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逻辑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的规则和方法。

在逻辑学中,人们通过讨论一些透彻的哲学问题来理解和发展逻辑的结构体系。

题目以下是逻辑学的一些课后练习题以及答案。

这些题目涵盖了逻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关系逻辑等。

命题逻辑1. 下列二元关系中,是等价关系的有()。

A. 父亲与儿子B. 兄弟与姐妹C. 夫妻与妻夫D. 同龄人与老少答案:B2. 下面的推理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给出原因;如果不成立,指出原因。

命题 1:世界上所有女人都要结婚。

命题 2:玛丽是一个女人。

结论:玛丽一定要结婚。

答案:不成立。

推理有误,虽然第一条命题可以推出玛丽是一个女人,但是这不能推出玛丽一定要结婚,所以结论不成立。

谓词逻辑3. 对于下列论域,写出其相应的常量集和谓词。

论域:中国人常量集:李明,小王,张三谓词:是中国人4. 给定以下句子,试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述,并使用谓词和常量符号来表示它们。

句子 1: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

句子 2:有些人没有宠物。

答案:句子 1:$\\forall x(Cat(x) \\rightarrow Likes(x,Fish))$句子 2:$\\exists x(\ eg Exists(y)Pet(x,y))$关系逻辑5. 写出下列关系的自反闭包和对称闭包。

关系 $\\{\\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 自反闭包:$\\{\\langle a,a \\rangle,\\langle b,b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c \\rangle\\}$对称闭包:$\\{\\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b \\rangle\\}$6. 写出下列图形所示的定向图的邻接矩阵。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A,B具有交叉关系,并且B是C的属概念,则A,C两概念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正确答案:A2、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正确答案:C3、就下岗职工人数看,甲、乙两厂均比丙、丁两厂人数多。

再加上以下____条件,可断定戊厂的下岗职工比丁厂的下岗职工人数多。

A、戊厂比甲厂下岗职工人数多B、甲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多C、戊厂比乙厂下岗职工人数少D、丙厂比戊厂下岗职工人数少正确答案:A4、学校规定,除非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否则不被允许进入法学展览馆。

以下哪几项说明学校没有违反了规定: 1.小明是信息学院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2.小红是法学院三年级学生,但被允许入内 3.小强是法学院二年级学生,但不被允许入内A、1B、1和2C、3D、1、2、3正确答案:C5、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你拥有勇气,你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B、除非你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不会拥有勇气C、只有你拥有勇气,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如果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不会拥有勇气正确答案:B6、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

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帮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学校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内地毕业生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正确答案:A7、义务劳动:植树节A、志愿者:护林员B、方向感:东西南北C、学生:校园D、体育活动:解放军正确答案:D8、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

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

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

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12……。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题,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8、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9、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答:错。

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答:错。

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

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错误。

定义过宽。

2.“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错误。

定义过宽。

3.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

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

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1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内容
C.逻辑变项 B.逻辑常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2. C3. A B C D4. B E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2. 错误3.正确4.错误5. 错误6.正确7.错误8. 错误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宽。

3.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 C2. A B C3. A4. A5. B6. B C7. B8. B9. B C 10. A 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集合2. 非集合3.非集合4.集合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6.集合7.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真包含2. 全异(反对)3.交叉4.真包含于5. 全异6.全异(矛盾)7.全同8. 全异(反对)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1.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

2. 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

3.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

4.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

5. 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限制正确。

概括错误,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是属种关系。

2. 限制错误,因为“勇敢的人”是对象,“勇敢”是属性,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概括正确。

3.限制正确。

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4.限制错误,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

概括正确。

5. 限制错误,因为限制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

概括错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具有属种关系。

6.限制和概括均正确。

十二、下列表述作为连续限制或连续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不具有属种关系。

2. “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其余正确。

3.错误。

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其余正确。

十三、下列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正确。

5. 错误。

循环定义。

十四、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

现将应征的定义举出如下四项,请指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过窄。

4.错误。

定义过宽。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十五、下面三例从事实上说明关于“健康”这一概念的所作的相关定义是不确切的。

请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定义各犯有什么错误?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错误。

定义过宽。

定义含糊。

十六、下列语句是否为语词定义?1.是。

2. 是。

3.不是。

4.是。

十七、下列各题是不是划分?为什么?1.不是划分,是分解。

2. 是划分。

3.是划分。

4.不是划分,是分解。

十八、下列各题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不都正确。

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例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划分标准是篇幅,而“现代小说”的划分标准是时间。

