体接枝到聚丙烯主链上,最后链终止并对接枝后产物进行纯化。

2 PP固相接枝的影响因素2.1 引发剂的影响引发剂又称自由基引发剂,指一类容易受热分解成自由基(初级自由基)的化合物,可用于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_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_仰大勇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_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_仰大勇

收稿日期:2004206221;修回日期:20042092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37);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联系人简介:解孝林(19652),男,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液晶高分子的研究。

Email :xlxie @文章编号:100421656(2005)0120030203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Π苯乙烯固相接枝聚丙烯仰大勇,毛联波,吴进高,杨志方,李雅汶,周兴平,解孝林3(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以苯乙烯(S t )为共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 )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 M A )接枝到聚丙烯(PP )大分子链上。

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 PC )测定了PP 和接枝物PP 2g 2(G M A 2S t )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结果表明固相接枝PP 反应条件为[G M A Π[S t ]=2,反应315h ,加入G M A 10份,BPO 5份。

S t 的加入有助于G M A 与PP 的接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 的降解。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丙烯;苯乙烯;共单体;固相接枝中图分类号:O631.1 文献标识码:A聚丙烯(PP )应用广泛,但有低温脆性、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成型收缩率大、表面能低、分子链上缺少功能基团、难染色。

工业上常将PP 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共混或用无机填料复合的方法改性。

非极性和结晶性使PP 难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填料相容,接枝改性是有效的功能化(Functionization )方法[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 MA )与苯乙烯(St )的Q [2]值很接近,因此在G MA ΠSt 复合单体接枝聚丙烯过程中,两种单体很容易与大分子自由基发生共聚反应,有利于G MA与聚丙烯的接枝。

本文采用固相接枝法[325],以St 作为共单体,研究G MA 与PP 接枝聚合反应的规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 PC )测定了PP 和接枝产物PP 2g 2(G MA 2St )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共单体在接枝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低等规度聚丙烯固相接枝_陶颖

低等规度聚丙烯固相接枝_陶颖

第19卷第4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 l.19,N o.4 2003年7月POLYM ER M AT 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03低等规度聚丙烯固相接枝X陶 颖,李 剑,周持兴(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240)摘要:研究了低等规度聚丙烯(L IP P)固相接枝马来酸酐(M A H)。

红外谱图证实了M AH成功地接枝在L IPP链上。

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考察了接枝率与单体,引发剂和时间的关系。

另外将L IPP按等规度进行分级,用N M R对每个级份进行了表征。

最后将接枝物也分级,测定了每个级份的接枝率,探讨了等规度与接枝率的关系。

关键词: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等规度中图分类号:T Q31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3)04-0072-03 低等规度聚丙烯(LIPP)是用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合成的一种新型树脂。

低等规聚丙烯虽然和等规聚丙烯具有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重复单元,但由于在立规结构上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别,使得它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使用的低等规度聚丙烯由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提供。

对其序列分布的研究表明,LIPP 实际上是由不同长度,不同分布的等规及无规链段组成的嵌段均聚物[1]。

迄今等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已进行了很多研究,对此Singh[2]作了系统的综述。

而LIPP是目前新开发的品种,因此对其接枝研究国内外还无人进行。

本文采用马来酸酐与LIPP进行反应接枝,并测定了接枝率。

与IPP不同,LIPP并不是完全由高等规度链段组成的,所以本实验中还将接枝物按等规度进行分级,考察了等规度与接枝率的关系。

1 实验部分1.1 试剂LIPP:粒状,由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提供,密度为0.86g/cm3[1],无助剂。

1.2 接枝物的制备将马来酸酐(M AH)单体、LIPP和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Hakke转矩流变仪(Rheomix-90)中,于设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接枝反应。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的研究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的研究

