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抽查试卷

合集下载

2009学年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09学年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09学年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阅读(80分)(一)(一)阅读下文。

完成第1—7题。

(17分)原创缺失的深层原因①我国科研原创缺失,在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我国现在是且仍将是一个旁观者,尚未进入世界科技进步的先进行列;至今未拿下一块诺贝尔科学奖牌。

这是多方面深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政府好近功。

好人喜功是秦始皇以下历代皇朝的一大政治特色。

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大辱,使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和政府正派官员,把目力和功夫绝对地置于当下现实问题的政治解决上。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的情状及同世界发展进程的巨大差距,激发着国家领导者一天等于20年的“大跃进”情怀和必在若干年内赶超欧美的雄心。

即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大跃进”遗风还依旧难散。

强烈的“政绩”观念,又令一些届别和层级的政府.把功夫用在目下的“数字政绩”上。

在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下,政府好近功对科技进步的历史局限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它不愿意或舍不得在基础研究这个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业上下大本钱;另—方面,它也势必要求科技界在短期内“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科学技术和学术事业,是长期累积方有创新和突破的事业,政府如果没有起码的支持强度和足够的支持时间,原创性、突破性的大成果又从何而来呢?③国人官瘾重。

学而优则仕,猎官摸金,这在俺中国真可谓“刻骨铭心”。

陈独秀写道;“充满吾人之神经,填塞吾人之骨髓,虽尸解魂销,焚其骨,扬其灰,用显微镜点点验之,皆各有‘做官发财’四大字。

”这种陈腐观念和现存“官本位”制度之疾的结合,使得科技人员竞相谋官,能有多少大创造和真学问呢?官有官道,学有学路。

爱因斯坦说得好:“企图兼有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

”④梁启超皇皇巨著,是他远离官场潜心著述的结果。

梁氏深察旧中国官场“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懒惰与巧滑”,“很容易堕落”,“现在政界万万不可多与为缘”。

劝诫子女们莫做官,只做学问。

梁家走出了梁恩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国家级院士,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文化事件,发人深省。

2009学年上海市虹口区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模)

2009学年上海市虹口区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模)

内容2009学年上海市虹口区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模)2009届上海语文高考虹口区二模考试卷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l5题。

(15分)呼唤暗夜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座又一座不夜城让我们离繁星点点的宁静夜空越来越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地区黑暗夜空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60多年前,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就开始了抵制光污染、保护观测地的尝试。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美国国立光学天文台、国际暗夜联盟(IDSA)以及其他致力于暗夜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合作者提出了“黑暗天空意识”计划,联合向政府和公众呼吁,黑暗的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减少夜晚的灯光不但可以节省能源,还能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还能保护我们自己。

对灯光控制的最有力论据来自经济领域。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国际暗夜联盟估计,每年在毫无用处的照明上的花费就高达数十亿美元。

通过提高照明质量、减少危险的眩光和混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在控制能源浪费上获利。

最近在美国纽约实施的节能举措,就要求大楼安装具有运动物体探测能力的灯光调节装置。

尽管人类已经适应了人工照明的环境,但是人工照明却对其他动物造成了伤害,甚至是致死的后果。

例如,美国奥杜邦学会(致力于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的组织)正在关注灯光对鸟类迁徙所造成的影响。

已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和加拿大城市关掉大楼中的部分灯光,使北美每年几百万只迁徙的鸟儿免于丧生。

目前,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居民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更是在一片桔红色烟雾的笼罩下,也许只能看到几颗星星。

缺少了直接目视星空,人类和宇宙的其他部分便被隔绝了开来,无法直接感知宇宙的宏大和我们自身的渺小,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借2009年国际天文年之机,天文学家大声疾呼:在地球上建立“黑暗天空”保护区,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后一扇通往宇宙的大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共同签署了备忘录,以建立和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文台。

【语文】2009年上海市高三质量调研试卷

【语文】2009年上海市高三质量调研试卷

2009年上海市高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

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不死的汉字①世界上许多文字都死了,只有汉字不死。

②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或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佉卢文,这些文字都没有延续下来,随着依靠它们表达的古文明的衰落消失而死亡。

