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解答中药

合集下载

中药化学习题集答案

中药化学习题集答案

中药化学习题集答案中药化学习题集答案中药化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中药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学习中药化学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一些中药化学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请问中药中常见的生物碱有哪些?答:中药中常见的生物碱有阿托品、咖啡因、麻黄碱等。

2. 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哪些药理作用?答: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3. 请问中药中的皂苷类化合物有哪些?答:中药中的皂苷类化合物有人参皂苷、鱼腥草皂苷等。

4. 中药中的挥发油具有什么特点?答:中药中的挥发油具有挥发性强、气味芳香等特点。

5. 请问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有哪些?答: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有枸杞多糖、银耳多糖等。

6. 中药中的黄连素具有哪些药理作用?答:黄连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

7. 请问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答: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芦荟大黄素、山楂黄酮等。

8. 中药中的生物碱具有什么特点?答:中药中的生物碱具有毒性较大、药效较强等特点。

9. 请问中药中的单萜类化合物有哪些?答:中药中的单萜类化合物有青蒿素、地龙酮等。

10. 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哪些药理作用?答: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以上是一些中药化学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药化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中药化学的知识对于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药化学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练习题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练习题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练习题一、A11、物理配伍变化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吸湿B、潮解C、液化D、结块E、产气2、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产生浑浊或沉淀B、产生有毒物质C、变色D、产气E、溶解性能3、下列不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分散状态变化B、溶解性能的变化C、溶解度的改变D、润湿与潮解E、气体的生成4、变色属于A、物理配伍变化B、化学配伍变化C、药理配伍变化D、生物配伍变化E、环境配伍变化5、有机酸与生物碱配伍时,析出沉淀属于A、物理配伍变化B、化学配伍变化C、药理配伍变化D、生物配伍变化E、环境配伍变化6、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A、分散状态变化B、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C、发生爆炸D、潮解、液化和结块E、粒径变化二、B1、A.协同作用B.不良反应C.拮抗作用D.增加毒副作用E.后遗反应<1> 、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的是A B C D E<2> 、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作用增加的是A B C D E<3> 、药物配伍后,增加毒性或副作用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产气是属于化学配伍变化。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4613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考点】化学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解析】化学配伍变化有:①产生浑浊或沉淀;②产生有毒物质;③变色与产气;④发生爆炸。

物理配伍变化系指药物相互配合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包括物理状态如溶解性能、分散状态等变化,出现溶解度的改变、润湿与潮解、液化和结块等现象,影响制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3469,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考点】物理配伍变化★★★★【解析】物理配伍变化系指药物相互配合后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包括物理状态如溶解性能、分散状态等变化,出现溶解度的改变、润湿与潮解、液化和结块等现象,影响制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药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药物的物理性质?A. 溶解度B. 熔点C. 毒性D. 密度答案:C2. 药物的渗透压是指:A. 药物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B.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浓度C.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产生的压强D.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答案:C3. 药物的稳定性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湿度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药物的包装材料答案:D4.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B.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C.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答案:C5. 药物的释放速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粒径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药物的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解的最大药物量。

答案:溶解度2.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并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答案:生物利用度3.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其活性成分或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答案:排泄4.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答案:熔点5.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所需的时间。

答案:起效时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药物的物理稳定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答案:药物的物理稳定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不稳定的药物可能会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发生降解、结晶、变色等物理变化,导致药物浓度下降或活性成分失活,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2. 描述药物的溶解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答案: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溶解度高的药物更容易在胃肠道中溶解,从而增加药物分子与吸收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3. 阐述药物的释放速率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答案:药物的释放速率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的速度。

中药习题及答案(精心制作版)修改

中药习题及答案(精心制作版)修改

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开宝本草》B.《嘉祐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答案:C答案分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故答案应选C。

2.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拾遗》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答案:E答案分析:《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都是按药物功效分类,《新修本草》、《本草纲目》虽然也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但不是首创,故答案应选E。

3. 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A.《雷公炮炙论》B.《本草拾遗》C.《炮炙大法》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答案:A答案分析: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所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其中有些方法仍沿用至今,为中药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应选A。

