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常姗姗;苗欢欢;周显礼【摘要】颈部淋巴结肿大涉及多种疾病,对于肿瘤患者,明确是否具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快捷、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随着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日益提高.本文就各种超声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0)012【总页数】4页(P838-841)【关键词】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作者】常姗姗;苗欢欢;周显礼【作者单位】150086 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处腹部超声科;150086 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处腹部超声科;150086 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处腹部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33.4人体约有400~450个淋巴结,其中60~70个位于头颈部。
颈部淋巴结肿大涉及多种疾病,对于肿瘤患者,明确是否具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快捷、可重复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并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筛查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日益提高,现综述如下。
一、常规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1.二维超声。
作为颈部淋巴结最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二维超声可提供较为准确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恶性颈部淋巴结的典型超声特点包括:淋巴结增大,边界不清,长径与短径比值(L/T)<2,部分可有融合,淋巴门回声消失,皮质增厚,回声不均匀,淋巴结内出现强回声、钙化或液化坏死。
有学者[2]通过对3513例食管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认为超声对最大径<5 mm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84%,特异性93%;对于最大径>5 mm的淋巴结诊断敏感性94%,特异性98%。
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研究

4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3月 第2卷第6期淋巴结在临床中出现病变的因素较多,例如肿瘤的转移、局部及全身出现的感染等。
而在临床检查中,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对患者淋巴结的大小、血供、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进行检查,从而使临床治疗获得准确的依据。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超声诊断的方法来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现将研究报告公布如下。
1 一般资料以及主要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颈部浅表淋巴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9例,女性患者为2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6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82±7.45)岁;患者淋巴结的长径区间为15~50mm,患者淋巴结的平均长径为(36.17±5.64)mm;患者淋巴结的厚径区间为5~15mm,患者淋巴结的平均厚径为(12.14±3.68)mm。
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存在可比的条件。
1.2 主要方法所入选的所有患者均将体位进行摆好,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并且应该将需要接受检查的部位进行展开,并使其保持平整,以能够保障超声检查机器的探头能够充分的接触到需要检查的部位,从而提高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5~13MHz,当探头接触到需要检查的部位后,接下来便是对患者的检查部位进行超声横向扫描检查和超声纵向扫描检查,在进行超声检查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患者的病灶部位的长径、位置、短径、回声以及边界特征等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还应该保证超声聚焦点能够对准患者的靶向器官,使患者靶向器官的动脉流速、血流情况以及阻力指数能够被计算和测量,从而充分的对其进行了解,与此同时,还应该保证扫描的深度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当扫描结束后,对患者的良性淋巴结以及恶性淋巴结的血流类型、大小、边界、淋巴结门、L/ S<2等图像方面的特点。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 发病率,发病原因主要与淋巴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以及转 移瘤等有关[1]。超声检查是目前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 性的有效方法,该种诊断技术能查看患者淋巴结的血供、形 态、内部回声以及大小等,可为临床 治 疗 提 供 可 靠 依 据[2]。 为了分析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笔者通过选 取本院收治的41例颈部淋巴结患者进行研究,按其良恶性 分为两组,并对比其超声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技术应用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10月第20期
文章编号:WHR2018052545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范宏光
