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性急性肾损害
造影剂肾病

糖尿病
糖尿病 尤其是合并CKD时,据 报道,糖尿病病史>10年、年龄 >50岁、 合并血管病变且 eGFR<60ml/(min・L73m2)的患 者,CIN患病率几乎达 100%。
造影剂因素
(1)造影剂剂量: 剂量↑CI-AKI风险↑ (2)高危患者造影剂剂量>100ml时,患病 率明显增高 (3)造影剂种类:高风险患者选择低渗造影 剂、等渗造影剂
饮水疗法
饮水量
造影剂
<100ml 100-200ml
>2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强化口服水化:治疗后6h 内3ml/Kg/h,射血分数<40% 或者Killip分级>1级的速度 减半
林丽霞.强化口服水化预防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作用.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25(02):146-149
病史:有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年,吸烟30余年。
体检:体温 36℃,脉搏 68次/分,呼吸 20次/分,Bp120/62mmHg,体 重 66kg。
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尿酸500umol/L,肌酐152Umol/L,血象正常。
拟于2019年6月19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术前护理:
评估肾功能疾病及 Nhomakorabea药史风险评估
选择
➢高渗性造影剂 ➢等渗性造影剂 ➢低渗性造影剂
限量
肾功能正常者4-6ml/Kg,总量 不超过300-400ml,肾功能不全 者总量<基础eGFR毫升数的2倍。
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
水化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1. 对比剂的药理及毒性作用:对比剂通过血管内注射进入体内,沉积于肾小管间隙和泌尿系统中,引起肾脏缺血、氧化应激、细胞毒性和直接损伤,导致肾脏损伤。
2. 机体原因: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本身就有肾脏损伤的风险,对比剂的应用则可能诱发更严重的肾损伤。
目前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肾脏功能损害的指标,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医学史和临床表现等。
一般来说,对于发现有可能对比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应进行肾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液分析、电解质等,并且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晕眩、皮肤潮红等症状。
对于要进行对比剂应用的患者,应提前进行常规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肾损伤的症状。
1. 预防: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风险的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低渗透压、低碘剂量和非离子型对比剂。
2. 治疗:针对对比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
一般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休息,多饮水以促进肾脏排泄废物,同时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严重情况下,需要采用其他监测肾功能和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法。
3. 治疗并发症:对于存在严重水肿、高血压、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后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轻度肾损伤的患者可通过休息和补液等方法得以缓解,功能得到恢复。
但对于严重肾损伤的患者,预后则可能更加不乐观。
因此,在使用对比剂时,应严格遵循临床操作规范,并在发现肾损伤症状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总之,对比剂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介入医生、护士、患者等多方协作,共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而努力。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是指在接受造影剂(对比剂)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
对比剂在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CI-AKI的风险。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1. 临床表现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肾功能恶化、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和尿毒症等表现。
肾功能恶化通常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尿量减少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毒症则表现为尿毒症症状(例如恶心、呕吐、乏力等)和高钾血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类似的症状,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2. 实验室检查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
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重要指标,同时尿常规也有助于了解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脏功能的变化。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B超、CT、MRI等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形态和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警惕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并及时进行诊断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治疗1. 预防为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以预防为主。
在临床操作中,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对比剂使用量和种类、手术操作方式等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1)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在使用对比剂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包括测定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以便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2)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和剂量:在选择对比剂和剂量时,应尽量选择低渗透性、低毒性的对比剂,并控制使用剂量,以减少对肾脏的损伤;(3)充分补液:充分补液是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关键措施。
对比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

对比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对比剂肾病(CIN)是碘对比剂应用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导致医源性肾衰竭。
CIN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随着接受造影检查和介入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CIN已经成为放射学家、心脏病学家和肾脏病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专家共识认为,CIN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而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中,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时,CIN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因此,在应用对比剂检查前,应该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价,建议采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在高危患者中,动脉内给予离子型高渗对比剂会导致CIN 的危险性要比低渗对比剂高。
另外,大量对比剂(>100ml)会导致较高的CIN发生率。
而在极高危患者中,少量的碘对比剂(约30ml)就能导致CIN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提示CIN发生没有阈值效应。
因此,应用碘对比剂患者的处理程序应该包括持续扩容,以降低CIN的发生率。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任何辅助药物可以有效降低CIN的危险。
预防性血液透析作为降低CIN危险的治疗也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因此,应该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扩容措施来降低CIN的发生率。
eGFR在30~59ml/(min·1.73m2)范围内的患者,应停止使用NSAIDs、其他肾毒性药物及二甲双胍。
在进行造影前后应充分水化,动脉内使用等渗对比剂,静脉内使用等渗或低渗对比剂,限制对比剂用量(<100ml),并考虑给予药物治疗。
造影后应监测血肌酐。
对于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应停止服用二甲双胍。
一、XXX的流行病学在临床上,血清肌酐(Cr)的变化是对比剂肾病最常用的衡量指标。
大多数文献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为应用碘对比剂后24小时内血清Cr水平升高,并在随后的5天内达峰值,血清Cr绝对值升高44.2~88.4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50%。
近5年来,CIN的定义逐渐应用了较低的界限水平(血清Cr升高44.2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
对比剂肾病 名词解释

