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蓝皮《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逻辑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的规则和方法。
在逻辑学中,人们通过讨论一些透彻的哲学问题来理解和发展逻辑的结构体系。
题目以下是逻辑学的一些课后练习题以及答案。
这些题目涵盖了逻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关系逻辑等。
命题逻辑1. 下列二元关系中,是等价关系的有()。
A. 父亲与儿子B. 兄弟与姐妹C. 夫妻与妻夫D. 同龄人与老少答案:B2. 下面的推理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给出原因;如果不成立,指出原因。
命题 1:世界上所有女人都要结婚。
命题 2:玛丽是一个女人。
结论:玛丽一定要结婚。
答案:不成立。
推理有误,虽然第一条命题可以推出玛丽是一个女人,但是这不能推出玛丽一定要结婚,所以结论不成立。
谓词逻辑3. 对于下列论域,写出其相应的常量集和谓词。
论域:中国人常量集:李明,小王,张三谓词:是中国人4. 给定以下句子,试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述,并使用谓词和常量符号来表示它们。
句子 1: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
句子 2:有些人没有宠物。
答案:句子 1:$\\forall x(Cat(x) \\rightarrow Likes(x,Fish))$句子 2:$\\exists x(\ eg Exists(y)Pet(x,y))$关系逻辑5. 写出下列关系的自反闭包和对称闭包。
关系 $\\{\\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 自反闭包:$\\{\\langle a,a \\rangle,\\langle b,b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c \\rangle\\}$对称闭包:$\\{\\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b \\rangle\\}$6. 写出下列图形所示的定向图的邻接矩阵。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逻辑学导论(2)第一章习题解答逻辑学导论()》1.古希腊有一位智者叫普罗泰哥拉……【答案:D 答案】答案【解析:题干中普罗泰哥拉的推理形式为:解析】解析(p→q)∧(r→q)∧(p∨r)q 选项Ⅰ和Ⅱ中的推理形式也都是如此,而选项Ⅲ中的推理形式则是:(p→q)∧(p→q)∧q p 选项Ⅳ中的推理形式是:(p→q)∧q p2. 只要呆在学术界……【答案:C 答案】答案【解析:题干中,学院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差别在于“只有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靠解析】解析直觉把握生活的种种情感” 。
这是导出论题“小说家呆在学术界不能变伟大”的直接依据。
而这则意味着对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直觉把握乃是小说家成就其伟大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前者一定没有后者。
故选C。
其余各选项均非原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例如,项所支持的论题实际上是呆在学术界有A 助于小说家变得伟大,与原论题刚好相反。
3.上个世纪60 年代初以来……【答案:C 答案】答案【解析:假设C 项的断定不成立,即假设上个世纪60 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解析】解析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并且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那么,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可能不断上升,更难以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之最。
这说明,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则 C 项为真,即从题干可以推出C 项。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
例如,A 项不能从题干推出。
因为尽管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之最,但心血管病仍完全可能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
4.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出现……【答案:C 答案】答案【解析:题干中的论证过程即:因为其他星球不可能同时具备地球上生命形式赖以存解析】解析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其他星球不可能存在与地球上一样的生命。
其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C: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需要像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一样的生存条件。
其余选项均非原论证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例如,A 项中“惟一条件”的说法显然与题干中“至少……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的说法相悖,而 B 项的含义则与原论证的结论相同。
大学蓝皮《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蓝皮《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2. C3. A B C D4. B E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2. 错误3.正确4.错误5. 错误6.正确7.错误8. 错误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宽。
3.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 C2. A B C3. A4. A5. B6. B C7. B8. B9. B C 10. A 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集合2. 非集合3.非集合4.集合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6.集合7.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真包含2. 全异(反对)3.交叉4.真包含于5. 全异6.全异(矛盾)7.全同8. 全异(反对)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1.C AD B2.A B C D3.BA D C4.C A BD5.A CB D九、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1. AB CD2. ABCD E3.A C B4.DAB C5.A B C6.A C B7.同38.BDC A9.A B C D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谓词演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模态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归纳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2. C3. A B C D4. B E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2. 错误3.正确4.错误5. 错误6.正确7.错误8. 错误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宽。
3.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 C2. A B C3. A4. A5. B6. B C7. B8. B9. B C 10. A 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 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 “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集合2. 非集合3.非集合4.集合5. (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6.集合7.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真包含2. 全异(反对)3.交叉4.真包含于5. 全异6.全异(矛盾)7.全同8. 全异(反对)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1.C AD B2.A B C D3.BA D C4.C A BD5.A CB D九、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1. AB CD2. ABCD E3.A C B4.DAB C5.A B C6.A C B7.同38.BDC A9.A B C D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1.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
2. 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
3.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
4.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
5. 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限制正确。
概括错误,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是属种关系。
2. 限制错误,因为“勇敢的人”是对象,“勇敢”是属性,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概括正确。
3.限制正确。