③世界上活着的文字,没有一个如汉字那样庞大、那样繁杂、那样美丽和丰富。

汉字某种程度上就是汉民族的一幅写真画,一个个字背后的故事,就是这个民族的心灵史。

④汉字发源于中国,成长于中国,繁荣于中国。

学者们将这种文字称为“自源文字体系”。

⑤“一个欧洲人,穷其毕生精力,也不可能深入这一文化奥境。

”德国学者在1885年发出这样的叹息。

千百年来,中国人用汉字记载了自己历史上的荣耀和灾难、欢乐和血泪,用它记录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发现和迷惘。

⑥汉文字对于中华文明和世界的贡献是难以尽书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中国汉文字的发展有关。

⑦文字再加上纸与印刷术,犹如思想生出两翼,越过时空的鸿沟代代相传,这是一个循环。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书写,书写带出了书籍,书籍的扩张带来了纸的发明,而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催生了印刷术,印刷术又带来了更多的书籍,更多的书籍带来了思想、科技与文明的飞跃,这一切如同引爆了核反应,人类文明成倍地增长。

⑧北宋庆历年间,一个名叫毕升的平民,造出了活字。

毕升的发明是革命性的,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

15世纪,又传到欧洲。

公元1456年,德国的古登堡用活字印出了《古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但比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晚了400年。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8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杯烧开水里盛放的历史赵瑜①不知从哪一年始,中国阅读市场突然被一群游戏历史的水煮派作家占领,历史读物的泛滥已经达到了让人不太愉悦的地步。

历史的竹简被熬成了一锅粥,大众文化的传播像《三国演义》的流传一样,具有清洗底牌的功效。

历史在被消费的同时,也被破坏,真正历史学者的文字被这些花哨的文字淹没。

②我一直渴望读到一份具有人文意味的读史作品。

这册毛边的《重现——韩少功读史笔记》就让我大开眼界,它虽然片断、拼凑,但却充满着韩少功印记的智慧。

他不是在翻译历史趣事和后宫秘史,而是在解释历史是如何在时间的河流里一点点风化,成为今天的固态。

③历史不仅仅是朝代更替和血雨腥风的战争,也是文字的成长史,礼仪习俗的渐变史,更是大众如何在时间的河流里找到自己位置的具体罗列史。

④在《夷俗》一文中,韩少功淘洗了通俗历史中的一些琐碎列举,归纳出我们阅读时时常忽略的理路:文字的成长与历史习俗和地缘关系密切。

远离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时代,人们用音乐符号,用舞蹈,用肩膀和臀胯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内里的想法。

然而,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这种习俗长期延续下来的结果是,中原地区的人们习惯用诗书来表达喜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则用歌舞来庆祝自己的丰沛和收获。

⑤《楚辞》是中国传统文化继《诗三百》之后又一个高峰,然而它的古奥难懂难倒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儒生。

直到后来有一个叫林河的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楚辞》中的《九歌》竟然脱胎于侗族的民歌《歌(嘎)九》,于是,《楚辞》中那些深奥的含义一一找到了巫辞的对应。

历史在延续中丢失了直接的注释,却又在另外的习俗和风物里有暗道相通。

⑥除了屈原的《楚辞》是历史,在韩少功的解读中,即使是一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也是历史。

直到现在,在楚地生活人们走路仍然喜欢背着手弯腰走路,有上年纪的人说,这是他们的先人被捆绑惯了的动作,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09届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抽查试卷(附解答)

2009届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抽查试卷(附解答)

2009届语文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试卷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

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⑤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

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

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人胜。

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⑦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9上海市语文质量调研卷(200905)

2009上海市语文质量调研卷(200905)

一模专题(二)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完成1-6题(1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己亥杂诗》)2.________,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

(《黄鹤楼》)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

(《送友人》)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

(《孔孟论学》)6.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岱宗”是对________的尊称。

(2分)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2分)A. 第二句、第四句由不同距离之所望表现了“岱宗”的高大形象。