rhe咖eter been studied with capillary
and DSC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08ity
of melt PP/PP—g—MA suddenIy decrease8 with adding PP—g_MA from solid graft reaction and
T∞h∞logyf John
Wdoy aⅡd s0∞Inc.,19871225
3童身毂.解孝韩,张良均.马来童酐接杖l丙舟研兜.合成材脂及曩料.1994。1(11)t15~17
4■孝林.童身越.圃相接枝聚丙烯的晶志结构和热行为.膏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lo(6);51~“
Studies on Rheological Behaviour of
the effect of shear 8tress,the melting zone and melting point obviou8ly ch8nge.
Keyw"ds
p0Jypropy】eDe,911ft copolyme“船tinn,曲e0109ical behaviour,thermal
behaviour
可能是在PP中引入极性基因后,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所致,当,.大于一定程度时,这种作用 力被破坏,使粘度迅速下降。此外我们曾对PP—g_MA作过结晶行为的分析‘“,PP中引入MA 使其结晶构型发生变化。
对所得实验数据用19玑~lg,,作图,结果示于图3。由图可见,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在实验条件下的剪切速率范围内,熔体遵从幂律定律:
Polyproperene—g—Maleic Anhydride阳d its Blends

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进展娄金分1,2,罗筑1,2,夏忠林1,2,李扬1,2(1.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550003;2.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14;)摘要:文章综述了反应挤出制备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进展,表征方法,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接枝机理、接枝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接枝率并抑制聚丙烯降解的方法。

为制备低降解、高相容性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熔融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机理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by ReactiveExtrusionJinfen Lou 1,2 , Zhu Luo 1,2,Zhonglin Xia1,2, Yang Li 1,2(1、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Metallugry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ompounding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Guiyang, 550014, China;)Abstract:The prepar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grafting onto polypropylene by the reaction extruder was studied inthis article.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nd the graft mechanism of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was discussed, also the factors of grafting reaction an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grafting rate and inhibit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Giv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with low degradability and high compatibility .Key Words:melt grafting;maleic anhydride;polypropylene;graft mechanics聚丙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在聚烯烃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价格低廉。

接枝PP的应用

接枝PP的应用

PP-g-MAH(ST-5)的应用:1、PP-g-MAH 在PP/PA6 共混体系中的应用在 PP/PA6 共混物中加入PP-g-MAH 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添加PP-g-MAH 对不同比例PP/PA6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随着PP-g-MAH 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固定PP-g-MAH 用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PA6 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比不添加接枝物时提高了35%,弯曲强度比不添加接枝物时提高了84%,冲击强度比不添加PP-g-MAH 时提高了17%。

根据观察共混物的SEM照片,PP-g-MAH 是PP/PA6 共混物的有效相容剂。

2. PP-g-MAH 在PC/PP合金体系中的应用当 PC 质量分数小于55%时,PP 为连续相,不含PP-g-MAH 样品的冲击强度大于含10%PP-g-MAH 的样品;PC质量分数大于55%时,PC 过渡为连续相,PP/PP-g-MAH 为分散相,含10% PP-g-MAH 样品的冲击强度大于同等PC含量的不含PP-g-MAH 的样品,并且前者在PC质量分数80%~90%附近冲击强度的峰值在比后者低的PC含量时出现,表明在PC中加入10%~20%PP 即可提高PC 的冲击强度,并且PP-g-MAH 有助于这种体系冲击强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原料成本的降低。

3、PP-g-MAH 在云母填充聚丙烯(PP/mica)中的作用PP-g-MAH 的加入使云母填充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都显著提高,但添加量超过5%后,增加PP-g-MAH 的含量拉伸性能不再有明显提高;PP/mica 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随PP-g-MAH 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PP/mica 的冲击强度在PP-g-MAH 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最大值。

4、其他用途PP-g-MAH 对CaCO3填充的无规PP复合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增强作用;PP-g-MAH 在填料与无规PP 之间起到了界面活性剂的作用,使填料与无规PP之间的相容性得到了提高。

DAP存在下GMA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DAP存在下GMA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大于 0 . 4时 , G MA 相 对 接 枝 率 提 高 不 明 显 ; 最佳接枝条件为 P P 1 0 0 g , DC P 0 . 2 g , 混合 单 体 ( DAP / GMA 物 质 的 量 比 为0 . 4 )
1 0 g , 温度 1 8 0℃ , 转速 1 2 0 r / mi n , 混炼时间 8 mi n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r e s u l t s r e v e a l t h a t a d d i n g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mo u n t o f DAP i s i n f a v o u r o f i n c r e a s i n g: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m o n o m e r d i a l l y l p h t h a l a t e d i c u m y l p e r o x i d e ( D C P ) d o s a g e , D A P / G M A m o l a r r a — i
Ch a n g z h o u, J i a n g s u , 2 1 3 1 6 4 )
i i i
¨




