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及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靶位改变
➢ 拓扑异构酶gyrA、 parC基因突变导致 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
➢ armA等16S rRNA甲 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 药;
药物到达作用靶 位量的减少
➢ 包括外膜孔蛋白通 透性的下降及外排 泵的过度表达。外 排泵高表达在鲍曼 不动杆菌多重耐药 中发挥重要作用。
剂量
➢推荐的多黏菌素E的 剂量为每天2.5~ 5mg/kg,分2~4次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肾毒性及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 不全患者特别需要注 意肾功能的监测;
耐药性
➢多黏菌素E存在明显 的异质性耐药,常需 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 物。
常用治疗药物
4.替加环素
01
➢ 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第一个 品种,甘氨酰环素类为四环素类 抗菌药物 米诺环素的衍生物;
2
国外常使用 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 多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
3
对于一般感染, 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 超过4.0g/d;
4 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 可增加至6.0g/d,甚至8.0g/d,分3~4次给 药。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常用治疗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在体外 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 隆播散。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
长时间住院 入住监护室 接受机械通气
侵入性操作 抗菌药物暴露 严重基础疾病
PART 耐药机制
TWO
耐药机制
产生抗菌药物 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是D组的
OXA-23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头孢菌素酶(AmpC) ➢ 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二)
泌尿系感染
不动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多见于高龄、免疫力低下、重症监护病房、持续 留置导尿管患者
发生泌尿系感染80%为男性可能与前列腺肥大而留置导尿管有关 原发病多为尿路结石、狭窄等
脑膜炎
院内不动杆菌脑膜炎主要为继发性,病死率为20%-37% 多数患者为成年人,有接受腰穿、脊髓造影、脑室造影、神经外科操作史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患者可有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 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增多,葡萄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脑脊液中
更是目前我国最重 要的“超级细菌”。
30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 几乎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曼不动杆菌上有
所表现 1、耐药酶或称药物灭活酶的产生 2、外膜蛋白的减少缺失或突变 3、药物外排泵的形成 4、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或受到保护 5、可移动遗传元件参与的耐药基因的传递(染色体、质粒
脑膜炎
肺炎 败血症
腹膜炎 泌尿系感染
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版
24
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一)
呼吸道感染
为院内不动杆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 易感因素:老龄、慢性肺部疾病、大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
用、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插胃管等) 院内不动杆菌肺炎是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动杆菌肺炎临床表现无特
20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2007;5:939-951
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及治疗()

内科学(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大的环境生存能力
不动杆菌为不发酵糖的革兰阴性 球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
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 20℃-30℃环境下生长良好,
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物体表面
鲍曼不动杆菌可存活25天,
远远超过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内科学(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株数 141 136 130 108 99 67 66 35 29 25 20 14 11 199 24500
% 0.58 0.56 0.53 0.44 0.40 0.27 0.27 0.14 0.12 0.10 0.08 0.06 0.04 0.81
100.0
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现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2-22-膜组织改善其张力从而调节筋骨应力,使筋骨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善和恢复[5]。
此所谓“动则通”,通则不痛。
综上所述,国术点穴治疗伤筋的理念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脱胎于中医学的气血、筋骨观点,却又独具一格,以“调筋”为主,通过对中医“筋”的理解,将“疏、顺、动”三者相结合,激发患者体内阳气升腾,使患处气血运行通畅,进而使筋骨调衡,能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
当然,这些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取决于患者身体的机能状态,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医者的诊疗思路及操作手法,唯有勤学苦练,方可得心应手,施术得当,可解患者疼痛于顷刻,防治疾患于未然。
医者应深思其中真意,临症中以此为指导思想,诊法合参、灵活辨证,配伍适当的手法、穴位,往往能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4 论国术点穴疗法在传承方面因秘而不宣、口授传艺、未有文本流传,且内容繁多、所学者资质参差不齐等缘由而逐渐隐没于历史的舞台,后经常老师潜心学艺,完整继承刘氏“二仙传道”技艺并将相关文字、图谱整理、汇编成书加以推广,该中医外治特色疗法目前于郑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内推行,以师徒形式存续,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治疗理念与现代《筋膜学》《解剖列车》中筋膜链的相关理念暗合却独树一帜,在西方医学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尸体解剖时代,中国古代的先人们就领悟了目前业界较认可的“活解剖”理念,并将其运用于临床,这无疑是让人惊叹的。
然而,本疗法体系因形成过程坎坷曲折,缺乏严谨科学论据,亦有诸多不足之处尚待完善,希望同道中人可以参考相关学术论著相互印证,取长补短,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1]常发祥,王美花.国术点穴疗法治疗小儿麻痹139例的初步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7,2(1):36-40,45.[2]丁继华.再谈气血学说[J].中医正骨,2004,16(1):51-52.[3]张继阳,吕静.肾与血关系的理论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5, 7(18):10.[4]赵忠民,张军,唐杰,等.浅析在孙树春筋伤理论的指导下手法治疗颈椎病[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4):58.[5]叶勇,汤伟,邵湘宁,等.“筋骨调衡”手法理论溯源与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108c-109c.[6]牧亚峰,左新河.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7]赵贤坤,唐勇,彭德忠,等.赶酒火与推拿结合治疗筋伤的理论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2):39.[8]谢黎明.中医整体观在中医急诊中的体现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 2011,3(17):98.[9]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692.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8ZY 3002)。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共识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05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诊断:对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的诊断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和建议,包括病 原菌的检测、药敏试验 、感染源的查找等。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和 程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 染,提出了具体的治疗 建议和方案,包括抗生 素的选择、给药途径和 剂量、联合用药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未来展望与挑战 • 参考文献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了本共识。
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1): 1-6.
