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外电:NASA拟派智能机器人探测格陵兰岛

合集下载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后果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后果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后果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8日,格陵兰岛西部伊卢利萨特,一艘船在漂浮的冰山之间行驶。

当地时间8月29日,发布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格陵兰岛不断融化的冰层将最终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27厘米,极端状况下甚至达到78厘米。

这一结论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测。

据美联社8月29日报道,这份研究的预测之所以远高于先前,是因为一种叫做“僵尸冰”的东西。

据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丹麦和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US)冰川学家威廉·科尔根(WilliamColgan)介绍,“僵尸冰”虽然依旧附着于较厚的冰层上,但由于其母冰川接收的降雪更少,不再能够补充“僵尸冰”,得不到补充的“僵尸冰”将不可避免地融化,并抬高海平面。

“这是死冰,将会融化并从冰盖上消失。

”科尔根在接受采访时说,不管人类现在采取何种气候方案,这些冰终将归于大海。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杰森·鲍克斯(JasonBox)称,这一研究结论“差不多相当于一脚踏进坟墓”。

202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曾预测,到2100年,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6至13厘米。

人工智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人工智能的高效、准确和自动化特点,为海洋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本文将着重探讨人工智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应用。

一、海洋资源开发中的人工智能应用1. 海洋勘探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海底地质勘探、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潜在的海洋资源区域。

同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对海底地质进行三维建模,帮助资源开发者高效利用海洋资源。

2. 海洋交通与航运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导航、海洋交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化的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预测海洋交通状况,提供最佳的航线选择和交通流动方案,从而提高航运效率,降低碰撞和事故风险。

3. 海洋渔业管理人工智能在海洋渔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渔业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帮助渔业管理者做出科学的捕捞决策,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辅助鱼类种类和大小的识别,提高渔业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二、海洋资源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应用1. 海洋生物保护人工智能在海洋生物保护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物种识别和监测能力。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海洋生物,包括珊瑚、鱼类等,为科学研究和保护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将大量的海洋生物图像和数据进行模式分析,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2. 海洋污染监测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无人机、卫星等技术采集的海洋图像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预警污染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

3. 海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对海洋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I在海洋探索中的应用调研报告

AI在海洋探索中的应用调研报告

AI在海洋探索中的应用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海洋探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AI在海洋探索中的应用进行调研,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一、AI在海洋勘探与测量中的应用AI在海洋勘探与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深海勘探、海底地质调查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1.1 海洋地震勘探AI技术可以分析海洋地震数据,识别地震信号,并对地壳运动进行预测。

通过AI算法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前预警灾害。

1.2 海洋地质调查AI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可自动化地分析岩石样品和海底沉积物,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通过AI的辅助,可以深入了解海底地质构造,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1.3 海洋生态环境研究通过AI技术,可以对海洋生物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研究。

AI还可分析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支持。

二、AI在海洋气象预测和海洋交通中的应用AI在海洋气象预测和海洋交通中也有广泛应用,对于保障海洋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2.1 海洋气象预测通过分析大量气象数据,AI技术可以对海洋气象进行准确预测,如风力、海浪和海雾等。

这对于船舶避险、渔业安全和海上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海洋交通管理AI技术可用于监测海洋交通、优化船舶航线规划和提高船舶安全管理。

通过AI的应用,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海洋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AI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AI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3.1 海洋资源开发通过AI技术,可以对海洋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风能等进行高效勘探和开发。

AI还可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确保资源开发活动的可持续性。

3.2 海洋环境保护AI技术可通过对海洋环境数据的分析和监测,帮助及时发现和预警污染物,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水平。

2024江西高考真题地理(教师版)

2024江西高考真题地理(教师版)

2024江西高考真题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越南是东南亚最大的摩托车拥有国之一。

相对于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拥有量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

M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国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

2019年该公司在越南投资建厂,年产20万辆,并计划在新厂设立研发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越南民众纷纷转而购买电动摩托车,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 环保B. 经济C. 舒适度D. 质量2. M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A. 提升产品产能B. 提高技术水平C. 降低生产成本D. 适应当地市场3. M公司的投资有利于越南相关产业()①劳动力价格降低①能耗总量减少①转型升级加速①国际竞争力提升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生长期短的早稻品种,产量一般不高。

