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泥浆护壁回转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泥浆护壁回转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泥浆护壁回转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Q/TJJG1-04-04-2003)11.1 适用范围及涉及的强制性条文11.1.1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层泥浆护壁成孔桩工程。

11.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1)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 。

(GB 50202-2002 5.1.4)每浇筑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2)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GB 50202-2002 5.1.5)(3)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场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GB 50204-2002 7.2.1)当在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场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4)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GB 50204-2002 5.2.1)(5)打桩机作业区内应无高压线路,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JGJ 33-2001 7.1.4)11.2 施工准备11.2.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2.1.1水泥:采用22.5#~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场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内墙抹石灰砂浆工艺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内墙抹石灰砂浆工艺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 P≥17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制作好钢筋笼。

2.2.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3.2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 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 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2.1 总则2.2.1.1 适用范围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下:1.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黏性土或粉质黏土和人工杂填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坚硬土层、岩层中使用,对流砂层亦可克服,但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则应慎重使用。

2.冲抓成孔灌注桩:适用于一般较松软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砾层以及软质岩层应用,孔深在20m 内。

3.回转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软质岩层。

4.潜水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砂土、砂夹卵石及风化页岩层中使用,不得用于漂石。

2.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术语1.灌注桩:先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再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基桩。

2.泥浆护壁:用机械进行贯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1 的泥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

2.2.3 基本规定2.2.3.1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1.群桩:20mm;2.单排桩:10mm。

2.2.3.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2.2.3.3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2.3.3 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要求见表2.2.7-2。

4-4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与计价

4-4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与计价

工程量计算表
序号 1 2 项目名称 钻土孔 钻岩石孔
计算公式
V钻土孔=3.14×0.452×(30-1.5) ×25=453.04 V钻岩石孔=3.14×0.452×1.5×25=23.84 V土孔砼=3.14×0.452×(28+0.9-1.5) × 25=435.56 V岩石孔砼=3.14×0.452×1.5×25=23.84 V土孔砼+V岩石孔砼 =435.56+23.84=459.40
计量 单位 m3 m3
数量 453.04 23.84
3
土孔砼
m3
435.56
4 5
岩石砼 砌泥浆池
m3 m3
23.84 459.40
6
7
泥浆外运8KM内 V钻土孔+V钻岩石孔=476.88
钢筋笼 0.75×25=18.75
m3
t
476.88
18.75
工程预算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2-30 2-33换 2-35换 2-36 桩68注3 2-37+2-38*3 4-6换 定额 编号 项目名称 钻土孔(直径1000以 内) 钻岩石孔(直径1000 以内)V类 土孔砼 岩石孔砼 砌泥浆池 泥浆外运 钢筋笼制安 计量 单位 m3 m3 m3 m3 m3 m3 t 数量 综合 单价 合价(元) 79372.61 17488.07 137815.54 6676.39 459.40 39948.24 61660.31
项目名称
钻孔灌注砼桩 (土孔) 钻孔灌注砼桩 (岩石孔)
3、钻孔灌注砼桩的钻 孔深度是按50m内综合 编制的,超过50m桩, 钻孔人工、机械乘系数 1.10。
充盈系数
1.20 1.10

(完整版)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完整版)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什么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现阶段建筑企业进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怎么规定?基本概况如何?以下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本内容如下:建筑网小编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本概况如下:泥浆护壁成孔是利用泥浆保护稳定孔壁的机械钻孔方法。

它通过循环泥浆将切削碎的泥石渣屑悬浮后排出孔外,适用于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的土层。

为了帮助建筑企业人员进一步了解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基本情况,建筑网小编梳理相关内容,基本内容如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确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钻孔→注入泥浆→清孔→安装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监测内容如下:1、复查测量放线、桩孔定位及标高。

2、经常抽查原材料质量,看其是否按照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进行计量、配制;检查水灰比,搅拌时间、塌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3、检查钻杆的垂直度,垂直偏差控制在2‰以内;钻头对孔应正确,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mm以内。

4、检查泥浆的试验,调制及质量控制。

一般要求泥浆粘度为18 ~ 20 s,含砂率为4% ~ 8%,胶体率不小于90%。

当采用正循环施工时,泥浆比重要求是:在粘土和亚粘土中成孔应控制在1.1~1.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成孔应为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易塌的土层及淤泥质上层时应为1.3~1.5。

