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基层兽医实验室动物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基层兽医实验室动物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张斯文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3()1
【摘要】动物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在基层兽医实验室中使用频繁。
本文从试验环境、试验仪器与设备、试验操作人员、试验方法、试验样品及材料等方面对影响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检测的准确性。
【总页数】5页(P166-169)
【作者】张斯文
【作者单位】肥西县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
【相关文献】
1.基层兽医实验室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问题分析
2.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3.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4.基层兽医检验室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能力比对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5.影响基层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因素及保持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理因素对布病凝集试验的影响

性 。静 置血 清标 本宜 放 于5 5℃水 浴 箱灭 活 , 间不 宜 时
太 久 。
.
4 . 7
山 西 互廛 学 院 亏搪 21年 8 第 2 卷 第3 00 月 0 期
对 70份疑 似病 例进 行 的血 清学 检测 结 果 显 示 , 0 掌 握好 温度和时 间 , 除 干扰因素 , 排 即可降低 患者 的假
山 移 互 廛 亏 院 亏 搪 2 1 8 第 2 卷 第 3期 00年 月 0
Juna fS a x dc lColg o niu n d c t n Vo. 0 No 3 Au . 0 0 o r lo h n iMe ia l efrCo tn ig E u ai e o 12 . g 2 1
患 者 血 清 分 别 置 于 温 室 ( 9~2 1 5)℃ 、 均 ( 5±1 c恒 温 培 养 箱 和 ( 5±1 平 3 )c 5 )℃ 水 浴 箱 中 , 放 置 不 同 的 时 间 在
( . 1h 2 h、 : 4 h) , 别 进 行 R T试 验 , 时 对 每 份 血 清 进 行 试 管 凝 集 试 验 ( A 0 5 h、 、 8 h  ̄2 后 分 BP 同 S T), 察 并 记 录 试 观 验 结 果 。 结 果 : 清 与 温 度 和 时 间 成 反 比例 关 系 , 置 血 清 的 时 间越 短 , 度 越 低 , 阳 性 率 越 高 。 结 论 : 清 学 血 放 温 假 血 检 测 可排 除 温 度 和 时 间等 物 理 因 素 对 患 者 造 成 的 假 阳 性 率 , 临 床 提 供 可 靠 的 诊 断 依 据 。 为 [ 键 词 ] 布 病 ; 集 试 验 ; 理 因 素 关 凝 物 [ 图分 类 号 ] R 4 . l 中 4 6 1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 7 - 1 6( 0 0) 30 4 -2 文 6 10 2 2 1 0 -0 70
布病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布病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
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
结果: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
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
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质量控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253-01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
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乳及乳制品后,也可引起感染,得布鲁氏菌病。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人、动物机体内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常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进行分析。
检测主要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来实施。
室内质控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来控制;室间质控主要通过上级部门质控考核来实现。
室内质量控制:(1)人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须通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2)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的检测的设施以及环境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设备和标准物质: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标准物质须在有资质(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地方购买。
(4)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再使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确保使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的版本。
(5)实验耗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为满足检测的要求,应从购买、使用、储存等环节都要按规定加以严格控制。
在满足以上这些条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样品的分析了,样品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来实施,三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家畜和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
对于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检测,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利用免疫沉淀现象来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方法,通过观察试管中的凝集程度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对于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检测,通常使用的是血清样品,该样品中含有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
试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试验操作的规范性、试剂的质量和稀释度、样品的质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试验操作的规范性是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试验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中出现任何偏差。
在加样品和试剂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步的操作都准确无误,避免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操作中的卫生条件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避免外界微生物的干扰,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剂的质量和稀释度也对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试剂进行试验。
试剂的稀释度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试验结果在合适的范围内。
