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 的,有的小题有多项是正确的。
把正确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
全部选对 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 如图所示,两块固连在一起的物块 a 和b ,质量分别为 m a 和m b ,放 在水平的光滑桌面上。
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 F a 和拉力 F b ,已知F a >F b ,贝y a 对b 的作用力 A.必为推力 B.必为拉力 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可能为零2. 用光照射处在基态的氢原子,有可能使氢原子电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光的光强足够大,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B. 只要光的频率足够高,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C. 只要光子的能量足够大,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D. 只要光照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3•如图所示,一 U 形光滑导轨串有一电阻 R ,放置在匀强的外磁 导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一电阻可忽略不计但有一定质量的金 ab 跨接在导轨上,可沿导轨方向平移。
现从静止开始对 ab 杆施 的恒力F ,若忽略杆和 U 形导轨的自感,则在杆运动过程中,下 说法是正确的A. 外磁场对载流杆ab 的作用力对ab 杆做功,但外磁场的能量是不变的B. 外力F 的功总是等于电阻 R 上消耗的功C. 外磁场对载流杆ab 作用力的功率与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两者的大小是相等的D. 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存在最大值4. 如图所示,放置在升降机地板上的盛有水的容器中,插有两根相对容器的位置是固定的玻璃管 和b ,管的上端都是封闭的,下端都是开口的。
管内被水各封有一定质量 体。
平衡时,a 管内的水面比管外低,b 管内的水面比管外高。
现令升降 止开始加速下降,已知在此过程中管内气体仍被封闭在管内, 且经历的过 为绝热过程,则在此过程中A. a 中气体内能将增加,b 中气体内能将减少B. a 中气体内能将减少, b 中气体内能将增加C. a 、b 中气体内能都将增加D. a 、b 中气体内能都将减少5. 图示为由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弯曲成的 双U 形管” a 、b 、c 、d 为其四段竖直的部分,其中a 、 d 上端是开口的,处在大气中。
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目录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3年9月 (1)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6)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试卷 (14)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 (25)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45)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 (70)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7.9.2 (90)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 (104)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113)第27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123)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3年9月一、(20分)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已知L1的焦距f1=f , 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__________边,到L2的距离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倍(虚或实)、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把两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给定的原物体在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____________边移动距离_______________.这个新的像是____________像(虚或实)、__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一个氢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4.86×10-7m.试计算这是氢原子中电子从哪一个能级向哪一个能级(用量子数n表示)跃迁时发出的?已知氢原子基态(n=1)的能量为E l=一13.6eV=-2.18×10-18J,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
三、(2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4.20 kg的铝合金构件升温。
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90.0℃的1.200 kg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0=10℃升温到66.0℃以上(含66.0℃),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0.880×l03J·(Kg·℃)-1,水的比热容c0 =4.20×103J·(Kg·℃)-1,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2002年第1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全卷共七题,总分为140分.一、(15分)今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现把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为如下情景:v 为竖直向上的风速,沙尘颗粒被扬起后悬浮在空中(不动).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相当于空气不动而沙尘以速度v 竖直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此阻力可用下式表达2f Av αρ=其中α为一系数,A 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ρ为空气密度.(1)若沙粒的密度 33S 2.810kg m ρ=⨯⋅-,沙尘颗粒为球形,半径42.510m r =⨯-,地球表面处空气密度30 1.25kg m ρ=⋅-,0.45α=,试估算在地面附近,上述v 的最小值1v .(2)假定空气密度ρ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为0(1)Ch ρρ=-,其中0ρ为0h =处的空气密度,C 为一常量,411.1810m C -=⨯-,试估算当19.0m s v =⋅-时扬沙的最大高度.(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二、(20分)图预19-2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皆为C ,K 为一单刀双掷开关。
开始时两电容器均不带电(1)第一种情况,现将K 与a 接通,达到稳定,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再将K 与a 断开而与b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_。
(2)第二种情况,现将K 与b 接通,达到稳定,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再将K 与b 断开而与a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_。
三、(20分)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在本世纪初叶将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在完成预定任务后,飞船于4月1日16时51分安全着陆,共绕地球飞行108圈。