我国研发的水稻高速育秧机突破了传统育秧模式,将育秧搬至工厂,通过智能控制,提前和缩短了早稻育秧的时间,可为早稻生长赢得更长的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应用高速育秧机克服的传统育秧限制因素主要是()A. 养分B. 气温C. 水分D. 光照5. 与传统育秧比,采用高速育秧机育秧主要是为了()A. 增加育秧数量B. 改良水稻品种C. 提高水稻产量D. 节约耕地资源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

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公路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占三者总量的比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 甲>丁>丙>乙D. 乙>丙>丁>甲7. 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可能是()A. 湖南、上海、山西、重庆B. 山西、湖南、上海、重庆C. 湖南、山西、重庆、上海D. 山西、上海、重庆、湖南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

格陵兰岛效应

格陵兰岛效应

格陵兰岛效应格陵兰岛效应是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冰盖融化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正反馈机制。

本文将从格陵兰岛的地理特点、气候变化对格陵兰岛的影响以及格陵兰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格陵兰岛的地理特点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间,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该岛屿面积约为2.17百万平方公里,其中约80%被冰盖覆盖,冰盖厚度可达1.5-3千米。

格陵兰岛冰盖是全球第二大冰盖,仅次于南极洲的冰盖。

格陵兰岛的冰盖主要由积累的降水和冰川的积累形成。

冰盖的融化主要发生在夏季,而冬季则会重新积累冰雪。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岛的冰盖开始加速融化,这导致了格陵兰岛效应的出现。

2. 气候变化对格陵兰岛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格陵兰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的气温升高。

根据科学研究,过去几十年来,格陵兰岛的气温上升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两倍以上。

气温升高使冰盖融化速度加快,进而导致了冰盖的减少。

其次,气候变化引发了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导致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这会导致海水体积的增加,从而引发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不仅直接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飓风、洪水等。

3. 格陵兰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格陵兰岛效应是指格陵兰岛冰盖融化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正反馈机制。

当格陵兰岛冰盖融化时,暴露出的海洋和陆地表面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能,从而导致更多的热量被吸收,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

格陵兰岛的融化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这些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此外,融化的冰盖还会导致海洋中的盐度和温度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海洋环流系统,对全球气候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

格陵兰岛效应的加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格陵兰岛的冰盖将继续融化,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

极寒地区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空冷岛上研究与应用

极寒地区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空冷岛上研究与应用

极寒地区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空冷岛上研究与应用摘要(黑体五号):极寒地区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空冷岛上研究与应用属内蒙地区首例,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应用的一个热点,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测温形式具有非接触式、反映速度快的优点,基于红外成像的测温仪可测量物体的温度场分布,监视整体温度分布动态。

本文针对2×660MW直接空冷机组,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结合巡检机器人,达到对整个空冷岛的大面积管束进行全覆盖温度测量、显示、报警及数据分析等功能,有效保障了空冷岛在冬季运行安全,提高机组冬季运行经济性。

关键词(黑体五号):极寒地区智能机器人引言(黑体五号):直接空冷系统由于节约水资源、造价低、运行调节灵活的优点,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电站冷端有广泛应用。

北方冬季的严寒天气,对空冷岛的安全运行也提出了严峻考验,存在空冷岛翅片管束冻结的风险。

尤其是为了提高机组经济性,降低机组煤耗,在冬季时,空冷岛运行在较低背压下,使得空冷岛冻结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空冷岛通常在抽真空管线、凝结水管线、凝结水联箱等处设有一定数量的热电阻温度测点,用于运行状态检测,但这些温度测点的代表性有限,在空冷岛管束冻结监测中存在严重的滞后及大量监控盲区,进而易引起管束冻结变形,破裂泄露等事故发生,影响设备安全。

而空冷岛散热器面积大,如依赖人工巡检,巡检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易出现巡检不到位,发现不及时的情况。

近年来,不少空冷岛通过加装线缆式测温温度场监控系统实现对管束翅片的温度监控,但线缆式测温仍为点测温形式,只能反映单点温度,以点代面,监测散热器表面温度,在大量布置时,敷设线缆又会遮挡散热面积,往往存在测点监测不全面的缺点。

1、空冷岛的基本情况:本文的空冷岛为2台660MW直接空冷机组配套空冷岛,每台机组空冷岛为8×7单元,风机单元结构与常规空冷A型结构布置不同,为M型布置结构,其特点是将原有的大A型散热器,拆为并列布置的两个小A,形成M型结构,较常规空冷,散热管束长度变短,减低了阻力损失,提高了抗冻性能,风机单元结构形式如图1。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DEM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DEM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DEM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的冰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格陵兰冰盖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冰盖,其形态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格陵兰冰盖进行精准的测量和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这项工作中,卫星遥感技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和意义。