4.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答案:C答案分析:唐显庆四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撰写的《新修本草》,由于它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的,因此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故答案应选C。

5.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答案:E答案分析:在《新修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故答案应选E。

6.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B.《本草纲目》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答案:D答案分析: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有所进步,同时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

药用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定吸附量。
46.的实验中用到的光学仪器是(阿贝折射仪),因为(可以从折射率的测定得到溶液的浓度
值,进而获得吸附量值)。
47.测定表面张力时,要求控制气泡逸出速度不超过(每分钟 20 个),这是为了(准确读取
48.测定表面张力时,对毛细管的要求是(必须先洗干净毛细管),否则(气泡逸出速度不能
控制,无法准确读取最大压差)。

40.测定中和热,关键是测温必须十分准确,而通电时间不必准确。
×
1
41.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42.凝固点降低常数的数值决定于溶剂的种类。

43 稀溶液的依数性只取定于溶质分子的数目。

44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

45 光密度具有加和性,它等于各个组分的光度之和。

35.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物质的燃烧热,过程中要保证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 ×
36.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物质的燃烧热,所得温差必须经过作图校正。

37.中和热测定中,采用电热法求仪器常数,其误差较小。
×
38 测定中和热时求仪器常数,采用电热法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
39.测定中和热,记录通电时间必须十分准确。

23 步冷曲线上水平线的长度与析出物的数量成正比。

24.步冷曲线上水平线的长度与析出物的组成成正比。
×
25.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实验上采用的是孤立变量法。

26.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实验上采用的是尝试法。
×
27.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不能采用分光光度法。
×
28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反应级数的采通用方法。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中药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中药

《物理化学习题集》诸论习题解答1.装氧的钢筒体积为20升,温度在15℃时压力为100kPa ,,经使用后,压力降低到25kPa 。

问共使用了多少千克氧解:M mRTnRT pV ==2.87mg 理想气体样品在压力下,体积增至二倍,绝对温度增至三倍,求最终压力。

解:因为MV mRT p =故112212T V V T p p = 所以 kPap T V V T p 2.918.6023111222=⨯==3.干燥空气中主要成分(体积百分数)为:氮(1)%;氧(2)%;氩(3)%;二氧化碳(4)%。

如果总压力为,求各气体的分压。

解:用理想气体方程可以知道,在温度相同时,气体的体积分数即为压力分数和摩尔分数,所以根据分压定律有:同理:O 2、Ar 、CO 2的分压分别为、、4.某化合物具有下列的重量百分组成:C %,H %,Cl %,将1克该物质在120℃及100 kPa 压力下,完全气化为蒸气,体积为0.194L 。

通过计算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mol RT pV n 310937.5393314.8194.0100-⨯=⨯⨯==碳原子数为 212/143.04.168=⨯=C N 氢原子数为 21/012.04.168=⨯=H N氯原子数为 45.35/845.04.168=⨯=Cl N所以分子式为C 2H 2Cl 45.CO 2气体在40℃时的摩尔体积为·mol -1。

设CO 2为范德瓦尔斯气体,试求其压力,并与实验值作比较。

解:由表中查得,CO 2气体的a 、b 值分别为、×10-5代入其方程:故 kPa p 0.5184=相对误差%32.2%1003.50663.66.50.5184=⨯-=6.用一根可忽略体积的管子把两个等体积的球连起来,两球内充以氮气,当两球浸入沸水中时,球内气体的压力为500 kPa 。

然后,将一球浸入冰水混合物中,另一球仍保持在沸水中,求体系的压力为多少解: V V RT pV n 3225.0373314.82500=⨯⨯==故 kPaT T T T V nR p 423373273373273314.83225.0)('2121=+⨯⨯⨯=+=7.一个15升的氧气瓶中装有1.20kg 氧,若钢瓶能经受的最大压力是×104 kPa ,问此瓶能热至多少度(用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如用理想气体公式计算,误差多大解:查得氧气的范德瓦尔斯常数a=(Pa ·m 6·mol -2),b=×10-4(m 3·mol -1)因为 moln 5.37321020.13=⨯=由范德瓦尔斯方程得:由理想气体方程得:相对误差为 = (722-702)/702=%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1.设有一电炉丝,浸于绝热箱内的水中。