B. 第五、六句描绘了“岱宗”的神奇秀丽景色。

C. 七八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D.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阅读课内古文,完成9-11题(8分)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易:_________(2)通国之善奕者也善: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________11.除“专心致志”外,出自上文的另一个成语是_________。

(2分)(四)阅读课外古文,完成12-15题(12分)范仲淹罢宴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臵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

上海市虹口区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上海市虹口区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虹口区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l-6题。

(18分)如水的越剧如果是液体,那它就是妩媚的水;如果是植物,那它就是水边的柳;更如果江南是一艘典雅精致的画舫,那它分明就是咿呀的橹声和旖旎的水波。

从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晓风残月的西湖,从烟花三月的扬州到枫桥夜泊的姑苏,再没有哪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了。

很难想像一百年前,越剧于江南的诞生,是怎样一种奇迹。

许是因了江南之水太多清丽柔美的滋润,江南之地太多烟雨岚风的漫漶,一出“小歌班”,几许半农半艺人,“绍兴文戏”的越剧便如三月里的桃花汛,在乌檐粉墙的江南,在鹂啭莺啼、家家枕河的江南恣意泛滥开来。

同样是诞生于江南的戏剧,总以为昆曲的尊贵太精致而典雅,只迎合通儒硕彦、显绅名士作阳春白雪的把玩和品尝;绍剧的阳刚又太浓烈而铺张,仅能为壮士侠客、忠臣武将作慷慨激昂的鼓噪和张扬。

惟有越剧才是一条灌濯沃野的河流,在吸收容纳昆曲、绍剧、滩簧、京剧以至话剧、舞蹈等诸多精华的同时,更构筑起一座美妙的岛屿,让所有热爱江南戏剧的人们无不以登临为乐。

就像婉约清丽的江南之水体现了江南的本性一样,曲调和唱腔同样以委婉柔美著称的越剧,亦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江南之水的特质。

四工调的明快恰如春天里的桃花汛,弦下调的幽怨仿佛深秋中的芭蕉雨,而尺调作为越剧最主要的唱腔,那一份无以复加的洒脱和柔美,更似初夏时节新绿荷塘里孟浪的涟漪。

袁雪芬的纯朴真切,傅全香的跌宕多姿,戚雅仙的迂回沉郁,尹桂芳的流畅雅儒,范瑞娟的奔放淳厚,徐玉兰的烂漫华丽……这一切无不皆是江南之水形态的聚合,品性的张扬。

曲调和唱腔是如此,越剧的器乐无疑亦是江南之水的天籁和传真。

越胡荡漾出十里蛙声出山来的逶迤,二胡盘桓着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缠绵,琵琶的起伏里具春江花月夜的纷繁,洞箫的呜咽中看听雨到天明的惆怅。

至于赋予越剧另一名称“的笃班”的鼓板,清脆的击打里分明更是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和野趣了。

200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专家与通人雷海宗⑴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

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

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

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

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

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

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

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

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

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

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⑵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

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

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

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⑶再进一步。

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

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语文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试卷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

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⑤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

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

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人胜。

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⑦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⑧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

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

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

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⑨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

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⑩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

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

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11)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2分)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的原因是2.(2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以舒伯特《鳟鱼》五重奏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音乐创作中层出不穷的变奏。

B.“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中的“这”是指“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C.北京故宫以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达到了建筑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D.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来阐明艺术创作中的规律,内容翔实,读来引人入胜。

3.(2分)标题中的“通感”在文中的含义是4.(3分)第⑧段在表达上有明显的特色,请说说这一段的特色。

5.(2分)第⑩段中用了很多个“一根……”,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6.(5分)本文的结构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原则,谈谈你对此的体会。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3题。

(21分)伟大的人们①荷马一生困窘,他就是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从那些与他相同命运的人们中间,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②荷马死在了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

③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盲人,他是为中国的音乐史留下了丰富遗产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家瞎子阿炳。

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名曲》、《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名曲。

④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阿炳正逢乱世,他的名字叫华彦均,阿炳只是他的小名。

但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街头艺人,他的名字却没有人记起,人们习惯于一种轻蔑的称呼瞎子阿炳。