对比剂肾病:名词解释一、对比剂对比剂是指用于增强影像检查中组织对比的物质。
在医学影像学中,对比剂通常指一种可以改变组织对比度或突出特定组织结构的物质。
对比剂通常以液态形式注射进入人体,并在局部或全身进行成像。
二、肾病肾病是指肾脏的各种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肾病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免疫、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
三、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肾病是指在接受含碘对比剂的影像学检查后,由于对比剂对肾脏的损害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这种损害通常发生在检查后24-48小时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和尿量减少。
四、发病机制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对比剂的渗透性:高渗对比剂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凋亡。
2. 氧化应激反应:对比剂可产生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3. 炎症反应:对比剂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凋亡。
4. 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比剂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脏缺血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五、预防措施1.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避免反复使用对比剂。
2. 对于高危患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应谨慎使用对比剂。
3. 在使用对比剂前,应充分水化,减少对比剂在肾脏中的浓度和滞留时间。
4. 对于高危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保护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等来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5. 注意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早发现和处理对比剂肾病。
六、治疗手段一旦发生对比剂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支持治疗和替代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补充营养和水分等措施。
替代治疗包括透析和肾移植等手段。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

医学ppt
18
内容
对比剂肾病的定义 对比剂肾病的流行病学 对比剂肾病的临床表现 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理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措施及专家共识
医学ppt
19
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
高危因素
可能的低危因素
发病前就有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中危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害
植
在肾功损
肾移
接受PI一C般的A人MI群
潜
医学ppt
Kidney Int Suppl.2006(100):S11-5.
7
对比剂肾病(CIN)的流行病学
100% 80% 60% 40% 20% 0%
3.3% 0.3%
心血管造影 (7586)
医学ppt
调查人群 CIN HD
14.5%
0.7%
PCI (1826)
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
陈孟华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医学ppt
1
内容
对比剂肾病的定义 对比剂肾病的流行病学 对比剂肾病的临床表现 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理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措施及专家共识
医学ppt
2
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的定义
9.6 7.2 2.3 4.4
12 32.3
医学ppt
没有CIN 0.9 0.7 0.2
4.9 6.4 0.6 1.8
0 13.9
P值 0.0003 0.07 0.004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J Am Coll Cardiol. 2002;39:2A 12
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的预防策略

