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汇集

普通地质学及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汇集

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集合体即组成岩石或矿石。

3.克拉克值: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

4.岩石的三大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5.地下水分类:按含水介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6. 什么是崩塌答: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7. 什么是滑坡答: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8. 什么是泥石流?答: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使山坡或沟谷中的固体堆积物混杂在水中沿山坡或沟谷向下游快速流动,并在山坡坡脚或出山口的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泥石流。

9.建筑分类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 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4.地球化学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之外,还可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地震监测、城市工程、考古等。

15.矿床和矿体矿床概念: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组分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概念: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部分,是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矿体与矿床的关系:矿体是矿床的主体,一个矿床可有一个或多个矿体。

16.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无用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

(例铅锌矿石、金矿石)注意: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矿床而言的,在一个矿床中某种矿物可利用则是矿石矿物,而在另一矿床或矿体中这种矿物不能利用则是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的概念也如此。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地质学作为一门涉及地球历史和地球结构的学科,有着广阔而深远的研究领域。

对于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关键是找到一个有挑战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课题,以深入研究并为地质学领域做出贡献。

本文将针对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进行推荐,并针对每个方向给出相关要点,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1. 地质灾害与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是地质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

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为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灾害减灾对策。

在论文中,可以借助地震监测数据、地质图像和模型,开展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分析、灾害防治措施的优化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研究。

2.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对于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的研究方向。

在此方向上,可以选择不同的矿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如地下石油、天然气储层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矿产资源的地质条件及储量评估等。

通过深入了解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可以提出科学可行的勘探与开发方案。

3. 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对于探究地球的演化历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可以利用大气和海洋的记录数据,分析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发生机制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同时,可以研究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适应与减缓措施。

4. 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演化的重要分支。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可以通过地震勘探、地震波传播模拟、岩石变形实验等手段,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格局、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

可以探索构造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地震与火山活动的耦合机制、构造与岩石力学的关系等。

5. 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学是地质学中最基础的研究方向之一,它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成分、性质以及它们在地球内部与地表过程中的变化。

构造地质学(山东联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构造地质学(山东联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质构造B:褶皱C:断层D:节理答案:A2.造山带属于A: 全球构造B: 大型构造C: 中型构造D: 小型构造答案:B3.大型建筑的施工是工程问题,与构造无关。

A:错B:对答案:A4.构造地质学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地质构造的A: 运动学B: 古环境C: 几何学D: 动力学答案:ACD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等。

A:磁力勘探B:遥感技术C:重力勘探D:地震勘探E:野外地质调查F:GPS技术答案:ABCDEF第二章测试1.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A:倾角B:倾伏角C:视倾角D:侧伏角答案:C2.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表现为()A:与地层等高线平行B:封闭曲线C:直线状D:不确定答案:C3.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傾角时,则露头宽度()A:越大B:不确定C:无变化D:越小答案:A4.两套地层间接触关系反映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角度不整合B:平行不整合C:假整合D:整合答案:A5.下列选项中不足以说明不整合存在的是()A:轻微褶皱B:古风化壳C:强烈地震D:底砾岩答案:A6.野外测量某一单斜岩层走向为330°,倾向北东,倾角45°,其产状用方位角表示法表示为()A:N60°E<40°SE>B:SE35°/70°NEC:N30°W/25°SWD:60°∠45°答案:D7.在垂直单斜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视倾角()真倾角。

A:等于B:不确定C:小于D:大于答案:A第三章测试1.物体中过一点正交截面上()个分量决定一点应力状态A:18B:9C:6答案:C2.在进行点应力状态表征时,一般选取一个体积趋于零的A:长方体B:八面体C:立方体D:十面体答案:C3.截面上,正应力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对其求导可得到应力极值A:合应力B:截面法线方向C:截面法线与X轴的夹角D:剪应力答案:C4.通常,规定立方体六个面上受到的三对正应力大小顺序是?A:σ2>σ1>σ3B:σ2>σ3>σ1C:σ1>σ2>σ3D:σ3>σ2>σ1答案:C5.以主应力矢量σ1、σ2与σ3为半径所作的一个椭球体,用来代表作用于该点的应力状态。

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

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

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摘要:地质事件不可重复,地质环境只能间接推断。

这种方法也叫现实类比方法,是由英国地质学家利提出的。

只有通过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地质填图的综合研究,才能确定某一地区的大地构造性质和类型。

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_地质学基础1.地质学的特点地质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学科的实践性地质学来自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从石器的利用到铜、铁、煤等矿产的开采,从农田水利的兴修到火山、地震的观测,产生了矿物、岩石、地层、构造等的概念和理论。

这些理论又指导着矿产的寻找、地质灾害的防治。

一个典型实例是,由于石油勘探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地质工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发现了南阿巴拉契亚山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并在落基山同类构造中发现派恩维尤(pineview)油田,这在国际上掀起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热潮,推动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

同时,地质工只有深入到自然中去,才能对地质现象有真正的了解。

(2)现象的复杂性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地质现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

在空间上,它涉及地表的任何部分,无论高山或平原,陆地或海洋,沙漠或湖沼无不存在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

同时,借助于专门手段和方法,向下可了解地壳、地幔直至地核的特征;向上已经涉及月球、其他行星及太阳系。

研究尺度从10-8m到108m,即从显微规模到洲际规模。

在时间上涉及46亿年之久,即地球至少存在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发生过无数地质事件,如38亿年左右生物的出现、2亿年前后大西洋的开始形成、2500万年喜马拉雅山的隆起,而人类出现仅200~500万年。

在地史研究中以万年、百万年为时间单位即是“精确”。

更为复杂的是,地球从诞生起即在不断变动,无机界的大气、水、环境、海陆不断变化,有机界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不断绝灭和新生。

