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对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看法
南京大屠的国际影响

南京大屠的国际影响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指1937年日本侵华时在中国南京市持续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事件。
这段历史事件严重破坏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进行探讨。
1. 国际反响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愤慨。
各国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全球知名的历史事件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
国际舆论对日本表达了普遍的谴责和谅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
2. 涉及国家间的关系南京大屠杀导致日本与中国关系陷入低谷。
中国坚决要求日本正视过去的历史错误并作出道歉和赔偿,而日本政府则持续采取回避和否认的态度,导致两国关系的持续紧张。
至今,中国和日本的历史问题依然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障碍之一。
3. 国际战争罪法庭的建立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期间的战争罪行,对国际刑事司法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0年,联合国通过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国际法案》,其中南京大屠杀作为重要的案例得到了明确的提及。
这一事件促使国际社会警醒并加强了对战争罪和人类罪的法律追究。
4. 世界人权意识的崛起南京大屠杀引发了世界人权意识的崛起。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成为二战后国际社会对人权问题高度关注的起点之一。
人们因此更加关注和捍卫人权,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 加强和平教育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之一是加强了对和平教育的重视。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教育界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教育,以向世界普及和平理念、宣扬人道主义价值观。
6. 与国际冲突和平解决的倡议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性质引发了对国际冲突和平解决的广泛思考。
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倡导和推动和平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机制,以防止重大人道灾难的再次发生。
结语南京大屠杀作为一起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和平、人权和战争犯罪的高度关注。
不仅对中日两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祭奠英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与影响

祭奠英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与影响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之一,每年的12月13日,数百万人民铭记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生命,并且决心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与影响。
首先,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缅怀历史,传承和平。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最黑暗一页,约有三十万中国人在这场暴行中丧生。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使得广大民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并缅怀这段历史,承担起传承和平、珍爱生命的责任。
通过设立公祭日,不仅能够让人们重温历史的痛楚,也能够警示未来,引导人们珍视和平,防止类似的惨剧再次上演。
其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与团结力量。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大耻辱,公祭日的设立呼唤全社会共同回忆历史、追求正义。
不仅可以激发中国民众的团结力量,也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面对历史的挑战和磨难,中国人民的勇气、顽强和坚韧始终让世人敬佩。
公祭日让国人有机会共同面对历史的伤痛,凝聚起团结一心、为国家繁荣富强负责的力量。
第三,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具有国际意义。
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应对历史进行深思熟虑,并以此为鉴,追求和平世界的建立。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相关资料和文件充分证明了侵华日军的暴行。
公祭日的设立向世界发出了警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无辜生命的离世,不能让悲剧重演。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提醒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和平与公正,抵制一切形式的侵略和战争,坚决维护人类的尊严与生命的安全。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营造了铭记历史的社会氛围。
每年公祭日,整个社会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引导人们回顾历史,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国家苦难的历程。
其次,它促进了历史记忆的传承。
公祭日不仅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了解历史的真相,也让历史见证者能够以真实的声音,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确保历史的真相能够传递给后人。
南京大屠杀纪念意义的评价

南京大屠杀纪念意义的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对于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都非常重大。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纪念的意义,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警示历史,珍爱和平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南京城实施的一系列暴行的集中体现,涉及到了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等各种暴行。
这场屠杀的发生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警示我们珍惜和平、珍惜生命。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铭记和纪念,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进而更加积极地维护和平,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二、向受难者致敬,弘扬正义南京大屠杀造成了大量中国平民的死亡和人身伤害,给无辜者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伤痛。
纪念南京大屠杀就是向这些受难者致敬,让人们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将他们的经历告诉后人。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还能够传承正义的精神,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人权保护和正义事业中,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竭力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
三、促进民族团结,强化历史认同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伤痛,也是国际社会的历史记忆。
纪念南京大屠杀有助于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在纪念活动中,人们通过集体的庄重祭祀和追忆,强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这样的集体记忆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对抗历史虚无主义,防止重复发生近年来,一些声称南京大屠杀是“谎言”的声音逐渐高涨,这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和否定。