(1)飞船的名称是什么?(2)飞船在运行期间,按照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指令成功地实施了数百个动作,包括从椭圆轨道变换成圆轨道等.假如把飞船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的运动都当作圆周运动处理,试粗略估计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已知地球半径66.3710m R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2002年9月度29.80m s g =⋅-四、(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 、B 、C ,用带有阀门K 1、K 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 1.00m h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1mol的氦(He ),B 中装有1mol 的氪(Kr ),C 中装有lmol 的氙(Xe ),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K 1、K 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1He 4.00310kg mol μ--=⨯⋅31Kr 83.810kg mol μ--=⨯⋅31Xe 131.310kg mol μ--=⨯⋅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均为 3/2R ,R 为普适气体常量.五、(20分)图预19-5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 30.0cm f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1和 L 2.若在L 1的前焦面上距主光轴下方14.3cmy =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 ,已知其像S '与S 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试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六、(20分)一个长为1L ,宽为2L ,质量为m 的矩形导电线框,由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杆构成,静止放置在不导电的水平桌面上,可绕与线框的一条边重合的光滑固定轴ab 转动,在此边中串接一能输出可变电流的电流源(图中未画出)。
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 赛 试 卷全卷共七题,总分为140分。
一、(20分)某甲设计了一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 、B 、C 为三个容器,D 、E 、F 为三根细管。
管栓K 是关闭的。
A 、B 、C 及细管均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 1和h 2 ,如图所示。
A 、B 、C 的截面半径为12cm ,D 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 ,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
”乙认为不可能。
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处,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 ,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何在。
甲又进一步演示。
在拧开管栓K 前,先将喷管D 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
1.论拧开K 后水柱上升的原因。
2.当D 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 后D 中静止水面与A 中水面的高度差。
3.论证水柱上升所需的能量来源。
二、(18分)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图面指向纸外,磁感强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ΔB/Δt = K(K为一正值常数)。
圆柱形区域外空间中没有磁场。
沿图中AC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与半径OA的夹角α= π/4 。
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点的距离为x ,求从A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大小。
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的绝缘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Array1、2、3 ,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C为三角形的中心。
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 ,带电量皆为q 。
质点1、3之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
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处时,其速度为多少?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
在图复19-4-1中,E为可调的直流电源,K为电键,L为待测线圈的自感系数,r L为线圈的直流电阻,D为理想二极管,r为用电阻丝做成的电阻器,A为电流表。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一、(20分)某甲设计了1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 、B 、C 为3个容器,D 、E 、F 为3根细管,管栓K 是关闭的.A 、B 、C 及细管D 、E 中均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1h 和1h 如图所示.A 、B 、C 的截面半径为12cm ,D 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 ,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乙认为不可能.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外,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 ,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甲又进一步演示.在拧开管栓K 前,先将喷管D 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处.(1).论证拧开K 后水柱上升的原因.(2).当D 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 后D 中静止水面与A 中水面的高度差.(3).论证水柱上升所需能量的来源. 二、 (18 分) 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 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B t K ∆∆=(K 为一正值常量),圆柱形区外空间没有磁场,沿图中AC 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 与半径OA 的夹角/4απ=.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 点的距离为x ,求从A 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的大小.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绝缘的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1、2、3,位于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C 为三角形的中心,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 ,带电量皆为q 。
质点 1、3之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
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 处时,其速度大小为多少? 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在图复19-4-1中,E 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2019年全国物理竞赛中学预赛试卷_0