试验中使用的试剂需要经常检验其稳定性,避免因为试剂变质而影响试验结果。
样品的质量也是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样品中抗体或抗原的含量直接关系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
在收集样品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污染和破损,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存储样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由于保存不当而导致样品质量下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
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因此需要对试验环境中的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试验室会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摘要】动物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然而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包括试验条件、患者特征、实验操作、药物干扰因素和仪器使用。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优化试验方法,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关键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因素分析、试验条件、患者特征、实验操作、药物干扰因素、仪器使用、影响因素总结、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动物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并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试管凝集试验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布氏病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病情严重且蔓延迅速。
提高对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和诊断水平,对于减少疫情的传播,保护动物的健康,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试管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病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为今后进一步改进试验条件、提高检测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各种因素,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系统地分析试验条件、患者特征、实验操作、药物干扰因素和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布病试管凝集试验原理

布病试管凝集试验原理以布病试管凝集试验原理为标题,布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为了准确诊断和控制布病的传播,科学家们发展了很多种检测方法,其中试管凝集试验被广泛应用于布病的诊断和监测。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试验的原理基于免疫学的凝集反应,即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形成可见的凝集物。
具体而言,试管凝集试验需要使用布鲁氏菌的抗原和患者血清。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物质,而血清则是指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的液体部分。
在试验过程中,将抗原和血清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
如果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与布鲁氏菌抗原相匹配的特异性抗体,抗原与抗体会结合并形成凝集物。
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通常通过肉眼观察凝集物的形成与否来判断。
如果试管中出现凝集物,说明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布鲁氏菌的特异性抗体,即为阳性反应;反之,如果试管中没有凝集物生成,即为阴性反应,表示患者的血清中没有特异性抗体。
试管凝集试验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结果直观可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试管凝集试验并非绝对可靠的诊断方法,因为有些人感染布鲁氏菌后可能不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者抗体的水平过低无法被检测出来。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虽然试管凝集试验可以用于布病的初筛和流行病学调查,但并不能用于判断病程的进展和预后。
对于已经确诊为布病的患者,试管凝集试验也不能直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布病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尽管试管凝集试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布病的早期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加精确、快速和便捷的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为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影响羊布病检疫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过 程较 为复 杂 , 自然感 染后 多数 羊 曾
隐性感 染 ,外观 看不 出症状 ,体 内免
疫 也 是 以细胞免 疫为 主 ,体液 免疫 为 辅 .而且平 板凝 集试 验主 要检测 的是 I GM抗体 ,这种抗 体 多数 在感染 初期 或再次 出现 菌血症时抗体水平 才会高 . 病菌 在胞 内缓慢 增值 。外 周血 液 中很
公 羊 ,而 且 如 果 有 1只 公 羊 是 病 羊 .
影响羊布病检疫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什 么 样 的 羊 很 大 程 度 上 受 抽 检 人 的 主
抽 样 是 否 代 表 羊 群 的 真 实 性 :抽
他会传播 给更多 的母羊 ,风险会更大 因此种公 羊必 采 。其 次 流过产 的母 羊
4 2只 阳性 羊 。还 有 l 家共有 1 0 0只 羊 .
一 辽宁省建 口 日 县 动物疫 病预防控 制中 心 1 2 0 0 一
必采 ,流产 的发病 的可 能性较 大 。第
三 ,有睾 丸肿 大的公 羊 不论大 小都 要 采 ,有经 常 出现发烧 、瘦 弱 、关 节肿
胀 等病态 羊必 采 。第 四 ,近期 产 羔 正
血 液 中血 脂过 高 ,析不 出液 态 血 清 , 呈 胶 冻 状 ,都会 影 响检 验 结 果 。
1 . 5 平 板 凝 集 试 验 时 环境 温度
待检 血清 、抗 原 、标 阳在 冷 藏环 境拿 出后 一定 等恢复 到室 温后 ,再 做
续 l 7年增 加 ,发病 率 已经 是 1 9 9 2年 的 1 4 0倍 ,目前 数 目更 大 ,对 人 畜健
凝集 试 验 ,环境 温 度 达 到 2 0  ̄ C以上 ,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动物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但也可能传播给人类。
对于动物饲养业来说,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会导致动物死亡、生长受阻以及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及时准确地检测和诊断动物是否感染布氏杆菌至关重要。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它通过观察细菌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