吉林省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吉林 吉林 132506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1例颈部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其良恶性分为良性淋巴结组以及恶性淋巴结组,将其超声检查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 别诊断价值。结果:对良性淋巴结组与恶性淋巴结组的大小、L/S、淋巴结门、边界、血流类型等特征实施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 计意义(犘 <0.05);41例颈部淋巴结患者经病理检查,有22例为良性,19例为恶性;在超声检查中,良性为21例,准确率为95.45%, 恶性为19例,准确率为100.00%(犘 >0.05)。结论: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超声;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
2 结果 2.1 良恶性淋巴结超声图像的差异
对良性淋巴 结 组 与 恶 性 淋 巴 结 组 的 大 小、L/S、淋 巴 结 门、边界、血流类型等特征实施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
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定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

短篇论著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定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Thediagnosticvalueoftissueimagingandquantitativetechniqueofacousticpalpationinbenignandmalignantthy ̄roidnodulesunderthebackgroundofHashimoto'sthyroiditis费正东1ꎬ2ꎬ邹大中21.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超声科㊀江苏㊀沭阳㊀223600ꎻ2.徐州医科大学江阴临床学院㊀江苏㊀江阴㊀214400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定量(VTIQ)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ꎮ方法㊀回顾分析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189个甲状腺结节临床资料ꎬ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ꎬ分析VTIQ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ꎮ结果㊀189个结节中ꎬ良性结节107个ꎬ恶性结节82个ꎮACRTI ̄RADS诊断恶性结节69个ꎬ良性结节93个ꎬ敏感度84.1%ꎬ特异度86.9%ꎬ准确度85.7%ꎻVTIQ技术诊断恶性结节71个ꎬ良性结节93个ꎬ敏感度86.6%ꎬ特异度86.9%ꎬ准确度86.8%ꎮ结论㊀VTIQ技术在鉴别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ꎮʌ关键词ɔ㊀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581ꎻR445.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1 ̄0133 ̄05㊀㊀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定量(virtualtouchtissueim ̄agingquantificationꎬVTIQ)技术是一种新的基于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ꎬ可获取组织弹性的定量特征ꎬVTIQ技术已被用于鉴别乳腺㊁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ꎬ但在鉴别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 sthy ̄roiditisꎬ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报道较少[6 ̄8]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189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ꎬ旨在探讨VTIQ技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12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189个结节)ꎬ其中男性51例ꎬ女性76例ꎬ年龄16~78岁ꎬ平均(38.2ʃ15.7)岁ꎮ结节大小0.7cmˑ0 5cm~5.6cmˑ2.4cmꎬ最大径0.5~5.6cmꎬ平均(1.47ʃ0.58)cmꎮ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以及VTIQ技术检查ꎻ2)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HT背景下合并的良性或恶性结节ꎻ3)结节最大径ȡ5mm且非纯囊性ꎻ4)对于多作者简介:费正东(1982 ̄)ꎬ男ꎬ江苏宝应人ꎬ徐州医科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通信作者:邹大中㊀主任医师ꎬ硕士生导师㊀E ̄mail:zoudazhong1964@sina.com发的结节ꎬ选取其中最具有可疑恶性特征或最大的结节进行检查ꎮ排除标准:1)海绵状结节或囊实性结节(实性部分<25%)ꎻ2)既往有头颈部放疗史或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史ꎻ3)无手术后病理结果或穿刺病理结果不明确ꎻ4)孕妇ꎮ1.2㊀检查方法常规超声采用德国SiemensAcusonS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ꎬ仪器配有VTIQ成像软件ꎬ选用9L4(4~9MHz)及18L6(6~18MHz)线阵探头ꎬ其中9L4探头用于VTIQ技术检查ꎬ18L6探头用于常规超声检查ꎮ所有操作均由5年以上甲状腺超声检查及弹性超声检查经验的医师完成ꎮ患者取仰卧位ꎬ参照ACRTI ̄RADS评估标准ꎬ详细记录结节的成分㊁回声㊁形态㊁边界以及局灶性强回声等五方面信息ꎮVTIQ成像切换至ARFI模式ꎬ选取甲状腺结节最大切面ꎬ当图像最为清晰时嘱患者屏住呼吸ꎬ进入VTIQ模式ꎬ显示VTIQ质量模式图和速度模式图ꎬ分别进行图像采集ꎮ基于VTIQ质量模式ꎬ可显示以彩色编码的剪切波弹性质量分布图ꎬ其SWV弹性质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红色ң黄色ң绿色ꎻ将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ꎬROI)放置于质量模式图中分布均匀的绿色区域进行SWV测量ꎮ然后将界面切换至VTIQ速度模式ꎬ基于VTIQ速度模式ꎬ可显示以彩色编码的SWV的二维空间分布ꎬ图像中SWV331由低至高分别为蓝色ң绿色ң黄色ң红色ꎬ以结节周围背景组织呈均匀的浅蓝色或淡绿色㊁病灶内部呈现红色或黄色为标准获取VTIQ速度模式图ꎮ在速度模式图中ꎬ将ROI放置于结节内剪切波弹性成像质量高的部位ꎬ同时尽量规避结节中钙化和囊性区域ꎮ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ꎬ通常进行结节内多部位的SWV数据测量(ȡ5个)ꎬ采集并记录SWV的最大值㊁最小值㊁平均值ꎬ单位为m/s[9 ̄10]ꎮ将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资料及VTIQ采集参数和图像存储以便于后续分析ꎮ金标准:本组病例以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ꎬ所有患者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检查均在我院病理科完成ꎮ1.3㊀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t检验ꎬ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2检验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SWV最佳诊断截值ꎬ计算VTIQ技术对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㊁特异性和准确率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ꎬ127例HT患者共计18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107个ꎬ包括53个腺瘤ꎬ29个结节性甲状腺肿ꎬ25个结节型HTꎻ恶性结节82个ꎬ包括79甲状腺乳头状癌ꎬ2个滤泡癌ꎬ1个髓样癌ꎮ2.2㊀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基于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定的HT背景下合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大小比较ꎬ二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ꎻ但是良恶性结节在成分㊁回声㊁形态㊁边缘以及局灶性强回声方面相比较ꎬ二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1ꎮ2.3㊀ACRTI ̄RADS分类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ACRTI ̄RADS分类鉴别HT背景下合并结节的良恶性与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ꎬ见表2ꎬ以轻微可疑恶性组(TR2)类和低度可疑恶性组(TR3)类判定为良性结节ꎬ以中度可疑恶性组(TR4类)和高度可疑恶性组(TR5类)判定为恶性结节ꎬ则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㊁特异度㊁准确率分别为84 1%㊁86.9%㊁85.7%ꎮ2.4㊀VTIQ技术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以VTIQ技术鉴别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时ꎬ良性结节SWV最大值㊁最小值以及平均值均显著小于恶性结节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3ꎮROC曲线显示(图1)ꎬVTIQ技术鉴别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SWV最大值的最佳阈值为3.37m/sꎬ即以ȡ3.37m/s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正确率分别为81.7%(67/82)㊁72.9%(78/107)和76.7%(145/189)ꎻSWV最小值的最佳阈值为2.65m/sꎬ即以ȡ2.65m/s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正确率分别为79.3%(65/82)㊁83 2%(89/107)和81.5%(154/189)ꎻSWV平均值的最佳阈值为3.02m/sꎬ即以ȡ3.02m/s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㊁特异度㊁正确率分别为86.6%(71/82)㊁86.9%(93/107)㊁86.8%(164/189)(图2ꎬ3)ꎮ2.5㊀VTIQ技术及ACRTI ̄RADS分类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比较ACRTI ̄RADS分类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㊁特异度㊁准确率分别为84.1%㊁86.9%㊁85.7%ꎻ从VTIQ技术测得的三种SWV值诊断的结果可以看出ꎬSWV平均值在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㊁特异度和准确率ꎬ分别对应为86.6%(71/82)㊁86.9%(93/107)㊁86.8%(164/189)ꎬ见表4ꎮ3㊀讨论㊀㊀甲状腺结节的主要超声特征为局灶性回声异常[12]ꎮHT病因较复杂ꎬ女性多见ꎬ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实质弥漫性肿大㊁峡部增厚明显ꎬ内部回声不均匀ꎮHT可形成孤立的桥本结节ꎬ亦可并发其他良恶性结节ꎮ因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声像图复杂多变ꎬ诊断与鉴别较为困难ꎮ然而ꎬ对HT背景下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的研究报道较少[13]ꎮ2017年美国放射学颁布的ACRTI ̄RADS不仅规范了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报告描述ꎬ还对FNA及随访观察的指征做了详细阐述ꎮ本组资料即采用ACRTI ̄RADS对HT背景下合并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ꎬ发现HT背景下合并的良性结节431表1㊀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超声声像图特征病理诊断良性结节(107)恶性结节(82)统计量P值大小(cm)2.24ʃ1.431.95ʃ1.04t=1.55>0.05成分 2=11.53<0.01㊀实性或几乎实性5864㊀混合性4918回声 2=21.78<0.01㊀高/等回声5012㊀低回声4152㊀极低回声1618形态 2=9.93<0.01㊀ȡ11123㊀<19659边缘 2=25.21<0.01光滑或不确定8234分叶状或不规则2546包膜外侵犯02局灶性强回声 2=23.87<0.01微钙化2749周边或粗钙化159无6524表2㊀ACRTI ̄RADS分类鉴别㊀㊀诊断HT背景下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结果ACRTR ̄RADS分类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良性结节恶性结节TR2715TR3228TR4913TR5556TR2/TR39313TR4/TR51469和恶性结节大小之间无显著差异ꎬ而评估指标如成分㊁回声㊁形态㊁边缘以及局灶性强回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ꎬ与Peng等[1]研究报道相符ꎮ本文按ACRTI ̄RADS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评估ꎬ发现各类的良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相符ꎬ即分类越高ꎬ恶性结节数越多ꎬ分类越低ꎬ良性结节越多ꎮ在本文中ꎬ将TR2与TR3合并诊断为良性结节ꎬTR4与TR5诊断为恶性结节ꎬ发现该组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㊁特异度㊁准确率分别为84 1%㊁表3㊀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不同SWV阈值的诊断效果结节性质例数SWV最大值SWV最小值SWV平均值良性结节(cm)1073.23ʃ0.972.23ʃ0.572.69ʃ0.85恶性结节(cm)824.78ʃ1.733.26ʃ1.024.02ʃ1.13t值7.8078.8089.236P值<0.01<0.01<0.01㊀㊀注:SWV:剪切波速度(m/s)86.9%㊁85.7%ꎬ该结果与Li等[14]报道相比较ꎬ诊断灵敏度下降ꎬ而特异度及准确率上均显著升高ꎬ灵敏度下降与特异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组资料中病理证实的以良性结节为主ꎬ而恶性结节偏少的缘故ꎻ诊断准确率升高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1)本文将TR2及TR3归纳为良性㊁TR4与TR5归纳为恶性ꎻ2)本组资料均为HT背景下合并的甲状腺结节ꎬ因HT背景下易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ꎬ故许多可疑为恶性的患者ꎬ实施了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ꎬ并通过病理诊断并最终证实为恶性结节[15]ꎮ有文献报道传统UE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与常规超声相比无明显优势[17 ̄18]ꎮARFI成像技术531图1㊀VTIQ鉴别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曲线㊀图2㊀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声像图ꎮ图2A常规超声显示实性㊁极低回声㊁纵横比>1㊁边缘模糊㊁点状钙化(共计11分ꎬ考虑ACRTI ̄RADS5类)ꎮ图2B病灶VTIQ图显示剪切波(SWV)范围为3.19~3 89m/s图3㊀结节性HT超声声像图ꎮ图3A常规超声显示实性㊁极低回声㊁纵横比<1㊁边缘模糊㊁无钙化(共计5分ꎬ考虑ACRTI ̄RADS4类)ꎮ图3B病灶VTIQ图显示剪切波(SWV)范围为1.94~2 26m/s表4㊀ACRTI ̄RADS分类联合VTIQ技术㊀㊀鉴别HT背景下结节良恶性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方法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合计ACRTI ̄RADS恶性146983良性9313106VTIQ技术恶性147185良性9311104合计10782189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及外界的干扰ꎬ因此在临床上很快得以开展和应用[19]ꎮARFI技术主要包括有声触诊组织成像(VTI)㊁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VTIQ技术ꎬVTIQ技术可实现对组织的定性和定量评估ꎮ本组资料中我们采用了VTIQ技术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ꎬ可减少对检查者的依赖性及其可重复性ꎬ现已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有用方法[20]ꎮ本组资料显示HT背景下恶性结节SWV最大值㊁平均值及最小值与良性结节相比ꎬ均明显增大(P<0.01)ꎬ即HT背景下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质地硬ꎮ从VTIQ技术测得三种SWV值诊断结果的ROC曲线可以看出ꎬSWV平均值在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㊁特异度和准确率ꎬ与李维芝等Meta分析结果相比[21]ꎬ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ꎬ可能与本文应用的VTIQ技术有关ꎮ前期的研究表明ꎬ当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出现纤维化或钙化时ꎬ可导致结节硬度的增加ꎬ表现为SWV升高ꎻ而当恶性结节出现液化坏死时ꎬ可导致结节硬度下降ꎬ表现为SWV速度下降ꎮVTIQ技术可基于质量模式选择弹性模量分布均匀区域作为测量的靶区ꎬ可使测得的SWV更好体现该区域的硬度ꎬ因此ꎬVTIQ不仅可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ꎬ同时也有助于FNA时结节和部位的选择[8]ꎮ本文采用2017年ACR指南对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进行了TI ̄RADS分类ꎬ同时应用VTIQ技术测量结节多部位SWV值ꎬ结果显示VTIQ技术应用后ꎬ在不降低诊断特异性的同时ꎬ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ꎮ本文结果表明ACRTI ̄RADS分类是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基础ꎬVTIQ技术可为其定性㊁定量评估提供依据ꎮ本文仍有一些局限性:本文中大部分经FNA证实为良性结节患者并没有进行手术来明确诊断ꎬ以及即使经FNA证实为良性结节ꎬ但其中一些结节可能是恶性的ꎬ但是恶性结节的风险小于3%ꎬ因此ꎬFNA假阴性不太可能会显著影响结果和结论[22]ꎻ本文中甲状腺结节按ACR指南进行了TI ̄RADS分类ꎬ但进一步的处理方式如穿刺或随访标准没有完全与该指南一致ꎻ此外ꎬ本文为回顾性分析研究ꎬ样本量631够大ꎬ因此结果尚需前瞻性㊁多中心㊁大规模的研究加以验证ꎮ综上所述ꎬACRTI ̄RADS分类在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ꎬVTIQ技术亦对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ꎬ该技术操作简便易行㊁测量结果重复性高㊁诊断准确性较高ꎬ避免一些良性结节不必要的FNA以及对恶性结节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ꎮ参考文献:[1]PengQꎬNiuCꎬZhangMꎬetal.Sonographiccharacteristics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withcoexistenthashimoto'sthyroidi ̄tis:conventionalultrasoundꎬ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im ̄agingandcontrast ̄enhancedultrasound[J].UltrasoundMedBi ̄olꎬ2019ꎬ45(2):471 ̄480.