这就造成“长篇小说”与“现代小说”相容。

2. 错误。

多出子项。

兄弟、姐妹不属于直系亲属。

3.错误。

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4.正确。

十九、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多选为错。

1. B。

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于艾滋病菌的人数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的反驳正是指出了这一点。

2. E。

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并且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

因此有的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3. A。

由条件,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又每个围棋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因此,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

这与A项的断定矛盾。

4. A。

I不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

II和III都可能是真的。

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正确。

2. 错误。

3.正确。

4.正确。

5. 正确。

6. 错误。

7.错误。

8. 正确。

9. 正确。

三、运用命题推理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答:上场的是A、C、G、R;不上场的是D、F、P、Q、S、T,推理过程如下:(1)⌝ P →⌝ S 规则P(2)⌝ D ← G 规则P(3)A ↔ C 规则P(4)D ↔⌝ R 规则P(5)⌝ R ←⌝C 规则P(6)⌝ A ∨⌝ P 规则P(7)⌝ S →⌝ T ∧⌝ Q 规则P(8)⌝ R ∨⌝ F 规则P(9)G 规则P(10)⌝ D 规则T,(2)(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1)R 规则T,(4)(10),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2)C 规则T,(5)(1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3)⌝ F 规则T,(8)(11),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4)A 规则T,(3)(1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5)⌝ P 规则T,(6)(14),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6)⌝ S 规则T,(1)(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7)⌝ T ∧⌝ Q 规则T,(7)(1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8)⌝ T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19)⌝ Q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四、解答下列各题。

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多选为错。

1. A。

题干的论证运用的推理可整理为:张先生点的菜中或者有川菜,或者有粤菜。

张先生点的菜中有川菜。

所以,张先生点的菜中没有粤菜。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无效推理。

要使题干的论证成立,必须加强这个推理的前提,使之成为有效推理。

选项A如果为真,显然就使得题干的推理由相容选言推理变为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有效式,因而推理有效,论证成立。

2. E。

E项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断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第二,街上没有穿雨衣。

其后件断定,天没下雨。

题干断定:如果天下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则街上有人穿雨衣。

由此,加上E项的第一个条件:街上没人穿雨衣,可推出,天没下雨,或者气温不在零摄氏度以上。

由此,加上E项的第二个条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可推出:天没下雨。

这说明,根据题干的断定,再加上以上两个条件,可推出天没下雨,即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E项一定为真。

3. D。

题干的断定可整理为:(1)如果是名牌产品,则一定质量过硬;(2)如果质量过硬,则一定有高技术含量;(3)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就不会有高技术含量。

由(3)可得(4):如果产品都有高技术含量,则不会忽视技术投资。

由(1)、(2)和(4)可推出I。

由(1)和(2)可推出II。

III不能由题干推出。

4. C。

诸选项中,A、B和C项都能削弱题干中书商的看法,但是,A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几乎没有影响,B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在科幻小说的读者中几乎没有影响,C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对于它的读者有负影响,即起了科幻小说的负促销作用。

显然,C项比A和B项更能削弱题干。

D项不能削弱题干。

E项涉及的是个例,即使能削弱题干,力度也不大。

5. A。

因为如果有吸烟史的人在1995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65%,由题干,这个百分比已经接近于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又考虑到事实上患肺癌的主要是成年人,因此,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绝不会高于有吸烟史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这说明吸烟并没有增加患肺癌的危险。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结论。

五、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中适当的?1. B2. A、B3. A、C4. A、B、C、D5. A、B6. A7. A8. A9. A、C 10. A、B、C、D六、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或不构成条件关系)?1.必要条件2. 充分条件3.不构成条件关系4.充要条件5.必要条件七、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1.这个商店的商品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2. 昨晚小张和小李都没有值班。

3.人大胆,但地不高产。

4.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环境治理问题。

5.老张和老李都当代表,或者都不当代表。

6.衣食足但不能知荣辱,或者衣食不足但能知荣辱。

7. 认识字母但学不好外语。

8.小孩每天不吃巧克力也长得好。

八、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

1.设p表示“明天我去看电影”,q表示“明天我去看展览”,r表示“明天我去游泳”。

则其真值形式为:(p∨ q)∨(⌝(p ∨ q)→ r)。

2.设p表示“明天天睛”,q表示“单位加班”,r表示“明天我们去游泳”,s表示“我们明天去划船”。

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r ∨ s)。

3.设p表示“科学家的预见是正确的”,q表示“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r表示“人类终有一天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 → r)。

4. 设p表示“在场内吸烟”(主语省略,下同),q表示“在场内随地吐痰”,r表示“在场内乱扔废弃物”,s表示“被处以罚款”。

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 ∨ 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