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包括样本处理方法、试剂质量和操作流程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解读试验结果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因素,进一步探讨动物布氏杆菌病与试管凝集试验的关系,为提高动物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未来改进动物疾病检测方法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因素,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试管凝集试验原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动物布氏杆菌病对试验的影响,旨在揭示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为动物药物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通过对试验方法与结果的分析,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反应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还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通过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和结论总结,可以对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概括和总结,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动物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对于畜牧业和兽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氏杆菌病可以导致牛、羊、猪等多种动物发生慢性败血症和关节炎等疾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健康。
准确快速地检测和诊断动物布氏杆菌病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动物布氏杆菌病对试管凝集试验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为布氏杆菌病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温度和时间对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的影响。
方法:将现采集的710份疑似布病患者的血清分别置于温室(19—25)度、平均(35+1)
度恒温培养箱和(55-1)度水浴箱中,在放置不同的时间(0.5h、1h、2h、8h和24h)后,分别进行BPT实验,同时对每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实验(SAT),观察并进行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血清与温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放置血清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假阳性率越高。
结论:血清学检测可排除温度和时间等物理因素
对患者造成的假阳性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关键词】布病凝集实验温度物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1752(2013)04-0377-02
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西藏等牧区,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牛羊猪等病畜,病原菌主要通过体
表和粘膜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为夜间或凌晨大汗淋漓,关节疼痛主要累及较大的
关节,呈游走性疼痛。
睾丸炎是男性患者的常见表现,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易发
展为慢性。
无症状型感染见于肉食包装工人、兽医,这些人可检测出高效价的布
氏杆菌血清抗体;急性布氏杆菌病潜伏期5—10天,起病急,发热,体温在38
到40度,伴畏寒;多汗;肌肉酸痛,约半数有肝脾肿大。
现就对静脉采集的700
多份布病疑似病例血清做布病抗体检测。
布病的检测方法有两种:虎红平板凝集
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实验(SAT)。
试管凝集实验的判定标准以1:100为阳性。
疑似病例的血清经不同时间和温度的处理后,再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从而降
低假阳性率。
虽然RBPT具有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操作和结果便于观察且漏检
率极低的优点,但易于出现假阳性率,故临床上需要借助SAT实验来进行确认。
现对基层所采集的710份样品进行检验,
以分析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对采集的710份样品进行检验,患者均为忻州、代县、繁峙及偏远山区与牛
羊密切接触者。
1.2 监测方法
检验方法和步骤均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规定标准进行。
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
静脉采集疑似患者全血5毫升,分别置于4支塑料管中,1支放于平均
(35+-1)度恒温箱(用于SAT实验),另3支(用于实验)分别置于室温(17—23)度,平均(35+-1)度恒温培养箱和56度或54度水浴箱中,分别在放置0.5h、1h、2h、8h和24h进行RBPT实验。
2 结果
710例布病疑似患者血清(静置时间和温度不同)RBPT结果,见表1。
710
份血样的检测结果表明,SAT大于或等于1:100(++)共300余份。
3 结论
放置患者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假阳性率越低。
尽可能采集患者空腹血清。
在仅使用RBPT一法来确诊的基层单位应将初次筛选出的阳性患者血清置于平均
(35+-1)度恒温培养箱中,次日进行重复试验,以减少用虎红平板试验造成的假阳性。
凡是RBPT试验中凝集颗粒呈片状的,一般为假阳性;颗粒凝集均匀、规则、清澈,一般为阳性。
静置血清标本宜放于55度水浴箱中进行灭活,时间不
应放置太长。
样品在预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到基层乡镇进行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
这就出现了个血液标本的运输和保管的问题。
血液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如长时间
晃动,易使血液发生溶血,等回到实验室也不能分离出适合检验中的样品血清了。
最好是对已把采集到的全血样本用离心机进行分离,将血液与分离好的血清分开
密闭保存。
待检血清中纤维蛋白,药物浓度干扰检验结果,血清中如含纤维蛋白原过多
会使试管凝集。
经过治疗后或治疗期间血清凝集不明显,在炎热的夏季,血液样
本在做凝集实验前从冰箱中在室温下放置放置一段时间再离心。
试管凝集层液100%清亮,++++凝集,++液体50%凝集,23%清亮,不凝集。
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未摇动时,清液100%透明,经轻微摇动后上清液70%澄清,有块状凝集,判定为++或+。
未摇动时,呈浑浊现象,并且不再有沉淀出现,结
果是阴性。
布病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微生物气溶胶并需要注意的试验过程有以下方面:
①高速离心后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
不应马上打开离心机的顶盖,应放置15~
20rain后再取出血清。
有条件的离心过程应放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使用带有盖
子的玻璃试管采取血样。
②用吸管进行血清稀释时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
吹吸稀释液应该轻缓,不要急躁,吹吸次数应在3次以上。
全部实验完成后,应对试验
室进行紫外线灯的消毒照射。
对710例疑似病人进行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把握好温度和时间,排除干
扰因素诊断准确率达到95%。
用先进的检验方法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对病人造成
的假阳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医学检验数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地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编。
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
[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10.
[2] 姜顺求,主编。
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13.。