[2]LeeJHꎬKimYꎬChoiJWꎬ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papil ̄larythyroidcarcinomaandhistologicallyprovenHashimoto sthy ̄roiditis:ameta ̄analysis[J].EurJEndocrinolꎬ2013ꎬ168(3):343 ̄349.[3]蔡丽萍ꎬ王琳ꎬ孙燕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的诊治思路[J].肿瘤影像学ꎬ2017ꎬ26(5):363 ̄366.[4]TesslerFNꎬMiddletonWDꎬGrantEGꎬetal.ACRthyroidima ̄gingꎬreportinganddatasystem(TI ̄RADS):whitepaperoftheACRTI ̄RADScommittee[J].JAmCollRadiolꎬ2017ꎬ14(5):587 ̄595.[5]刘红ꎬ胡正明ꎬ罗海愉ꎬ等.ACRTI ̄RADS分类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ꎬ2018ꎬ34(8):673 ̄675.[6]曹秋月ꎬ周玮珺ꎬ孔文韬ꎬ等.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乳腺BI ̄RADS4类病变的诊断价值[J].肿瘤学杂志ꎬ2018ꎬ24(3):230 ̄234.[7]毛锋ꎬ徐辉雄ꎬ张盛敏ꎬ等.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6ꎬ19(21):2585 ̄2590. [8]AziziGꎬKellerJMꎬMayoMLꎬetal.Thyroidnodulesandshearwaveelastography:anewtoolinthyroidcancerdetection[J].UltrasoundMedBiolꎬ2015ꎬ41(11):2855 ̄2865. [9]刁雪红ꎬ詹嘉ꎬ陈林ꎬ等.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初步探讨[J].肿瘤影像学ꎬ2018ꎬ27(6):504 ̄508.[10]NeuwirtCꎬJaegerHꎬKratzerWꎬetal.Acousticradiationforceimagingofthethyroid ̄generationofreferencevaluesbyvirtualtouchimagingandquantification[J].ClinImagingꎬ2016ꎬ40(5):1061 ̄1064.[11]张于芝ꎬ徐婷ꎬ顾经宇ꎬ等.2017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效能评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ꎬ2018ꎬ27(6):505 ̄509. [1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J].中华内科杂志ꎬ2008ꎬ47(10):867 ̄868.[13]AndersonLꎬMiddletonWDꎬTeefeySAꎬetal.Hashimotothy ̄roiditis:Part2.SonographicanalysisofbenignandmalignantnodulesinpatientswithdiffuseHashimotothyroiditis[J].AJRꎬ2010ꎬ195(1):216 ̄222.[14]LiXꎬHouXJꎬDuLYꎬetal.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andquantification(VTIQ)combinedwiththeamericancollegeofra ̄diology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ACRTI ̄RADS)formalignancyriskstratificationofthyroidnodules[J].ClinHemorheolMicrocircꎬ2019ꎬ72(3):279 ̄291.[15]ZengRꎬLyuYꎬZhangGꎬetal.PositiveeffectofRORγtontheprognosisofthyroidpapillarycarcinomapatientscombinedwithHashimoto'sthyroiditis[J].AmJTranslResꎬ2018ꎬ10(10):3011 ̄3024.[16]OphirJꎬCéspedesIꎬPonnekantiHꎬetal.Elastography:aquantitativemethodforimagingtheelasticityofbiologicaltissues[J].UltrasonImagingꎬ1991ꎬ13(2):111 ̄134.[17]费正东ꎬ谢卫峰ꎬ曹磊ꎬ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ꎬ2016ꎬ27(9):612 ̄615.[18]薛杰ꎬ曹小丽ꎬ姜宏ꎬ等.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5ꎬ23(5):351 ̄355.[19]ZhangFJꎬHanRLꎬZhaoXM.Thevalueofvirtualtouchtissueimage(VTI)and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thyroidnodules[J].EurJRadiolꎬ2014ꎬ83(11):2033 ̄2040.[20]ZhouHꎬZhouXLꎬXuHXꎬetal.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andquantificationintheevaluationofthyroidnodules[J].JUl ̄trasoundMedꎬ2017ꎬ36(2):251 ̄260.[21]李维芝ꎬ吕晓玉ꎬ柳莉莎.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ꎬ2015ꎬ31(3):381 ̄384. [22]CibasESꎬAliSZꎬNCIThyroidFNAStateoftheScienceConfer ̄ence.Thebethesdasystemforreportingthyroidcytopathology[J].AmJClinPatholꎬ2009ꎬ132(5):658 ̄665.(收稿日期:2019 ̄09 ̄21)731。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鉴