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4.限制错误,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
概括正确。
5. 限制错误,因为限制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
概括错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具有属种关系。
6.限制和概括均正确。
十二、下列表述作为连续限制或连续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不具有属种关系。
2. “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
其余正确。
3.错误。
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其余正确。
十三、下列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正确。
5. 错误。
循环定义。
十四、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
现将应征的定义举出如下四项,请指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过窄。
4.错误。
定义过宽。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十五、下面三例从事实上说明关于“健康”这一概念的所作的相关定义是不确切的。
请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定义各犯有什么错误?1.错误。
定义过宽。
2. 错误。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错误。
定义过宽。
定义含糊。
十六、下列语句是否为语词定义?1.是。
2. 是。
3.不是。
4.是。
十七、下列各题是不是划分?为什么?1.不是划分,是分解。
2. 是划分。
3.是划分。
4.不是划分,是分解。
十八、下列各题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不都正确。
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例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划分标准是篇幅,而“现代小说”的划分标准是时间。
这就造成“长篇小说”与“现代小说”相容。
2. 错误。
多出子项。
兄弟、姐妹不属于直系亲属。
3.错误。
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4.正确。
十九、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多选为错。
1. B。
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于艾滋病菌的人数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的反驳正是指出了这一点。
2. E。
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并且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
因此有的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3. A。
由条件,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又每个围棋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因此,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
这与A项的断定矛盾。
4. A。
I不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
II和III都可能是真的。
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正确。
2. 错误。
3.正确。
4.正确。
5. 正确。
6. 错误。
7.错误。
8. 正确。
9. 正确。
三、运用命题推理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答:上场的是A、C、G、R;不上场的是D、F、P、Q、S、T,推理过程如下:(1)⌝ P →⌝ S 规则P(2)⌝ D ← G 规则P(3)A ↔ C 规则P(4)D ↔⌝ R 规则P(5)⌝ R ←⌝C 规则P(6)⌝ A ∨⌝ P 规则P(7)⌝ S →⌝ T ∧⌝ Q 规则P(8)⌝ R ∨⌝ F 规则P(9)G 规则P(10)⌝ D 规则T,(2)(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1)R 规则T,(4)(10),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2)C 规则T,(5)(1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13)⌝ F 规则T,(8)(11),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4)A 规则T,(3)(1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15)⌝ P 规则T,(6)(14),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6)⌝ S 规则T,(1)(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7)⌝ T ∧⌝ Q 规则T,(7)(1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18)⌝ T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19)⌝ Q 规则T,(17),联言推理分解式四、解答下列各题。
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多选为错。
1. A。
题干的论证运用的推理可整理为:张先生点的菜中或者有川菜,或者有粤菜。
张先生点的菜中有川菜。
所以,张先生点的菜中没有粤菜。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无效推理。
要使题干的论证成立,必须加强这个推理的前提,使之成为有效推理。
选项A如果为真,显然就使得题干的推理由相容选言推理变为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有效式,因而推理有效,论证成立。
2.E。
E项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断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第二,街上没有穿雨衣。
其后件断定,天没下雨。
题干断定:如果天下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则街上有人穿雨衣。
由此,加上E 项的第一个条件:街上没人穿雨衣,可推出,天没下雨,或者气温不在零摄氏度以上。
由此,加上E项的第二个条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可推出:天没下雨。
这说明,根据题干的断定,再加上以上两个条件,可推出天没下雨,即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E项一定为真。
3. D。
题干的断定可整理为:(1)如果是名牌产品,则一定质量过硬;(2)如果质量过硬,则一定有高技术含量;(3)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就不会有高技术含量。
由(3)可得(4):如果产品都有高技术含量,则不会忽视技术投资。
由(1)、(2)和(4)可推出I。
由(1)和(2)可推出II。
III不能由题干推出。
4.C。
诸选项中,A、B和C项都能削弱题干中书商的看法,但是,A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几乎没有影响,B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在科幻小说的读者中几乎没有影响,C项是说科幻小说的评论对于它的读者有负影响,即起了科幻小说的负促销作用。
显然,C项比A 和B项更能削弱题干。
D项不能削弱题干。
E项涉及的是个例,即使能削弱题干,力度也不大。
5. A。
因为如果有吸烟史的人在1995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65%,由题干,这个百分比已经接近于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又考虑到事实上患肺癌的主要是成年人,因此,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占全部肺癌患者的比例,绝不会高于有吸烟史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这说明吸烟并没有增加患肺癌的危险。
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结论。
五、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中适当的?1. B2. A、B3. A、C4. A、B、C、D5. A、B6. A7. A8. A9. A、C 10. A、B、C、D六、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或不构成条件关系)?1.必要条件2. 充分条件3.不构成条件关系4.充要条件5.必要条件七、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1.这个商店的商品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2. 昨晚小张和小李都没有值班。
3.人大胆,但地不高产。
4.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环境治理问题。
5.老张和老李都当代表,或者都不当代表。
6.衣食足但不能知荣辱,或者衣食不足但能知荣辱。
7. 认识字母但学不好外语。
8.小孩每天不吃巧克力也长得好。
八、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
1.设p表示“明天我去看电影”,q表示“明天我去看展览”,r表示“明天我去游泳”。
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p ∨ q)→ r)。
2.设p表示“明天天睛”,q表示“单位加班”,r表示“明天我们去游泳”,s表示“我们明天去划船”。
则其真值形式为:(p ∧⌝ q)→(r ∨ s)。
3.设p表示“科学家的预见是正确的”,q表示“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r表示“人类终有一天无法在地球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