03
参考文献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马明远, 赵红梅, 王丽娟. 中国实
用内科杂志, 2020, 40(11): 1083-1088.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新药研发及治疗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新药研发是未来的重要方 向,目前已有一些新型抗生素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治疗进展
随着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其感染途径 和机制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
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加强合作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认知和意识,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宣传和 教育。
鲍曼不动杆菌

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糖 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至少 分为16个基因种:
①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
②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licus) ③溶血性不动杆菌(A haemolyticus) ④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onii) ⑤洛菲不动杆菌(A lwoffii) ⑥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 ⑦耐放射性不动杆菌(A radioresistens)
No S
Sulbactam combinations
Colistin
R
tigecycline
CRAB治疗-含舒巴坦制剂
对不动杆菌具有固有的抗菌活性. 根据体外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 降低感染死亡率. 国外报道对于严重感染者,舒巴坦的推荐
剂量为6g/d,甚至在12g/d时仍有较好的安 全性,但在治疗效果上与9g/d组并无统计 学差异.
在局部组织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仍需进一步临床对照研究证实.
Tigecycline: the saviour?
22 microbiological studies reporting data for 2384 Acinetobacter spp, >90% isolates (including MDR and CRAB) were susceptible
“XDR”: extreme drug resistance
• 对抗绿脓的头孢菌素 • 抗绿脓的碳青霉烯类 • ß-内酰胺抗生素复合制剂 • 氟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替加环素 • 多粘菌素
MDR-AB全球流行
从西班牙到挪威,出现了令 人担忧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 杆菌“入侵”现象
在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和 英军的外伤士兵中流行,造 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应用前景和展望
01
拓展共识应用范围
在不断完善《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更广泛
的领域,如烧伤、ICU等,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
02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
提升《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的水平。
03
推动科研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研
0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1 2 3
天然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天然耐药性,对多种常用抗 菌药物表现为耐药。
获得性耐药
通过基因突变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鲍曼不动 杆菌可能获得新的耐药基因,导致耐药性增强 。
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外排泵 、药物靶点改变以及产生灭活酶等。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共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共识概述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现状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临床案例分析 •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01
共识概述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其多耐药 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规范鲍曼不动杆菌 的治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耐药率,制定《鲍曼不动 杆菌治疗共识》至关重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但对于耐药的鲍曼不 动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有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多种耐药菌具有广 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04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生存能力强
鲍曼不动杆菌可在干燥环 境中存活,并能在医疗器 械上形成生物膜,难以清 除。
感染易感性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医 院获得性感染,特别是免 疫系统较弱的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 污染的环境传播。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 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鲍 曼不动杆菌污染。
空气净化
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定期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和感染性垃圾,防止交叉污染。
医疗设施的消毒和清洁
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按照医院或医疗机构的规定,对医疗器械、仪器和表面进 行定期消毒。
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
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确保其已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程 序。
隔离感染源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引发骨感染, 导致骨痛、骨折等症状。
心内膜炎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引发心内膜炎, 导致心脏疾病和心脏瓣膜损伤。
0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
初步诊断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咳嗽、呼吸困难等,医生可以对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做出初步诊断。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接触史和 旅行史,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为
02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症状
常见症状
发热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后,患者通常 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升高
至38℃以上。
咳嗽
咳嗽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常 见症状之一,通常为干咳,痰 液较少。
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 状,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
胸痛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导致胸 痛,通常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