中药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类?A. 有机化合物B. 无机化合物C. 蛋白质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A. 黄酮类B. 皂苷类C. 多糖类D. 重金属答案:D3.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热解法D. 酶解法答案:C4. 以下哪种提取方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冷榨法D. 热压法答案:B5.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是基于分子大小进行分离?A. 柱色谱法B. 纸色谱法C. 凝胶渗透色谱法D. 薄层色谱法答案:C二、填空题6.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醇、______等。

答案:醚7.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一般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提取______,再提取______。

答案:极性小的成分;极性大的成分8.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通常采用______提取法,因为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

答案:溶剂9.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______等。

答案:核磁共振10. 中药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中,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______等。

答案:气相色谱三、简答题1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包括:药材的前处理、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

12. 列举三种常用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常用的三种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适用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提取成分纯度高。

13.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的重要性。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药效成分的纯度,减少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的干扰,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药学类专业物理化学复习题集

药学类专业物理化学复习题集

例6:80oC时,N2O5气相分解的速率常数为1.39min-1, 活化能为103.3kJ·mol-1,求(1)65oC时的速率常数k及 t1/2;(2) 65oC时当N2O5分解掉99%所需要的时间。
,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解: (1) 从速率常数的单位可知 ln k2 Ea 1 1 ( ) k1 R T1 T2
ln
p2 sub H m (T2 T1 ) , p1 R T1T2
8.314 273.2 293.2 12.30103 1 sub H m ln J · mol 293.2 273.2 3.27 103 44.12kJ · mol1
z =2 ΔrGm= -ZFE=-296500Cmol-1 0.372V=-71.80kJmol-1
E r S m zF T
2 10-4 V K -1

1 2 96500 C mol p

38.6J K -1 mol-1
E r H m zF T C mol1 E 2 96500 T p [298.15K 2 10-4 V K -1 0.372V]


60.29kJ mol-1
Qr=TrSm=298.15K38.6JK-1mol -1 =11.508kJmol -1
例3: 298K时将电导率为0.141 S m 装入电导池,测得其电阻为
1
525Ω,再换用0.1mol dm NH3.H2O溶液,测得其电阻为2030Ω。 3
求: (1)电导池常数K(l/A); (2) NH3.H2O溶液的电导率; (3) NH3.H2O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 导率 解:(1)K(l/A)=κR = 0.141*525=74.0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习题集》诸论习题解答1.装氧的钢筒体积为20升,温度在15℃时压力为100kPa ,,经使用后,压力降低到25kPa 。

问共使用了多少千克氧?解:M mRT nRT pV ==2.87mg 理想气体样品在60.8kPa 压力下,体积增至二倍,绝对温度增至三倍,求最终压力。

解:因为MV mRT p = 故112212T V V T p p = 所以 kPap T V V T p 2.918.6023111222=⨯==3.干燥空气中主要成分(体积百分数)为:氮(1)78.03%;氧(2)20.99%;氩(3)0.93%;二氧化碳(4)0.03%。

如果总压力为101.3kPa ,求各气体的分压。

解:用理想气体方程可以知道,在温度相同时,气体的体积分数即为压力分数和摩尔分数,所以根据分压定律有: 同理:O 2、Ar 、CO 2的分压分别为21.26kPa 、0.9421kPa 、0.03039kPa4.某化合物具有下列的重量百分组成:C 14.3%,H 1.2%,Cl 84.5%,将1克该物质在120℃及100 kPa 压力下,完全气化为蒸气,体积为0.194L 。

通过计算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mol RT pV n 310937.5393314.8194.0100-⨯=⨯⨯==碳原子数为 212/143.04.168=⨯=CN氢原子数为 21/012.04.168=⨯=H N氯原子数为 45.35/845.04.168=⨯=Cl N 所以分子式为C 2H 2Cl 4 5.CO 2气体在40℃时的摩尔体积为0.381dm 3·mol -1。

