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5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5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骨哨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 技术,用象牙和兽骨 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懂得使用天然漆装 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半坡 遗址
河姆渡 遗址
半坡聚落遗址内部结构

公共墓地
窑场
房屋聚落
公共活动场所
壕沟
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 2、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3、房屋结构: 半地穴式建筑 4、原始农业:粟、猪、狗
用 原始手工业
尖底瓶
人面鱼纹盆
鹿纹 陶盆
半坡陶器刻画的符号
纺线工具
麻布印迹
纺轮
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 原料是半坡时期的麻。 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从事
简单的纺织、制衣。
布纹陶钵 骨针、骨梭
半坡人 有少量的乐器。
1956年半坡出土的陶埙
牙饰、蚌壳饰
原始 距今 地 点 居民 时间
房屋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原始手工业 其他 结构
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有一天,远古人类告别洞穴, 搭建住所定居下来,形成原始聚落。
住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居 民已经掌握了 凿井的技术
7000年前的水井
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河姆渡木构水井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吃 原始农业
古老的稻作遗存
表明长江下游 是亚洲稻的 起源地之一
北 京 人
平均寿命仅为17.7岁
采集

狩猎



平均寿命也才26.4岁
原始人该如何保证获得 稳定持久的食物来源呢?
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 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采集 狩猎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册-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大象版ppt(12张)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册-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大象版ppt(12张)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册-展现人类祖先 的生活 画卷 大象版ppt(12张)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册-展现人类祖先 的生活 画卷 大象版ppt(12张)
作业三:
有资料证明,黑猩猩、长臂猿等都是人类的 近亲,现在的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请收集 资料后,写出你的观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册-展现人类祖先 的生活 画卷 大象版ppt(12张)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 •
6.注重文 艺性。 解说词 不是空 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7.全文通 过对众 多宇宙 画面的 说明, 向我们 展示了 宇宙空 间的奥 秘及天 体的物 理特征 和遨游 太空的 收获, 引发世 人对宇 宙探索 的兴趣 ,激发 献身宇 宙科学 、造福 人类的 勇气和 斗志。

4.“中国 音乐衰 落,而 书法却 取代了 音乐成 为一种 表达最 高意境 与情操 的民族 艺术。 ”其中 或有溢 美之词 ,但也 足见中 国人对 笔墨艺 术的特 殊感情 。

5.游解说 词,用 于电影 电视风 光片的 解说词 ,多用 文学、 散文手 法,既 抒情又 有解释 说明, 语言绚 丽多彩 ,情感 真挚浓 郁。
4.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版 本:教育部审定2017大象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章 节: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2、了解达尔文的相关知识。
表达与交流 认识达尔文
表达与交流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 们一起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让我们尽情地交流,快 乐地分享吧!

部编版原始农耕生活PPT课件优质课1

部编版原始农耕生活PPT课件优质课1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骨耜
缠藤骨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 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杈)、耜(sì 锹)、 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 于装配把柄。
出 土 炭 化 稻 谷
多角沿釜 (炊具 相当于现在的锅)
式半 房地 屋穴
磨制石器
石磨
炭化的粟和菜籽
骨锥
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 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 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 要种植粟(sù)……(农业方面表现)
尖 底 陶 瓶
( 汲 水 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半 坡 人 面 鱼 纹 盆陶彩纹鱼面人 盆 盆彩纹鱼
(石 稻磨 谷盘 加和 工石 )球
河姆渡原始居民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在湖泊和沼 泽边种植水稻。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稻叶 和稻杆的堆积。
原始的畜牧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
河姆渡出土动植物遗物
稻谷 植物之果核 南酸枣
菱角
狗头骨
猪下颌骨
河姆渡人的骨哨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人:生活在_黄__河__流域、发现的地点 __陕__西__西__安__东__部__半__坡_村__、距今_约__6_0_0_0_年______。房屋主 要样式是_____半__地__穴_式__圆__形__房__屋__;窖穴、壕沟,公共 墓地和烧制陶器、灶坑。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 等生产工具,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 采集。制造彩陶、装饰品乐器(陶埙)。骨针、骨锥, 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图文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动态ppt模板

图文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动态ppt模板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 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伏羲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神农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2.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耜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4.农耕作物: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5.居住: 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会挖掘水井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6.原始饲养业:会饲养家畜(猪、狗)
7.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河姆渡陶器上的稻穗纹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 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 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耕分布图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1.时间: 约7千年前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半地穴式房屋 (母系)氏族
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应用纺织技术,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 过定居生活,出现原始艺术的萌芽。
思考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
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惠珊紫郁设计惠珊紫郁设计