5、监督承包人控制好孔底沉渣,亦及清孔换浆。

钻孔结束,应立即清孔,将孔底残留的钻渣清理干净。

清孔后,还要换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泥浆性能差,容易在孔底沉淀的砂浆,换成性能好,并能确保在换浆完毕到混凝土开浇这段时间内,在孔底不产生或少产生沉淀物的泥浆。

6、终孔验收清孔和换浆后,必须对孔深、孔径、沉渣厚度和泥浆性能进行检查验收。

检测项目都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后,办理终孔验收签证。

检查孔深:可根据钻井或钢丝绳的总长度减去上部剩余长度来检查。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一一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2.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2.2.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制作好钢筋笼。

2.2.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撅,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1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一钻孔一注泥浆一下套管一继续钻孔一排渣一清孔一吊放钢筋笼一射水清底一插入混凝土导管一浇筑混凝土一拔出导管一插桩顶钢筋3.2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3.4.2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3.4.3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下面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常规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步,确定施工地点和桩基设计参数。

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地点和桩基的设计参数,包括桩径、桩长、桩间距等。

第二步,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水泥、泥浆等,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如钻机、灌注桩机等。

第三步,进行钻孔。

使用钻机在施工地点进行钻孔,根据设计要求掌握好钻孔的深度和直径,并在钻孔过程中及时清理孔内积水、泥浆等杂质。

第四步,处理泥浆。

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需要进行处理,一般采用离心机或过滤机对泥浆进行清洁处理,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第五步,放置钢筋。

根据设计要求,在钻孔孔底放置钢筋,一般采用螺旋钢筋或锚固钢筋,以增加桩体的承载能力。

第六步,灌注混凝土或注浆。

在完成钢筋放置后,使用灌注桩机或注浆设备将混凝土或泥浆灌注至钻孔内,形成密实的桩体。

第七步,养护桩体。

钻孔灌注完成后,需要对桩体进行养护,一般采用湿养护方法,确保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八步,进行验收。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桩体的验收工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桩体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就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范操作,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2。

1 材料及主要机具:2。

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2。

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

5~3。

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

1。

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

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

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2.1。

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

2 作业条件:2。

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2。

2。

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2。

2。

3 制作好钢筋笼。

2。

2。

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

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

2。

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3。

1 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 钻孔→ 注泥浆→ 下套管→ 继续钻孔→ 排渣→ 清孔→吊放钢筋笼→ 射水清底→ 插入混凝土导管→ 浇筑混凝土→ 拔出导管→ 插桩顶钢筋3.2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

3 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3。

4 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3。

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
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制作好钢筋笼。

2.2.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
3.2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 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 下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 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 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3.5 继续钻孔: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续钻深1m左右,作为插入深度。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3.6 孔底清理及排渣
3.6.1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

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

3.6.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
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3.6.3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3.7 射水清底;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

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

3.8 浇筑混凝土:停止射水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

3.8.1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接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

3.8.2 混凝土的配制:
3.8.2.1 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

3.8.2.2 水灰比不宜大于0.6。

3.8.2.3 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内,坍落度应为16~22cm;在浇筑初期,为使导管下端形成混凝土堆,坍落度宜为14~16cm。

3.8.2.4 水泥用量一般为350~400kg/m3。

3.8.2.5 砂率一般为45%~50%。

3.9 拔出导管: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

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3.10 插桩顶钢筋:桩顶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够锚固长度和保护层,防止插偏和插斜。

3.11 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

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1组。

3.12 冬雨期施工:
3.12.1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不宜在冬期进行。

3.12.2 雨天施工现场必须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

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

4 成品保护
4.1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吊入桩孔内,应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

4.2 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并应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

4.3 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应经常予以校核。

4.4 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4.5 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5 质量验收标准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应满足企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S/M-2006-Z202)的要求。

6 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6.1 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

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6.2 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6.3 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

浇筑前,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m。

6.4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泥浆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

胶体率不小于90%。

6.5 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

6.6 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

6.7 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鞋靴等劳动保护用品。

7.2 施工时,要布操作区的划分,严禁闲人和路人进入。

7.3 作业人员按施工员的要求和指挥进行。

机械设备由专人操作,使用前检查钻孔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7.4 运输水泥、土、石等防止砸伤人体。

7.5 作业中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并妥善处理。

8 质量记录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 岩土工程勘测资料。

8.2 临近建筑物或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8.3 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需达到的标准和检验手段。

8.4 水泥、砂、石(如现场搅拌)、钢筋的出厂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

8.5试桩的试压记录。

8.6补桩平面示意图。

8.7 灌注桩的施工记录,钢筋及桩孔隐蔽验收记录。

8.8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8.9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8.10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11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