u h r a s o u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b l o o d mo d e o f t h e h i l u m o n C D F 1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 S h e r a w a v e v e l o c i t i e s ( S WV s ) o f l y m p h o m a s
淋 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 巴结 的价值 。结果
恶性淋 巴瘤 s wv值 为( 3 . 3 7  ̄ 0 . 9 3 ) m / s , 反应性增生淋 巴结 s wV值为 ( 2 . 2 0  ̄
0 . 4 9 ) m / s , 二者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l 1 . 4 9 8 , P = O . 0 0 1 ) 。构建 s wv预测颈部恶性 淋 巴瘤 的 R O C曲线 图 , s wV值为 2 . 5 4 m / s 时是鉴别 颈部 恶性 淋巴瘤与反应 性增生淋 巴结 的诊断最佳界点 , 曲线下面积为 0 . 9 0 4 。V T I Q鉴别 诊断颈部 恶性 淋 巴瘤与反应性增 生淋 巴结 的准确率 8 8 . 2 %, 敏感性 8 8 . 9 %, 特异性 8 7 . 5 %, 阳性预测值 8 7 . 0 %, 阴性预测值 8 9 . 4 %, 优势
比5 6 。结论
V T I Q技术对鉴别颈部恶性淋 巴瘤与反应性增 生淋 巴结有较好 的应用价值。
关键 词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 剪切波速度 ; 淋 巴结 , 颈部 , 良恶性
[ 文献标识码 ] A
[ 中图法分类号 ] R 7 3 3 . 4 ; R 4 4 5 . 1
Va l ue o f v i r t ua l t o uc h t i s s u e i ma g i ng q ua nt i ic f a t i o n i n d i fe r e n t i a t i n g c e r v i c a l l y m ph o ma s a nd r e a c t i v e hy p e r p l a s i a l y mp h no d e s
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作者:夏从乐袁婷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36期[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部浅表淋巴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测和超声检测,根据患者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性和恶性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良性浅表淋巴结组,第二组为恶性浅表淋巴结组,比较观察两组超声图像的差异特点。
结果病理检测结果,良性患者53例,恶性患者47例;超声检测结果,良性患者52例,准确率98.11%,恶性患者47例,准确率100.00%;病理检测结果与超声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超声图像,在淋巴结大小、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L/S)、邊界、淋巴结门、血流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超声;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性;恶性;准确率[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6-0109-03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XIA Congle YUAN Ti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Imaging,Songzi People′s Hospital, Songzi 434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ultrason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 The first group was set as benign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as malignant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group.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ography ima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3 benign patients and 47 malignant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2 patients with benign superficial lymph nodes,with an accuracy rate of 98.11%, and 47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with an accuracy rate of 100.0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ultrasound images of the 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lymph node size, lymph node long-diameter/short-diameter ratio (L/S), border, lymph node hilum, and blood flow type,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has high accurac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 It can effectively differentiate whether cervical superficial lymph node lesions belong to benign lesions or malignant lesions, and can obtain the ideal diagnostic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cervical superficial lymph node lesions can also be visually observed by ultrasound diagnosis, which is also less time-consum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can save more valuable time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refore, ultrasound has a clinical effect 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Ultrasound;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nodes; Benign; Malignant; Accuracy淋巴结病变的致病因素在临床中众多,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肿瘤转移、机体局部感染或是全身感染等。