纪念南京大屠杀有助于对抗历史虚无主义,防止历史被篡改和遗忘。
通过持续的纪念活动,我们能够坚守真实的历史,守护历史记忆,坚决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只有通过牢记历史,我们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赋予历史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五、国际社会的共同纪念与反思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国内的历史事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记忆。
纪念南京大屠杀有助于唤起国际社会对人类罪行的关注和反思。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的反应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的反应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项恶行,发生在1937年至1938年之间,据统计,期间有数十万中国平民及军民遭到日军的屠杀、强奸和酷刑。
这一事件震撼了全球,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应。
本文将考察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影响。
1.各国政府的立场与反应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表达对日本侵略行为和南京大屠杀的谴责和关切。
许多国家否认承认日本对南京的屠杀行为,这一现象引起了一系列的国际冲击。
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列强国家,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并禁止对日本出售军火和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正式的谴责和调查,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以阻止日本的侵略行为。
2.国际舆论的关注与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消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际媒体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报道和揭露,揭示了日本军队所犯下的罪行。
这些报道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并促使更多的人们加入到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抗议中。
一些国际知名人士、学者和艺术家也通过他们的作品和言论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揭示,进一步加大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和谴责。
3.国际人权组织的介入与行动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际人权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关切。
许多国际人权组织纷纷发表声明,谴责并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并追究南京大屠杀的罪犯。
例如,国际红十字会为南京的受害者提供了人道援助,并通过向国际社会公开证据和报告来揭露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暴行。
这些行动加强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谴责,同时也为受害者和幸存者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4.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审判与纪念南京大屠杀结束后,国际社会追求对罪犯的正义追究和纪念受害者的举措。
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进行了对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国际审判,以确保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
此外,南京大屠杀还成为国际纪念日之一,以纪念那些无辜的生命并警示未来世代。
南京大屠纪念日的深刻寓意

南京大屠纪念日的深刻寓意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进行的一系列暴行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上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残暴程度最高的一起大屠杀事件。
每年的12月13日,作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目的是缅怀遇难者、警醒世人,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首先,南京大屠纪念日提醒我们珍惜和平。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痕,数十万无辜生命在暴力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它是对和平的极度侮辱和挑战,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纪念日的举行,有助于让人们对和平的可贵性有更深的认识,以历史的教训敦促人们维护和平,排斥暴力。
其次,南京大屠纪念日教育人们勇于捍卫民族尊严。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耻辱,它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尊严的强烈渴望。
纪念日的举办,有助于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每个人都明白保卫民族利益和尊严的重要性。
这种意识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再次,南京大屠纪念日警醒着我们坚持正义与良知。
在南京大屠杀中,有很多善良的中国人以生命为代价救助了众多遇难者。
他们是正义与良知的化身,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善良与公正永远不会消逝。
纪念日的举行,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与邪恶时,要坚守正义,秉持良知,为真善美而努力,为正义而战。
最后,南京大屠纪念日促使我们维护人权与人道主义价值观。
南京大屠杀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残忍的战争罪行之一,其惨烈程度让人痛心疾首。
纪念日的举办,引起了全球对人权和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关注。
它使人们认识到,保护人权和维护人道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南京大屠纪念日肩负着传承历史、教育后人、警醒世人的重要使命。
通过纪念日的举办,我们可以牢记历史,汲取教训,不忘国耻,坚持和平与正义的方向,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相信,在更多人的努力下,和平与正义的力量将会战胜战争和邪恶,实现人类共同的福祉和发展。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意义与纪念活动的重要性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意义与纪念活动的重要性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军队在南京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罪行的集中体现。
为了铭记历史、警示后人,每年的12月13日被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纪念活动的举行,不仅使人们回忆起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更是向世界传递和平、友爱、人权的价值观。
纪念日意义重大。
首先,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中最为残忍的事件之一,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伤害。
历史的沉痛教训提示我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其次,这一事件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国际人权意识崛起的标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样,南京大屠杀也对世界各国形成了巨大震撼,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反思,推动了和平、公正、人道的国际价值观的深入发展。