2019年全国物理竞赛中学预赛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全国物理竞赛中学预赛试卷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时间3小时一、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
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中的方括号内。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束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在玻璃表面处发生折射现象,这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于真空中的速度有关B.白纸上有两个非常靠近的小黑斑,实际上是分开的,没有重叠部分。
但通过某一显微镜所成的象却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没有分开的光斑,这与光的衍射现象有关C.雨后虹的形成与光的全反射现象有关D.老年人眼睛常变为远视眼,这时近处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看不清2.图中A、B为两块金属板,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点电荷自贴在近A板处静止释放。
已知当A、B 两板平行、两板的面积很大且两板间的距离很小时,它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为u0,在下列情况下以的速度,则[ ]A.若A、B两板不平行,则uB.若A板面积很小,B板面积很大,则uC.若A、B两板间的距离很大,则uD.不论A、B两板是否平行、两板面积大小及两板间距离多少,u都等于u03.α粒子和β粒子都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均匀磁场中,发现这两种粒子沿相同半径的圆轨道运动。
若α粒子的质量为m1、β粒子的是质量为m2,则α粒子与β粒子的动能之比是[ ]D. m1m24m2m14.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有可能[ ]A.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减少B.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增加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5.图示两条虚线之间为一光学元件所在处,AB为其主光轴,P是一点光源,其傍轴光线通过此光学Q元件成像于Q 点。
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 赛 试 卷全卷共七题,总分为140分。
一、(20分)某甲设计了一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 、B 、C 为三个容器,D 、E 、F 为三根细管。
管栓K 是关闭的。
A 、B 、C 及细管均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 1和h 2 ,如图所示。
A 、B 、C 的截面半径为12cm ,D 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 ,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
”乙认为不可能。
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处,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 ,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何在。
甲又进一步演示。
在拧开管栓K 前,先将喷管D 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
1.论拧开K 后水柱上升的原因。
2.当D 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 后D 中静止水面与A 中水面的高度差。
3.论证水柱上升所需的能量来源。
二、(18分)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图面指向纸外,磁感强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ΔB/Δt = K(K为一正值常数)。
圆柱形区域外空间中没有磁场。
沿图中AC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与半径OA的夹角α= π/4 。
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点的距离为x ,求从A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大小。
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的绝缘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Array1、2、3 ,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C为三角形的中心。
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 ,带电量皆为q 。
质点1、3之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
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处时,其速度为多少?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
在图复19-4-1中,E为可调的直流电源,K为电键,L为待测线圈的自感系数,r L为线圈的直流电阻,D为理想二极管,r为用电阻丝做成的电阻器,A为电流表。
19届物理竞赛预赛(重新排版,共4页)

第十九届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预赛 试卷全卷共七题,总分为 140分。
一、(15分)今年三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现把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为如下情景:v 为竖直向上的风速,沙尘颗粒被扬起后悬浮在空中(不动)。
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相当于空气不动而沙尘以速度 v 竖直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此阻力可用下式表达2Av f αρ=,其中α为一系数,A 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ρ为空气密度。
⑴若沙粒的密度3108.2⨯=s ρkgm -3,沙尘颗粒为球形,半径4105.2-⨯=r m ,地球表面处空气密度25.10=ρkgm -3,45.0=α,试估算在地面附近,上述v 的最小值v 1。
⑵假定空气密度ρ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为)1(0Ch -=ρρ其中o ρ为h o =处的空气密度,C 为一常量,C 41018.1-⨯=m -1,试估算当v 0.9=ms -1时扬沙的最大高度。
(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二、(20分)图预19-2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均为C ,K 为一单刀双掷开关。
开始时两个电容器均不带电。
⑴第一种情况,先将K 于a 接通,达到稳定,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 ;在将K 于a 断开而于b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的电能等于 。
⑵第二种情况,。
先将K 于b 接通,达到稳定,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 ;在将K 于b 断开而于a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的电能等于三、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在本世纪初叶将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无人试验飞船。
在完成预定任务后,飞船于4月1日16时51分安全着陆,共绕地球飞行108圈。
⑴飞船的名称是什么?⑵飞船在运行期间,按照地面指挥中心指令成功地实施了数百个动作,包括从椭圆轨道变换成园轨道等。
假如把飞船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的运动都当做圆周运动处理,试粗略估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全卷共七题,总分为140分.