A b s t r a c t : G l y c i d y l m e t h a c r y l a t e( G MA)w a s g r a f t e d o n t o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b y m e l t g r a f t i n g .
^ V
mi x e d mo n o me r ( DAP / GMA mo l a r r a t i o i s 0 . 4 )u n d e r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1 8 0 ℃ ,t h e r o t o r

固相接枝法制备聚丙烯相容剂_芮英宇

固相接枝法制备聚丙烯相容剂_芮英宇

枝单体,用固相接 枝 法 制 备 了 一 系 列 不 同 接 枝 率 GGMA的相 容 剂,通 过 改 变 各 组 分 配 比 和 反 应 条 件,优选出 GGMA最高的相容 剂 的 制 备 配 方 和 反 应 条 件 ,制 得 性 能 最 好 的 相 容 剂 。
1 实 验 部 分
1.1 实 验 原 料 聚丙烯(PP):粉 料,南 京 金 陵 塑 胶 化 工 有 限
m(二 甲 苯 )∶m(PP)/%
图1 二甲苯用量对 GGMA的影响
由 图 1 可 知 ,随 着 界 面 剂 二 甲 苯 用 量 的 增 大 , GGMA先增大后减小 再 略 有 上 升,当 m(二 甲 苯)∶ m(PP)=10% 时,GGMA 最 大 值 为8.58%。 不 用 界 面 剂 时 ,固 相 接 枝 反 应 场 所 最 小 ,单 体 与 引 发 剂 的 传质没有较大改 善,只 有 少 量 的 单 体 和 引 发 剂 被 PP 吸收,因此其 接 枝 率 最 小;而 随 着 界 面 剂 用 量 的增大,更多 的 二 甲 苯 浸 润 PP 粉 末 的 孔 隙 和 非 晶区 并 溶 胀,同 时 将 GMA、St和 BPO 快 速 分 散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界 面 剂 的 影 响 PP 粒子中 的 孔 隙 和 PP 中 的 非 晶 区 吸 附 单
体和引 发 剂 后 成 为 固 相 接 枝 的 反 应 场 所。 但 是 PP 具 有 一 定 的 结 晶 度 ,对 其 进 行 固 相 接 枝 时 反 应 场所过少 和 反 应 区 域 不 均 匀 都 会 导 致 接 枝 率 下 降,因 此 通 常 在 固 相 接 枝 时 会 加 入 少 量 界 面 剂。 另外将单体和引 发 剂 溶 解 于 界 面 剂 中,由 于 界 面 剂是 PP 的良溶剂能快速良好地浸润 PP 粉 末,使 在 PP 中相容性不好单体 和 引 发 剂 也 能 尽 快 分 散 到固相接枝 反 应 场 所。 在 m(PP)∶m(GMA)∶ m(St)∶m(BPO)=100∶15∶15∶1,反 应 温 度 为 120℃,反应时间 为 1h 时 界 面 剂 用 量 对 GGMA 的 影 响 见 图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5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No11 1999年1月POL YM ER MA TERIAL S SCIENCE AND EN GIN EERIN G Jan.1999G MA固相接枝PP的研究阮吉敏 潘泳康 陈 其Ξ 周达飞(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摘要 系统地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固相接枝聚丙烯(PP)的反应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PP粒径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关系。

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2g2GMA,并用WAXD、TG A等研究了接枝物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结果表明,在BPO引发下,于100~140℃范围内,GMA和PP可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接枝率最高可达6%。

接枝物阻碍了PPβ晶型的生成,并提高了热稳定性。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丙烯,固相接枝 聚丙烯(PP)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通用塑料,广泛用于汽车、化工、电器、仪表和包装等行业。

但PP 是非极性聚合物,其亲水性、染色性、粘接性以及与其它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等的相容性都很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P的进一步推广应用[1]。

为此,人们对PP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其中接枝改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2~5]。