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白宇辉【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年(卷),期】2010(000)006【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6例患者的166个颈部良性及恶性淋巴结的L/S比值,内部回声,血流形态及频谱特征。
结果:良性淋巴结及恶性淋巴结酐L/S比值分别为1.98±0.24、1.43±0.25,髓质动脉Vmax分别为(18.1±5.2)cm /S、(26.5±12.6)cm/S,R1分别为0.6±0.06、0.68±0.07,这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
良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为门部髓质增宽,皮质变窄或越匀增宽,恶性淋巴结反之。
CDFI示良I生淋巴结见门部血流,而恶性淋巴结血流中央血管紊乱型占80.0%,周边血管型占15.3%,结内无血管型占4.7%。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总页数】1页(P225)【作者】白宇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肿瘤医院超声科,15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超声弹性成像结合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王娟;魏春红;鲁一兵;候大卫;王蔚蔚2.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闫留志;赵爱光3.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J], 杨宝华4.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运用分析 [J], 李白5.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运用分析 [J], 李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结 .每例 均在 行常 规超 声检 查及 超声 弹性 成像 后行 超 声 引导 下穿 刺组 织学 活检 ,得 到病 理结 果作 为淋 巴结 良恶 性 的评 价标 准 。除 4例 患 者 ( 4个 淋 巴结 ) 失 去 远期 随访 外 , 其余 7 4个患 者 ( 中男 2 其 7例 , 女 4 7例 。 年龄 6 7 ~ 8岁 , 均 4 . ) 9 平 57岁 的 9个 淋 巴结
h g e .C mp r d w t ih r o a e i CDF ,UE h d a sa i ia l i h r s n i v t,b t n t t e AUC.Co c u i n h I a tt t l h g e e s i i sc y t y u o h n l so :S t t e u o o n R wi h c tf p i t h
t s u d UE i e p c e o e n mp r n e h i u i t e i e e t l i g o i f b n g a d r on . a s x e t d t b a i o t t t c n q e n h d f r n i d a n ss e i n n ma in n c r ia lmp a f a o l a t e vc l y h g
研 究 的 目的是 对 比常规 超 声 ,评 价 S 法超 声 弹性 R 成像 在 颈部 淋 巴结肿 大 良恶性 鉴 别 中的价 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C l i n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Me d , J u n e 2 0 1 5 , V o l _ 1 7 , N o . 6
・3 7 9・
・ l 】 名床 研 究 ・
对 组织 弹性 进行无 创性 检测及 评价 [ ” , 帮助鉴别 颈 部淋 技术 在颈部淋 巴结 良恶性鉴别诊断 中的价值 。
基金项 目: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1 3 B 0 1 0 3 4 ) ; 广东 医学 院附属 医院青年基金项 目( 2 0 1 3 Q K B 0 4 ) 作者单位 : 5 2 4 0 0 1 广东省湛江市 , 广东 医学 院附属 医院超声科 ( 刘丽娟 、 徐晓红 、 戴海霞、 刘 尔球、 梁婷 ) , 肝胆外科 ( 杨永光 )
巴结 性 质 , 其 中声 触 诊 组 织 定 量 ( v i r t u a l t o u c h t i s s u e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 V T Q) 技术通过 计算组 织震动 过程 中通过 测量 感 兴趣 区( r e g i o n o f i n t e r e s t , R O I ) 内 的横 向剪 切波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C o n c l u s i o n A R F I V T Q p r o v i d e s q u a n i t t a t i v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u t i t s s u e e l a s t i c i t y a n d i s h e l p f u l i n t h e d i f e r e n t i a l
A BS T RA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v i r t u l a t o u c h t i s s u e q u a n t i i f c a t i o n( V T Q)t e c h n o l o g y o f