《祖先的摇篮》PPT(完美版)课件

《祖先的摇篮》PPT(完美版)课件
《祖先的摇篮》 PPT(完美版)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祖先文化传承与价值体现 • 跨文化对比与视角拓展 • 思考与讨论环节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祖先的摇篮》内容概述
1 2
描绘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场景 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文字,展示原始社会人类狩猎、 捕鱼、采集等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祖先的智慧 和勇气。
东西方祖先观念差异分析
家庭观念与祖先地位
比较东西方家庭中祖先地位的不同,探讨家庭观念对祖先崇拜的 影响。
生死观与来世信仰
分析东西方对生死和来世的看法,及其对祖先祭祀和纪念方式的 影响。
社会结构与祖先崇拜
探讨东西方社会结构差异如何影响祖先崇拜的形式和内涵。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意义
文化多样性尊重
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尊重不同民族祖先文化的重要 性。
跨文化理解与包容
探讨如何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祖先文化,增进跨 文化理解和包容。
文化交融与创新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祖先文化的交融对 当代文化创新的意义。
05
思考与讨论环节
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01
文章所描述的祖先的摇 篮是什么?它代表了什 么含义?
02
作者通过对祖先的摇篮 的描绘,想要传达给读 者什么样的信息?
生动的描绘
通过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将祖先的摇篮描绘 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那个场景中。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文章在描绘祖先的摇篮的 同时,也穿插了现代社会 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祖先的摇篮,青青的草地,蓝蓝的天空……”
这些语句通过简单的词汇和重复的句式,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 祖先生活的美好。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28
• 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
29
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
• 在于人能够用两足直立行走,头颅变大, 变圆,原始的犬齿变短,全部牙齿靠近在 一起。于是有灵便的双手,敏锐的头脑和 适宜咀嚼的牙齿,能够制造工具,杂食, 语言交流,扩大活动范围等。这些功能又 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
30
27
人类进化的过程说明
• 2.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他的起源和发展, 即进化的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 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称能干南 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 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称 古人、尼人,包括中国的马坝人、丁村人 等)——晚期智人(也称新人、克人,包括中 国的河套人、山顶洞人等)——现代人(包括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或棕种人)。
9
简介
•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1836年,他以 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 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 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 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 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 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 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 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 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 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2
早期的智人
23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 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 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 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 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 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 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感受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通过这一主题,学生可以拓展对人类历史的了解,激发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人类文明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和进化历程;2. 探索人类祖先的文化特征和生存技巧;3. 激发学生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兴趣;4.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1. 主题介绍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活动设计(1)参观博物馆安排学生前往当地博物馆参观人类祖先的遗迹和文物,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和生活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展品,听取导游讲解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

(2)小组研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讨,讨论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和生存技巧。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主题展开讨论,例如早期人类的工具制作、食物获取等。

(3)文化展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展示板或展示文稿,展示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

3.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展示板或展示文稿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习其他同学的见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四、评价方式1. 参观博物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小组研讨的讨论深度和成果展示;3. 展示板或展示文稿的设计质量和内容丰富度;4.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讨论效果。

五、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当地的人类祖先遗迹或遗址;2. 开展文化展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示等方式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场景;3. 组织学生进行人类进化实验,体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感受人类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辉煌。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ppt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ppt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六、作业 复习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学过内容 要求背过,导学案没做完完成, 周一检查默写背诵。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从事简单的纺线、制衣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四、比较异同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距今约6000年
距今约7000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长江流域(浙江河姆渡余姚)
不 农作物 种植粟(最早)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穴居到定居】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材料三