PP接枝改性的方法按PP所处的物态可以分为:溶液接枝[6]、熔融接枝[7]和固相接枝[8]。

此外, PP接枝改性的方法还有辐射接枝、光引发接枝、高温热接枝等[9]。

与溶液接枝、熔融接枝等方法相比,PP固相接枝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接枝率高及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还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其它聚合物如PE、PS等进行接枝改性。

因此,固相接枝反应迅速发展,越来越引起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兴趣[8~13]。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大多采用马来酸酐(MAH)对PP进行固相接枝改性。

我们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接枝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系统地研究了GMA固相接枝PP的反应工艺,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PP粒径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关系,化学滴定分析法测定该固相接枝物的接枝率可达4%~6%。

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2g2GMA,并用WAXD、TG A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接枝物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1 实验部分1.1 原料聚丙烯(PP):上海石化塑料厂T300。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上海中利化工厂产品。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自制。

BPO经重结晶。

1.2 PP的固相接枝反应先将BPO溶于GMA中,再与PP粉混合均匀,加入到玻璃反应器中,搅拌,通N2置换,在规定温度下反应至规定时间后,冷却,取样进行测试。

1.3 接枝率的测定称取1.5~2g接枝物,加甲苯加热使之溶解,然后趁热倒入丙酮中沉淀,重复3次,得到的沉淀物烘干至恒量。

再称取0.2~0.4g纯化物,加50mL 甲苯回流溶解,冷却后加20mL KOH2乙醇溶液,加热回流4h,用已知浓度的HCl2乙醇溶液进行化学滴定。

接枝率(D.G.)可按下式计算:D.G.(%)=[(V1-V2)・N・M/1000W]×100%式中V1为空白试验消耗HCl体积(mL);V2为接枝样品消耗HCl体积(mL);N为HCl浓度(mol/ L);M为单体的分子量(142g/mol);W为PP接枝纯化物质量(g)。

1.4 接枝物的红外表征将PP接枝物、PP粉在K Br粉末中研磨、压片,用Nicolet5SXC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分析。

1.5 接枝物的WAX D分析将PP接枝物、PP粉在240℃热压成膜,于120℃放置5min后在空气中冷却,用Rigakn D/maxr B 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WAXD分析,Cu Kα辐射,Ni 滤波。

Ξ收稿日期:1996-07-14;修改稿收到日期:1996-11-19 3本校1996年本科毕业生联系人:周达飞.第一作者:阮吉敏,男,26岁,硕士.1.6 接枝物的TG A 分析将PP 接枝物、PP 粉在Du Pont 1090B 型TG A 分析仪上测试样品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失重特性。

2 结果与讨论2.1 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2.1.1 引发剂的选择:经测定PP 的熔点为164~170℃之间,为保证固相接枝反应在PP 粉状形式下进行,反应温度必须在PP 熔点以下,因此要求引发剂的分解温度和半衰期与PP 固相接枝反应温度和时间相匹配。

经筛选,BPO 的分解温度和半衰期都比较合适,故本文选用BPO 为反应引发剂。

2.1.2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PP 在高温时容易发生降解反应,经观察发现PP 粉在140℃时既不会粘连成团,又能保持流动的粉末状,因此,PP 粉的固相反应温度一般不高于140℃。

但反应温度如果太低,一是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浓度低,影响接枝反应;二是温度太低,PP 大分子链的活性降低,致使其反应性下降,影响接枝率。

因此固相反应温度不低于100℃。

本文采用的温度范围为100~140℃。

Fig.1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degree of grafting(D.G.)PP ∶GMA ∶BPO =100∶20∶5;15min.从Fig.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接枝率逐渐上升,至120℃时接枝率出现最高值,随后,接枝率随反应温度继续升高而逐渐下降。

这主要原因是在自由基反应中,自由基的浓度要和单体的浓度相适宜,自由基的分解速率要和接枝反应速率相一致。

当反应温度为100℃时,引发剂BPO 的分解不能产生大量的活性基团,使反应体系中自由基浓度较低,在设定的时间内反应进行不充分,因此接枝率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BPO 的分解速率加快,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逐渐与单体浓度相一致,自由基的分解速率与接枝反应速率相一致,使得反应进行比较充分,接枝率就逐渐升高;但是温度在120℃以上时,自由基的分解速率太快,超过了接枝反应速率,使得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发生转化,如终止、岐化反应等,故接枝率下降。