设CO 2为范德瓦尔斯气体,试求其压力,并与实验值5066.3kPa 作比较。

解:由表中查得,CO 2气体的a 、b 值分别为0.3640、4.267×10-5代入其方程:故kPa p 0.5184=相对误差%32.2%1003.50663.66.50.5184=⨯-=6.用一根可忽略体积的管子把两个等体积的球连起来,两球内充以氮气,当两球浸入沸水中时,球内气体的压力为500 kPa 。

然后,将一球浸入冰水混合物中,另一球仍保持在沸水中,求体系的压力为多少?解: V VRT pV n 3225.0373314.82500=⨯⨯==故 kPaT T T T V nR p 423373273373273314.83225.0)('2121=+⨯⨯⨯=+=7.一个15升的氧气瓶中装有1.20kg 氧,若钢瓶能经受的最大压力是1.5×104 kPa ,问此瓶能热至多少度(用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如用理想气体公式计算,误差多大?解:查得氧气的范德瓦尔斯常数a=0.1378(Pa ·m 6·mol -2),b=0.3183×10-4(m 3·mol -1)因为 moln 5.37321020.13=⨯=由范德瓦尔斯方程得:由理想气体方程得:相对误差为 = (722-702)/702=2.85%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1.设有一电炉丝,浸于绝热箱内的水中。

以未通电为始态,通电一段时间后为终态。

如将下列情况作为体系,试问ΔU 、Q 及W 为正、为负还是为零?(1) 以电炉丝为体系;(2) 以电炉丝及水为体系;(3) 以电炉丝、水、电源及其他一切有影响的部分为体系。

解:(1) 此时水、电源等为环境,通电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电炉丝将从电源(环境)得到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又有部分传递给水(环境),0<Q 而本身状态改变,温度升高,故0U >∆;从环境得到电功,故0<W 。

(2) 此时电源为环境,故为一绝热过程。

即:0=Q ,体系从环境得到电功,故0<W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W Q U -=∆,所以0>-=∆W U 。

(3) 这是一个孤立体系,故0===∆W Q U 。

2.体系状态如发生下列变化,试问各变化过程的Q 、W 、ΔU 和ΔH 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2) 理想气体定压膨胀(ΔV >0); (3) 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膨胀;(4) 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石墨剧烈燃烧,以反应器及其中所有物质为体系; (7) 水蒸气通过蒸气机对外做一定量的功后恢复原状,以水蒸气为体系。

解:(1) 根据焦耳实验可知,理想气体自由膨胀时0=∆T,故0=Q ;又因该过程为向真空膨胀,0=e p ,故0=W 。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焓只与温度有关,该过程温度未变,故0=∆=∆H U。

(2) 该过程的0>∆=V p W 。

根据nRT pV =可知:该过程的0>∆T ,即该过程为吸热过程,故:0>Q 。

由理想气体的性质可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该过程为升温过程,故0>∆U , 0>∆H 。

(3) 因该过程为定温过程,故0=∆=∆H U 。

且为膨胀过程, 0>∆V ,故0>W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0>=W Q 。

(4) 因该过程为定容过程,有:0=∆V故0=W 。

该过程亦为绝热过程,有:0=Q ,故0=-=∆W Q U 。

由焓的定义式可得:)(pV U H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是定容绝热体系,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温度升高,压力增大,体积不变。

对于上式有:p V U H ∆+∆=∆,因0>∆p 、0=∆U ,所以0>∆H 。

(5) 因该过程为循环过程,故状态函数U 与H 均恢复原值。

即:0=∆=∆H U因在该过程中水蒸气通过蒸气机对外做功,故0>W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W U Q +∆=,故0>Q 。

3.计算1mol 理想气体在下列过程中所做的功。

已知气体的始态体积为0.050 m 3,终态为0.20m 3,始态和终态的温度均为100℃。

(1) 向真空膨胀;(2) 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的压力下膨胀; (3) 开始膨胀时,在外压恒定为气体体积等于0.10 m 3的平衡压力下膨胀,当膨胀至0.10 m 3后(此时温度仍为100℃),再在外压减小至气体体积等于0.20m 3时的平衡压力下膨胀。