(分2)别材属料于三哪中一图居三民、?图图图三四::四干半分栏地别式穴是房式屋圆什形么房河结屋姆构渡的半居坡房民居子民,
骨耜是用动物肩胛骨加工制成,用 于翻地掘土用的复合工具。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 土的骨耜和复原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的 国 家 。
世 界 上 种 植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时间:约7000年 生活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 姆渡村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 活ppt公 开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类进化与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及由它引起的植被和地形的 变化。第三纪气候温暖,而于第三纪中新世开始 变冷,至中新世末,南、北两极已有冰盖,低纬 度地区也变冷,森林范围缩小,部分被毁灭,出 现草原和荒漠。原住在森林中的古猿逃向赤道地 区,住在森林边缘和平原上,于是用四肢攀缘, 林栖,主要吃果实的动物,逐渐进化为能够两足 直立行走,杂食,狩猎的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变 化的就保存下来,继续进化发展,不能适应的就 灭绝了。第四纪更新世冰期来临,冰期和间冰期 的气候冷—暖和干—湿交替变化,植物覆盖、冰 川、河流以及海、陆发生相应的变迁,大大促进 了人类的进化,得以适应变化巨大的生存环境。 这时期,现代人的体质进化已经基本完成,而人 类的行为,智力,文化和社会有显著进化。到全 新世,气候变暖,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进代, 由原始公社进化为阶级社会,同时完成了人类的 大迁徙,广布世界,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格局。
(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 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 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 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早期的猿人像
晚期猿人阶段
• 德国的海德堡猿人,中国的 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都是 古人类进化过程中比较典型 的晚期猿人。尤其是北京猿 人的发现,明显地揭示了从 猿到现代人转化的中间状态
进化论的意义
• 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 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 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 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 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 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 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
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
• 在于人能够用两足直立行走,头颅变大, 变圆,原始的犬齿变短,全部牙齿靠近在 一起。于是有灵便的双手,敏锐的头脑和 适宜咀嚼的牙齿,能够制造工具,杂食, 语言交流,扩大活动范围等。这些功能又 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类与猿类更重要和本质的区别是 人类出现了文化,群体社会不断发 展。
晚期智人
• 1.人类是灵长类进化的最高阶段,于中新世 末期,大约1000万—1400万年以前开始从 猿类分化出来,向着人类系统方向进化。
人类进化的过程说明
• 2.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他的起源和发展, 即进化的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 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称能干南 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 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称 古人、尼人,包括中国的马坝人、丁村人 等)——晚期智人(也称新人、克人,包括中 国的河套人、山顶洞人等)——现代人(包括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或棕种人)。
简介
•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1836年,他以 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 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 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 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 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 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 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 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 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 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现代的猴子能变成人吗
• 现代的猴和猿类与人类是亲戚,有着共同 的祖先,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但是自从 他们在远古时期分化以后,各自沿着不同 的分支系统演化,适应一定的生活条件, 已经形成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类型和习性。 所以,现代的猴子和猿类不能再变成人。
表达与交流
看完这些图片,你有哪 些感受?
人类祖先生活的情景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 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 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早期的智人介绍
• 生活于距今约20万年至5万年前的古人类。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70多处,世界上最早 的早期智人化石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西班牙的 直布罗陀,发现于1848年另一个是德国迪塞尔多 夫(Dusseldorf)附近的尼安德特 (Neanderthal)河谷一个山洞中发现(包括一 个成年男性的颅骨和一些肢骨化石,约生活于7万 年前),发现于1856年,由于直布罗陀头骨化石 发现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资料直到1864年 才发表出来,而最早被人们重视的是尼安德特河 谷发现的人类化石。因而过去古人类学上曾将早 期智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
早期的智人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 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 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 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 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 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 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
•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新 人的体质特征是: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 颏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这些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 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学会钻木取火。我国广西的 柳江人、内蒙的河套人、四川的资阳人、北京周口店的山 顶洞人等,均属新人类型。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长 82毫米的骨针,表明他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还有穿孔 的兽牙和贝壳等装饰品,说明他们已达相当的生产水平和 文化水平。洞里还找到一块大鲩鱼的上眼骨,推知该鱼长 达80厘米,说明他们已有相当高的捕鱼技术。当时的社会, 男女已有明确分工,男人打猎捕鱼,女人采集和管理氏族 的内部事务。由于还实行群婚制,所以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妇女是氏族的中心。 • 我国境内发现的新人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 江人、麒麟山人、资阳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 • 中国最先发现的化石晚期智人就是著名的周口店山顶洞 人。
达尔文和进化论
•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 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 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 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该理论认 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 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 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 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现在的基因学进 一步证明了此理论是正确的。
人类祖先生活的情景
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
• 根据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可以认为生存 环境的变化,劳动生产,分工合作,语言 交流和文化技术是促进人类及社会进化发 展的主要因素或动力。而现今世界发达地 区,高科技已进入到电子和信息时代,又 面临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试想,在遥远 的未来,人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是头大身 小的畸形物吗?这是科学幻想还是杞人
漯河市实验小学 六三班 许家豪 2017年3月6日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达尔文介绍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 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 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达尔文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 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 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 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 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 学讲座,自学力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 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