一、(15分)今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现把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为如下情景:v 为竖直向上的风速,沙尘颗粒被扬起后悬浮在空中(不动).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相当于空气不动而沙尘以速度v 竖直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此阻力可用下式表达
2
f Av αρ= 其中α为一系数,A 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ρ为空气密度.
(1)若沙粒的密度 33S 2.810kg m ρ=⨯⋅-,沙尘颗粒为球形,半径42.510m r =⨯-,地球表面处空气密度30 1.25kg m ρ=⋅-,0.45α=,试估算在地面附近,上述v 的最小值1v .
(2)假定空气密度ρ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为0(1)Ch ρρ=-,其中0ρ为0h =处的空气密度,C 为一常量,411.1810m C -=⨯-,试估算当19.0m s v =
⋅-时扬沙的最大高度.(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
二、(20分)图预19-2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
动势为E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皆为C ,K 为一
单刀双掷开关。
开始时两电容器均不带电
(1)第一种情况,现将K 与a 接通,达到稳定,
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
再将K 与a 断开而与b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
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_。
(2)第二种情况,现将K 与b 接通,达到稳定,
此过程中电池内阻消耗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
再将K 与b 断开而与a 接通,此过程中电池供给
的电能等于___________。
三、(20分)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在本世纪初叶将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在完成预定任务后,飞船于4月1日16时51分安全着陆,共绕地球飞行108圈。
(1)飞船的名称是什么?
(2)飞船在运行期间,按照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指令成功地实施了数百个动作,包括从椭圆轨道变换成圆轨道等.假如把飞船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的运动都当作圆周运动处理,2002年9月
试粗略估计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已知地球半径66.3710m R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29.80m s g =⋅-
四、(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
器A 、B 、C ,用带有阀门K 1、K 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
心的高度差 1.00m h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1mol
的氦(He ),B 中装有1mol 的氪(Kr ),C 中装有lmol 的氙(Xe ),
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
K 1、K 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
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
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31He 4.00310kg mol μ--=⨯⋅
31Kr 83.810kg mol μ--=⨯⋅
31
Xe 131.310kg mol μ--=⨯⋅ 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 ,所吸收
的热量均为 3/2R ,R 为普适气体常量.
五、(20分)图预19-5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 30.0cm f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
凸透镜L 1和 L 2.若在L 1的前焦
面上距主光轴下方14.3c m
y =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 ,已知其像
S '与S 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
称的.试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
六、(20分)一个长为1L ,宽为2L ,质量为m 的矩形导电线
框,由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杆构成,静止放置在不导电的水平
桌面上,可绕与线框的一条边重合的光滑固定轴ab 转动,在
此边中串接一能输出可变电流的电流源(图中未画出)。
线框
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沿水平方向且与转轴垂
直,俯视图如图预19-6所示。
现让电流从零逐渐增大,当电
流大于某一最小值min I 时,线框将改变静止状态。
(1)求电流值min I 。
(2)当线框改变静止状态后,设该电流源具有始终保持恒定
电流值0I 不变(0min I I >)的功能。
已知在线框运动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
试分析线框的运
动状况。
七、(25分)如图预19-7所示,在长为0.1=l m 、质量为B 30.0kg m =的车厢B 内的右壁处,放一质量A 20.0kg m =的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向右的水平拉力120.0N F =作用于车厢,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车厢B 在最初2.0 s 内移动的距离 5.0m s =,且在这段时间内小物块未与车厢壁发生过碰撞.假定车厢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小物块与车厢壁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的.求车厢开始运动后4.0 s 时,车厢与小物块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