此外,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也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与揭示,提醒人们追求历史正义和对历史的正确理解。
纪念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纪念活动是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悼念和怀念,是对历史的铭记和敬意。
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仪式,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深入了解这一悲惨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重温历史,坚守对和平的追求。
另一方面,纪念活动也是向世界传递和平、友爱、人权的价值观。
通过展览、座谈会、故事讲解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唤起人们对战争、暴力和种族歧视的警觉,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同时,纪念活动也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提高国家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南京的标志性纪念活动之一,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通过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到南京,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纪念活动还能够通过向青少年讲述历史、组织纪念演出和教育活动等方式,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全民族意识。
为了更好地展示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我们需要充分挖掘纪念日的活动内涵,改善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高纪念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重的一次大屠杀事件。
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南京,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对该城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屠杀,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士丧生。
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这是因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多和受害程度之惨重使其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事件之一。
与其他纳粹大屠杀事件相比,南京大屠杀在人数上甚至超过了一些事件。
因此,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被普遍认可并受到重视。
其次,南京大屠杀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南京大屠杀成为了国际反战、反暴力、维护人权的重要象征。
借助大规模的屠杀和侵略行为,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人们谴责战争和暴力行径的有力证据,从而有效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和平与人权的关注和呼吁。
其次,南京大屠杀也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使得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达到了顶点,这对两国关系造成了长时间的影响。
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也成为了中日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中日关系在南京大屠杀的阴影下经历了起伏,但最近几年中双方逐渐展开对话与合作,试图将曾经的战争历史逐渐化解。
最后,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地位也体现在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上。
南京大屠杀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国际社会中都有大量的纪录、证言和证据存在,这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一个确凿无疑的历史事件。
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和纪念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二战时期的历史,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历史教育方式,以引导未来世代珍惜和平。
总之,南京大屠杀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体现在被普遍关注和谴责,还体现在对国际反战、反暴力以及历史真相的追求上。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我们应该把这一段痛苦的历史铭记于心,不忘历史,珍视和平,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对公祭日的认同与纪念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对公祭日的认同与纪念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暴行,据估计,包括中国平民和士兵在内,有30万人被日军杀害,女性遭受性侵犯,城市遭到焚烧和掠夺。
对于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认同与纪念成为重要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探讨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认同,并分析纪念活动的重要性。
首先,南京大屠杀是历史的残留阴影,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纳粹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人类灾难,它们都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认同是对历史真实性的确认,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警示。
通过公祭日的设立和纪念活动,国际社会传递了这场大屠杀不可忽视的信息,使得全世界都能够了解到这段残酷的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认同在法律层面得到了体现。
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53/111号决议,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通过这一决议,国际社会明确表态,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并表达了对受害者的敬意和悼念。
此举不仅向日本政府施压,迫使其正视历史,更为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法依据和支持。
纪念活动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纪念活动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共识和团结。
每年12月13日,全球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让人们能够共同缅怀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共同追求正义与和平。
这种团结共识的形成也将推动国际社会在提升人权意识和保护儿童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其次,纪念活动有助于预防类似暴行的再次发生。
通过纪念南京大屠杀,人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后果,从而更加珍惜和平,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纪念活动还能够教育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历史、弘扬和平的理念,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最后,纪念活动也对历史的记忆和真相寻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纪录片、研讨会和艺术作品等,国际社会能够不断挖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据,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并促进历史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对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看法