在构造力作用下地壳变形、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多期次的运动方向和强度各不相同,造成构造的置换和叠加,形成极其复杂的地质图案。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对于指导相关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矿产资源找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意义。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形成的岩石地层的分布、结构与组合,以及岩石地层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历史。

地层学是地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释地质过程、探明资源、建立预测模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质地层学主要关注三个领域,即地层分类学、岩石地层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

地层分类学主要是研究岩石地层的分类,研究的方法是对岩石地层进行记录、研究、按序排列,以及观察岩石组成和地层地质特征,以便建立地层分类标准;岩石地层地质学主要是针对岩石地层的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运用化验检测、物理特性分析、结晶度测定、放射线测试、重磁测试等方法,来研究岩石地层的构成、密度、熔点、结晶度、放射性水平等;构造地质学则主要研究堆积地层构造结构及地层变动演化过程,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野外调查、现场地质分析、影像分析及沉积学矿物学分析等。

岩石地层的变化可以通过地层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来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对地质演化历史及其影响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质地层学也被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矿床的勘探工作、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布、河流沉积物的形成影响及大气变化的重建等方面。

- 1 -。

地质构造详解

地质构造详解

地质构造定义1: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

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块和地层中产生的变形和位移形迹。

地质构造按其成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工程地质(水利)(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structures 或tectonicstructures)。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s)与地质构造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

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

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

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第一章绪论1.测井地质学的基本含义:以测井学、地质学和岩石物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以及油田地质学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2.主要研究内容:基础地质研究、石油地质研究、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

(1)基础地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配合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和标定,建立区域统一的地层层序,确定沉积体系域,找出不同体系域的测井曲线相应,进行井间层序与体系域的分析.主要研究地层、地质构造、和测井沉积学。

(2)石油地质研究:研究生油岩,确定生油岩有机质含量和生烃潜力;研究盖层的封盖性能;进行储集层综合研究;进行油气藏静态、动态描述。

(3)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生产实践中,将多种测井信息用于地震解释设计、钻井设计、油井压裂、试油过程中的泥浆配制、固井质量检查、套管的损伤和变形、油层保护等工程地质的研究,是测井地质研究的又一领域。

3.研究方法:测井地质学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地质刻度测井” ,或称“岩心刻度测井”,针对地质任务建立精细解释模型。

第二章倾角成像测井方法1.测井资料地层对比:通过对相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分析,根据曲线形态的相似性,进行井与井之间地层追踪的过程。

岩性对比方法,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的深入和井点的增加,测井曲线对比在地层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

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

主要用于:区域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小层对比)。

域地层对比:以区域地质研究为重点,在油区范围内对比大套地层,目的是确定地层层位关系。

油层对比:以油层研究为重点,在一个油气藏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确定油气层主要关系。

举例: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

2.用测井资料主要研究井筒内可见的小型规模的地质构造。

(1).测井资料的褶皱解释:(2).测井资料的断层解释:断层类型不同,倾角模式组合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测试
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传统上将劈理分为、、三种类型。

2.小型线理主要有、、、。

3.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都经历三个变形阶段,即、和。

4.根据褶皱转折端形态将褶皱分为_ _、_ 、_ _、挠曲和扇状褶皱。

5.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包括、两种方式。

6.据力学性质可将节理分为_ _和_ _。

7.测定地质体产状时,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有、、。

8.区域性构造变形场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_ 、_ 、_ 、升降构造、滑动构造和旋转构造。

9.劈理的基本微观特征之一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岩石中和相间平行(交织)排列。

二.选择题
1.褶皱枢纽是指( C )。

A.单一褶皱面最高点连线
B.单一褶皱面最低点连线
C.单一褶皱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D.褶皱轴面与地面交线
2.飞来峰指()。

A.在外来系统岩石广布的区内,因剥蚀出露的一小片被断层所围限的原地系统岩石。

B.在原地系统岩石分布区,因剥蚀而残留一小片被断层围限的外来系统岩块。

C.在地形较高处看到的孤立的地质体。

D.在地形低洼处的不同于其周围岩石的地质。

3.正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是()。

A.σ2直立,σ1、σ3水平
B.σ1直立,σ2、σ3水平
C.σ3直立,σ1、σ2水平
4.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

A.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增大
B.屈服极限增大,韧性增大
C.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减小
D.屈服极限降低,韧性增大
5.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A.相似褶皱
B.等厚褶皱
C.平行褶皱
D.顶薄褶皱
6.在共轴递进变形中,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主轴()。

A.平行
B.不平行
C.可平行也可不平行
7.节理系是指()。

A.在一个露头上所有节理组合。

B.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产状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组合。

C.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理的组合。

D.在一个地区所有产状、性质相同的节理统称。

8.下面哪一个构造现象不能判别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

A.S-C面理
B.云母鱼构造
C.不对称波痕
D.旋转碎斑系
9.糜棱岩是()。

A.在较高深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岩。

B.由一种坚硬岩石构成的构造岩。

C.脆性破碎研磨而形成的构造岩。

D.出现在脆性断层中的构造岩。

10.下面选项中哪一个是B型线理()。

A.拉伸线理
B.皱纹线理
C.压力影
D.矿物生长线理
三.名词解释
1.有限应变
2.拉分盆地
3.花状构造
4.劈理
5.角度不整合接触
6.地堑
7.透入性构造 8.石香肠构造
四.简述题
1.伸展状态下的构造组合。

2.简述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并用图表示和说明)。

3.野外断层研究应该注意观察收集哪些资料?
4.简述逆冲推覆构造分带及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