~ 一 一
C I N在 全球 和 我 国的 发病 率 均 逐 年增 高 , 这 与 影 像诊 断和 介 入 治疗 的 广 泛 开 展 及 C I N发 病 的 三 大 危
一
险因素( 糖尿病 、 C K D、 老年人 口基数增加 ) 密切相关 。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9 0 5 7 . 2 0 1 3 . 0 5 . 0 0 5
肾功 能受 损往往 合 并 多 系统 疾 病 , 这 些 因素 均 可 能对 消化功 能产 生 负面影 响 , 如 胃残 留增 加 , 严重 者会 导致
上 消化 道 出血 , 故 肠 道 营养 支 持 相 对 安全 可 靠 。接受
肾脏替 代治 疗者 单纯 胃肠 道 营养很 难满 足需 要量 。因 此, 需要 联 合肠外 静 脉营 养 , 并 较 多通 过 中心静 脉进行
随着放 射 医学诊 疗 技 术 和介 入 治 疗 的发 展 , 对 比 剂 的使用 日益增 多 。由于对 比剂 使用 引起 的对 比剂 。 肾 病( C I N) 已成 为 医 源 性 肾 功能 衰 竭 的第 3大 原 因 , 占 所有 院 内获 得性急 性 肾损 伤 ( A K I ) 发病人群的 1 1 %,
2 0 1 3年 5月 第 3 0卷 第 5期
J C l i n I n t e m Me d , Ma y 2 0 1 3、 V o 1 . 3 0, N o . 5
・
3 03 ・
・
综述与讲座 ・
对 比剂 所 致 急性 肾损 伤 的预 防策 略
陈楠 史 浩
[ 关键词 ] 对 比剂 ; 急性 肾损伤 ; 预防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系统评价的开题报告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系统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在使用造影剂时出现的一种急性肾脏损伤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CIN的发生率约为1%-2%,但在高危人群中可达20%以上。
早期临床表现轻微,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肾功能损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肾损害,甚至导致永久性肾脏损伤。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预防为主。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与单纯液体水化预防相比,联合NAC肾脏保护效果更佳,但其临床应用并不一致。
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评价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
(2)评价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安全性。
(3)探究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最佳剂量和用药时间。
(4)分析影响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的可能因素。
2. 研究方法(1)检索中英文文献库,涵盖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等,检索时间为2010年至2022年。
(2)纳入符合以下标准的研究:①采用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对比剂肾病;②包含对照组或单用液体水化预防组;③至少有预防效果或安全性的观察指标;④RCT或CCT研究。
(3)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
(4)将所有研究数据汇总,并进行系统评价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意义对比剂肾病是造影剂应用时的一种高危并发症,而当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预防为主。
NAC联合液体水化预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争议。
本研究将系统评价其预防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用药的依据,有利于降低CIN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剂性急性肾损害
对比剂分类
高渗对比剂:第一代,离子型单体,以泛影葡胺为代表;
低渗对比剂:第二代,非离子型单体,以欧乃派克、优维显为代表;
高渗对比剂:第三代,非离子型二聚体,以威视派克为代表。
高渗对比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1、造成内皮细胞脱水,细胞间隙增大,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
可导致其内分泌功能异常,造成血管舒张功能异常。
2、促进血栓形成。
术语变化: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取代对比剂肾病(CIN)
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害
定义在没有其它原因的情况下对比剂给药后新发生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加重。
升高>25%或绝对值↑ >0.5 mg/dL (>44.2 μmol/L) ;
绝对值↑≥0.3 mg/dL 伴少尿(>26.5 μmol/L)
注:使用对比剂后24–48小时发生,5-7天后肌酐达峰值,而大多数病例7-10天恢复正常。
发病机制
1、对比剂对细胞的毒性:直接细胞毒性(离子浓度依赖性);肾小管细胞脱落;上升支增厚;Tamm-Horsfall蛋白。
2、对比剂引起肾脏缺血:肾内血管收缩(内皮素、组织胺、↓ NO);缺血性肾小管损伤。
3、叠加损伤:动脉粥样栓子;全身低血压诱发肾血流量。
流行病学
几乎所有使用血管内造影剂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轻微、短暂的肾功能变化;
前瞻性研究发现,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平均为3% ;
一项大规模的观察研究报告1826例心血管造影的患者中AKI的发生率为14.5%;
肾功能正常者发生率<10% ;
CI-AKI的发生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
危险因素病人相关的危险因素: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年龄;血容量丢失;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慢性心衰心功能IV级;肾毒性药物(NSAIDs);肾脏移植;低白蛋白血症(<35 g/L)
操作相关的危险因素:72小时内注射多次对比剂;动脉内注射;所用对比剂的体积比较大;高渗对比剂
预测CI-AKI的危险因素
多变量预测因素:1.糖尿病;2.年龄大于70岁;3.SVG治疗;4.多支血管治疗;
5.女性;
6.使用IABP ;
7.急性冠脉综合征;
8.CrCl<50mL/min。
分层:危险性评估
低危患者无肾功能损害病史Cr <120 µmol/L
高危患者肾功能损害: Cr >120 µmol/L,GFR <60 mL/min;
肾功能损害伴糖尿病;
或者有下列任何3项:年龄>70岁、糖尿病、前72小时中用过对比剂、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症、外周血管疾病、使用利尿剂、肾毒性药物、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预防
1、水化是唯一被公认的有效预防CIN的措施:操作手术前后用生理盐水补液
进行水化治疗;造影前6-12h开始直至造影结束后24h, 补液速度1ml/kg/h;
术后6小时内尿量达到150mL/h。
2、最大推荐对比剂用量(MRCD) = 5 (ml)×患者体重(kg) / 血清肌酐
(mg/dL) 避免使用高渗性对比剂;避免使用高浓度对比剂;避免使用高剂量对比剂;避免短时间内多次使用对比剂;避免使用甘露醇和利尿剂,特别是泮利尿剂(速尿)。
3、N-乙酰半胱氨酸;
4、碳酸氢盐;
5、预防性血液滤过。
对比剂的选择应该成为PCI治疗策略的重要一部分
心脏危险性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梗的直接PCI
充血性心衰或射血分数低
肾脏危险性人群: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GFR < 60ml/min,特别是糖尿病患者
已有的研究证据表明:高危患者冠脉造影和PCI介入治疗时应该选择“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