世界各国对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看法
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连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认为这一做法意义重大。
菲律宾《世界日报》26日发表社论认为,中国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论说,无数国家的历史表明,只有牢记历史,尤其是惨痛的教训,才能鼓舞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日本《朝日新闻》26日报道说,中国将日中两国间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确定和设立为国家级纪念日,表明中方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同时也将在国际社会广泛揭批安倍政权的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政治评论家本泽二郎说,面对安倍政权的危险动向,受害国应该对国民进行切实的历史教育。
中国选择这一时机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在清楚地表明反对日本再次走向帝国主义的态度。
这也是在向日本民众发出呼吁,即日本民众要反省历史,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携起手来,对日本政治的错误走向说“不”,共同维护地区以及世界和平。
87岁的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联盟主席福尔克马尔·哈尼施是二战幸存者、亲历者。
他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画上
了句号,对此应该确定一个纪念日。
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令人尊重的。
德国纽伦堡市前市长、纽伦堡-埃尔朗根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勋莱博士在谈到中国全国人大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表示,“我对此十分同,这能使更多的人记住这些军事侵略的无辜受害者”。
他说,德国人在经历了二战之后誓言永不再战,而现在包括日本在内,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即诉诸武力慢慢被社会所接受。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德国巴伐利亚德中经济文化协会总干事盖格尔对中国以立法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表示完全同,他说,“做出这种形式的纪念是很重要的,否则以后很多年轻人可能就不再记得这段历史”。
他表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了解这段历史的任何一个德国人都不会支持日本的这种行为。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玛尔采利·布尔德尔斯基教授认为,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教育后代,警示社会,应该让国人以及全世界有正义感、热爱和平的人们都能记住这段历史,牢记血的教训,从而使后人能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波中友好协会会长、波兰前驻华大使古拉尔赤克说,设立纪念日,就是要铭记历史,珍惜维护和平。
纽约政治评论家方焰说,中国确定和设立“两日”意义重大,既提醒国人不能忘记国耻,又为日本敲响警钟,警示安倍政府中国绝不能允许日本歪曲、颠覆和篡改历史。
同时也是在向国际社会讲明历史的真相,有利于全世界人民擦亮眼睛,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印尼印华论坛主席、文化学者余麦风说,以立法形式确定和设立“两日”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安倍晋三的做法是在歪曲历史,中国这样做能够唤起世人的理解和了解。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表明中国严正的态度,是正确和及时的。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胡云才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确定和设立“两日”,对于弘扬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和牢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将对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运动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加拿大渥太华华人联合总会主席赵炳炽说,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寇,用千万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最终的胜利,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对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企图美化侵华罪行、复辟军国主义的时刻,由中国全国人大作出“两个决定”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用以提醒世人,历史不能忘,不容战争再发生,不能让军国主义复辟。
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总会长单声说,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最有效的方式,牢记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沉重灾难的铁证。
波兰华人李晓东认为,作为一个侨居海外的南京人,我对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示非常同。
在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抬头的形势下,由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是非常必要的。
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更好地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孟加拉国华侨杨英鹏说,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确定和设立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为中国复兴梦共同奋斗。
华侨于超说,非常同国家的新举措。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一个中国公民不应忘记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今天的和谐安定生活是怎么得来的。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代表26日在悉尼举行会议,坚决支持中国全国人大立法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附送:
世界各国庆祝劳动节的方式
世界各国庆祝劳动节的方式
世界各国庆祝劳动节的习俗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为了纪念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
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那些同过五一的国家,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惯也大不相同,一起来看看其他一些国家是怎么度过劳动节。
泰国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俄罗斯 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游行。
德国 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
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抗议政府,要求减税。
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骚乱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秘鲁 1日放假,2日补休。
没有什么庆
祝活动。
波兰 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
5月1日时,波兰全国工会协议会、民主左派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联盟等左派团体和政党举行了庆祝五一群众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打着 8小时工作日等标语。
美国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墨西哥今年5月1日也是墨西哥的儿童节,但墨西哥没有全国性的休假。
以前有过在五一这天工人罢工或游行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