2.1.3 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由于GMA 单体中含有C =C 双键,活性较高,易引发自聚,故加入单体浓度应适量。

如加入太少,则易使反应不完善,接枝率不高;加入太多,则易使单体自聚,接枝效率下降。

Fig.2 Influence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Cn)on degree of grafting(D.G.)and grafting eff iciency(G.E.)PP ∶BPO =100∶5;120℃;15min.Fig.2是单体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关系,其中接枝效率定义为接枝上的GMA 量与反应中加入的GMA 量之比。

可以看出,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逐渐上升,而接枝效率下降。

在单体含量超过10phr 时,接枝率增加比较缓慢,逐渐趋向于平稳。

故适宜的单体浓度为10~15phr 。

2.1.4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和引发效率的影响见Fig.3。

由图可见,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接枝率也逐渐增加,至BPO 含量为5phr 时,接枝率最大,随后引发剂浓度继续增加,接枝率反而逐渐下降;而引发效率(定义为等价单体接枝量所用的BPO 量与加入引发的BPO 量之比)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却下降。

可见引发剂的浓度有一最佳范围,即在3~5phr 之间。

Fig.3 Influence of initiator concentration(C I )on degree of grafting(D.G.)and initiate eff iciency(I.E.)PP ∶GMA =100∶20;120℃;15min.18 第1期阮吉敏等:GMA 固相接枝PP 的研究2.1.5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反应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所采用的引发剂在反应温度下的半衰期长短,一般为半衰期的4~6倍。

从Fig.4中可发现,随反应时间的增加,接枝率增加,在15min 之前,接枝率迅速增加;至15min 以后,接枝率增加缓慢,逐渐趋于稳定值。

这是因为在120℃时,BPO 的半衰期为3min ,反应进行15min 后,剩余的引发剂浓度为开始的1/32,反应进行20min 后,残余的引发剂浓度为开始时的1/128,已基本不影响反应。

反而,反应时间太长,PP 降解更严重,不利于接枝物的性能,故适宜的反应时间为15~20min 。

Fig.4 Influence of reaction time on degree of grafting PP ∶GMA ∶BPO=100∶20∶5;120℃.2.1.6 PP 粒径对接枝率的影响:固相接枝反应温度在100~140℃之间,PP 保持流动的粉末状,因此,GMA 单体与PP 进行接枝反应时,主要在PP 粉表面进行。

那么,PP 粉的表面积大小就会对接枝反应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即对接枝率有影响。

从Fig.5可以看出,随着PP 粒径的减少,即目数的增加,接枝率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一定量的PP 粉而言,粒径越小,即目数越大,PP 粉的表面积总和越大,与GMA 单体接触的面积也越大,接枝反应的机率就相应提高,接枝率也就增加。

Fig.5 Influence of mesh size(dm)of PP on degree of grafting(D.G.)PP ∶GMA ∶BPO =100∶20∶5;120℃;15min.2.2 接枝物的红外表征Fig.6是PP 和PP 接枝物的红外谱图,可以清楚地看出,PP 接枝物在1730cm -1处有一较强的振动吸收峰,这是来自GMA 中酯基的特征峰。

由此可证明,GMA 已被接枝到PP 上,得到了PP 2g2GMA 的接枝物。

Fig.6 IR spectrum of pure PP andPP 2g 2G MAFig.7 WAX D spectrum of pure PPand PP 2g 2G MAFig.8 TG A spectrum of pure PP(———)and PP 2g 2G MA(222)2.3 接枝物的WAX D 分析为了研究接枝物的结晶性能,将接枝物与纯PP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消除热历史的影响后,进行广角X 衍射分析,如Fig.7所示。

由图可见,纯PP 的2θ角为16°处有一尖峰,这是β晶体的衍射峰;而PP 2g 2GMA 接枝物2θ角为16°处无衍射峰,表明接枝的GMA 链段对PP 的结晶产生影响。

GMA 链段的加入,阻碍了PP β晶体的形成,使PP形成了较为单一的α晶体。

2.4 接枝物的TG A 分析Fig.8是纯PP 和PP 2g 2GMA 接枝物的TG A 谱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