ICESat(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3年推出的一颗专门用于测量地球表面冰盖、云层和陆地高程的卫星。

通过激光雷达探测技术,ICESat卫星可以测量地表的高程信息,并且具有高度精度和全球覆盖范围的特点。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来建立格陵兰冰盖的数字高程模型,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格陵兰冰盖的地表高程信息,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DEM的过程需要经历几个主要的步骤。

首先是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ICESat卫星的测高数据可以通过NASA的数据中心进行获取,通常以数据集的形式进行发布。

在获取到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去除异常点、填补缺失数据等。

然后是DEM的建模方法选择。

DEM建模主要有插值法、回归法、机器学习等方法,针对ICESat卫星测高数据,通常采用插值法来进行DEM的建模。

最后是DEM的验证和精度评估。

建立好的DEM需要进行验证和精度评估,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格陵兰冰盖DEM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EM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格陵兰冰盖的地表高程信息,对于格陵兰冰盖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DEM可以用于监测格陵兰冰盖的变化情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格陵兰冰盖正在面临着快速的融化和减速。

利用DEM可以实时监测格陵兰冰盖的融化情况,为冰盖变化的研究和气候变化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

格陵兰岛效应

格陵兰岛效应

格陵兰岛效应格陵兰岛效应是指地球上的格陵兰岛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格陵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一大岛屿。

格陵兰岛以其巨大的冰盖而闻名,冰盖覆盖了岛屿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可达数千米。

因此,格陵兰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

格陵兰岛效应的主要影响之一是全球海平面上升。

由于格陵兰岛冰盖的融化,大量的水源流入大西洋,进一步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格陵兰岛上的冰层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米。

这将对沿海地区、岛屿国家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格陵兰岛效应还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格陵兰岛冰盖的融化,大量的冰水流入大西洋,改变了海洋循环系统。

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温度分布和气候模式有深远影响。

格陵兰岛效应导致大西洋表层水温度上升,进而影响了热带地区的风向和降雨模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

此外,格陵兰岛效应还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格陵兰岛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的淡水进入大西洋,破坏了海洋的盐度平衡。

盐度变化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迁徙路径,对海洋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尤其是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更加敏感,格陵兰岛效应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影响更为显著。

最后,格陵兰岛效应还会导致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

冰盖的融化释放了巨量的冰水和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格陵兰岛效应增加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和强度,对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格陵兰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对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和监测格陵兰岛效应的发展,以更好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也需要全球合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减缓和适应格陵兰岛效应带来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电:NASA拟派机器人探测格陵兰岛
5月4日美国航天局(NASA)的一名发言人周五说,一个机器人探测器将于下周在寒冷的格陵兰岛开始漫游,收集数据协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这片浩瀚冰原的变化。

NASA称,这个机器人将携带所谓的探地雷达来研究冰雪是如何层层累积形成冰原的。

NASA的火星探测器自去年8月在火星登陆之后,在过去6个月中因其对这个红色星球表面的探测活动屡屡登上头条新闻。

这个格陵兰岛探测器昵称为格罗弗(GROVER),即格陵兰远程遥控探索研究车的缩写。

NASA在一份新闻稿中称,去年夏天异乎寻常的高温导致约97%的冰原表面融化,科学家们希望格罗弗能够探测这次极端融化之后形成的冰层的状况。

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冰川学家洛拉-凯尼格是这项计划的科学顾问。

他说:格罗弗这样的机器人将成为冰川研究的新工具。

格罗弗是由参加在戈达德举行的工程研究夏令营的学生们研发的。

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的达特茅斯学院研发的另一个名为冷酷的机器人将在6月加入这项计划,它将携带更多工具进行冰川和大气取样研究。

机器人完全靠收集阳光和冰川反射光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

机器人携带的探地雷达向冰原发射雷达脉冲电波,电波自冰面下的区域反射回来,从而使研究人员了解关于冰雪层特征的信息。

格罗弗的探测活动将从一个冰原约厚3公里的地点开始。

从那里,它将以平均2公里的时速爬行。

探测活动预计将持续到6月8日。

利用极地探测器进行的研究活动不需要借助飞机或卫星,是探测这类环境的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