他手拿一把二胡,肩背一把琵琶,穿着那件破旧的蓝布长衫,有时在闹市,有时在小巷,有时在乡村,沿街卖唱,挣路人一个铜板。

有很多时候,他的演奏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

也有坐在街头演奏了一天,却没有人施舍一口饭、赏给一个铜板的时候,那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在漫漫长夜中煎熬了。

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命运,逼使阿炳利用他精通的音乐思考社会、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满着悲愤和哀怨的曲调如流水般从他睿智的大脑中流淌出来。

⑤与荷马相比,阿炳稍稍幸运的是,他在自己临死的前几天,赶上了共和国的诞生,他被请到艺术的殿堂进行演奏,使他在有生之年得以享受到一个音乐艺术家的尊敬。

当年那个为生计而流浪街头的瞎子,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和尊贵的象征。

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其貌不扬,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

⑦在围拢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当中,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像亚里斯扑提一类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向往过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还有许多对时局关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喜欢听他对于政治的独到见解。

⑧这个人,就是创造欧洲哲学的开山鼻祖,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⑨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推向了死路。

因为雅典的统治者决不会允许民众都具有了有思想的头脑,都来对他们的统治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允许人们怀疑自己的信念和教义。

⑩更可悲的是,要求处死他的人,并不仅仅是当权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尽力引导、教化的普通民众。

当权者逮捕了他,给他戴上锁链,押着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众。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他们一直认为的异类,所以,不论把苏格拉底押解到哪里,两边都是愤怒的人们。

他们向他投掷石头,把脏水泼到他的头上。

人们纷纷要求立即处死这个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

(11)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2300多年,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想象得出,戴着锁链被押着在雅典的街道上游行,看着街两旁那一双双迷惘愚昧的眼睛,这位人类的先知,内心深处是何样的痛苦。

(12)所以,当法官告诉他,如果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得到赦免的时候,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来到牢房告诉他,他们已经买通了所有妨碍他获得自由的人时,他也拒绝了。

(13)他说:“告诉人们,你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

”(14)是的,他的肉体在当世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千古声名。

(15)在我们远古的春秋时期,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战乱时代,有一支布衣队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匆忙疲惫地行走。

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16)他带领他的弟子们,历经14年,先后到过齐、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家,拜见了七十余君,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求人仕从政的机会。

但是,他无一例外地处处碰壁,不仅不被重用,而且饱受冷嘲热讽。

(17)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他“道大不能容”,应该是对他这14年辛苦的最好的注脚。

东西方的这两位思想巨人,几乎是出生在同一个时期,又几乎有着同样的遭遇,只是东方的孔子稍稍幸运一点,没有被上了枷锁游行示众,也没有被处死。

(18)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

仰望着这些饱受生活屈辱却又登上了人类思想和艺术顶峰的人们,我相信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7.(1分)荷马与苏格拉底同是(国家)的伟人。

8.(2分)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9.(6分)下列说法恰当的两项是……………………………………………( ) ( ) A.作者以历史伟人的磨难史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厚实,题旨深远。

B.全文运用引用、设问、排比等手法形象展示了伟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C.文章通过东西方伟人遭遇的对比突出了东方的阿炳与孔子的“幸运”。

D、对苏格拉底外貌衣着描述的作用是衬托他思想的杰出与伟大。

E.孔子一生处处碰壁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伟人一样,是“道大不能容’。

F.本文主要以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伟人们的崇敬之情。

10.(2分)苏格拉底“内心深处是何样的痛苦”的真正原因是11.(3分)依照文意,第⑩段空格处应补写的一句话是12.(4分)文末说,伟人的生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概括“相似”的主要内容。

(1)(2)13.(3分)文末说“我相信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这一个道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

(6分)(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14.(1)世胄蹑高位,。

(左思《咏史》)(2) ,青眼聊因美酒横。

(黄庭坚《登快阁》)(3) ,栏杆拍遍,。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客至》)(5) ,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6)非淡泊无以明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