V T Q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i n S WV b e t w e e n ma l i g n a n t a n d b e n i g n c e r v i c a l l y mp h n o d e s w a s c o mp a r e d . P a t h o l o g y w a s u s e d a s a g o l d s t a n d a r d 。a n d R O C c u r v e w a s p l o t t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p e f r o r ma n c e .R e s u l t s s wV w a s ( 1 . 7 2 - 4 0 . 8 9 ) m / s f o r n o n s p e e i f i c r e a c t i v e l y mp h n o d e s a n d ( 2 . 6 8 - 4 0 . 4 8 ) m / s f o r ma l i g n a n t l y m p h n o d e s( T = 4 . 7 1 4 1 , P < 0 . 0 0 1 ) . T h e re a a u n d e r R o e
结果
非特异性反 应性淋 巴结组 s wV值为 ( 1 . 7 2 4 - O . 8 9 ) m / s , 恶性淋 巴结组 s wv值为 ( 2 . 6 8 - 4 0 . 4 8 ) m / s , 二者 比较差异 有
统计 学意义 ( T - 4 . 7 1 4 1 , P < 0 . 0 0 1 o构建 s wV的 R O C曲线后 , 其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 8 6 2 , 根据 R O C曲线选取鉴别 良恶性 淋巴结的 s w 值 的临界值 为 1 . 9 0 m / s , 其对应 的敏感性 、 特异性 、 准确性为 8 2 . 2 %、 9 0 . 0 %、 9 0 . 0 %。结论 A R F I 的V T Q技 术可定量 反映组织 弹性特征 , 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 良恶性 。
t o t a l o f 6 5 p a t i e n t s wi t h 1 0 0 c e r v i c a l l y mp h n o d e s s w e l l i n g w e r e i n c l u d e d .T h e s h e a r wa v e v e l o c i t y ( S WV )w a s me a s u r e d b y
a c o u s t i c r a d i a t i o n f o r c e i mp u l s e e l a s t o g r a p h y ( A R F I )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b e n i g n a n d ma l i g n a n t c e r v i c a l l y m p h n o d e s . Me t h o d s A
关键 词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剪切波速度; 颈部淋巴结; 鉴别诊断
[ 中图法分类号 】 R 7 3 3 . 4 ; R 4 4 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Va l u e o f v i r t ua l t o u c h t i s s ue q ua n t i ic f a t i o n o f a c o us t i c r a di a t i o n f o r c e i m pu l s e e l a s t o g r a p hy i n d i fe r e nt i a l ia d g no s i s o f c e r v i c a l l y mp h n o d e s
L i u L i j H a l l ,X u X i a o h o n g ,Y a n g Y o n g g u a n g ,D a i H a i x i a , L i u E r q i u ,L i a n g T 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o f U l t r a s o u n d , A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C o U e g e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a
重叠, 从而使得常规超声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声脉冲 速度 s h e a r w a v e v e l o c i t y , S WV) , 定 量 地 反 映组 织 的 弹 辐 射力成像 ( a c o u s t i c r a d i a t i o n f o r c e i m p u l s e , A R F I ) 可 以 性特征 [ 2 ] 。本研究 旨在分析 V T Q成像特征 , 探讨 A R F I
Ce r v i c l a l y mp h n o d e ; D i f e r e n t i l a d i a g n o s i s
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 要 的价值 , 但常常因淋巴结受病变浸润程度不同以及个 体之间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 , 其超声学上有不同程度的
d i a no g s i s b e t we e n b e n i g n a n d ma l i na g n t c e r v i c l a l y mp h n o d e s .
KE Y W OR D S A c o u s i t c r a d i a t i o n f o r c e i m p u l s e i ma  ̄ n g ; V i r t u l a t o u c h i t s s u e q u nt a i f i c a t i o n ;S h e a r w a v e v e l o c i t y ;
声脉 冲辐射 力成像声触诊 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 断 颈 部 淋 巴结 良恶 性 的价 值
刘 丽娟 徐 晓红 杨 永光 戴海霞 刘 尔球 梁 婷
摘 要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A R F I ) 声触诊组织定量( V T Q ) 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 。方法 对 6 5例 1 0 0个 颈部 淋巴结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患者进行 V T Q检查 , 测量并记录其横 向剪切 波速度 ( s wv) , 比较 良恶性 颈部 淋 巴结 间 s wV 的差 异 ; 以病 理诊 断 为金 标准 , 绘制 R O C 曲线 图 , 获取 区分颈 部 淋 巴结 良恶 性 s wv 的临界 值 。
c u r v e w a s 0 . 8 6 2 or f S WV a n d he t c u t o f wa s 1 . 9 0 m/ s .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 s p e c i i f c i t y a n d a c c u r a c y we r e 8 2 . 2 %, 9 0 . o % a n d 9 0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