(4) 定温可逆膨胀。

(6) 试将上述过程所做的功加以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根据题意有:(1)因p e =0,故01=∆=V p W e(2)因p e =p 2,故()()12221222V V V nRT V V p V p W e -=-=∆=(3)分步膨胀(i) p e =p ’,则分步膨胀(ii) p e =p 2,则此过程的总功为:()J 31016.15506.15503=+=+=ii i W W W(4)由定温可逆膨胀功的计算式得:(5)由计算结果可知,功与过程有关,而且可逆膨胀过程体系做最大功。

4.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经由右图所示的(a )、(b )及(c )三个可逆过程组成一个循环。

(已知:状态1为405.3kPa 、11.2L 、273℃;状态2为202.65kPa 、11.2L 、0℃;状态3为202.65kPa 、22.4L 、273℃)。

试求:(1) 每一过程的Q 、W 和ΔU ;(2) 整个循环过程的Q 、W 和ΔU 。

解:(1) 由图可知过程(a )为恒容过程,即:0=∆V ,故0=a W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此时()12,,T T nC T nC Q U m V m V a a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有:RCmV 23,=,将其代入上式得:由图可知过程(b )为恒压过程,则由状态1与3的数据可知,过程(c )为恒温过程,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为温度的函数,故此过程0=∆c U 。

则(2) U 是状态函数,对于循环过程有:0=∆U5.已知水和冰的密度分别为1000 kg ·m -3和920kg ·m -3,现有1mol 的水发生如下变化(假设密度与温度无关): (1)在100℃和标准压力下蒸发为水蒸气(假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 (2)在0℃和标准压力下凝结为冰。

试求上述两过程体系所做的体积功。

解:(1)该过程为恒温恒压可逆过程,故对该过程有: (2)该过程为恒温恒压可逆过程,故对该过程有:7 一礼堂中有950人在开会,每人平均每小时向周围散发出420kJ 的热量。

(1) 如果以礼堂中空气和椅子等为体系,则在开会时的20min 内体系内能增加了多少? (2) 如果以礼堂中的空气、人和其他所有的东西为体系,则其内能的增加又为多少? 解:(1)开会20min 时释放的热量为:此为恒容体系,故0=W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J 1033.18⨯=-=∆W Q U (2) 此为孤立体系,则0=∆U7.已知乙醇的蒸发热为858×103J ·kg -1,每0.001kg 蒸气的体积为607×10-6m 3。

试计算下列过程的Q 、W 、ΔU 和ΔH :(1) 0.020kg 液体乙醇在标准压力,温度78.4℃(乙醇沸点)下蒸发为气体(计算时可忽略液体体积);(2) 若将压力101.325kPa ,温度78.4℃下0.02kg 的液体乙醇突然移放到定温78.4℃的真空容器中,乙醇立即蒸发并充满容器,最后气体的压力为101.325kPa 。

解:(1) 该过程为恒温恒压可逆过程,则有:(2) 因该过程的始、终态与(1)相同,对状态函数有: 由题意知,该过程为向真空蒸发,则02=W8.已知水的汽化热为2259J ·g -1。

现将115V 、5A 的电流通过浸在100℃、装在绝热筒中的水中的电加热器,电流通了1h 。

试计算:(1) 有多少水变成水蒸气? (2) 将作出多少功?(3) 以水和蒸气为体系,求ΔU 。

解:(1) 通电1h 水吸收的热量为:则变为水蒸气的质量为:()g 9162259/1007.26=⨯ (2) 作的功为:(3)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9.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202.65kPa ,体积为0.0112m 3,经过p T=常数的可逆压缩过程至终态为405.3kPa ,试求:(1) 终态的体积和温度; (2) ΔU 和ΔH ;(3) 该过程体系所做的功。

解:(1)由于该体系为理想气体,p T=常数,则(2)因是单原子分子,其R C m V 23,=、R C m p 25,=,则(3) 因p T=常数,即CpT =。

则;10.已知氢气的定压摩尔热容C p ,m 为: 试求:(1)温度为800K 时的C p ,m 值;(2)定压下1mol 氢气的温度从300K 升到800K 时需要多少热;若在定容下,需要多少热;(3) 在上述温度范围内氢的平均定压摩尔热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